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威脅度評價的巴基斯坦境內恐怖襲擊事件空間分布特征研究

2024-04-10 08:29徐順聰楊永斌張世偉
中國人民警察大學學報 2024年3期
關鍵詞:恐怖襲擊巴基斯坦熱點

徐順聰,楊永斌,張世偉,張 磊

中國人民警察大學,河北 廊坊 065000

一、引言

近年來,全球恐怖主義風險仍處于高發態勢,恐怖主義問題引發全世界的廣泛關注。巴基斯坦是“一帶一路”沿線的重要國家,“中巴經濟走廊”是“六廊六路”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在巴項目眾多,經濟及戰略意義重大,巴基斯坦境內恐怖襲擊事件也同時威脅我國在巴項目安全。2021 年7 月14 日,由中方企業承建的開普省達蘇水電站項目出勤班車在赴施工現場途中遭遇襲擊爆炸,造成包括9 名中方人員和3名巴方人員在內的12人死亡。2021年8月20日,一名自殺式襲擊者在俾路支省瓜達爾地區襲擊載有中國公民的車隊,造成2 名兒童死亡、3 人受傷。巴基斯坦境內恐怖主義風險較為突出,根據《2023年全球恐怖主義指數》,巴基斯坦的全球恐怖主義指數排名已經上升到第六名,是恐怖主義較為嚴重和活躍的地區[1]。研究巴基斯坦境內恐怖襲擊事件對保護我國在巴項目安全,增強我國海外利益保護具有重要意義。

當前,對于恐怖襲擊事件的預防預警工作已有一定的研究成果。hao 等為揭示東南亞恐怖襲擊的分布規律提出基于反距離加權和基于多標簽K-最近鄰的評估模型[2]。師原兵在城市軌道交通領域中應用大數據技術來加強對數據的分析與研判,并提出從多個方面提升反恐防范和應急處置能力,有效打擊恐怖主義犯罪并維護國家安全[3]。鄧世成等采用投影尋蹤評價模型和灰色新陳代謝模型對全球恐怖襲擊事件的危害程度進行量化分級,預測了未來5年全球恐怖活動的蔓延趨勢[4]。羅瀾峻等利用長短時記憶神經網絡模型對恐怖襲擊事件的發生時間進行預測,結果表明該模型能夠較準確預測出短時內恐怖襲擊事件的發生時間[5]。這些文獻大多研究恐怖襲擊事件的動機和成因,很少與地理空間信息相結合,通過可視化的方法分析恐怖襲擊事件。

在恐怖襲擊時空演變分析方面,國內外已經有許多學者對此進行了研究。王誠聰等采用熱點分析和層次聚類分析的方法對全球恐怖襲擊造成的傷亡人數和事件頻次進行時空演變特征分析[6]。姜春艷等對全球恐怖襲擊事件進行探索,根據恐怖襲擊事件的時間序列以及空間特征指出恐怖襲擊活動主要集中在南亞、中東和北非、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及東南亞地區[7]。Hao 等采用地理空間統計方法并結合隨機森林算法,對中南半島恐怖襲擊的時空演變規律進行分析[8]。同樣,陳偉等將核密度分析用于恐怖襲擊聚集度的可視化以及標準差橢圓用于分析恐怖襲擊的空間演變特征[9]。郝蒙蒙等利用空間統計方法和核密度分析的方法分析中南半島恐怖襲擊事件的時空演變特征[10]。李繼萌等運用統計分析法和核密度估計法指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遭受的恐怖襲擊事件在空間上呈現出高度聚集特征并且向四周擴散,國家交界處是恐怖襲擊事件多發地帶[11]。

當前對巴基斯坦境內恐怖襲擊的研究除集中于定性研究外,也開始出現利用時空統計技術對其分布特征的研究[12]。但在前期研究中將恐怖襲擊事件等同對待,更多的是以恐怖主義襲擊的次數作為分析對象,對不同恐怖襲擊事件之間危害性差異考慮較少。本文選用2011—2020 年巴基斯坦境內恐怖襲擊數據,通過構建衡量不同恐怖襲擊事件危害性的評價指數——威脅度,建立威脅度評價指標體系及量化模型(如圖1 所示),對恐怖襲擊事件進行威脅度分級。隨后,采用核密度分析、空間自相關分析以及新興時空熱點分析等方法研究巴基斯坦境內恐怖襲擊事件的危害程度及空間演變特征,以期對未來預防恐怖襲擊提供重要的參考價值。

