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交媒體用戶信息規避行為研究

2024-04-14 02:10周濤謝瑩瑩鄧勝利
現代情報 2024年4期
關鍵詞:社交媒體

周濤 謝瑩瑩 鄧勝利

關鍵詞!社交媒體:信息規避:心理授權:認知失調

信息是人類社會發展的重要資源之一,信息的傳播促進了科學進步和人類認知的不斷突破,信息的價值已經得到普遍認同。然而,隨著信息技術的蓬勃發展,社交媒體的出現顛覆了傳統的信息傳播手段,社交媒體用戶常常被大量無用的信息淹沒。而過多的信息會讓用戶感到不堪重負,并產生負面影響。香農的信息論及后續研究指出,信息可以消除或降低不確定性,但是過量的信息也許會增加這種不確定性和人們的認知負擔,進一步引發用戶的不滿、倦怠、焦慮等負面情緒。為了處理這種過量信息帶來的負面影響,用戶可能會規避一些讓人不適或不認同的信息。用戶逐漸從信息搜尋者轉變為信息規避者,信息規避成為社交媒體中的常見現象。但是用戶的信息規避行為不僅會降低社交媒體平臺的商業價值,而且有研究表明這可能是用戶即將退出社交媒體平臺的一種表現形式,這給社交媒體平臺的可持續發展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因此,有必要研究社交媒體用戶信息規避行為機理,發現顯著影響信息規避的因素,從而采取措施來減少用戶信息規避,促進社交媒體平臺的持續發展。

1文獻綜述

越來越多的社交媒體用戶發現自身的精力枯竭和不斷增大的心理壓力與社交媒體使用息息相關。然而,由于社交媒體在滿足用戶的社交需求、認知提升需求和娛樂需求等方面的有效性,使得用戶很難通過完全停止使用社交媒體來應對這種心理上的不適。因此,作為替代策略,用戶很可能會在社交媒體使用過程中采取信息規避行為,即用戶由于缺乏時間、精力、知識或個人興趣而有意識地忽略一些信息的一種被動使用行為。

已有文獻研究了多場景下用戶的信息規避行為,包括健康信息規避、學術信息規避、金融信息規避等。Chae J在探究個體對癌癥信息的規避行為時,發現癌癥信息過載伴隨著對癌癥信息的困惑與壓力導致了規避行為。Link E調查了在COVID-19大流行背景下,德國新聞用戶的信息規避行為,指出感知社會規范、信息不足、風險感知、情感性風險反應和尋求態度可以顯著預測用戶的信息回避行為。Deng S L等調查了個體在消費決策時的信息規避行為,結果顯示老年消費者更可能表現出規避行為o Zhang J等對高校青年研究人員的學術信息規避行為進行了質性研究,發現學術信息過載、信息獨立性、研究任務難度、時間壓力、學術信息素養、負面情緒和認知失調是學術信息規避行為的影響因素。Blajer-GoIQbiewska A等發現金融決策者有時候會表現出“少知”的傾向,在線實驗表明應對方式、控制點和預期情緒反應是財務風險信息規避的顯著預測變量。

部分文獻考察了社交媒體背景下的用戶信息規避行為,主要關注認知和情感因素的作用,較少考察社會因素如社會支持或社會比較的作用。Dai B等發現感知信息過載直接影響微信用戶的疲勞、沮喪和不滿情緒,進而影響其信息規避意向。GuoY等研究發現信息過載、信息無關性會誘發社交媒體用戶的疲倦并導致信息規避行為。周濤等的研究結果顯示信息過載、功能過載、社交過載會導致用戶的疲倦和不滿意,進而影響其信息規避意圖。

綜上所述,已有文獻考察了多場景下的用戶信息規避包括健康信息規避、學術信息規避、社交媒體信息規避等,發現了導致信息規避的“使能”因素,如負面認知(信息過載、社交過載等)、情緒(如疲倦、沮喪、不滿意等)等,而較少研究“抑制”信息規避的因素。一方面,社交媒體的信息過載、社會比較等消極因素可能使得用戶的實際感知與其預期不一致,即認知失調(Cognitive Disso-nance),從而導致信息規避行為;另一方面,社交平臺的社會支持等積極因素將提高用戶的心理授權(Psychological Empowerment).從而抑制其信息規避行為?;诖?,本文將基于認知失調和心理授權理論,整合“使能”與“抑制”雙重視角,探究社交媒體用戶信息規避行為的形成機理。

