?

國門孕育雙擁花

2024-04-09 09:37楊鳳金
含笑花 2024年2期
關鍵詞:馬關馬關縣雙擁

馬關國境線長138公里,與越南箐門、新馬街、黃樹皮、猛康四縣接壤。在悠久的歷史當中,為兵家必爭之地,涌現出了革命先驅李國定、抗日英雄黃遠墉、支前模范陶開秀、云嶺楷模熊光澤等一大批優秀人物。無論是崢嶸歲月,還是和平年代,擁軍優屬、擁政愛民的優良傳統,一直在馬關這片紅色熱土上賡續傳承。

凝結魚水情深的“魚水園”

說起馬關的魚水情,不得不提位于馬關縣人民政府對面的“魚水園”。魚水園原是一個有著圍墻的院子,門口立著一棵萬年大樹,樹下盤著錯綜復雜的根系。大門內正中有一騰空飛躍的白馬雕塑,雄姿勃勃,栩栩如生。兩側為花圃,側門二道,一名“龍吟”,一名“鳳鳴”,通入內園,順幽徑經曲橋而達湖心樓亭。

魚水園建立時間可以追溯到1920年,當時名為“挹清閣”。因水塘四周植柳,風景特佳,城內居民常到此亭里乘涼避暑,故又稱“水閣涼亭”,列為馬關縣八景之一。1923年,曾任昆明縣知事的李朝紀回家鄉馬關掃墓,見亭已破敗,即捐資重修,并題“蓮瀛”二字以譽景況。1945年馬關縣縣長周維福捐出自己的薪米1000斤,另籌資100萬元關金票,在“挹清閣”基礎上,重建為兩層六翹角樓亭,題名為“五福亭”,楹聯為:“東山南閣仙人洞;北水西城五福亭?!?/p>

“勝利在老山,文明留馬關”,這是1986年原沈陽軍區35184部隊進駐馬關提出的工作目標。一直以來,駐馬部隊始終致力于馬關的經濟社會發展和邊疆安全穩定,為馬關的文明建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1988年7月,原沈陽軍區第15偵察大隊與縣政府共同出資出力修繕了挹清閣,為紀念軍民魚水深情,把這一共建點取名“魚水園”。2022年,駐馬部隊又再次參與,聯合共建了雙擁主題公園,在完善公園基礎功能的同時,賦予了更深層次的精神內涵,也讓市民更了解馬關的氣質與精神。

特別是“綠美馬關”啟動以來,駐馬部隊官兵和地方干部群眾共同參與,扮靚馬關。軍地聯合在馬白鎮沙尾沖村委會大丫口水庫旁共建了“雙擁林”20余畝;駐軍部隊與各基層黨委聯合開展了“綠美馬關先鋒行”活動,在山坡植樹,在村莊栽花,在空地種草。山更綠了,馬關更美了。與此同時,馬關還注重“綠美營區”建設,縣政府幫助駐馬部隊解決了28萬元的經費用于營區的綠化美化。

2023年,縣委、縣政府結合雙擁模范縣、美麗縣城創建等工作,推進“街心綠地”建設,打造雙擁主題公園,進一步激發群眾熱情,續寫軍民情懷,弘揚擁軍優屬、擁政愛民的光榮傳統。與42家企業簽訂擁軍優屬協議成為擁軍優屬企業,懸掛擁軍優屬企業標識牌42塊,制作雙擁一條街導向牌一塊,永久性雙擁宣傳牌15個,雙擁宣傳標語30余條。整合資金,投入23萬余元在魚水園原有的基礎上,增加修建了功勛墻、魚水情雕塑、魚水園英模長廊“十大英?!?、雙擁巷、軍民巷等,同時在公園周圍打造雙擁一條街和時光印巷走廊等工程,讓雙擁文化融入公園各個角落,進一步激發群眾擁軍熱情,大力弘揚擁軍優屬、擁政愛民的光榮傳統。按照“城市建在花園里、花園圍繞城市建”的理念,進一步挖掘魚水園歷史資源,在確保公園綠美的同時,注入更多雙擁文化,讓公園主題更加鮮明。通過提升改造,將雙擁建設和城市公園建設充分融合,不僅賦予了公園更深層次的內涵,也讓市民游客更加了解這座城市的氣質與精神?,F在走進魚水園,花木環繞,雕塑栩栩如生,六角亭臺、石凳錯落有致,月季、海棠、三角梅競相綻放……花香四溢,滿眼皆綠,一步一景。休閑長廊花木環繞,石頭長凳干凈整潔;假山景石、六角亭臺、各式花壇錯落有致;水木倒映,滿眼皆綠。處處是景的同時,讓人倍感不一樣的雙擁文化。

