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高職院校計算機教學改革路徑探究

2024-04-09 19:12李家聲
信息系統工程 2024年3期
關鍵詞:計算機教學課程改革教學改革

李家聲

摘要:計算機課程教學是高職院校課程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新時代學生綜合素質培養的重要內容。目前,高職院校計算機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為:教學內容與實踐存在裂痕、教學方法亟須優化、教學考核模式趨向傳統。要解決計算機課程教學中存在的這些問題,教學改革是必由之路,而改革路徑主要為:優化教學內容,促進計算機課程與專業教學的有機銜接;創新教學方法,建立智慧教室;改革計算機教學考核模式,推進多樣化考核。

關鍵詞:計算機教學;高職計算機教學;課程改革;教學改革

一、前言

在新時代,高職院校計算機課程是針對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工作的一門實踐基礎課程,該課程主要教學任務是逐步指導學生熟練運用計算機技術,不斷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與信息化核心素養。在信息時代與教育改革背景下,優化高職院校計算機教學改革路徑,實現計算機課程教學目標,必須對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與考核模式予以全面優化。不可忽視的是,部分高職院校計算機課程教學過程中存在一些問題,主要問題包括教學內容與實踐存在裂痕,教學方法亟須優化,教學考核模式趨于傳統,本文將簡單論述這些問題,并綜合探討高職院校計算機教學改革路徑。

二、高職院校計算機教學現存問題

(一)教學內容與實踐存在裂痕

中國計算機科學起步于20世紀50年代,歷經幾十年的發展,國內計算機技術更加先進。從發展歷程來看,1949年新中國成立,為推進計算機科學技術的發展創建了安全、良好的環境。1951年,華羅庚先生開始擔任中科院數學研究所所長,致力于中國計算機科研工作。華羅庚先生找到時任清華大學電訊網絡研究室主任閔乃大先生,商談有關計算機研究的問題。閔乃大向華羅庚推薦了在電機系電訊網絡研究室任教的夏培肅女士和畢業生王傳英。夏培肅學習電機專業,1951年從英國留學歸來,在留學期間,英、美等國計算機科學蓬勃發展,對于計算機廣泛宣傳,非??春糜嬎銠C科學的前景。大家都在為研究中國計算機科學技術和培養計算機專業人才奮斗,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1]。為了推進中國計算機科學的發展,高職院校也非常重視培養計算機應用技術人才,讓計算機課程面向全體學生。不可忽視的是,當代高職院校計算機課程教學中依然存在問題,教學內容與實踐脫節就是首要問題,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部分教師在開展高職計算機課程教學活動時,非常重視理論知識傳授,忽視了實踐技能培訓,長期持續下去,教師自己的工作負擔很重,學生也覺得枯燥,不利于提高學生的計算機實踐技能。另一方面,高職院校計算機教學面對全體學生,不同專業學生對計算機知識與技能的需求不盡相同。舉例而言,如果是計算機專業學生,需要全面加強計算機軟硬件技術操作技能,發展信息化核心素養。如果是師范專業學生,應重視加強學生對教學設備的應用技能,引導他們運用計算機技術強化個人專業功底,發展未來的職業素養和信息化教學能力。如果是旅游管理專業學生,應學會運用計算機技術設計旅游網站,加強旅游服務信息溝通能力,學會設計旅游文創產品等。然而,部分教師在開展計算機課程教學活動期間,忽視了將本課程與學生就讀專業的銜接,對所有學生傳授同樣的內容,學生卻更加重視本專業學習,認為計算機教學屬于次要課程,對本專業沒有重要意義,學習主動意識會降低,很難成長為高素質技術型應用人才。

(二)教學方法亟須優化

雖然大多數教師在開展計算機課程教學時很重視轉變傳統教學方法,不再使用一言堂和灌輸式教學法,會積極引入先進的教學設備,為學生設計精美有新意的多媒體課件,非常注重實踐教學,這在很大程度上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2]。然而,從總體上講,當前的計算機教學方法依然有待優化,教師通常習慣使用某一種新型教學方法,例如只采用情境教學法,未實現教學方法多樣化,這樣不利于長久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部分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未加強與學生的互動,沒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例如在學習Java語言、AutoCAD課程和C語言時,只讓學生按照教師本人的演示流程進行操作,學生自己幾乎沒有思考,部分實踐課程只是讓學生跟隨教師一起敲代碼,學生難免會按部就班,很難將學生培養成國家計算機科學所需要的人才。