2理論基礎

2.1心理授權理論

授權意味著給予權力。在社會學領域中,權力被用于描述權威,授權意味著授予權力和資源共享。而在心理學領域中,權力被視作一種個人內在的、對自決(Self-determination)需求或自我效能(Self-efficacy)的信仰,心理授權意味著加強這種自決需求或自我效能感。心理授權理論認為授權意味著發展強烈的自我效能,可以為個體產生完成任務的內在積極動機創造條件。授權作為一個多維的概念,包含4個方面:①意義。意義指個人的目標和價值觀與工作之間的契合情況:②能力。能力指個人對工作相關技能和活動的自我效能感:③自我決定。自我決定指個人在選擇或做出決定時擁有自主權;④影響。影響表明個人在工作環境中具有影響他人的效果。心理授權概念由上述4個維度相互疊加組成,表明如果一個人在任務完成過程中感受到了強烈的意義感、自我效能感、自決權和影響力,將會對自己的任務角色產生更積極的心態。

心理授權理論認為,人們的行為受到外部環境因素、內部認知、感知和態度之間相互作用的影響。近年來,已有文獻將心理授權理論的研究范圍擴展到了社交媒體背景下的用戶行為研究中,發現社交媒體的積極使用有利于促進用戶的心理授權,進而影響信任、持續使用意愿等。與此同時,也有研究發現心理授權可以促進用戶對在線品牌社區的參與、在線知識社區中的共享行為和對任務類眾包平臺的持續參與意愿等。

綜上所述,已有文獻考察了心理授權對在線社區用戶參與行為、共享行為、持續行為等的影響,較少考察心理授權對社交媒體用戶信息規避的作用。社交媒體不僅擴展了大眾獲取信息的途徑,還賦予了個體生成內容的機會,從而提升了用戶的心理授權,包括意義感、自我效能感、自決權和影響力。因此,本文將基于心理授權理論來研究社交媒體背景下用戶信息規避行為。

2.2認知失調理論

認知失調理論認為,當個體持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相互矛盾的認知時,他們會感到心理上的不適,并試圖通過采取措施來應對這種不適。這些措施可以分為3種主要類型,即改變認知、搜尋一致性信息或改變行為。改變認知是指改變原有的認知使其與其他認知相一致以減少認知失調帶來的不適感,即個體會為了合理化自己所做出的決策而刻意改變認知;搜尋一致性信息是指個體會選擇性地搜索關于決策的支持性信息來支持自己所做出的決策;改變行為是指個體會改變引起認知失調的行為,使其與認知相符。

隨著社交媒體的廣泛應用,人們傾向于使用社交媒體建立社會關系和獲得社會支持。但是在線環境十分復雜,媒介的信息過濾和觀念誤導可能使得個體在認知和情感上出現偏差,陷入認知失調的困境,從而導致用戶的消極行為。Jeong M等研究發現用戶在社交網絡中接觸到更多相反意見時會感到心理不適,產生認知失調,從而傾向于選擇性發表意見。Shim H等的研究顯示在移動即時通訊群組聊天背景下,青少年可能會因為認知失調引起自我辯護或自我說服而參與網絡欺凌。陳婷等探討了短視頻社交媒體背景下用戶認知失調的影響因素,驗證了認知失調對用戶不持續使用意向的作用。魏靜等認為認知失調的環境有助于群體意見的聚合。張皓翔基于扎根理論,發現信息質量、信息需求、期望價值以及自身能力通過認知失調影響社會化問答社區用戶的信息規避行為。類似的,代寶等基于扎根理論,認為避免認知失調作為一種認知性動機將影響社交媒體用戶信息規避。