經過馬關縣歷屆縣委政府多年對魚水園進行的修復,水池面積達數千平方米,水上建筑面積450平方米,池中央建六方三層樓閣、來鳳軒、長廊、水榭、曲橋,雙龍戲水等景觀,樓閣上題有對聯,曰:“烽火邊關,白馬騰空,古今勇士碧血固華夏;如錦滇陲,魚水情深,南北軍民偉績壯金甌?!比粲杏崎e時光到此一游,可見湖內游魚如梭,時潛時浮,撥浪噴珠,蝶飛蜂擁,一派風景入眼,好不爽快。魚水園雙擁主題公園已成了馬關縣城一處舒心的“街心綠地”,進一步提升了馬關城市品質,在扮靚城市的同時,讓馬關更有“溫度”、軍民魚水情更深。

見證擁軍本色的“新藍圖”

愛國,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擁軍,是源于革命戰爭年代的光榮傳統。愛國擁軍,與偉大的抗戰精神、民族精神一脈相承。作為有著擁軍光榮傳統的馬關縣,在“雙擁”的藍圖下接力前行,把雙擁贊歌繼續傳唱下去。

巍巍山河,見證擁軍本色;悠悠南疆,高唱愛民贊歌。人民對子弟兵獻上一份真情,子弟兵也把駐地當故鄉??h委、縣政府把部隊視為一家,駐馬部隊積極參加支援地方經濟社會建設,以實際行動為民造福、為國興利。多年來,馬關縣將雙擁工作視為黨政軍共同的政治任務,作為打造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示范城市的重要抓手,持續鞏固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的軍政軍民關系,推動地方發展與國防建設同頻共振、互促雙贏,譜寫新時代馬關雙擁新篇章。

雙擁工作作為實現中國夢強軍夢的重要保證,馬關縣注重調動發揮四個方面的力量,練就“黨政牽頭,部門行動,社會配合,群眾參與”的工作組合拳,讓尊崇軍人在馬關得到全面體現??h委、縣政府在每年春節、“八一”等重要節日組織開展擁軍慰問活動,都把黨委政府的溫暖送到駐馬官兵和優撫對象身邊。同時,還把經費配備作為雙擁工作開展的重要保障,逐年增長的財政預算較好地滿足了工作的開展。同時,部門聯動,擁軍優屬。全縣各級各部門持續發力,急部隊之所急,解部隊之所需,按照擁軍優屬的工作要求,履行好各自職責。全縣在謀劃項目時,優先兼顧了國防設施的建設,全縣公共停車場均落實了軍車免費政策,政務服務大廳、銀行、醫院等公共服務場嚴格執行了軍人依法優先等要求,全縣每一家單位都在用實際行動體現著擁軍優屬的政治擔當。全縣有44家企業和門店,自愿申請成為社會化擁軍組織,讓軍人軍屬在馬關享受到應有的待遇和榮譽。

關心軍人、關心軍人家庭就是關心軍隊、關心國防建設。每一個數據、每一項政策,都是馬關有力支援部隊全面建設的具體體現,表達的都是馬關人民對駐馬官兵的濃濃深情。關心支持國防建設。在馬關,各級領導始終把動真情、辦實事、解難題、重實效作為雙擁工作的著力點和關鍵點常抓不懈,確保官兵“離了家放心、家里有事不分心”。馬關縣軍地雙方密切溝通聯系,定期召開黨委議軍會議、軍政座談會議、雙擁專題會商會議。每次會議前,由部隊和縣政府提出“雙清單”,會上認真對接解決清單上的問題,提高會議的實效性。目前,馬關縣委、縣政府為駐馬部隊免除道路建設占用林地補償費215.53萬元,幫助駐馬某部維修了營房,幫助武警馬關中隊修建了晾衣場,解決了小壩子鎮、金廠鎮、都龍鎮部隊營區周邊環境問題。

