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ISO 9001標準的氣象觀測質量管理體系建設與實踐

2024-04-11 13:49王彥霏龐少博馬瑞琪
中國標準化 2024年7期
關鍵詞:內審員河北省管理體系

王彥霏 龐少博 馬瑞琪

摘 要:本文介紹了基于ISO 9001標準要求,河北省如何建設氣象觀測質量管理體系的過程,包括體系過程關系及框架搭建、體系覆蓋范圍確認和體系文件建立,闡述了質量管理體系的運行過程和改進優化,并對體系建設及運行以來的經驗和成果進行總結,最后對下一步質量管理體系工作方向作出展望。

關鍵詞:河北省,ISO 9001標準,氣象觀測,質量管理體系

DOI編碼:10.3969/j.issn.1002-5944.2024.07.028

0 引 言

觀測是氣象工作的基石,觀測的高質量發展是氣象高質量發展的前提和基礎。近年來,河北省站網布局持續優化,地空天一體化綜合氣象觀測能力大幅提升,綜合氣象觀測業務體系布局科學、功能完善、職責明確、運行穩健,為全省防災減災、預報預警服務、生態文明建設、氣候變化研究等提供了有力支撐。而對標黨中央對氣象工作的要求以及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需進一步完善優化現有觀測業務體系。

在總結國際上百年質量管理實踐和經驗基礎上,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形成了具有廣泛通用性和指導性的9000族質量管理體系標準。世界氣象組織(WMO)在20世紀90年代開始質量管理體系建設的探索與嘗試。截至2015年,WMO已有117個成員國家實施了質量管理體系建設工作,實施率為61%[1-2]。2017年,中國氣象局全國局長會議工作報告提出“推進以質量管理為核心的觀測業務技術體制改革”,并率先在全部門氣象觀測領域,按照國際標準化組織和WMO的有關要求,分階段開展ISO 9001質量管理體系建設。2018年,中國氣象局提出要“建設氣象觀測質量管理體系”,并將河北省氣象局確定為第一批建設單位。2019年,河北省氣象局全面啟動氣象觀測質量管理體系建設工作。

本文介紹了河北省氣象觀測質量管理體系(以下簡稱“體系”)的建設過程,闡述了體系的運行過程和改進優化,總結了體系建設及運行以來的成果,并對未來發展作出展望。

1 體系建設

2019年,河北省開始了基于ISO 9001標準的氣象觀測質量管理體系建設與實踐工作,以期通過標準化管理,持續增強觀測數據可溯性,不斷提高觀測數據質量,增強有效供給,提升監測精密能力。2019年11月河北省綜合氣象觀測業務通過ISO 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

1.1 過程及框架

基于過程管理原則,結合河北省氣象觀測業務運行實際和未來發展需求,按照策劃(Plan)、實施(Do)、檢查(Check)和改進(Act)的PDCA循環管理理念,識別和確定各項管理過程及其相互作用,將河北省體系分為三大過程,總體呈現“3+2+2”架構。三大過程分別為業務過程“3”、支撐過程“2”和管理過程“2”,如圖1所示。作為氣象觀測的根本,業務過程的“3”分別代表技術發展、裝備業務和數據業務;支撐過程的“2”包含準入管理和標準規范體系,起到為業務過程提供必要軟性支撐的作用;管理過程為支撐過程和業務過程的總體管理,并進行資源提供和監視測量[3],其中“2”分別代表綜合管理和行政管理。

1.2 覆蓋范圍

基于綜合氣象觀測業務運行特點和管理要求,河北省從內外部環境、相關方及其期望和需求、合規性義務、組織架構與職能定位、質量方針和目標、業務運行與管理等方面策劃質量管理體系[3],確定覆蓋范圍主要包括:

(1)綜合氣象觀測質量管理。

(2)綜合氣象觀測業務運行事項。包括站網管理、運行管理、網絡維護、觀測設備儲備供應、維護、維修、計量檢定、信息傳輸、質量控制和數據存儲等觀測業務。

(3)綜合氣象觀測技術發展。用戶需求與反饋,與氣象觀測有關的項目建設管理等。

(4)綜合氣象觀測業務準入、退出,標準規范建設等。

(5)其他與綜合氣象觀測、智能網格預報、決策氣象服務業務相關的行政、計財、人事、外供方管理等工作。

1.3 體系文件

依據ISO 9001國際化質量管理標準,以現有規章、制度和標準為基礎,按職責權限做好“留廢改立”工作,編制《河北省氣象局氣象觀測質量管理體系文件》,建立循環改進思維,規范各項工作開展。體系文件分為四級,一級質量手冊,為省、市、縣綜合氣象觀測業務工作的綱領性文件;二級程序文件,為業務、管理和支撐過程的主要工作內容及跨職能工作銜接要求;三級作業指導書,為程序文件的支持性文件,詳細規定工作如何開展;四級記錄表單,為開展各項工作后形成的工作記錄,是實施質量管理體系各過程形成的階段性成果。依據現有規章制度,遵循“說你所做,寫你所說”原則,最終形成1冊質量手冊,31份程序文件,40份作業指導書和104份記錄表單。

