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凝視與想象:《回響》的回響
——東西小說《回響》和電視劇《回響》讀札

2024-04-14 17:00石竹青任子鈺
關鍵詞:達夫回響影視

石竹青, 任子鈺

(遼寧師范大學 影視藝術學院,遼寧 大連 116081)

根據作家東西的長篇同名小說改編的影視短劇《回響》,自播出便引起廣泛討論,視頻彈幕中反復彈出的“所以愛會消失的,對嗎?”這應該算是觀眾對于作品的直接回饋。隨著媒介傳播的手段更新迭代,人們由最初被文字浸潤,逐步進入電視劇、電影所主宰的光影世界,再到如今以短視頻、新媒體等媒介交融為標識的網絡時代,人們被碎片化的體驗方式裹挾,認知方式、情感結構與審美標準也產生了轉變,這也促使傳播手段、藝術創作機制不斷革新?!痘仨憽肥俏膶W改編影視作品中一部還原度極高的作品。小說探討了關于愛情與婚姻,現實與想象的話題,以懸疑的視角展開敘事,以叩問心靈的聲音激發觀眾對于人性的審視及其對情感世界的全新思考。故事由妙齡女子夏冰清遭遇謀殺展開,女刑警冉咚咚著手調查,發現夏冰清身邊之人皆以愛為名,實則別有用心。東西通過劇情的步步推進與反轉,展現了人與自我的深層互動,給予觀眾基于現實的想象——愛以何種方式呈現?恨以何種方式消解?這些凝視與追問,使讀者與觀眾在人物不斷深入的自我認識與心理蛻變的過程中得以瞥見生活的真相??梢哉f,從敘事性文本到熒屏鏡像,這兩種藝術形式或文本形成一種審美互動和互文,讓我們在對照性的閱讀中獲得新的理解,使得我們對文學敘事文本和影視文本各自的魅力及其相互關系,包括兩者轉化中生成的新元素有了更深入的體會。

敘事策略的選擇不僅是文學寫作的密鑰,也是影視作品建構視覺故事王國的關鍵?!肮适轮斜仨毎▋蓚€方面,即‘敘’和‘事’;可能側重有所不同,有的偏重于‘事’,有的偏重于‘敘’,但都是‘敘事’……講述必定從不同的需要和觀察角度進行了某種處理。處理的過程是一個邏輯化的過程,同時也是一個簡單化的過程?!盵1]現在,《回響》將敘事披上了懸疑的外衣,嘗試探討婚姻與人性的本質,將荷爾蒙的沖動、生活“一地雞毛”的瑣碎日常呈現給觀眾。在這里,我們看到的是,從文字到鏡頭,懸疑外殼下敘事策略的轉變,將長篇小說《回響》的“文學性”,繼續沿著審美的路徑,轉換、傳達和滲透進影視文本的肌理。也許,我們會驚嘆電視劇《回響》對小說原著的“忠誠度”如此之高,由此看到小說家東西和作為編劇的東西,在這兩種藝術樣式之間做出怎樣的“重構”。那么,我們再次回到東西創作的原著小說,其對傳統偵探懸疑小說創作的背離,使得作品具有強烈的個人特點與獨特的藝術風格。顯然,東西并沒有囿于一般偵探小說同質化或模式的套路去創作,而是在具體地呈現偵破案件的同時,加入了對于人性的“偵破”。將故事融入冉咚咚與其丈夫慕達夫的感情糾葛,因而作品沒有完全陷入罪案推理的模式之中,而是借由懸疑的外殼,展開故事思想維度的深度探索以及人物情感與心理的雙重追查。小說的敘事結構是更具張力的,案件與情感的線索推進相對獨立展開,奇數章寫案件,偶數章寫情感,最終章進行雙線合并。文本與畫面的表達層次是截然不同的,文學作品的影視化改編則需要克服二者在媒介形式上存在的必然差異。文學是語言的藝術,語言媒介具備非直觀的特點,其作為一種符號系統,天然便具有細膩與靈活的表達空間,正所謂“言有盡而意無窮”,文本帶給讀者的想象空間是無限的。意識到二者形式上的絕對差異,也并非意味著改編要完全丟棄或改寫某些要點,結構及細節的調整是必要的。由于電視媒介與生俱來的娛樂特性,電視劇的改編對戲劇性也有著更高的要求,東西對結構進行了雙線并行、交叉敘事的改編,這也是整個影視化改編的過程中少有的變動。劇集敘事尤為巧妙之處在于羅生門式的結構復現。故事從夏冰清慘遭殺害的案件講起,隨著徐山川、徐海濤、吳文超、劉青、易春陽這些嫌疑人接連浮出水面,羅生門式的結構徐徐展開。通過套層式的敘述手法,讓不同的人物講述他們眼中不同的夏冰清,呈現其愛恨糾葛,這樣的敘事方式使得案件的走向愈發撲朔迷離,人物間的關系也陷入微妙的境況,人人自危之時,將無人吐露真情。每個人都為了自我利益的保全甘愿欺騙與背叛,而真相迷失在每個人的自我辯護中,女刑警冉咚咚只得在人物與人物的補充敘述中尋找蛛絲馬跡,偵破人性的真相。