一個個行業,一項項舉措,詮釋著一種廣泛的社會認同:軍人優先,就是國家利益優先;行業擁軍,就是檢驗一個行業的國防觀念。

唱響雙擁工作的“行軍歌”

軍民融合發展是一項社會系統工程,可以說,只有發揮軍地兩個優勢,整合軍地兩個資源,調動軍地兩方積極性,才能從根本上推動國防和經濟建設協調發展。宣傳是基礎,教育是根本。對地方而言,如何提高全社會認識、營造濃厚的雙擁氛圍,是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的基礎條件。

作為一個富有光榮革命傳統的地區,馬關縣十分注重發揮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作用,嚴格按國務院要求對縣內多處零散烈士紀念設施進行了修繕,重點對馬關烈士陵園、仁和烈士陵園兩個項目進行全面升級改造,目前,項目已經竣工。每年清明和烈士紀念日期間,縣四套班子領導均會帶領機關干部、群眾、學生到革命烈士紀念碑舉行大型的緬懷先烈祭奠活動,引導社會各界樹立“天下雖安,忘戰必?!薄皩崿F中國夢,國防是保障”的觀念。

馬關在廣泛開展國防和雙擁教育宣傳活動中,選擇有效載體,不斷增強軍民國防觀念和“雙擁”意識,打牢全員“雙擁”工作思想基礎,較好地營造了全社會關心國防建設、重視國防建設、支持雙擁工作的濃厚氛圍。通過構筑“會議上學,陣地上講,媒體上播,公園上展,街道上掛,舞臺上演”六位一體的立體化、全方位宣傳輿論模式,進一步強化宣傳引導,用“學、講、播、演、展、掛”等多種方式,營造了濃厚的愛國擁軍氛圍,凝聚了雙擁工作的強大合力。一是會議上“學”??h委常委會、縣政府常務會、部門例會等常態化組織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習近平強軍思想,進一步提高了干部職工的思想認識。組織干部職工進社區、村委會宣講雙擁工作的政策和成效,爭取群眾的支持和參與,把國防和愛國主義教育變成群眾的行動自覺。二是陣地上“講”。注重發揮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作用,先后投入資金2132萬元對馬白烈士陵園、仁和烈士陵園、馬關縣第一黨支部、茅坪國門遺址4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進行了修繕建設,同時在全縣中小學聘請了26名紅色義務宣講員,為大眾傳承紅色基因和紅色精神、接受革命教育積極提供“鮮活課堂”。三是媒體上“播”。在政務網、馬關潮APP等新興媒體開設了雙擁宣傳專欄,大力宣傳發布雙擁政策法規及先進典型;在電視上開設了雙擁專訪欄目,相關人員走進“直播間”,向觀眾講述了雙擁工作開展的情況。四是舞臺上“演”。策劃展演了大型舞臺劇《春漫邊關》,再現了自衛還擊戰中保衛馬關涌現出的英雄人物的革命故事,以及社會主義新時期馬關大地優秀共產黨員身上發生的先進事跡。積極開展送戲進軍營活動,將軍民魚水情深的事跡用官兵喜聞樂見的方式展現出來。五是公園上“展”。投入資金50余萬元,將有軍民共建歷史的魚水園和軍民路分別提升改造為雙擁主題公園和雙擁一條街。主題公園通過增設英模長廊、雙擁銅像、雙擁小品、功勛墻等元素,在完善公園基礎功能的同時,賦予了更深層次的精神內涵,也讓市民更了解馬關的氣質與精神。軍民路通過“時光印巷”展示了馬關清代以來的重要戰事及雙擁工作中的先進典型。六是街道上“掛”。利用縣城區市政櫥窗懸掛雙擁工作海報,在主干道兩側設置了雙擁永久性宣傳標語21條,將雙擁宣傳口號印制懸掛在了花箱隔離欄上,在賓館酒店、景點景區擺放了雙擁工作宣傳冊。

一幅幅醒目的宣傳標語,一條條精心打造的雙擁宣傳街,一場場巡回宣傳活動,將雙擁宣傳、國防教育逐漸融入群眾日常,在潛移默化中營造全社會支持雙擁、參與雙擁模范城創建的濃厚氛圍。在馬關,你可以隨處可聽見“革命宣講”的聲音。

不信,你聽!

