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討延續性精準護理對異常子宮出血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影響

2024-04-11 02:17鄭玲
中國醫藥指南 2024年9期
關鍵詞:子宮出血延續性出院

鄭玲

福清市婦幼保健院婦產科,福清 350300

異常子宮出血是臨床婦科常見的一種疾病,以育齡期女性為高發人群,主要是指多種原因引起的不規則子宮出血,具有出血周期較長等特點,患者臨床癥狀常表現為月經不規律、經量增多或減少、經期延長或縮短等,若不及時治療,可導致患者發生貧血等情況,并存在一定的病變及癌病的可能[1]。目前臨床對于治療異常子宮出血患者主要采取藥物治療及手術治療,能有效治療患者,積極改善臨床癥狀。但由于異常子宮出血治療周期較長,在長久的治療周期中,若護理不到位極有可能引起患者復發、感染等不良事件,并且在長久的治療過程中,患者極其容易產生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導致其自我效能感降低,十分不利于臨床治療工作順利開展[2]。既往臨床對異常子宮出血患者實施常規護理,雖能滿足患者基礎護理需求,但缺乏全面性及系統性,主要傾向于院內護理干預,而忽視出院過渡階段及院外護理,導致整體護理效果不高[3]。延續性精準護理是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一種護理模式,不僅能提供更為精準、全面的護理服務,細化各項護理措施,還能將護理工作延續至院外,積極提升護理質量[4]?;诖?,本研究將我院2021 年1 月至2022 年12 月期間收治的94 例異常子宮出血患者為對象,就延續性精準護理效果進行對比探究。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納入2021 年1 月至2022 年12 月收治的94 例異常子宮出血患者為對象,采取隨機數字表法分組,各47 例。參照組:平均年齡(34.74±3.24)歲;平均病程(30.67±2.34)d;婚姻狀況:未婚8 例,已婚39 例。研究組:平均年齡(34.62±3.47)歲;平均病程(30.42±2.57)d;婚姻狀況:未婚7 例,已婚40 例。兩組資料無統計學差異(P>0.05),且研究工作在開展前研究方案已提交倫理委員會審批。納入標準:①診斷確診為異常子宮出血者。②存在月經周期紊亂、周期延長等指征。③知情自愿參與。排除標準:①既往存在子宮肌瘤手術史。②妊娠、產后出血者。③存在器質性生殖器官病變,或是存在子宮腺肌病、肌瘤惡變者。④因外源性異物入侵導致出血者。⑤先天性生殖器官發育存在畸形者。

1.2 方法

1.2.1 參照組 實施常規護理,告知患者治療依從性對于疾病治療的重要性,讓其嚴格遵從醫囑進行疾病防治。同時,對患者進行具體的用藥指導、飲食護理、康復訓練指導,并在住院期間關注患者心理狀態等。于患者出院時做好相關指導工作,囑咐患者按時服用藥物、進行康復鍛煉等,囑咐其定期到院進行復檢。