2 體系運行

立足河北省觀測業務實際,按照PDCA的工作程序和方法,面向全流程、精細化管理目標,進一步理解體系精髓,改進管理,優化完善體系文件;充分發揮質量管理體系內部審核、管理評審、外部審核三大審核工具的作用,實現對觀測全流程標準制度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不斷提升內審員隊伍的專業素養和業務能力,探索建立內審員評價激勵機制。

2.1 體系文件管理

為保證體系文件的適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自體系運行以來,一方面積極拓展質量管理業務領域,2022年應用質量管理體系文件規范了遙感業務領域的運行和管理,填補了全省衛星遙感監測方面的空白,2023年基于質量體系在綜合氣象觀測業務領域的建設經驗和成果,將預報業務中的智能網格預報和決策氣象服務納入質量體系,進一步規范業務流程,優化智能網格預報業務技術流程,提升全省決策氣象服務水平和質量;另一方面根據各部門職責變化情況和觀測業務運行需求,堅持系統觀念、問題導向、目標導向,及時對體系文件中各項觀測業務結構、布局和流程進行優化和調整,對相應的規章制度、管理文件、記錄進行完善和補充,推進體系文件與業務工作深度融合,切實解決與高質量發展要求不相適應的短板弱項。2020年,雄安新區氣象局掛牌成立,全省地面氣象觀測自動化改革業務運行。2021年河北省氣象信息中心和河北省氣象技術裝備中心主要職責、機構設置及人員編制發生調整,綜合氣象觀測業務運行信息化平臺(天元)正式運行,同時停用了河北省綜合氣象觀測運行監控系統(ASOM)。根據以上觀測業務變化,積極調整體系文件相關內容,確保體系運行與業務的有機融合和有效開展。

2.2 審核管理

體系審核分為管理評審、內部審核和外部審核,是體系持續改進的重要手段之一。管理評審是最高管理者對體系實現所規定的目標的適宜性、充分性或有效性的確定[4],內容包括體系相關的內外部因素的變化、用戶滿意和有關相關方的反饋、質量目標的實現程度、不合格及糾正措施、監視結果、外部供方的績效、資源的充分性、體系運行情況及存在的問題等。自體系運行以來,通過管理評審共提出改進事項36項,各運行單位運用體系系統化的思維方法,研判新階段觀測業務發展所面臨的新形勢、新挑戰,狠抓問題整改,各事項的整改有效促進了氣象觀測業務能力的改善與提升。

為保證體系正常運行并持續改進,檢驗各單位體系運行是否滿足體系文件和相關標準要求,充分發揮體系運行效益。河北省將體系內部審核與氣象觀測業務專項檢查相結合,通過各單位內審自查、省氣象局內審抽查、中國氣象局內審抽查以及第三方外部審核,不斷發現問題、改進問題,體系內審流程更加規范、要求更加具體、審核內容更有針對性。

2023年體系內審工作采取了與中國氣象局內審抽查相結合的方式開展。內審共發現不符合項5個、改進建議項46個、嚴重不符合項0個、輕微不符合項5個,不符合項主要分布在數據采集控制、信息網絡控制、糾正措施控制等過程;按計劃(P)、執行(D)、檢查(C)和改進(A)四個環節劃分,計劃(P)4項占比7.84%,執行(D)45項占比88.24%,檢查(C)2項占比3.92%,改進(A)0項占比0%,其他0項,占比0%,詳見圖2。

按照業務、支撐、管理三大過程劃分,管理類占比41.18%、業務類占比56.86%、支撐類占比1.96%,詳見圖3。

按照審核過程問題分析,占比超過10%的為信息網絡控制、儲備供應控制過程,其中儲備供應控制過程最多為17.65%,5%~10%為計量檢定控制、人力資源管理控制、記錄控制、文件控制過程。輕微不符合項分布在數據采集控制、信息網絡控制、糾正措施控制等過程;改進建議項主要分布在儲備供應控制、信息網絡控制、人力資源管理控制等過程(5%以上)。