(三)教學考核模式趨向傳統

據調查了解,部分高職院校計算機課程教學考核模式還偏向傳統,其考核內容大概分為三部分:其一,理論知識書面測試;其二,計算機操作;其三,學生日??记赱3]。理論知識書面測試為筆試,主要是選擇題,考試內容來自書本教材,只要學生熟悉教材內容,大多可以通過考試。計算機操作為實訓考核,通常只是讓非計算機專業的學生編輯Word,做PPT等,對于計算機專業學生,會略微增加考試難度,不少教師會讓學生設計網頁或者編輯代碼,以此作為考核標準。學生日??记跇藴室笫遣粫缯n,教師會在正式上課前點名,大多數學生都會按時上課。這樣的教學考核模式雖然有一定的作用,卻偏向傳統,考核內容不是很完善,難以發揮應有的價值。

三、高職院校計算機教學改革路徑

(一)優化教學內容,促進計算機課程與專業教學的有機銜接

優化高職院校計算機教學改革路徑,實現教學目標,首先要重視優化教學內容,促進計算機課程與學生就讀專業的有效對接,推進職場教育發展。對于計算機專業的學生來講,在教學內容改革中,應注重更新,實現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學,在計算機教學中引進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等各種新技術,指導學生利用這些技術解決學習、生活和未來工作中的問題,加強教學內容的實踐性與研究性,引發學生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研究計算機新技術,致力于中國計算機科學研發工作。與此同時,教師要注意根據計算機課程內容合理優化教學模塊,科學設計教學項目。例如在開展AutoCAD課程教學活動時,教師可以對教學項目進行合理劃分,將教學內容初步分為四個模塊:第一,閱讀圖樣模塊;第二,制圖操作模塊;第三,空間想象與思維模塊;第四,職業發展知識模塊。有序開展這四個模塊的教學工作,可以指導學生學會閱讀圖樣,掌握基礎知識,認知該技術制圖標準,學會制圖,提升自身空間想象能力與思維能力,激發創新靈感,不斷提升職業素養與個人綜合能力。AutoCAD課程屬于一門實踐性課程,基本課程目標是讓學生學會閱讀圖形,掌握制圖技能,將所學知識靈活應用于未來職場中,課程操作性和應用性很強。目前,在AutoCAD課程教學中,許多高職院校會積極促進產教融合,提升教學內容的實踐性,構建多元化教學評價體系。與此同時,教師非常注重實現教學內容生活化,盡力彌補計算機課程教學和學生日常生活的裂痕,讓學生走進生活中的計算機技術,了解計算機制圖的重要意義,緊密聯系AutoCAD課程和日常生活情境,挖掘AutoCAD課程的生活化元素,這樣能夠加強學生對AutoCAD課程的理解,不斷提高學生的制圖技能與學科專業能力。從基礎視角來看,AutoCAD課程內容主要包括五個方面:第一,AutoCAD基礎知識,這部分內容側重于引導學生認知AutoCAD操作環境,初步體驗實踐學習活動。第二,AutoCAD繪圖基礎,這部分內容分為平面圖形繪制與平面圖形編輯,前者主要是繪制直線和多線;后者是對象選擇技巧、各種編輯命令快捷操作等。第三,文字、表格和尺寸標注,這部分課程內容側重于文字、表格和尺寸標注編輯設置。第四,AutoCAD繪圖,這部分內容是為學生傳授運用AutoCAD軟件進行繪圖的方法。第五,AutoCAD三維建模簡介,這部分內容主要是三維實體模型的建立和編輯的方法。教師會有序開展這五個方面的教學活動,不斷加強學生的計算機操作應用技能。在融媒體背景下,還需要不斷創新計算機課程教學內容,融入多媒體因素,指導學生運用計算機制作視頻,以此適應社會發展需求。

對于非計算機專業的學生,教師需要結合他們所學專業,靈活開展計算機課程教學,促進計算機教學與專業課程教學的緊密結合,幫助學生運用計算機提升專業技能。例如對于旅游管理專業的學生,可以結合他們未來的職業需求,指導學生提升個人計算機管理系統操作能力、網絡溝通能力、文字編輯能力、制圖能力和軟件應用能力。在信息化社會,旅游管理服務大多要憑借計算機網絡有序開展,基本工作流程包括接收旅游服務訂單、創建游客檔案、組團、安排游客旅游時間、實施游覽計劃、定位跟蹤旅游團、送游客返回酒店等。在整個過程中,旅游管理者需要定期與游客互動,盡最大努力確保旅游團全體成員的人身安全,不斷提高游客的滿意度?;诖?,教師在開展計算機課程教學活動時要引導學生認識到作為旅游管理人員,必須熟練掌握計算機管理系統操作技能,正確運用旅游管理軟件,以便做好各項工作,縮短計算機課程教學和學生所學專業的距離,讓學生正確認知學習計算機技術的重要意義,同步提高學生的信息核心素養與專業技能。

