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亮點紛呈 守正創新

2024-04-13 02:57胡曉東王亞軍
人民音樂 2024年3期
關鍵詞:器樂民歌傳統

胡曉東 王亞軍

2023年11月16 至20 日, 由文化和旅游部、江西省人民政府主辦的“唱響原生民歌 譜寫時代華章”為主題的“2023中國原生民歌節”在江西省上饒市、贛州市、鷹潭市三地隆重舉辦?;顒友埲珖鴤鹘y音樂類79支隊伍,近四百位“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參演,為觀眾奉上64個民歌節目、15個器樂類節目,涉及田歌、山歌、小調及吹奏樂、絲竹樂、鼓吹樂等多種藝術類型,通過開幕式、閉幕式、3場集中展演、11場走基層巡演(進鄉村、進社區、進景區、進公共文化場館)及專題研討會等活動,全面展示了我國各地區、各民族傳統音樂項目及保護成果,為傳統音樂類“非遺”代表性項目搭建展示、交流、弘揚的平臺,加強各民族傳統音樂項目的交流溝通。

2023中國原生民歌節為觀眾帶來一場極具地域特色和民族風情的文化大餐,成為展示全國文旅融合的一次盛會,有力推動了我國音樂類“非遺”的傳承與傳播。與往年各類民歌展演活動相比,本屆民歌節堅持以傳統文化的守正創新為指引,生動展示了我國原生民歌豐富多彩的藝術魅力,有力促進了各民族民歌的交流和交融。綜合來看,本屆中國原生民歌節呈現出三大亮點,帶給我們諸多思考。

一、深度融合,共筑民歌節盛景

為擴大本屆民歌節的社會影響,促進文旅融合,主辦方分別在上饒市婺源縣、鷹潭市龍虎山和贛州市龍南市三地同時呈現活動盛況。三地皆是歷史悠久、特色鮮明的文化重鎮:婺源被譽為“中國最美鄉村”,以徽派文化享譽盛名;龍虎山乃道教文化圣地,道家思想飲譽海內外;龍南客家文化底蘊深厚,客家民歌源遠流長。其中,開幕式和閉幕式分別設在婺源縣、龍南市,中間是龍虎山,三座城市前后緊密銜接,如三個樂章般共同奏響中國民歌異彩紛呈的時代交響。不同于以往在城市音樂廳的展演,本屆民歌節充分考慮當地旅游發展的需要,將展演地點設立在旅游景區,如婺源縣婺女洲度假區、夢里老家,龍南市客家民俗文化城、龍虎山古越水街等景區,通過在基層巡演,廣泛推動“非遺”與旅游的深度融合,讓本地民眾和外來游客都有機會共享傳統音樂保護成果在新時代煥發的蓬勃生機和活力,感受中國傳統音樂弦歌不輟、薪火相傳的時代華章。

在這場多維立體的民歌盛宴中,三地演職人員、線上線下觀眾、主管部門等參與者既可浸潤于當地文化的體驗與感受,又可輔借網絡與直播遙相呼應、信息互動,充分感受各地區、各民族民歌在不同文化場域下創生出的文化景觀,成為本屆民歌節的最大亮點。

傳播學的創新擴散理論(TheDiffusion of Innovation)認為,“媒體通過引入新思想、新方法或新產品,可以充分有效地勸服人們在特定時間段內,通過特定渠道,在特定社群中接受一項新觀念、新產品和新事物,并可以觀察和統計這些新觀念、新產品和新事物在社會系統中能否得到擴散,擴散的速率、質量如何等重要信息?!?① 我們看到,本屆民歌節三地聯動、信息共享模式不僅擴大了傳播受眾的范圍,使更多地區的民眾能夠參與到民歌的欣賞與傳承中來,還產生了信息疊加和賦能的效應。主辦方廣泛邀請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參與活動宣傳,力求構建立體式傳播體系,采用數字媒體,拓展網絡直播、圖文直播等線上傳播渠道,使更多的觀眾可以通過直播觀看和參與互動,討論交流本次民歌節展演盛況,努力提升傳統音樂類非遺項目、傳承人以及原生民歌節的社會可見度。在傳播渠道上的創新,將傳統的單一地點演出形式轉變為三地共享、互動互鑒的模式擴大了受眾群體。然而,任何創新都難免存在缺憾,比如觀眾、演職人員和專家因觀演或工作需要而奔波往返于三地,增加了主辦方組織工作的難度以及人力、財力的付出。但瑕不掩瑜,三地聯動與立體傳播的模式展現了本屆民歌節顯著的創新性,并有效地擴大了藝術欣賞者的覆蓋范圍。這一模式,把受眾群體本身作為原生民歌傳播的載體,人人可參與到實體和虛擬空間下的信息生產與傳播過程中,從而完成從演出—聆聽—二次傳播的良性循環。