在一定程度上講,敘事的開端往往并非由故事的起點所決定,而往往卻是“敘述”的起點,而敘述的視點,既是敘事性文本的切入口,也是影視“入鏡”的邏輯起點,因此,這種“視角的政治學”就顯得格外重要。當然,影視作品的開端,對照文學文本的創作存在不同的呈現價值,選擇怎樣的事件進行影視化的表達有著獨特的重要性。原作在故事開端進行了如下的描寫:“冉咚咚接到報警電話后趕到西江大坑段,看見她漂在離岸邊兩米遠的水面,像做俯臥撐做累了再也起不來似的?!盵2]1在這里,不同于文學文本,電視劇的開篇視角選擇直擊案發現場,將我們迅速帶到大坑案之中,這是視覺藝術的優勢。進一步說,影視作品中對于故事開端的呈現,進行了符合視覺邏輯的豐富與細化。敘事由一起人質劫持案展開,以冉咚咚果斷處置兇犯從容解救兒童結束。這一開端事件的設計利用突發事件的促動作用將冉咚咚的人物形象在故事伊始便在觀眾心中定格,她雷厲風行、勇敢果斷,是個干練且有著豐富經驗的女刑警。與此同時,由針對此案的后續反響切入冉咚咚與丈夫慕達夫的日常情感生活,通過簡短的對話,表達了慕達夫對于冉咚咚處置罪犯方式的不贊同。在開端幾分鐘就交代了二人的性格、相處之道與夫妻關系,也暗含著冉咚咚夫妻間存在著潛在且不可忽視的分歧,為后續二人婚姻危機的情節推進做了扎實的鋪墊。緊接著,才是夏冰清的尸體被發現,冉咚咚成為案件負責人,劇中的主要事件“大坑案”由此正式進入觀眾視角。在此次改編過程中,除了敘事結構的調整,東西保留了所有核心內容。劇中人物的臺詞和動作,場景的設定以及劇情的起承轉合,幾乎復刻了原著的創作思路。我們可以說,改編的目的并非與原著一較高下,而是基于原著,找到契合時代的敘述角度,透過當下的思想風尚,以精致的視聽風格予以呈現,使作品擁有獨立于小說之外的藝術價值。東西對于原著的高度還原,使電視劇免去了文本內容上的脫離與質變,同時其基于媒介形式差異的合理化處理避免了如今“魔改”的問題,保持了審美的流行性,也延續了文學作品的獨特價值。