從上述文獻可以發現,它們發現了認知失調對于用戶消極行為如不持續使用、選擇性發表意見、網絡欺凌等的影響,并通過扎根方法識別出認知失調對信息規避的作用,尚沒有實證檢驗認知失調對于信息規避行為的影響?;诖?,本文將采用認知失調理論來考察社交媒體用戶的信息規避行為。

3研究模型與假設

3.1社會支持

社會支持是指個體在社會群體中獲得回應日寸,感受到被關懷、被關聯和被理解的程度]。研究表明,在線環境是個人與他人建立密切關系和提高個人福祉的重要渠道,社會支持是用戶可以從在線環境中獲得的主要社會價值。社會支持包括信息支持和情感支持,分別反映了直接支持和間接支持。社會支持可以有效地滿足個體的心理需求,給個體帶來親切溫暖的感受,有助于建立更親密的關系,培養心理授權感。相較于未提供社會支持的環境,個體在一個提供社會支持的環境中會感覺更有力量。因為在一個友好、支持的環境中,個體往往會感到放松,自我感覺良好,更具備意義感和自主決定感。研究表明,表現出 在線關懷的社區對建立用戶的心理授權有積極影響。因此,本文假設:

H1:社會支持對用戶心理授權具有正向影響

3.2信息質量

信息質量反映了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和及時性等。如果社交媒體上的信息對用戶來說是不完整、不及時或虛假的,用戶就會覺得社交媒體上的信息不具備閱讀意義,同時也會降低使用社交媒體的意義感。同理,如果社交媒體上的信息排版凌亂,用戶就會覺得在閱讀信息上存在困難,降低其對社交媒體的心理授權。相反,若用戶認為社交媒體上的信息質量較高,自己能從中獲得有用知識,就會產生意義感和自我效能感,即信息質量可以通過影響心理授權維度中的意義和能力來提升用戶的心理授權。心理授權理論認為,心理授權作為一種心理狀態,可以通過有利的環境來促進,而信息質量有助于構建有利的信息交流環境。因此,本文假設:

H2:信息質量對用戶心理授權具有正向影響

3.3沉溺

沉溺反映了個體無法控制過度的使用行為,從而對生活造成負面影響。賦權奴役悖論指出,高科技智能手機具有許多優勢,例如全天候連接,但這種無限的可用性可能意味著個體成為智能手機的“奴隸”。同理,過度沉迷社交媒體也可能使得用戶成為各類社交軟件的“奴隸”,即用戶在社交媒體上花費大量時間,卻忽略了現實生活中的人和事,從而造成脫離社會、注意力降低、時間浪費或精神不振等負面影響,這將使得用戶內心出現對社交媒體的抵觸態度,但是又無法完全放棄對其使用,因此產生矛盾和不適感,引發認知失調。已有研究認為社交媒體沉溺會導致用戶的情緒調節失控,降低主觀幸福感,并發現用戶沉溺于短視頻社交媒體會產生認知失調,進而影響其持續使用意向。因此,本文假設:

H3:社交媒體沉溺對用戶認知失調具有正向影響

3.4社會比較

社會比較反映了個體將自己的能力和觀點與他人進行比較的過程。社交媒體中的社會比較是指個人在使用社交媒體時,通過瀏覽他人通過在線交流和互動中自我披露的各種信息,將自己的能力和觀點與他人進行比較。例如用戶在瀏覽朋友圈時,往往自覺或不自覺地將自己和朋友進行對比。特別的,用戶往往進行向上的社會比較(Upper So-cial Comparison),即將自己與那些更有成就的人進行比較,這往往導致負面情緒,如焦慮等。已有研究發現,社交媒體更容易誘發社會比較,因為個體更容易在社交媒體平臺上構建積極、理想化的自我形象。頻繁的社會比較會導致嫉妒、焦慮和抑郁等負面情緒,這與用戶使用社交媒體的初衷不一致,進而導致認知失調。社交媒體中引發社會比較的對象大多數是現實生活中的熟人朋友,身份上的高度相似性加劇了用戶的失落感,引發用戶的認知失調。因此,本文假設:

H4:社會比較對用戶認知失調具有正向影響

3.5感知過載

感知過載包括信息過載、系統功能過載和社交過載等。信息過載反映了用戶有限的信息處理能力與接收到的海量信息之間的矛盾。過量的信息不僅會讓用戶產生疲憊和壓力等負面情緒,用戶還可能因為接觸到過量的新信息或觀點差異引起認知沖突,感到厭煩。系統功能過載是指社交媒體提供的功能超出用戶的日常使用需求。用戶常常需要學習社交媒體軟件新增的、超出日常使用需求的新功能,當用戶認為學習和使用這些新功能的收益低于成本時就會感到厭倦。社交過載是指用戶面對過量的社交請求,不得不投人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來維系社交網絡中不斷增長的好友關系。過量的社交請求不僅會干擾用戶的正常生活,還是導致用戶疲勞的重要影響因素。綜合這些方面,在社交媒體使用過程中產生的感知過載會給用戶帶來負面體驗和情緒,這與用戶對社交媒體的積極預期相矛盾,從而引發認知失調。因此,本文假設:

H5:感知過載對用戶認知失調具有正向影響

3.6心理授權

心理授權反映了個體發展自決需求或自我效能感,有助于提高完成任務的積極性。當用戶認為社交媒體上的信息是有意義的、能夠提供幫助的,該用戶將采取積極的信息行為,如采納而不是信息規避。例如針對知名醫生發布的在線醫療健康信息,用戶往往信任度較高并積極采納,而針對社交廣告信息,用戶往往認為沒有價值,進而進行規避。同理,當用戶認為自己具備足夠的能力或自主權來處理信息,或者自己的信息行為對其他用戶產生影響時,該用戶對未來結果持有積極預期,因此更愿意進行積極的而不是消極的信息行為。因此,心理授權將降低社交媒體用戶的信息規避行為。已有研究發現,在線環境下心理授權與用戶的積極使用行為有顯著關系。而信息規避是一種典型的消極使用行為。因此,本文假設:

H6:心理授權對用戶的信息規避行為具有負向影響

3.7認知失調

認知失調反映了多種相互矛盾的認知給用戶帶來心理上的不適。在社交媒體背景下,外部性的刺激不斷沖擊個體的認知極限,個體認知失調的幾率激增,心理負荷不斷加劇。例如,社交媒體平臺能夠基于用戶的瀏覽行為推送相關內容和信息,以迎合用戶偏好。但高強度的、相互沖突的信息流在強化用戶認知記憶的同時,也可能引發認知失調、信息疲勞、信息繭房等問題。認知失調理論認為,個體會通過改變態度或行為來緩解認知失調帶來的不適感。已有研究發現,認知失調導致社交媒體用戶不持續使用行為和學術信息規避。同理,社交媒體的信息過載、社交過載等可能導致用戶的認知失調和心理不適,他們將采取信息規避行為來減輕這種失調感。因此,本文假設:

H7:認知失調對用戶的信息規避行為具有正向影響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將沉溺、社會比較、感知過載、認知失調作為“使能”因素,將社會支持、信息質量、心理授權作為“抑制”因素,綜合考察二者對于社交媒體用戶信息規避的影響。研究模型如圖1所示。

4研究設計

本文通過向社交媒體用戶發放調查問卷采集數據。問卷共包含8個變量,總計34個問題。問題1~7調查了受訪者的人口統計特征,包括性別、年齡、教育程度、職業、經常使用的社交媒體APP、使用時長和使用目的。問題8~34是測量指標,這些指標都改編自國外已有文獻,以提高量表的內容效度。問卷的開發主要采用了翻譯和反向翻譯技術來確保準確性,并在20名具有豐富社交媒體使用經驗的研究生中進行了問卷試填,根據他們的建議修改了部分指標。最終測量指標及來源如表1所示。