“1929年5月至1930年2月,革命先驅李國定在馬關建立了第一個黨支部——中共馬關(八寨)支部,并領導八寨農民武裝暴動,打擊當地國民黨反動勢力,為馬關的革命斗爭史寫下光輝一頁……”在馬關縣金廠鎮羅家坪紅色旅游景區,金廠村委會黨總支書記王朝光向村民們講述馬關黨史和紅色經典故事。通俗的語言、精彩的講述深深吸引著大家,仿佛又回到了充滿硝煙的戰場,回到了激情燃燒的歲月。

“李國定將自己短暫的一生都獻給了革命事業,將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帶到了八寨,點燃了這塊渴望光明的紅土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暑假,馬關紅色少年宣講團成員張軒源活躍在社區、公園等地宣講,吸引了很多觀眾前來聆聽。從2021年7月初,馬關縣從各學校遴選學生(除幼兒園外),以鄉鎮為單位組建紅色少年巡回宣講團30個140余人,深入鄉鎮、社區、村寨、公園、廣場等開展巡回宣講活動。

一個個鮮活生動的英雄人物,一段段感人肺腑的紅色故事被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無論是用民語宣講,還是組建紅色少年宣講團,都是馬關縣的創新舉措,營造了濃厚的愛國擁軍氛圍。

盡顯歷史風霜的“老國門”

馬關縣委、縣政府根據本地工作實際,把雙擁工作與“國門”文化緊密結合,守好國門、建好國門、用好國門,把國門文化融入工作的每一個角落,讓國門文化深入到每一位民眾的心頭,使國門文化得到傳承與繼續弘揚下去。

有人說,都龍鎮茅坪村一眼看三個國門,即中國都龍、越南箐門、大中華民國。

這里,“大中華民國”就是指在中越邊境云南段唯一存留的那一道國門。它位于馬關縣都龍鎮茅坪村委會西北面2000米的一山腳平壩處,建于1942年。占地面積83.5平方米,為戰爭防御工事建筑,因為建筑成一道城門的形式,所以當地老百姓俗稱它為“國門”。

“國門”坐北朝南,南面為長方形城墻式建筑,殘長18米,兩端墻厚0.8米,中部最高處殘高4.8米。殘墻上設有大小不等12個瞭望射擊孔。墻體中部設一由南向北通道,長6.5 米,寬2.78米,高2.5米。通道頂部用石塊縱聯砌置成弧形。通道南面的門頭上方由三塊鏨磨的青石塊鑲拼組成的長方形石條,石條上從左至右橫書陰刻“大中華民國”五個大字,左右兩邊均直書陰刻小字。左為“大中華民國三十一年國慶紀念日立”,右為“黃遠墉題”。通道北面門墻外左右兩側均直書陰刻小字,左為“監修人王仁良”,右為“督工人李應長,民國三十一年雙十節”。北面門墻外左右兩端分別筑有長寬高 2.5米×2.9米×2.8米的石墻,左右兩端的石墻均為北低向南漸高連接南面城墻之上。頂部沿南面墻腳設0.6米寬的過道。頂部中端部分為一長4.4米、寬3.78米、高1.15米的方形掩體?!皣T”用青石、石灰、石沙壘筑而成,從外部看,南面好似一堵城墻,北面似一堡壘,這充分體現了當時建造者別出心裁的建造思想:“國門”既利于戰爭時的防御,又是和平時期中越兩國之間界線的標志建筑。整個建筑樸素大方,堅固結實。從軍事角度看結構嚴謹,布局科學合理。