1.2.2 研究組 實施延續性精準護理,主要包括。①建立個人檔案:根據患者個人病情、病因、治療方式、個人認知能力及聯系方式等建立起個人檔案,并根據個人檔案制定相應的護理措施,包括院內精準護理及院外延續護理、隨訪干預等內容。②精準健康教育:在患者入院后,對其實施一對一健康宣教,具體介紹醫院醫療衛生環境及制度,耐心介紹、講解防治知識等相關健康治療知識內容,提高患者疾病認知水平;并且對于認知能力較低者還可結合視頻、圖文結合的方式進行宣教。同時,護理人員可將相關護理知識制作成為健康小冊子的形式,并發放給患者,便于其隨時隨地進行學習。③精準生活指導:在護理期間,指導患者按時休息,避免熬夜,養成良好作息習慣。同時,囑咐患者做好個人衛生,勤換洗內衣褲,定期對內衣褲進行消毒、暴曬,并告知患者治療期間禁止進行性生活,防止感染等不良事件發生。此外,根據患者具體病情,可指導其進行合理運動鍛煉,以適量、不影響病情為宜,不可進行劇烈運動。④精準飲食護理:根據患者實際病情進行飲食指導,并且食物多以營養豐富、易消化的食物為主,如蛋白類、魚類及肉禽類食物為主;禁食甜牛奶、豆奶等飲品。同時,在整個治療期間,需保持清淡飲食,忌食辛辣、寒涼、刺激性食物,多食維生素豐富的水果蔬菜,提升對蛋白質及維生素豐富物質攝入。⑤精準服藥指導:根據醫囑、患者個人依從性等情況,對其進行用藥指導,告知其藥物正確服用方式,囑咐其需嚴格根據醫囑進行服藥,避免出現服藥錯誤并告知其按時按量服用藥物對于治療疾病的重要性,提升其治療依從性。⑥心理護理干預:主動與患者做好交流溝通工作,并對其心理狀態進行觀察評估,對于存在過渡焦慮等情緒者,需有針對性進行干預。如針對因擔心治療效果欠佳而產生焦慮情緒者,可向其具體列舉本院醫療技術,以及同類型疾病治療成功案例,促使其自主建立起治療的信心,以獲得早日康復。同時,與患者家屬進行交流溝通,讓其在家庭生活中,應盡可能給予患者關心、幫助及支持,積極減輕患者心理壓力等。⑦出院準備護理工作:出院前對每例患者均進行出院前評估,了解其自我管理、日常生活能力等方面情況,并且通過相關評估者才能進行出院,而對于評估不合格者需進行再次疾病健康知識教育,以積極提升患者自我效能及自護能力。⑧隨訪護理干預:采用上門、電話及門診等方式對患者進行隨訪干預,在患者出院后1 個月內需每周開展一次隨訪護理工作,出院2~3 個月可根據患者實際情況相應地減少隨訪次數,但仍需每月做到1~2 次隨訪。隨訪干預的主要內容包括了解患者病情情況、用藥情況及分析心理狀態等,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相應地進行疾病健康知識宣教、用藥指導、生活指導及心理護理干預等工作,并且在隨訪護理干預過程中,護理人員需積極解答患者相關治療問題等。

1.3 觀察指標 ①自我效能:使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CSES)[5]分別于護理干預前后進行評估,量表總分為10~40 分,分值與自我效能成正比。②自護能力:采用自我護理能力量表(ESCA)[6]分別于護理干預前、護理干預3 個月后對兩組進行評估,量表共4 個維度,43 個條目,總分為0~172 分,分值與自護能力成正比。③心理狀態: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7]分別于護理干預前、護理干預3 個月后進行評估。焦慮評分:總分為80 分,超過50 分表示存在焦慮,分值與焦慮成反比。抑郁評分:總分80 分,超過53 分為抑郁,分值與抑郁成反比。④生活質量:采用生存質量表(SF-36)[8]分別于護理前、后對進行調查評估,包括心理健康等維度,總分為100 分,評分越高代表生活質量越高。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3.0 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具有統計學差異。

2 結果

2.1 對比兩組患者護理前后自我效能及自護能力 護理干預后,研究組患者自我效能、自護能力評分高于參照組(P<0.05)。見表1。

表1 對比兩組患者護理前后自我效能及自護能力(分)

2.2 對比兩組患者護理前后心理狀態 護理干預后,研究組患者焦慮、抑郁評分低于參照組(P<0.05)。見表2。

表2 對比兩組患者護理前后心理狀態(分)

2.3 對比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生活質量 護理干預后,研究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參照組(P<0.05)。見表3。

表3 對比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生活質量評分(分)

3 討論

異常子宮出血主要是指子宮內膜反應異常而出現經期以外的出血,其發病機制復雜,可由子宮黏膜下肌瘤、子宮內膜息肉及激素分泌失調等子宮疾病引起,主要表現為月經不規律、經期延長、經量不一及病情反復等[9]。目前治療該疾病臨床多以藥物治療及手術治療為主,以積極調節機體內分泌失調、減少子宮不規律出血等情況為主,進而積極改善患者臨床癥狀。但由于長時間異常子宮出血除了會對患者生理產生較大的影響外,還會對患者心理產生一定的影響,導致其出現嚴重的焦慮、抑郁等問題,十分不利于治療工作順利開展,并且由于異常子宮出血復發概率較高,若在治療后得到有效的預防及護理,患者仍可能復發,整體治療效果不高。因而除采取相應的治療外還需加強護理干預,以改善患者心理狀態,以及減少因長期異常子宮出血而誘發不良事件,提升臨床治療效率[10]。研究顯示[11],既往臨床實施常規護理干預,該種模式主要局限于院內護理,而忽視出院過渡護理及院外護理干預,進而導致患者出院后自護能力、治療依從性等逐漸降低,并且該護理模式主要根據護理人員主觀工作經驗進行護理干預,在開展工作時已忽視患者心理、自我效能對其疾病的影響,常護理這部分影響因素,整體干預效果欠佳因此,還需尋找更為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及積極提升護理干預質量,提高患者自我效能、自護能力,進而改善心理狀態、生活質量等,使其得到更為有效的治療及護理。