與往屆民歌展演活動相比,本屆民歌節首次加入傳統器樂類“非遺”項目,不僅從整體上優化并美化了民歌節的展演效果,增加了民歌節的觀賞性與吸引力,還生動揭示了器樂與民歌二者之間互為表里的內在關聯,展現了中國傳統音樂存續發展的自然狀態和內在機理。正是基于這一文化理念,在展演中,觀眾既可以看到《黃河船工號子》《搡水草》《打麥歌》等傳統民歌,也能夠欣賞到《陽關三疊》《大得勝》等器樂曲目,還有《香茶致富千萬家》等展現時代特色,貼近百姓生活的新作品。

本屆民歌節在形式、內容及傳播上所展現出來的開放包容與深度融合,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為文旅融合提供了一個可資借鑒的版本。

二、交流研討,助推“非遺”新發展

作為本屆民歌節的重要組成部分,2023中國原生民歌節專題研討會于18日在婺源縣舉行。研討會匯集了全國眾多學界精英、基層非遺保護工作者和代表性傳承人,與會者就原生民歌的教學與科研、傳統器樂的傳承與表演、傳統音樂的守正創新以及傳統音樂保護與傳承優秀案例等議題展開深入探討與交流,助推傳統音樂的保護與發展。

原生民歌的傳承與發展是歷屆專題研討會關注的焦點。本議題的學術主持人張天彤以《讓原生民歌回歸課堂》為題,采用“引進來”和“走出去”策略,邀請“非遺”傳承人授課,并鼓勵學生參與田野考察,以實現原生民歌在高校課堂中的復興與傳承。談欣、李臻、洪艷等學者探討了新時代“非遺”的創造力,強調“非遺”保護應立足地方文化,拓寬傳播路徑,促進經濟文化雙產業發展。當前原生民歌的傳承與發展需雙管齊下:一方面,應積極探索高校傳承與發展的新途徑,為原生民歌注入新的活力;另一方面,亦需堅守民間傳統的傳承方式,確保原生民歌的根脈得以延續。政府、民間藝人、學者、企業家以及廣大群眾共為主體,通過互動合作、互利共贏的方式,共同推動原生民歌在當代的繁榮與復興。

器樂與民歌二者相互依存,器樂作為音樂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樣承載著豐富的民族歷史和文化內涵。研討會增設“傳統器樂的保護與開發”議題,對傳統器樂類“非遺”保護有積極意義。學術主持人楊玉成在《表演視角下的中國少數民族器樂及其變遷》發言中強調,應關注傳統與現代樂器的關聯,及傳統在當代的變遷。汪菁、米久單增闡述了鼓吹樂器的歷史與魅力,啟發我們重新審視對傳統器樂的保護。

傳統音樂類“非遺”保護一直以來是學界探究的焦點,學術主持人胡曉東提出了四點保護措施:其一是更新“非遺”保護工作觀念;其二是拓寬“非遺”保護工作渠道;其三是處理好傳承與傳播的關系;其四是傾心守護傳承人。杜天龍、楊立等主張應活態傳承傳統音樂,并加強音樂與生態環境的建設。蔣思齊強調基層工作者和受眾的重要性。劉浩然建議完善“非遺”篩選制度,保障傳承質量及新生代培養。

三、現代科技,賦能“非遺”新傳播

文化和旅游部發布的《“十四五”文化和旅游科技創新規劃》中,提出了開展舞美、燈光、音響、機械、視覺特效、觀演互動等領域的設計制作技術;開展云演藝、沉浸式演出等演藝新業態的技術和裝備研究;開展各類云服務平臺及軟件系統的自主研發等目標。② 本屆民歌節充分利用現代數字科技為原生民歌傳播發展助威賦能,成為民歌節的又一特色。數字化技術所營造的虛擬狀態在多個維度上產生了積極影響。首先,數字化技術能夠有效地激發演員們的表演熱情與情緒,幫助他們在舞臺上呈現出更為出色的表演狀態。其次,數字化技術賦能傳統舞臺,使其突破了原有界限,能夠以更具創造力和現代感的方式呈現給觀眾。通過運用數字化技術,舞臺設計更加靈活多變,燈光、音效、影像等元素得以精準調控。同時,數字化技術還使得舞臺表演得以突破時空的限制,將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元素融合在一起,呈現出更加豐富多彩的藝術效果。例如在開幕式上,現場的科技元素、燈光和LED屏以及虛擬煙花等元素共同營造出一場令人矚目的視覺盛宴。