戰爭年代,老百姓求生存;饑餓的歲月,老百姓盼溫飽。如今日子好了,老百姓眼界也隨之高了,開始求生態、盼和平、保穩定。

風霜斑駁的“國門”看上去只是一個城墻式的標志性建筑,未能看出它的全貌。但是,它當時的設計卻別有蘊意,寓有多層含義:“國門”從越南方向看它好似一把老式的將軍鎖,寓有“南疆鎖鑰”之意;亦像一塊銅鑄的盾牌,抵御外敵入侵我疆域。從空中俯視,城墻布局呈現“中”字,寓為中國領土。這些寓意,反映了我國軍民保衛邊疆的堅強意志。不倒的城墻,站立的是民族的尊嚴。歷經70余載風雨滄桑,“大中華民國”字樣依然清晰醒目。

1954年3月,中越兩國政府開通了“中國都龍——越南箐門”口岸,1960年12月關閉,1963年底復通,1974年再次關閉。兩國政府于1991年簽訂了《臨時協定》,決定在條件具備時逐步開放“21對”陸地出入境口岸?!爸袊箭垺侥象溟T口岸”就是其中之一。2011年8月,茅坪國門被馬關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如今,國門猶如一位飽經風霜的老人,親歷了邊境的風風雨雨。當你踏入這片土地,將會看到中越邦交正?;笾性絻蓢嗣裼押猛鶃?,邊境經濟貿易的日益活躍的美好景象。而這,也是當地軍愛民民擁軍的具體表現!

胸懷家國情懷的“邊疆人”

馬關歷來就是愛國擁軍的沃土。這里有著“人人參與其中、個個擁軍愛民”的良好氛圍,涌現了一批批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支前模范陶開秀、一本記錄了“軍愛民”點滴情誼的“敬老功德簿”、田灣村山頂上“毛主席萬歲”及路邊“共產黨萬歲”的石頭嵌出來的標語……無不濃濃表達著邊疆人民愛國愛家的情懷。還有在邊境線上日日夜夜巡邏著的千千萬萬個志愿者,他們都在用行動注釋著擁軍愛民的精神!

而今天要仔細說說的,是熊光澤一家三代守邊的故事。從熊光澤的奶奶、父親,再到他,一家三代人,從1950年至今做好一件事——巡邊,守護邊疆。熊光澤是馬關縣金廠鎮金廠村委會監督委員會主任,他們一家三代一直堅持守邊護邊,從奶奶到父親再到自己,已經堅持了70多年,熊光澤對國境線和界碑最初的認知就是來自奶奶,小時候他常跟著奶奶到山上一面采草藥一面巡邊,他逐漸知道了什么是國境線,什么是界碑。

“奶奶沒上過學,卻能用毛筆把界碑上的‘中國兩個字描得鮮紅明亮。打小她就告訴我,守好界碑就是守好我們的家,有國才有家?!毙芄鉂烧f。

1977年時,熊光澤的父親從日漸年老的奶奶手中接過了巡邊的接力棒。2009年父親過世后,熊光澤又把巡邊的責任扛到了自己肩上。每次巡邊,熊光澤都會仔細擦拭每一塊界碑,每次為界碑添紅,他心中都會涌起無限感慨:“老一輩守護邊疆,年輕一輩在和平環境下發展生產,都是為了國、為了家、為了更好的生活。每次見到界碑,我心里就有一股自豪感!”

去年5月11日,熊光澤在巡邏過程中,由于道路狹窄崎嶇,不慎騎車跌倒,導致骨盆骨折、尾骨骨折、腰椎裂傷、右手小指頭骨碎。在馬關縣人民醫院住院的1個多月里,熊光澤每天吃不香、睡不穩,一直牽掛著巡邏防控。6月22日,一辦好出院手續,尚未痊愈的熊光澤便一瘸一拐地投入巡邏工作。

過去巡邊,熊光澤背著背包,手拿一把鐮刀;如今,他的手中多了一面迎風飄揚的黨旗,身后也多了一支朝氣蓬勃的隊伍。隊伍里,有村干部、強邊固防駐村工作隊員、強邊固防突擊隊隊員、民兵和村民?!按蠹业男睦锞脱b著一件事:守好邊、守好家?!毙芄鉂蓤远ǖ卣f。