2.3 內審員管理

體系內審員是體系建設和運行的中堅力量,全省各級氣象部門通過現場培訓、遠程培訓等多種形式,不斷提升人員的質量管理意識和管理能力。2020—2023年,河北省氣象局共組織內審員專項培訓4期,培訓數量達1074人次。截至2023年底,省級內審員已增至323名,內審員隊伍全面覆蓋省、市、縣三級,為體系高質量運行奠定了人才基礎。同時河北省氣象局依托自主研發的“觀測通”APP持續開展全員宣貫培訓、知識競賽等活動,方便觀測業務人員及時學習,不斷加深對體系的理解。并建立內審員考核監督制度,對內審員的職責履行、審核技能、培訓學習等提出進一步要求,著力培養出一批既懂業務又精于管理的優秀內審員。

3 體系效益

經過四年多的運行,河北省氣象觀測質量管理體系按照ISO 9001標準要求,搭建體系框架、梳理業務流程、建立體系文件、抓好體系運行,著力提升氣象觀測質量管理水平穩步提升,體系運行的業務效益凸顯。

(1)質量管理方法有效運用,觀測業務管理更加科學。全員質量和責任意識普遍增強,質量管理意識和管理能力得到提升,逐步形成了職責明確、協調有序、標準統一、觀測規范、考核有效和持續改進的標準化管理體系。堅持將PDCA理念貫穿于日常業務工作中,嚴格按照體系文件要求執行業務工作,體系運行留痕留證環節得到完善,改進定期氣象觀測質量評估制度,層層壓實責任,質量管理運行評價體系得以建立。

(2)風險管理意識持續加強?;陲L險思維,按照安全生產要求,積極開展業務風險排查和實戰演練,建立動態風險項目清單,制定防控措施,完善應急預案。在2023年“杜蘇芮”臺風天氣給河北省帶來極端降水的過程中,各單位能夠運用風險思維,提前化解風險,確保了河北省觀測業務的安全、可靠運行。

(3)以質量管理體系為抓手,推動觀測與預報服務的互動?;跉庀笥^測質量管理體系建設經驗和運行成果,積極將質量管理體系向智能網格預報、決策氣象服務等預報業務拓展,進一步規范業務流程。

(4)業務運行的設備故障和數據異常等處理效率得到顯著提高,觀測系統運行更加穩定可靠。2022年河北省國家級地面氣象觀測業務質量達100%,位列全國第一名;雷電觀測業務、省級地面氣象觀測業務質量達99.90%、99.88%,分別位列全國第二、第五名;高空觀測業務質量繼續保持100%,常年高水平運行,河北省綜合氣象觀測業務質量連續五年穩步提升。2023年,河北省氣象局內外部用戶滿意度分別為95.52%和97.01%,較上一年度穩中有升,分別提高3.06%和1.5%。

4 結 語

取得ISO 9001認證證書只是邁向科學管理的第一步,還需要下大工夫,用好用活質量管理體系這件利器。面對新形勢下,體系持續高效運行的更高要求,下一步,將繼續優化完善體系運行機制,推動內部審核、管理評審、外部審核等體系運行“規定動作”與氣象觀測業務運行和管理實踐深度融合、同頻共振。持續優化整合觀測標準和管理規定,形成結構清晰、內容完整、要求明確、更新及時的文件體系,為業務管理提供基本遵循。不斷加強“主動、互動、聯動”,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鞏固現階段體系建設成果,以提高發展的質量和效益為中心,開創河北省氣象觀測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參考文獻

[1]張建磊,田浩,李雁,等.我國氣象部門觀測領域ISO 9001質量管理體系建設實踐[J].氣象科技進展,2022,12(5):100-106.

[2]李俊,王延東.“PDCA”循環在湖北省級裝備保障中的應用[J].中國標準化,2023(11):247-251.

[3]白水成,周林,郭江峰,等.ISO 9001標準在陜西氣象觀測業務領域的應用[J].陜西氣象,2020(1):51-54.

[4]呂帥.基于審核評估的本科教學質量保障體系構建研究[D].大連:大連理工大學,2016.

作者簡介

王彥霏,碩士,工程師,研究方向為綜合氣象觀測。

龐少博,通信作者,碩士,中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為教育信息化和裝備標準化。

(責任編輯:張瑞洋)

猜你喜歡
內審員河北省管理體系
對質量管理體系不符合項整改的理解與實施
淺談成品油銷售企業HSE內審員隊伍建設
2020年河北省對外經濟
國家開發銀行河北省分行
河北省
基于KPI的績效管理體系應用研究
當代經濟管理體系中的會計與統計分析
河北省
控制系統價格管理體系探索與實踐
促進內審員成為質量管理骨干的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