延續性精準護理主要是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一種護理模式,不僅能在護理過程對相關問題進行細化處理,提供更為精細、系統服務,還能將院內護理干預延續到院外,使患者在院外仍能得到有效的護理,有效提升護理工作質量,進而提高整體治療效果[12]。在本次研究中研究組患者自我效能、自護能力評分高于參照組,主要原因為:對異常子宮出血患者實施延續性精準護理,能對臨床護理工作進行細化分工,并結合護理對象的實際情況,規范各個環節的護理工作內容,將臨床護理貫徹到每個細節,有效滿足患者的身心需求,利于改善患者預后及保障各項治療工作順利開展。同時,實施延續性精準護理過程中,通過精準健康教育對患者進行健康知識宣教,能有效提升其疾病認知能力,積極糾正其錯誤疾病觀念,進一步提高其治療依從性及自我效能;而通過精準生活指導、飲食護理及用藥指導等,不僅能進一步提升護理服務質量,有效滿足患者護理需求,還能在護理過程中對患者進行指導,便于其進行學習、護理等,進而進一步提高其自我護理能力。此外,對異常子宮出血患者實施延續性精準護理,通過做好相應的出院準備護理工作,對患者進行評估及再教育等,可進一步提升自我效能及自護能力;而通過具體的隨訪護理干預能夠有效了解患者出院后護理、生活及治療等多方面的情況,再針對患者在院外實際情況對其進行指導及糾錯,不僅能提升患者治療依從性,讓其明白在治療過程中自我管理對治療疾病的重要性,還能進一步激發內心責任感及自護責任感等,使其在自身責任感的驅使下進行自我管理,進而達到有效干預及治療的目的。

調查研究顯示,在異常子宮出血患者治療過程中,患者出血持續時間、出血量,不僅會受到病情嚴重程度的影響,還會受到治療方式、護理效果,以及患者自我效能及心理狀態等方面的因素影響。因此,在異常子宮出血患者治療過程中,除采取有效的治療措施外,還需進一步關注到患者自我效能及心理情緒等方面對于病情的影響,加強對自我效能及心理情緒等方面的干預,以便于在治療過程中能取得更為理想的效果。在本次研究中研究組患者焦慮、抑郁評分低于參照組,主要原因為:在實施延續性精準護理過程中根據每個患者實際心理狀態,對其實施相應的護理措施,針對性明顯更強,可有效改善心理狀態。同時,在患者入院后,實施延續性精準護理,能及時根據其認知能力進行相應的精準健康教育,不僅能通過提升疾病認知能力,來提高患者自我效能、自護能力,還能通過提升疾病認知能力,來減輕因認知不到位或是錯誤疾病觀念等方面的影響,進而積極改善其心理狀態。因此,對于異常子宮出血患者積極采取延續性精準護理干預,能為患者提供更優質、系統的護理服務,有效改善心理狀態。此外,在本次研究中,經過為期3 個月的護理干預后,研究組生活質量高于參照組,主要原因為:對異常子宮出血患者實施延續性精準護理不僅能提供更為精細、系統、全面性的護理服務,還能將院內護理干預延續到院外,可進一步提升護理工作質量及治療效果,進而積極提高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對異常子宮出血患者實施延續性精準護理,可取得更為理想的護理干預效果,積極提升自我效能及自護能力,進而有效改善心理狀態,減少其產生嚴重負性情緒,進一步提高生活質量。

猜你喜歡
子宮出血延續性出院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個月后復診結果分析
延續性動詞和非延續性動詞的用法解讀
中西醫結合治療一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出院患者的療效觀察
你以為的月經不調,其實是異常子宮出血
延續性護理管理在回訪中心的應用
米非司酮治療更年期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的療效
第五回 痊愈出院
302例軍人傷病員出院跟蹤隨訪的報告
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療無排卵型功能性子宮出血62例
固沖止血湯治療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48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