三代人從1950年至今都在義務守邊護邊,守邊護邊在他們的生命歷程里已經像基因一樣刻在了DNA里,穩定遺傳。從熊光澤的奶奶開始,他們一家三代人已經接力守護了72年,累計巡邊16萬公里。而守邊護邊,又證明我們邊疆人民有著深深的家國情懷的人。

熊光澤會在孫子放學后帶著他一起在邊境巡邏?!霸谀莻€年代,我奶奶沒留下一張照片,我覺得很遺憾,但是她留下了寶貴的守邊精神?!毙芄鉂烧f,“我也會將守邊精神一代一代地傳承下去,守護好邊境,建設好家鄉?!?/p>

我采訪過他幾次,每一次都給我深深的感動,最近一次是陪州文聯主席邊富斌去的,那次,正好遇到他的二女婿回家,當站在旁邊靜靜聽著邊主席對他為祖國默默守邊提出贊賞的時候,二女婿堅強有力的對我們說:我將是守邊的第四代傳人!

是??!我們走過了戰爭年代、闖過了“無硝煙的戰役”,生在南疆的人民,還會有更嚴厲的“戰爭”等著我們,所以,我們會繼續把這種默默奉獻的精神傳承下去!

軍校聯動點燃“愛國火種”

軍愛民,民擁軍,軍民魚水一家親。馬關縣作為曾經的邊疆戰區,有著深厚的革命歷史資源,在擁軍優屬、擁軍愛民等方面一直有著光榮傳統,在教育方面,雙擁故事同樣屢見不鮮。當國防教育這個宏大的主題和校園相連,當邊境小城與少年軍校掛鉤,會呈現怎樣的圖景?雙擁歷史悠久的馬關縣第三小學給了我們答案。曾經,邊防某部與馬關縣第三小學結成軍民共建對子,“紅領巾演出隊”和“少年管樂隊”沐浴著紅色底蘊誕生。如今,馬關縣11所少年軍校掛牌,童聲齊唱新時代雙擁贊歌……

國防教育要從娃娃抓起,這是曾經在馬關縣第三小學任校長、現在在馬關縣第二小學任校長的張世芬同志一直以來不變的信念,也是馬關縣第二、三小學賡續至今的傳統。

“我們三小的擁軍歷史悠久,每個年級都有一名戰士擔任校外輔導員,每年幾乎都要開展軍民共建活動?!睆埵婪艺f。馬關縣第三小學雙擁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84年。那時,學校與邊防某部結成對子,部隊先后派出政治素養較高的干部戰士擔任學校少先隊輔導員,還組織捐贈5000余元,幫助學校購置樂器和服裝,組建了紅領巾演出隊和少年管樂隊,譜寫了一段軍民共建的佳話。到第二小學任校長以來,結合學校曾經名為“紅星小學”的歷史,在學校門口及周邊居民路打造“雙擁路”“雙擁巷”“雙擁家庭”等,把雙擁精神在學生當中繼續弘揚!

為弘揚革命先烈英勇事跡,繼承革命先輩優良傳統,深化黨史學習教育,縣二初、縣三小聯合在松江花園開展了紅色宣講活動,吸引很多市民前來觀看,得到群眾的一致好評。紅色少年宣講隊員們以著名的歷史事件、馬關革命英雄事跡、永遠的活雷鋒故事等為主要內容,用生動樸實的語言,真摯感人的情感講述了一個個感人至深、催人奮進的經典故事?!秳⒑m》《董存瑞式的戰斗英雄——陶紹文》《八寨武裝——李國定的故事》《永遠的活雷鋒——車懷忠爺爺的故事》《馬關革命先驅——向鎮清烈士的故事》《雞毛信》等內容的宣講深深吸引著現場觀眾。革命先輩英勇頑強、不怕犧牲、無私奉獻的精神深深感染著大家,讓在場的每一位觀眾感慨萬千?!靶切侵鹂梢粤窃?,我愿做這顆小小的火種,傳播紅色故事,弘揚紅色精神,我們要牢記歷史,努力學習,為祖國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奮斗!”一句句真摯的宣講,展現出紅色少年宣講隊的堅定信心。