人物的塑造之于文學與影視的地位是同等重要的,進一步說,基于影視創作的特性,改編不得不舍棄部分人物心理層面的細節描寫,那么人物形象要立得住,性格特點要具備差異化便顯得尤為關鍵。由于歷史的處境是不盡相同的,個體所面對的選擇自然有別他者?!懊總€人都需要外在‘他者’對自身的確認與充實來填補自我本質的內在缺失?!晕摇堋摺挠绊懶纬尚碌淖晕乙庾R,而自我意識也隨著環境的變化而不斷建構與轉變?!盵3]可以確認的是,每一個人物都有著一份社會基于其身份形成的凝視的目光,在社會與他者的凝視下,人物竭力塑造著自我的價值,建構著自我身份的深刻認知。夏冰清是故事中不折不扣的悲劇人物,親情的限制與衍生的隱性壓力使她陷入自我的迷失,她無力抗爭父母一步一步操縱她的人生軌跡,從而選擇了逃避,用謊言維系與父母的關系,繼續留在這個城市與徐山川建立了道德約束之外的愛情關系,過著迷失自我的無措生活,而在承認自己第三者的身份后,父母以怎樣的眼光凝視著夏冰清,都有意地讓她成為她。徐山川的形象是占據社會主導地位的庸俗化成功男性的代表,將過錯放置于女性身上而為自己辯白是他的慣用伎倆。論人性冷漠本質的呈現,則要著重強調徐山川這個人物的設置,由于他長期享受著事業成功帶來的既得利益,其建立與他者關系的方式是通過以物質或權利引誘并支配女性,摒棄道德而實現自我的占有。性格的局限某種意義上決定了命運的走向,徐山川的自私多情與不忠直接摧毀了他所擁有的一切,也間接導致了夏冰清慘死悲劇的發生。慕達夫則是具有一定文化背景而克制物質與情欲誘惑的文人形象。他在精神出軌的邊緣反復游離,內心深處充滿不安與愧疚。冉咚咚則像是他生活中的一面鏡子,時而映照著他的幸福,時而裹挾著他的靈魂,在不斷反思自我與他者的過程中,他選擇回歸冉咚咚的世界,嘗試與她尋回愛情與婚姻的真諦。東西對每個微小個體進行剖析,抽絲剝繭一般,通過人物的情感關系反映當下社會的婚姻現狀與情感觀念,對于人性的深層洞察,使其作品成為現實生活的側寫,并觸探社會現實。冉咚咚執拗地尋找婚姻真相最終回歸家庭,夏冰清因愛而生終又因愛而毀,沈小迎的愛情觀與善惡觀的轉變使她選擇交出關鍵證據……女性角色的行為與動因引發觀眾的審視。綜觀當下的話語表達,如何塑造女性,使之更好地成為自己,我們的文藝作品實則需要更多因執著和追求功成名就的,因努力向上而如愿以償的女性形象,而愛與恨的輾轉迷失也許只能塑造極小部分的她們。

“創傷”(trauma)一詞最初來源于希臘語中“損傷”,其原來的意思為“傷”。既可指由某種直接的外部力量造成的身體損傷,也可指由某種強烈的情緒傷害所造成的心理損傷。通常,人們將這種外部力量稱之為“生活事件”?,F代研究認為,所有的心理疾病都與這些生活事件有關[4]。從心理學的角度出發,文學與影視藝術基于人物心靈的追問與思考常常是通過訴己之情而瞥見群體情感,這也是為什么關乎心理的主題總能夠上升到人性的孤獨與殘缺。心理的幻視往往反映出人性深處的復雜現實,而人物基于原生家庭所攜帶的成長基因于人物而言如影隨形??梢哉f,故事中的幾位主要人物皆存在心理的創傷,他們選擇將現實的丑惡洗刷,任由自由的靈魂飛遠。冉咚咚的人設在文學作品中不算多見,不可否認她是一名業務能力極強的女刑警,而當那份執念被她帶入工作以外的生活,也就是說職業塑造的慣性思維方式沖破了與日常生活的界限,使其迷失在虛無的想象中。分不清現實與罪案,焦慮與壓力便爬上她的脊背,壓得她透不過氣,甚至患上抑郁,性格上的分裂與情感上的潔癖將她步步緊逼,滑向生活的邊緣。而究其心理脈絡,兒時偶然發現父親與隔壁阿姨約會的事情使冉咚咚的內心衍生了不可言說的背叛感與拋棄感,這種延遲創傷的修復是漫長的,像一顆受了潮的定時炸彈,時刻等待被喚醒的契機,這也是她擁有情感潔癖的內在動因。夏冰清的人生悲劇同樣要追溯到隱匿其背后的家庭因素,她的原生家庭是不存在親情的,而父母極強的控制欲卻成了壓垮她的稻草。從改高考志愿,到被逼嫁給李曉偉為父親造成的車禍減輕負擔,每一步都充斥著父母的自私與獨斷,正如她自己所說,她的人生始終在為他們的無能買單。在這里我們所說的創傷性事件并非指重大性事件,而在于其非日常性及突發性,這對于人物生活的潛在影響是不容小視的,也不斷重塑著夏冰清的人物性格及日后的價值選擇。東西對于當下人們的精神世界有著獨到的剖析,并尋得了與觀眾對話的現實語境,以心理學的視角洞悉人物性格的養成與命運的走向,引發了觀眾深刻的思考。