調查問卷通過問卷星平臺開發和收集。為確保調查對象符合研究主題,本問卷采用滾雪球法在社交媒體平臺發放。問卷發放時間為2023年2月20日-3月5日,共計兩周。共回收有效問卷659份。其中男性占52.5%,女性占47.5%;82.4%的受訪者年齡在40歲以下:91.7%的受訪者的學歷在大專及以上:職業為學生或公司職員的受訪者占比74.9%。受訪者經常使用的社交媒體APP有微信(68.7%)、QQ(65.9%)、微博(51%)、小紅書(46%)、豆瓣(31.9%)和知乎(25.6%)。超過60%的受訪者每天使用社交媒體的時長在1~3小時之間。78.9%、62.8%、59.2%的受訪者表示他們使用社交媒體的主要目的是關注或獲取感興趣的內容、與家人朋友互動、及時了解新聞熱點。

5數據分析

5.1結構方程模型(SEM)

5.1.1信效度分析

表2列出了信效度分析的結果。Alpha系數在0.777~0.879之間,都大于0.70的臨界值,表明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測量結果的可靠性較高。各個變量的CR值均超過了0.70的臨界值,提取的平均方差(AVE)都大于0.5的臨界值,所有的因子載荷超過了0.70,表明量表具有良好的收斂效度。

此外,如表3所示,各變量AVE的平方根值均大于該變量與其他潛變量之間相關系數,說明量表具備良好的區分效度。

5.1.2假設檢驗

本文使用AMOS19.0軟件檢驗模型假設,模型的擬合結果如表4所示,顯示較好的模型擬合度。

假設檢驗結果如圖2所示。各內生變量方差解釋比例為:56%(心理授權)、45%(認知失調)、60%(信息規避行為),顯示了模型較好的解釋力。

5.2模糊集定性比較分析(fsQCA)

模型的前因往往是多重并發的,即要素間的相互依賴與共同作用是結果產生的前提。然而傳統的回歸分析往往建立在自變量相互獨立、單向線性關系和因果對稱的前提下,只分析了自變量對因變量的“凈效應”,忽略了自變量之間相互依賴等復雜的因果關系。因此,本文將結合模糊集定性比較分析方法,探究各個變量對社交媒體用戶信息規避行為的共同影響,這將有助于更深入理解模型中變量間的相互關系。

5.2.1變量的選取和校準

依據前文的研究假設,本文將社會支持、信息質量、沉溺、社會比較、感知過載、心理授權和認知失調7個自變量作為前因條件,將社交媒體用戶的信息規避行為作為結果變量。在使用fsQCA分析之前,對樣本數據進行了校準。首先對涉及的變量取平均值,再依據Ragin C]提出的5%、95%和50%的交叉點使用fsQCA3.0軟件中的Calibrate函數分別進行數據校準。數據校準后,進行必要性和充分性條件分析,未發現引致結果的充分條件或必要條件,說明沒有單一變量可單獨影響用戶的信息規避行為,即信息規避行為是多因素、多變量影響的,因此展開構型分析。

5.2.2構型分析

本文構造了一個128(27)行的真值表,列出了影響社交媒體用戶信息規避行為的所有可能組合。在分析過程中,遵循經典文獻的建議,對于大于150例樣本的數據,將可接受的個案值設定為3或更多,本研究將個案值設定為10。一致性閾值設定為0.9,PRI(Proportional Reduction in Inconsist-ency)閾值設定為0.65。結果如表5所示,引發社交媒體用戶信息規避行為的模型總體一致性水平為0.905.總體覆蓋率為0.413,模型解釋效果較好。示該條件存在,表示該條件不存在,“空白”表示在構型中該條件同時有存在和不存在的可能。表示核心條件,表示輔助條件。

研究共發現了3條影響社交媒體用戶信息規避行為的路徑。3條路徑顯示使能因素包括沉溺、社會比較、感知過載和認知失調是用戶發生信息規避行為的共同輔助條件,且抑制因素包括社會支持、信息質量和心理授權作為核心條件,其中任意一個核心條件的缺失都會導致信息規避行為的產生。

1)路徑1:該路徑的前因構型為“社會支持·信息質量·沉溺·社會比較·感知過載.~心理授權·認知失調”,顯示在使能因素較高值的情況下,雖然抑制因素包括社會支持、信息質量較高,但若心理授權較低,用戶將進行信息規避,表明了心理授權對于信息規避行為的重要抑制作用,即當用戶認為自己缺乏足夠的能力來處理社交媒體信息或這些信息對其沒有意義時,該用戶將選擇信息規避。