除此之外,新時代的計算機課程教學工作不僅重視加強學生的理論知識功底與計算機技術應用技能,而且非常重視道德教育,嚴格按照信息化核心素養的標準,引導學生遵紀守法,恪守網絡道德,共建綠色文明網絡通道,樹立法治信仰,禁止參與網絡犯罪,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計算機技能,而且有助于發展學生的信息化核心素養,將學生培養成有理想、有道德的技術型人才。

(二)創新教學方法,建立智慧教室

傳統教學模式已經無法順應高職院校計算機教學改革的趨勢,因此,教師要重視創新教學方法,努力實現教學方法多樣化與靈活化,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共建計算機實踐課堂,綜合采用情境教學法、實訓法、互動教學法、合作式教學法、體驗式教學法、遠程教學法、產教融合法、項目教學法等不同教學方法,聆聽學生的心聲與建議,全面優化計算機教學方案,不斷提升教學效果[4]。與此同時,教師要協同學生建立良好的智慧教室。智慧教室(Smart-Classroom)這個詞語首次出現于外國學者羅納德·雷尼西奧的《教育技術的實際執行》中,在該文中,智慧教室的相關釋義是為傳統教室配備電腦、VHS程序、交互式光盤視頻節目、衛星鏈接、閉路電視、區域網絡、電話調制解調器等。后來,查爾斯·斯基頓指出智慧教室是借助電子技術和增強技術構建的教室。詹姆斯·斯洛特教授提出將智慧教室與知識社區教學模式相結合,為學生劃分小組,讓學生在智慧教室環境中合作學習,共同探討問題,分享結果,同步加強問題解決能力、合作能力與信息技術應用能力,不斷提升學習成績。

在國內,智慧教室融合了中國文化特色、國情與教育體系,在智慧教室環境建設中,會集中應用多媒體教室,構建SMART模型,融入大數據技術、云計算技術、傳感技術、網絡技術、人工智能技術,以便于師生迅速獲取資源,開展多樣化教學活動,建設智能化與人性化學習空間,培養良好的學習生態,充分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提升學生的學習主動意識與興趣。在高職院校教學工作中,智慧教室屬于一種典型的智慧學習環境物化,是多媒體和網絡教室的高端形態,它是借助物聯網技術、云計算技術和智能技術等構建起來的新型教室,該新型教室包括有形的物理空間和無形的數字空間,是通過各類智能裝備輔助教學內容呈現、便于學習資源獲取、促進課堂交互開展,實現情境感知和環境管理功能的新型教室。

目前,智慧教室有良好的前景?;谌斯ぶ悄?、大數據、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將現代科技與高職院校計算機教學活動相融合,能夠為師生提供覆蓋教學各環節的智能化空間。在校園信息化建設和智慧教室環境下,高職院校計算機課程教學工具呈現出多樣化特征與信息化特征,能夠支持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學習資源更加豐富,因而,能夠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有效促進學生的創造力發展,實現學習動態感知、智能資源推送、自動學習測評等功能,全面提高學生的計算機操作技能與信息化核心素養。目前,基于信息化技術下的高職院校計算機課程教材不僅可以滿足基本的教學、管理功能,而且能夠及時進行測評與反饋,具有實時共享交流功能。在高職院校計算機課程教學工作中,教師在智慧教室環境下運用各種信息化技術為計算機教學活動提供了有力的支撐,使學生的主體性得以充分發揮,進一步加強課堂互動,學生的行為參與性更高,計算機操作應用能力也在持續提升,因而,能夠適應教學改革發展趨勢,加強個人專業技能。