為建設國門和諧校園,增強師生愛國愛家熱情,展示邊境國門雄風,2018年5月4日,馬關縣在都龍鎮中學成立了羅家坪大山少年軍校,這也是馬關縣的第一所少年軍校。成立當天,中國人民解放軍原總參政治部副主任、中國少年軍校聯盟主席賈雪陽;一級戰斗英雄、中國少年軍校聯盟副主席史光柱;馬關縣人民政府副縣長段麗等同志出席了揭牌儀式。在揭牌儀式上,一等功臣劉海洋同志為“馬關縣羅家坪大山少年軍?!笔谄?,四川省蒼溪縣城郊中學殷邦文校長代表全國各地的少年軍校宣讀賀信,中國少年軍校聯盟專家會委員、一等功臣胡國橋大校及聯盟秘書長劉江山代表中國少年軍校聯盟向學校贈送了反映當年老山作戰英雄事跡的《血染的風采》《血染的答卷》《邊關紀事》叢書。

少年軍校的成立,既有特殊的區位優勢原因,也有歷史原因。它以傳承羅家坪大山革命精神為依托,對學生開展了國防教育、軍事教育、愛國主義教育,讓學生重溫紅色經典,感受英雄氣概,繼承傳承革命家英勇作戰、無私奉獻的精神,培養不怕苦、不怕累、頑強拼搏、挑戰自我的精神,磨礪堅強意志,增強紀律觀念,爭做有為少年,激發立志報效祖國的雄心壯志。同時也是邊關學校推進素質教育和國防教育的一種鞭策和肯定。在凜冽的寒風中,孩子們收到御冬的羽絨服和鞋子,讓孩子們得以溫暖過冬,讓我們感動的,不僅是這種溫暖的行為,更重要的是那種牽掛教育的情懷。

都龍鎮中心學校按1:1的比例,把茅坪國門的構架較為完整地復制下來,以雕塑的技法建成于校園一側作為學校紅色教育基地,讓學生更直觀、更形象地感受那段血與火的歷史,讓全校師生近距離走近國門,身臨其境感受茅坪國門曾經作為防御工事的輝煌戰績,培養孩子們愛黨愛國愛家和守土固邊意識,讓革命精神代代相傳。這個紅色教育基地,也成了學校小小紅色講解員宣講紅色文化、傳播革命精神的主陣地。

“長征途中,英雄的紅軍,血戰湘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這是小小紅色宣講員在講述紅色故事《半條被子的故事》,精彩的講解深深感動著同學,現場掌聲不斷。

清明節祭掃烈士陵園通過講英雄故事、看烈士墓碑、集體默哀、師生代表勉勵、宣誓等活動,讓師生更深入地了解到這塊熱土上發生的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深切哀悼陵園烈士,表達緬懷之情和崇高的敬意則提醒著師生永遠銘記革命先烈事跡,傳承紅色基因,不辜負烈士們的遺愿,珍惜現在的美好幸福生活,繼承和發揚革命先烈的優良傳統。

奮斗百年路,起航新征程。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借助黨史學習教育的契機,馬關教體系統各種愛國主義教育活動更是多點開花,不斷升溫加熱,真正凸顯了教育傳承的力量,真正讓雙擁精神在校園中落地生根,筑牢了師生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馬關縣強化國防教育,做到全民參與雙擁,把雙擁宣傳和國防教育作為基礎工程。2023年,以“踔厲奮發強國防 勇毅前行向復興”為主題,廣泛組織開展群眾性全民國防教育宣傳活動,大力弘揚我黨我軍的優良傳統和良好作風,增強全民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深厚情感,使關心國防、熱愛國防、建設國防進一步深入人心。通過深入開展全民國防教育學習研討活動、全民國防教育進校園活動、全民國防教育實踐活動、全民國防教育社會宣傳活動、“銘記歷史、砥礪前行”人民防空宣傳周活動、烈士紀念日活動、“祖國在我心中——走邊關描界碑”活動、千里邊關同升國旗同唱國歌活動、全民國防教育進媒體集中宣傳、重要紀念日宣傳活動等十個活動,培育了全民愛國情感、增強全民國防意識,營造全民參與、全民重視國防教育濃厚社會氛圍。