圖1 威脅度評價指標體系及量化模型

二、研究區域與研究方法

(一)研究區域概況

巴基斯坦,全稱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位于南亞次大陸的西北部,地理范圍是北緯24°37′至37°06′,東經61°33′至75°31′。西部與伊朗接壤,南部和東南部與印度接壤,東部與阿富汗毗鄰,北部與中國相鄰,國土面積(不含巴控克什米爾地區)為79.6 萬平方公里。巴基斯坦的行政區劃包括:四個省份,分別是旁遮普省、開伯爾-普赫圖赫瓦?。ㄒ韵潞喎Q開普?。?、俾路支省和信德??;兩個行政區域,分別為自由克什米爾和吉爾吉特-巴爾蒂斯坦、伊斯蘭堡首都地區。

(二)研究方法

1. 威脅度分級

對2011—2020 年巴基斯坦境內恐怖襲擊事件的數據進行綜合分析,以地理空間統計學的視角,建立一個完善的指標體系和分析模型,以期獲得更準確的結論。參照《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將恐怖襲擊事件劃分為四個等級,對數據進行離散化處理,將恐怖襲擊事件威脅度評價指標按1~4進行賦值,通過K-Means 聚類分析的方法對事件進行分級處理。

2. 核密度分析

核密度估計法(Kernel Density Estimation,KDE)認為地理事件可能發生在空間的任何位置,但不同位置上事件發生的概率不同。相對于樣方計數法,KDE更適合使用可視化方法來表示分布模式[13]。研究中使用高斯核密度函數,設X1,X2,…,Xn是從分布密度函數f中抽取的獨立同分布樣本,則估計f在某點x處的密度函數為:

式中:n為樣點個數,k(·)為核函數,h為帶寬,(x-Xi)為點x到事件Xi處的距離。

3. 空間自相關

在對空間進行計量時,需考慮空間與空間之間是否存在相關性??臻g相關性是指相鄰位置上區域事物發展水平相似。若是高值與高值、低值與低值相鄰,則稱為“正空間自相關”。反之,若是高值與低值相鄰,則稱為“負空間自相關”。如果高值與低值完全隨機分布,則不存在空間自相關。全局Moran’s I指數法計算公式如下[14]:

式中:S0為所有空間權重之和,S0可以表示為S0=為要素i的屬性與其平均值(x-)的偏差;n為樣本總數;wij為要素i和j之間的空間權重。

全局性Moran’s I 指數法檢驗的標準化統計量為:

式中:E(I)為其期望值,V(I)為其方差值。

4. 熱點識別法

可通過Gi*指數法對巴基斯坦境內恐怖襲擊局部情況進行分析,Gi*指數可以比較準確地探測出局部空間聚集區域[15]。其公式如下[16]:

式中:xj為要素j的屬性值,wij為要素i和j之間的空間權重,n為要素總數,期望值

熱點分析各模式如表1所示:

表1 熱點分析各模式定義

5.Mann-Kendall趨勢分析

Mann-Kendall 趨勢分析方法是一種非參數統計檢驗方法,它可用于對獨立的時空條柱序列進行測試。對于由n個樣本組成的時間序列,趨勢檢驗統計量如下[17]:

式中:sgn(·)是符號函數,若xj>xi取1,若xj=xi取0,若xj<xi取-1。

當S服從正態分布時,其方差公式如下:

標準化統計量Z計算公式如下:

根據Z得分對恐怖襲擊發生率的冷熱點趨勢的顯著性進行歸類,分為新增熱點、連續熱點、加強熱點等冷熱點模式(如表2所示)。

表2 新興時空熱點分析各模式定義(部分)

三、巴基斯坦境內恐怖襲擊事件威脅度評價

采用威脅度評價對恐怖襲擊事件進行量化分析,有助于準確地預測恐怖襲擊事件的發生概率。通過量化評估,還可以確定哪些地區、哪些群體、哪些場所面臨更大的威脅,從而有針對性地配置防恐資源,提高反恐效率。

(一)數據來源及處理

1. 數據來源

本文的數據來源為全球恐怖主義數據庫(Global Terrorism Database,GTD),GTD 是由馬里蘭大學開發維護的一個開源數據庫,下載地址為https://www. start. umd. edu/gtd/,記錄了1970—2020年全球各地恐怖襲擊事件的詳細信息[18-19]。其中包括恐怖襲擊事件發生的時間、國家、經緯度、襲擊組織以及造成的傷亡人數等內容。本文選取巴基斯坦2011—2020年的恐怖襲擊數據。