在教學改革背景下,做好高職院校計算機教學工作,還需要加強校企合作,將職業需求作為重要導向,加強校內外實訓教學,為學生提供更廣闊的學習空間,設置人才培訓項目,不斷修訂人才培養方案,逐步將學生培養成中國計算機科學所需要的高素質人才[5]。一般來講,在計算機技術應用型人才培訓工作中,高職院校要協同合作企業增加計算機技術操作實訓課程,建立校內實訓基地與仿真實訓室,定期舉辦計算機技能大賽,研發相關項目,引導學生積極參加計算機技術應用實踐活動。在計算機技術應用人才培訓項目執行工作中,高職院校要協同合作企業共同編制人才培訓項目運營計劃,合理開發計算機技術應用人才培訓項目課程,做好項目運營評估工作。在教育管理領域,人才培訓項目目標的設定標準涉及了三個方面。第一,作業表現。計算機技術應用人才培訓項目目標是指為了成功落實人才培訓項目,受訓者需要具備的理論知識功底、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例如網站設計能力、計算機網絡安全管理能力、制圖能力、軟硬件開發能力等。第二,環境條件。明確高職院校計算機技術應用人才培養目標,需要對校內環境和校外環境以及相關條件要求進行闡述,為計算機技術應用人才提供所需要的平臺和發展空間。第三,評價指標。對于計算機技術應用人才培養工作來講,評價指標側重于受訓人才的作業水平。

(三)改革計算機教學考核模式,推進多樣化考核

促進高職院校計算機教學改革的良好發展,實現人才培養目標,必須注重轉變傳統考核觀念,改革計算機教學考核模式。首先,要在繼承傳統考核優點的基礎上重視推進多樣化考核,使考核內容更充實。目前有不少高職院校通過開展無紙化考核來提升考核管理效率,與傳統考試相比,無紙化考核可以節省紙質成本,直接讓學生在計算機測試系統答題,通過答題來加強理論知識功底,答題完畢后,學生需要按照相關要求完成計算機技術應用操作任務。與此同時,需要根據學生所在年級和就讀專業以及興趣愛好,分層設計考核內容,例如,對于喜好攝影的學生,可以讓他們參與關于Photoshop軟件應用的實踐性考試活動,舉辦攝影大賽,滿足學生的興趣愛好,給予學生應有的獎勵,讓學生在參加相關考核活動的過程中發展個人特長,體驗快樂。此外,要做好考核評估工作,綜合采用師生合作評估、學生互評、企業評價等方式對考核體系與內容進行客觀評價,將學生的計算機技術操作應用能力、信息化核心素養、職業匹配能力作為重要考核標準,幫助學生不斷提升自我,有效發揮計算機課程教學考核工作應有的價值。

四、結語

綜上所述,高職院校是培養技術人才的重要基地,實現高職院校計算機課程教學目標,首先要結合教育改革發展趨勢,不斷優化教學內容,實現計算機課程教學和學生就讀專業教學的有機銜接。與此同時,要重視創新教學方法,綜合采用情境教學法、實訓法、互動教學法、合作式教學法、體驗式教學法、遠程教學法、產教融合法、項目教學法等不同教學方法,實現教學方法多樣化,靈活促進理論教學和實踐訓練的有效對接,綜合培養高素質技能人才。此外,要注意創新計算機課程教學考核模式,發揮多元化考核作用,提升考核工作活力,確??己私Y果的客觀性與公正性,并根據考核結果不斷完善計算機課程教學方案。

參考文獻

[1]李春秋.高職學院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教學研究與改革[J].河南科技,2013(07):243-244.

[2]黃紀霖.信息化背景下高職計算機教學改革研究[J].黑龍江科學,2022,13(13):132-134.

[3]胡章勝.高職院?!坝嬎銠C應用基礎”課程教學改革研究[J].淮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19(06):73-76.

[4]王穩波.高職計算機基礎教學現狀分析與改革策略——評《大學計算機應用基礎》[J].中國高??萍?,2019(09):110.

[5]蒲海紅.大數據時代高職計算機專業課程教學改革探索[J].信息系統工程,2022(09):173-176.

責任編輯:王穎振、周航

猜你喜歡
計算機教學課程改革教學改革
網絡環境下中職計算機教學的探析
中學計算機信息技術課程教學存在問題和對策
“雙創”形勢下高職財務管理課程改革探索
項目教學法在微電影制作教學中的應用
開展研究性學習深化中職計算機教學改革探究
計算機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
基于人才培養的技工學校德育實效性研究
基于創意的對口單招色彩課程改革突破點研究
現代信息技術在高職數學教學改革中的應用研究
校企協同實施高職專業課程改革的實踐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