說到底,文學屬于個性的創作與思考,是作者眼中的另一個世界;電視劇作為媒介傳播的手段,則是一種大眾藝術。因此,文學改編常常面臨影視作品消解原著文化立意與主題構想的難題。東西此次親自操刀參與影視化改編,完成了一次針對人性與道德的大膽質詢。市場經濟沖擊裹挾下的文藝創作的碎片化與同質化表征,人文精神與道德觀念所面臨的亟待更深層次的探索與回歸,雙向影響并推動文學作品與影像作品的思想價值不能單純停留于文本的語言或形式,真正有生命力的思想與創作,皆需依靠對于時代的敏銳洞察,對于現實的充分理解,包括對于人性弱點的精準剖析。愛情始終是文學與藝術永恒的議題?!痘仨憽吩谔接憪矍榕c婚姻時,規避了一種習慣性套路,縮減了人物相愛的一般過程,強調人性由于本質的差異而體現的,存在于相愛之后,褪去了盲目與熱情的裹挾所浮現的謊言與救贖、約束與迷惘。影視化的作品以幾段插敘鏡頭,回溯了慕達夫與冉咚咚相識相愛的過程,著重把鏡頭對準二人婚后瑣碎無常的生活,慕達夫的內心搖曳使冉咚咚踏上了破解謊言的追問與查證之旅。影視短劇《回響》極大程度還原并保留了人物極具“心理學家”風格的對話。冉咚咚與慕達夫之間的情感碰撞與拉扯,大部分是基于人物心理層面而觸發的,并非常見小說中的觸發條件,如某一激勵事件。二人的交談因此常以針尖對麥芒的態勢展開,“愛就像真理一樣永恒”?!皭劭梢杂篮?但愛情不能。所有的愛情最后都會變成愛,兩個字先走掉一個,仿佛夫妻總得有一個先死?!盵2]264冉咚咚時常因心有不甘而挑起話題,慕達夫則由于心懷鬼胎步步迂回,“如果你非得在結婚之后找初戀的感覺,那就像在唐朝找手機,在月球上找植物”[2]264。東西基于人物的心理變化設計的一系列精彩的對白,在劇中也得以復現。誠然,從道德的維度出發,《回響》中的多角關系,實際上一反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道德觀念與倫理約束,情感本身所講求的責任與克制在其中變得模糊不清。東西并沒有試圖在創作中為讀者和觀眾打造一個愛情的“烏托邦”,或者說“婚姻的神話”,反而以冷靜的態度,通過勘察兇殺案的獨特視角作為切入口,呈現了愛情的“灰色地帶”與人性的偽善。從各執一詞的責任推脫,從不同人物間的愛恨糾葛,解構背后道德形象的喪失與重建,探尋穿透人性本質的罪與罰、愛與救贖。劇集的結尾,愛情的理想主義者冉咚咚再次選擇了慕達夫,慕達夫精神出軌的既定事實被原諒,二人窒息的婚姻關系出現了再次延續的可能,這些都成了觀眾聚焦與爭議的話題。中國傳統婚姻與價值觀更多承載著道德約束與現實推力,尊重、妥協、道義、責任,使愛情與人生成為永恒的議題,同時也是永恒的謎題。作家東西在《回響》最終章試圖將上述種種以“內疚”之情作以概括和表現,“她沒想到由內疚產生的‘疚愛’會這么強大,就像吳文超的父母因內疚而想安排他逃跑,卜之蘭因內疚而重新聯系劉青,劉青因內疚而投案自首,易春陽因內疚而想要給夏冰清的父母磕頭”[2]112。而是否選擇帶著雜質繼續一段感情,每個人則擁有不同的抉擇。