2. 數據預處理

(1)缺失值處理。在排除經緯度坐標缺失和傷亡人數有缺失的數據后,共得到10 639 條有效恐怖襲擊數據。已有研究表明,當缺失值小于5%時,使用隨機森林填補法效果較優,并且隨機森林填補法不僅在軟件操作上簡便,還對數據結構和分布的要求較為寬松,在反映真實情況方面也較為準確[20]。故選擇使用sklearn庫中的隨機森林算法來對有缺失值的變量進行填充。

(2)無量綱處理。在該研究中使用極值處理法消除各指標單位和數值間的系統誤差,將原始數據處理成0~1范圍內的數據。公式如下[21]:

式中:xij(i= 1,2…n;j= 1,2…m)表示第i個被評價單元在第j項指標上的觀測值是經過無量綱化處理后的標準觀測值。

(二)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

本研究根據GTD 數據庫信息,選取7 個指標(如圖2 所示),包括死亡人數、受傷人數、財產損失、目標類型、襲擊地點、攻擊類型和武器類型。其中,定量指標有死亡人數、受傷人數和財產損失。定性指標有目標類型、襲擊地點、攻擊類型和武器類型。

圖2 巴基斯坦境內恐怖襲擊事件威脅度指標體系

(三)指標體系權重的確定

在對恐怖襲擊事件威脅度進行計算時,通過等級賦分將定性指標量化,研究中分為4 個等級(如表3所示)[22]。

確定指標體系權重的方法可分為兩類:一類是主觀賦權方法,它的缺點在于過于依賴專家自身的經驗與知識,主觀性較強;另一類是客觀賦權方法,缺點在于過分依賴樣本數據,不能體現決策者對各個指標的重視程度并且計算較復雜。本文結合層次分析法和熵權法并基于加法合成法的原理來確定各個指標的權重。公式如下[23]:

式中:wi(i= 1,2,…,n)表示第i評價指標的綜合權重,αi表示第i評價指標通過層次分析法得到的權重值,βi表示第i評價指標通過熵權法得到的權重值,k1表示綜合權重中層次分析法所占的比重,k2表示綜合權重中熵權法所占的比重。

利用上文構建評價指標體系中的7 個指標并結合GTD 中2011—2020 年的恐怖襲擊事件數據,計算出各個指標的綜合權重值,如表4所示。

表4 指標權重得分表

(四)威脅度評價

根據上述模型計算巴基斯坦境內恐怖襲擊事件的綜合得分,其得分區間在[1.073 2, 3.758 6],綜合得分越高則表明該恐怖襲擊事件的威脅程度越大。

將7 個二級指標作為K-Means 聚類方法的輸入項,定義K為[3,8],分別計算其輪廓系數,輪廓系數的取值范圍在[0,1],系數值越高,聚類效果越佳。輪廓系數公式如下[24]:

式中:xi為樣本點,a(xi)為樣本點xi在同類別內到其他點的平均距離,b(xi)為樣本點xi到最近不同類別樣本的平均距離。

根據K-Means 聚類方法,分別計算不同聚類數的輪廓系數(如圖3 所示),結果表明,當K為5 時,其對應的輪廓系數值最大。故將2011—2020 年巴基斯坦境內恐怖襲擊事件按威脅程度分為五級,并利用可視化方法將巴基斯坦境內恐怖襲擊事件各個等級數據進行統計。其中:一級事件的綜合得分為[1.073 2,1.656 2],共計1 985 起;二級事件的綜合得分為[1.656 3,1.905 3],共計4 155 起;三級事件的綜合得分為[1.912 2,2.159 1],共計3 061 起;四級事件的綜合得分為[2.159 2,2.554 0],共計1 201起;五級事件的綜合得分為[2.554 1,3.758 6]。

圖3 不同聚類數對應輪廓系數圖

由圖4 可知,2011—2020 年巴基斯坦境內恐怖襲擊事件數量呈現先升后降的趨勢,其中在2013 年達到最高值。每年發生的恐怖襲擊事件中,不同等級事件的數量呈現與恐怖襲擊事件總數大致相同的趨勢,二級事件數量最多,五級事件分數最高,事件數相對應的較少。