此外,隨著節目的更迭,LED屏幕背景相應地變化,時而將觀眾們引入一碧萬頃的蒙古大草原,感受蒙古族長調空曠遼遠、氣息悠長的藝術魅力;瞬間又轉入波濤洶涌的南海之濱,領略海南黎族民歌旖旎多姿、嫵媚多情的異域風情……這些獨特的體驗方式,借助LED大投屏的映襯,帶領觀眾在多民族文化之間穿梭往返、縱橫馳騁,深切感受多民族原生民歌的獨特魅力。

結 語

2023中國原生民歌節亮點紛呈、盛況空前,向我們展示了各民族各地區、原生民歌在新時期實現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新變化。民歌節為“非遺”傳承人提供了一個全國性的平臺進行廣泛傳播,各民族原聲民歌齊聚一堂,促進傳承人之間的交往、交流與交融。民歌節作為國家級大型節慶活動,是滋養民族心靈,培育文化自信的重要活動,“非遺”傳承的“立體化模式發展”是民歌節在未來傳播過程中需要關注的重點。2023中國原生民歌節既呈現了諸多令人驚艷的場面,也給我們帶來許多思考。

首先,在理論研究方面,我們還缺乏關于原生民歌在學術、學科與話語體系方面的理論建構,需要進一步深入挖掘中國原生民歌的歷史資源,系統地梳理其發展脈絡,并構建起完善的理論體系,為后續的保護和傳承工作提供堅實的理論基礎。例如,系統地整理原生民歌的相關資料,包括歷史文獻、曲譜、傳承人的口述歷史等,將這些資料進行分類、編目和數字化保存,并出版相關的學術著作和曲集,為后續研究提供詳實的資料基礎。

其次,在社會維護方面,著力保護傳統音樂“非遺”的生存語境,積極實施“非遺”的再語境化?!胺沁z”項目往往與其特定的歷史、文化和地理背景緊密勾連,原生民歌的傳承與發展應做到“移步換形不換核”,原生民歌的“根”和“內核”不能丟,因此,保護其生存語境至關重要。通過再語境化,我們能夠更好地還原和展示“非遺”項目的原貌,使其在當代社會中得以延續和傳承。此外,擴大“非遺”項目的社會影響力,通過多省多地的演出和活動,促進文化多樣性展示和民眾的文化認同。

最后,在個體創造方面,應重視“非遺”傳承人的主體地位和人才培養,激發傳承主體的創造力和技藝水平,推動“非遺”項目的創新發展。例如,使用數字技術記錄和整理“非遺”技藝、利用新媒體平臺推廣“非遺”項目、建立激勵機制以及鼓勵跨界合作與交流等方面都可以作為激發創造力和技藝水平的途徑。

綜上所述,“非遺”傳承的立體化發展需要平衡歷史構成、社會維護和個人創造三個維度,全面保護和傳承原生民歌“非遺”項目,充分發揮其在當代社會語境中獨特的文化母語價值和維系中華民族文化認同的重大實踐意義。

[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重大項目“中國樂學理論體系研究”(項目編號:22ZD12)的階段性成果]

(本文圖片除署名外均來自2023中國原生民歌節微信小程序)

胡曉東 江西師范大學音樂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音樂學院“中國音樂研究基地”特聘研究員

王亞軍 江西師范大學音樂學院2022級碩士研究生

(責任編輯 榮英濤)

猜你喜歡
器樂民歌傳統
飯后“老傳統”該改了
民族器樂的傳統與當代演釋
同樣的新年,不同的傳統
老傳統當傳承
民歌一樣的小溪(外二章)
口耳相傳的直苴賽裝傳統
藤縣水上民歌
談器樂在初中音樂第二課堂教學中的有效途徑
中呂 十二月帶堯民歌 十九大勝利閉幕
關于舉辦“學院獎全國高等院校器樂比賽”的通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