軍民融合魚水情代代傳

“軍人是國家的守護者,更是老百姓的貼心人,沒有他們的付出,就沒有我們今天幸福、安定的美好生活?!被谶@種認識,親人子弟兵在馬關不再是一個單純的稱呼和概念,而是被當作血肉相連的親人去關心、支持和擁護。作為革命老區,馬關縣更是把這種精神發揚下去。

過去的馬關“一切為了前線、一切為了勝利”,在2676平方公里的熱土上,書寫了許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F在的馬關“一切為了強邊固防、強邊固防為了一切”,百名民兵輪換支邊、千名干部輪流守邊、萬名群眾輪值護邊,構筑起堅固的立體化防控體系。

特殊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在馬關的駐軍部隊比較多,有縣人武部,多個部隊的分隊和縣武警中隊等單位駐守在馬關。馬關縣始終把雙擁工作記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繼承著“支前模范縣”的榮譽,一任接著一任干,一代接著一代傳,用實干、創新書寫了雙擁工作的美麗華章。

作為革命老區和原戰區為一體的邊境縣,馬關縣雙擁工作有著深厚的沉淀和積累。近年來,馬關縣大力弘揚雙擁優良傳統,健全擁軍服務體系,深入推進軍民共建活動,全面落實擁軍優屬政策,軍政軍民關系日益密切,唱響了一支新時代雙擁贊歌。

駐馬部隊與地方各級部門積極開展了形式多樣的紀念活動,有力推動了雙擁傳統薪火相傳、發揚光大。組建文藝小分隊分赴基層一線部隊開展馬關縣2023年“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文明實踐文化志愿服務活動進軍營、“紀念延安雙擁運動80周年暨春節文化進軍營志愿服務活動”等慰問演出。同時,通過“馬關潮”APP推送紀念延安雙擁運動80周年相關圖文消息,濃厚了愛我人民愛我軍的良好社會風尚。

強化各項擁軍優屬政策,持續開展慰問活動,深入開展擁軍優屬、擁政愛民活動,多種形式開展走訪慰問、軍民聯誼、“情暖老兵·春節慰問”等活動。一年來,共慰問困難退役軍人7人,發放慰問金3500元;慰問駐馬軍(警)部隊10個,優撫對象1659人,發放慰問金及慰問物資共計51.7萬;慰問困難退役軍人9人,發放慰問金4500元;救急解難關愛幫扶項目慰問3人,發放慰問金11000元;組織開展立功受獎軍人家庭送喜報和慰問工作。慰問現役軍人立功受獎74人,發放慰問金14.9萬元。落實光榮牌發放工作。應征入伍青年87人,共發放和懸掛光榮牌92塊,其中:應征入伍現役家庭87塊,外地入伍和補發退伍軍人家庭5塊。開展好“最美退役軍人”“最美擁軍人物”“最美軍嫂”活動,1人被評為“文山州最美退役軍人”稱號,1人被評為“文山州最美擁軍人物”稱號。

沿著馬關各駐地戰士的足跡,我們讀到的是更多“人民軍隊人民愛、人民軍隊愛人民”的故事。在這里,每一個人都是熱愛馬關,學習馬關,宣傳馬關,建設馬關,振興馬關的榜樣……

【作者簡介】楊鳳金,苗族。中國少數民族作家協會會員,云南省作家協會會員,作品散見《草堂》《陜西文學》《民間故事》《中國鐵路文學》《云南日報》《邊疆文學》《中國詩影響》《文山日報》《含笑花》等刊物。魯迅文學院29班少數民族班學員。

猜你喜歡
馬關馬關縣雙擁
歌頌梧州雙擁模范城
最穩的靠山 最深的牽掛
雪落馬關
馬關縣香蕉枯萎病的發生與防治對策思考
淺談馬關縣獸藥監管存在問題與對策
云南馬關—麻栗坡地區早寒武世地層的識別及意義
做好“雙擁”工作 增進魚水深情
推開一扇窗
雙擁共建
『雙擁』運動的由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