圖4 2011—2020年巴基斯坦境內恐怖襲擊事件數量變化圖

從空間分布上來看(如圖5 所示),各等級恐怖襲擊事件在空間上趨同,即在白沙瓦及其附近區域最為集中,在其他省份的恐怖襲擊事件分布相對較為分散。從時間上來看,2011—2014年,巴基斯坦境內恐怖襲擊呈上升態勢,其中2011—2012 年呈爆發式增長,增長率達到61.45%。2014年恐怖襲擊有所下降,但總體事件數仍較高,同比降幅為2.63%。2014—2020 年,巴基斯坦恐怖襲擊影響區域逐年下降,其中2014—2015年間同比降幅高達42.18%。此后5年,恐怖襲擊影響區域下降趨勢較平緩。

圖5 2011—2020年巴基斯坦境內各個等級恐怖襲擊事件分布圖

四、巴基斯坦境內恐怖襲擊事件空間特征分析

(一)恐怖襲擊事件空間聚集特征分析

利用核密度分析方式探討巴基斯坦境內恐怖襲擊事件在各個威脅度等級的聚集地區(如圖6 所示)。全部事件以及各等級事件的核心活躍聚集地區大致相同,主要形成三大核心活躍區以及不同程度的次級活躍區。次級活躍區主要是以白沙瓦為中心的核心活躍區蔓延至周邊產生的許多次級活躍區。向巴基斯坦東北方向蔓延至開普省的馬拉坎,向東蔓延至巴基斯坦首都伊斯蘭堡,向西南蔓延至北瓦濟里斯坦。以奎達為中心的核心活躍區向東南蔓延產生2 個次級活躍區,分別是馬希拉巴德和錫比地區。將單元區內恐怖襲擊事件的威脅度作為權重進行三維核密度分析(如圖7 所示),對比圖6(a)中全部事件二維核密度圖,發現2011—2020 年巴基斯坦境內恐怖襲擊的三個核心活躍區中威脅程度最高的地區是卡拉奇,其次是開普省的白沙瓦及其附近區域,再者是俾路支省的奎達及其附近區域。

圖7 2011—2020年巴基斯坦境內恐怖襲擊事件威脅度評估圖

(二)恐怖襲擊事件空間熱點分析

1. 空間自相關分析

依據巴基斯坦境內恐怖襲擊各等級事件的威脅度進行統計,利用全局性Moran’s I指數和Gi*指數法對恐怖襲擊事件相關數據進行分析。

先分別對巴基斯坦境內恐怖襲擊各等級事件進行全局性空間自相關檢驗。Z得分表示標準差的倍數,標準差反映的是數據的離散程度。一般情況下,當Z得分大于2.56 時,表明數據呈現出明顯的聚類現象。P值反映的是顯著性檢驗的結果,P值越小則說明顯著性越高。一級事件至五級事件的全局性空間自相關檢驗結果如表5 所示。通過Moran’s I指數的結果可知一級事件至五級事件的Z值均大于2.56,表明其檢驗具有顯著性,巴基斯坦境內恐怖襲擊事件各個等級的威脅度在空間分布上存在相關性并且呈聚集狀態。

表5 全局性Moran’s I指數

2. 熱點分析

利用Gi*指數法對巴基斯坦境內全部和各等級恐怖襲擊事件的局部情況進行分析(如圖8 所示),探討巴基斯坦各個地區恐怖襲擊事件的頻數是形成高值的簇或是形成低值的簇,從而可以進一步在地圖上刻畫出空間聚集較為明顯的位置和區域相關性較強的程度。(1)全部和各等級恐怖襲擊事件的熱點地區主要是白沙瓦及其附近區域、奎達及其附近區域、卡拉奇地區,并且這些熱點地區較為穩定。此外,全部和各等級恐怖襲擊事件中均無冷點地區。(2)從圖8 可以看出,在低等級恐怖襲擊事件中錫比為熱點地區,但隨著等級的升高其熱點范圍在不斷縮小。(3)威脅度最為嚴重的五級事件中,其熱點地區范圍相較于其他四個等級最小,主要分布在3 個核心活躍區。由此可知,巴基斯坦境內各個級別的恐怖襲擊事件在空間分布上呈現著動態平衡。

圖8 2011—2020年巴基斯坦境內恐怖襲擊事件熱點分析圖

3. 新興時空熱點分析

通過Gi*指數法分析NetCDF 輸入時空立方體的變量,利用Mann-Kendall 趨勢測試評估恐怖襲擊事件的熱點和冷點趨勢。利用新興時空熱點分析工具,構建巴基斯坦境內恐怖襲擊事件時空立方體(如圖9 所示)。由圖9(a)可知,2011—2020 年巴基斯坦境內恐怖襲擊的熱點數較為集中,冷點數相對分散??植酪u擊的熱點區域主要集中在開普省的白沙瓦及其附近區域、奎達及其附近區域以及卡拉奇。少數加強的熱點分布于莫赫曼德地區。持續熱點分布于白沙瓦附近區域和卡拉奇。少數連續熱點分布于莫赫曼德、巴焦爾和奎達及其附近地區。連續冷點主要出現在卡拉特、海得拉巴、拉爾卡納、蘇庫爾以及旁遮普省的大部分地區。這些地區已經維持了較長時間的恐怖襲擊低發率,同時,在這些地區出現聚集現象的強度也沒有隨時間的推移發生變化。