“歷史、人性和現實,這些附著于經驗和記憶中的重要元素,對于東西來說,不僅僅是推陳出新的時間流變,同時也是亙古如新的返本歸元。唯此,想象力、虛構力和時間之于經驗的重構,才有可能進一步激發反思人性的力量和意義。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東西貌似游走于歷史與虛構的邊緣,實際上,他的敘述,在過濾掉歷史的煙塵之后,已經使人性的真相更加清晰和逼真?!盵5]讓我們回到兇殺案的偵破過程,夏冰清的死因查實為徐山川試圖與她分手未果便委托司機幫忙處理她這個麻煩,沒想到司機又委與他人,在這樣戲劇化的層層嵌套中,夏冰清竟意外死于一位精神病人之手。正如薩特認為“世界是荒誕的”,兇案的真相令人唏噓不已,現實的荒誕與人物的命運交織,譜寫著生命的旋律,而人物置身其中,無法窺見未來?!痘仨憽吠高^案件展現了人性的暗角,也表明人與人之間最大的確定性就是不確定性,作品以一種探尋善與惡的獨特視角,將人們拖入一場人性的漩渦,給予觀眾選擇與想象的空間,或與人物共沉淪,或與人物共面對。正如東西在小說中寫道的,“研究文學作品即研究人性”[2]112?!皩τ跂|西的小說創作,最不能忽略的,應該是其寓言性、寓言品質。正是深邃的寓言品質,使得東西的文本能越過表象世界的模糊性和不確定性,抵達人性和存在世相的縱深處。這也凸顯出他基于寫實主義敘事策略而極力建構、擴張文本的美學意圖,更是寫作的精神主體自覺的表現?!盵6]可見,懸疑只是這部作品的底色,講的是案件,談的是感情,也是人性。十三集,兩條故事線,復雜的并不是故事,是人性的本質。自私和情欲是人類文明發展到何時都需面對的問題,砸向夏冰清的那一錘何嘗不是也重重地砸在我們的心上?!痘仨憽穼τ谌诵缘奶接懯峭笍氐?。大坑案的相關嫌疑人為洗脫罪責而撒下謊言,丈夫慕達夫則為自我辯護不斷圓謊,正如小說所言:“真話總是慢慢講,謊言才會跑得急?!盵2]12似乎每個人都在自我保全,欺騙與背叛貫穿整個故事,人性的弱點一覽無余。當我們投射了懷疑的眼光,產生了追問的欲望,生活中的一處裂縫,親密關系中的一句謊言,都極有可能成為摧毀平靜的巨浪。而人性始終裝點著我們生活的基底,牽引著我們的一舉一動,它暗自流動,等待著我們的考驗與追問。

言說方式的差異是現實存在的,文學與影視終究是兩門藝術,而從某種角度來說,影視作品也給予了文學作品極大的信心,通過媒介的交融與整合,使文學作品以蒙太奇的組接方式,再現時代無法磨滅的心靈印跡和精神價值。作家東西以其自覺的審美姿態與扎實的文本功底,為讀者和觀眾獻上了一出關于人性的大戲。小說文本《回響》和影視文本《回響》構成雙重交響,讓我們看到作家以凝視的目光著眼當下的時代生活,以超乎尋常的洞察能力觀照人性的幽暗深處,讓心靈的回響與現實的叩問在人們心中久久縈繞。然而,就觀眾接受程度和審美差異而言,也反映出文學改編影視面臨的主要問題,如何在忠于原著的前提下,創造新的藝術生命力,延續文學作品的精神內核,使其免于成為當下傳播媒介的附庸,同時聚焦時代,探索人性的力量,使得文學與影視的藝術價值最大化,也成為創作者們的永恒課題。

猜你喜歡
達夫回響影視
回響(一)
影視展
文學轉化影視,你需要了解這幾件事
鴨綠回響
回響
念念不忘,必有回響
影視風起
影視
想念一位辭世的人
達夫.麥卡甘:人生B計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