圖9 2011—2020年巴基斯坦境內恐怖襲擊事件新興時空熱點分析圖

由圖9(b)可以看出,巴基斯坦境內恐怖襲擊一級事件的連續熱點主要分布于白沙瓦、奎達、錫比、卡拉奇和聯邦直轄部落地區,少數分散熱點出現在聯邦直轄部落地區。由圖9(c)可以看出,二級事件大量持續熱點聚集在白沙瓦及其附近區域,還有一些持續熱點分散于海得拉巴地區。少量持續熱點分布于奎達及其附近地區,持續冷點地區主要分布于蘇庫爾、木爾坦、馬拉坎和旁遮普省的大部分地區。由圖9(d)可以看出,持續熱點地區與二級事件中大致相同,但其冷點地區主要分布于巴基斯坦的中部地區。由圖9(e)可以看出,熱點地區減少,有少量持續熱點地區聚集在卡拉奇和白沙瓦附近地區,持續冷點地區主要分布于俾路支省和伊斯蘭堡附近地區。由圖9(f)可以看出,五級事件中已經沒有熱點地區,振蕩的冷點地區分布于白沙瓦及其附近區域,一些持續冷點地區數量少但較為分散,在巴基斯坦各個省份都有涉及。

五、結論與討論

(一)結論

本文對巴基斯坦境內2011—2020 年恐怖襲擊事件進行威脅度評價,并運用核密度、空間自相關和新興時空熱點等分析方法,對巴基斯坦境內恐怖襲擊事件的空間特征進行分析,研究其恐怖襲擊事件的空間分布特征。

一是巴基斯坦境內恐怖襲擊事件的危害程度從低到高分為五個等級,級別越高危害程度越大。其中2011—2020 年恐怖襲擊事件中,二級事件的數量最多,達到4 155 起,五級事件相對最少,達到228起。在巴基斯坦境內恐怖襲擊事件中,恐怖分子主要選擇平民、軍隊和警察作為攻擊目標。這種選擇涉及政治動機、軍事戰略、維持社會秩序和意識形態沖突等多個因素。爆炸和武裝襲擊成為巴基斯坦境內恐怖分子的主要攻擊方式。由于巴基斯坦內部安全形勢復雜,社會面武器存在量較多,恐怖分子可以利用這種環境獲取武器和實施襲擊。此外,宗教和政治動機也推動了恐怖組織選擇攻擊巴基斯坦政府和與其價值觀和體制相悖的目標。綜合這些因素,爆炸和武裝沖突成為巴基斯坦境內恐怖分子的主要攻擊手段。

二是巴基斯坦境內恐怖襲擊聚集區域大體上可以分為三個核心活躍區,分別是白沙瓦、奎達、卡拉奇。白沙瓦及其附近地區是巴基斯坦境內恐怖分子活動最為頻繁的地方之一,位于與阿富汗接壤的地區,恐怖分子利用邊境的薄弱點在兩國之間進行跨境襲擊。此外,白沙瓦周邊地區地形復雜,包括山區和丘陵地帶,為恐怖分子提供了藏匿的便利條件。而奎達作為俾路支省的省會,也是恐怖分子活動的熱點地區之一。俾路支省位于巴基斯坦西南部,該省存在著政治、社會和經濟的不穩定因素,為恐怖組織提供了滲透和擴張的機會??_作為該省的經濟中心和交通樞紐,吸引了大量的流動人口和商業活動,同時也成為恐怖分子的襲擊目標??ɡ孀鳛樾诺率〉氖桶突固沟淖畲蟪鞘?,是巴基斯坦的商業、金融和工業中心,這使其成為恐怖組織實施經濟和政治攻擊的首選目標,同時,卡拉奇自身的治安問題,包括犯罪、極端主義和分裂主義等,也為恐怖分子發動襲擊提供了空間。

三是在對恐怖襲擊事件進行全局自相關分析時,各等級事件的Z值均大于2.56,表明其檢驗具有顯著性,巴基斯坦境內恐怖襲擊事件的發生在空間分布上存在相關性并且呈聚集狀態。巴基斯坦境內恐怖主義活動在一定程度上與恐怖組織的策略和行動有關,恐怖組織往往傾向于選擇邊境地區、交通要道、人口密集區等目標區域進行襲擊,以追求最大的影響力和威脅效果。因此,當這些區域發生恐怖襲擊事件時,周邊地區也會受到波及,導致事件數量在空間上呈現聚集狀態。巴基斯坦境內恐怖主義活動的空間分布也受到政治和社會環境的影響。此外,巴基斯坦的地理環境對恐怖主義的聚集現象也具有一定影響。例如,接壤阿富汗的邊境地區,由于地形復雜和邊境管控困難,恐怖分子更容易利用邊境進行跨境襲擊,導致該地區和周邊地區恐怖襲擊事件數量呈現出聚集狀態。

四是通過Gi*指數法對巴基斯坦境內各級別恐怖襲擊事件頻次熱點分析,對比發現:巴基斯坦的高熱點地區基本不變,只有在北瓦濟里斯坦其熱點地區不斷縮小。通過新興時空熱點分析發現,巴基斯坦境內恐怖襲擊事件的新興熱點模式主要以連續熱點和持續熱點為主且相對穩定。冷點區域大部分以連續冷點的形式出現,新增冷點則主要出現在馬拉坎附近區域。巴基斯坦高熱點地區變化較小,說明這些地區長期以來一直是恐怖襲擊事件的高發區。這與這些地區的政治和社會環境有關,比如與恐怖組織有關的權力斗爭、民族沖突、薄弱的治安控制等導致這些地區一直處于高風險狀態。北瓦濟里斯坦地區的熱點地區在不斷縮小,主要原因是政府在該區域采取了更加積極的反恐措施。例如,政府加強了在這一地區的治安力量部署,加大了對恐怖分子的打擊力度,以及推行了一些提高當地居民生活水平和社會穩定的措施,使恐怖襲擊事件的頻次和熱點范圍減少。此外,連續熱點和持續熱點是巴基斯坦境內恐怖襲擊事件的主要模式,表明在某些地區,恐怖襲擊事件會連續在一段時間內持續發生,這與地區治安控制的困難、恐怖組織的庇護與藏身地的存在有關。新增冷點主要出現在馬拉坎附近區域,這是由于政府在該地區加大了反恐力度,使恐怖組織在這一地區的庇護或活動受到打擊。

(二)討論

目前,“中巴經濟走廊”在建和擬建的項目主要集中在巴基斯坦的俾路支省、旁遮普省和信德省。從巴基斯坦國內各地區項目分布和恐怖襲擊威脅程度的角度來看,這些地區都屬于高風險地帶。巴基斯坦國內的恐怖組織錯綜復雜,尤其是俾路支省當地的恐怖組織對“中巴經濟走廊”建設的威脅最大,近年來絕大多數針對中國的恐怖襲擊事件主要發生在俾路支?。?5]。

我國應積極采取相應的政策措施來應對這一挑戰。第一,要加強安全合作與情報交流。中巴兩國應加強情報共享,加強邊境管理,共同打擊恐怖組織。同時,與國際社會加強聯合反恐行動,分享情報和經驗,共同應對跨國恐怖威脅。第二,要加大基礎設施安全投入,建立風險管控機制。兩國應加強對“中巴經濟走廊”建設沿線地區的基礎設施安全投入,包括加大巡邏力度、建立監控系統、加強邊境管控以及加強恐怖主義防范和處理能力的培訓。第三,要提升經濟合作與社會發展水平。通過加大對俾路支省等地區的經濟援助和發展投入,改善當地民眾的生活水平和社會穩定,減少恐怖組織滲透的空間。同時,加強職業培訓和提供就業機會,降低恐怖組織招募成員的可能性。第四,要增強民眾反恐意識和宣傳教育。通過加大對民眾的安全意識和反恐意識的宣傳教育,提高民眾對恐怖主義的認識和對“中巴經濟走廊”建設的支持。

猜你喜歡
恐怖襲擊巴基斯坦熱點
3300萬巴基斯坦人受災
熱點
歐洲之恐:歐洲可以迅速撲滅恐怖襲擊,但仍做不到防患于未然
熱點
結合熱點做演講
中國在巴基斯坦海外利益的維護與拓展
恐怖襲擊
巴基斯坦下調風電價格
英國警戒級別提到“次高”
獨狼式恐怖襲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