2)路徑2:該路徑的前因構型為“社會支持.~信息質量·沉溺·社會比較·感知過載·心理授權·認知失調”,顯示在使能因素和抑制因素(包括社會支持、心理授權)較高值的情況下,若信息質量較低,用戶將會進行信息規避。這表明用戶高度重視社交媒體信息質量,過時的、不準確的信息將導致其信息規避行為。該路徑的覆蓋率(0.302)大于路徑1和路徑3,表明路徑2的解釋力最大。

3)路徑3:該路徑的前因構型為“~社會支持·信息質量·沉溺·社會比較·感知過載·心理授權·認知失調”,顯示在使能因素和抑制因素(包括信息質量、心理授權)較高值的情況下,若社會支持較低,用戶將進行信息規避。因此,較低的社會支持包括信息支持和情感支持,將導致用戶進行信息規避行為。

6結果討論

圖2顯示,除了沉溺對認知失調沒有顯著作用,其他路徑都是顯著的。對比SEM與fsQCA結果,fsQCA顯示社會比較、感知過載、認知失調是3個組態的共同輔助條件,社會支持、信息質量、心理授權是兩個組態的共同核心條件,SEM也發現了這些變量的顯著作用,顯示SEM與fsQCA結果基本一致,因此本文研究結果具有魯棒性。

研究發現,社會支持和信息質量都對用戶的心理授權具有顯著正向影響,心理授權負向影響用戶的信息規避行為。即當用戶在使用社交媒體過程中,感受到強烈的社會支持、獲得較高的信息質量時,會產生心理授權并減少社交媒體上的信息規避行為。fsQCA結果顯示,社會支持、信息質量和心理授權均為3條路徑的核心條件,任何一個核心條件的缺失都會導致用戶產生信息規避行為。這表明相較于用戶在社交媒體使用過程中獲得的消極體驗,積極體驗對用戶信息規避行為的影響更是不可忽視。但以往的研究往往聚焦于負面認知和情緒的作用,而忽視了積極體驗對用戶信息規避行為的影響。此外,相較于社會支持和心理授權,一旦用戶認為社交媒體上的信息質量低于預期,更可能產生信息規避行為。因此,社交媒體平臺要格外關注用戶對信息質量的感知。

研究結果表明,社交媒體沉溺對認知失調沒有顯著影響,這與本文的研究假設(H3)不一致。這可能是因為用戶沉迷使用社交媒體通常意味著高卷入程度的社交互動,互動對象包括親密的朋友、家庭成員和同事。用戶會從這些社交互動中獲得支持和心理安慰,這可能會降低用戶因為沉迷于社交媒體而忽視了現實生活的愧疚和不適感。fsQCA結果顯示,沉溺是用戶產生信息規避行為的輔助條件之一,是3個前因構型中不可或缺的因素。因此,沉溺仍然是社交媒體用戶信息規避行為的影響因素。不過現有關于社交媒體沉溺的相關研究較少,對世界各地不同國家(地區)的社交媒體沉溺現象的解釋也因國家和文化而異。因此,社交媒體沉溺對用戶認知失調和信息規避行為的影響還需要進一步研究。

社會比較和感知過載對用戶認知失調具有顯著正向影響,進而影響信息規避行為。且相較于社會比較,感知過載對認知失調的作用更強。這與已有的研究結果一致,即技術的使用一旦超過最佳水平,將會導致負面結果,給用戶的心理帶來負擔,而過載是反映用戶過度使用技術導致負面后果的核心因素。fsQCA結果顯示,社會比較、感知過載和認知失調是導致社交媒體用戶信息規避的共同輔助因素。

7結論

基于心理授權理論和認知失調理論,本文整合“使能”與“抑制”雙重視角,研究了社交媒體用戶信息規避行為的成因,采用結構方程模型和模糊集定性比較分析混合方法,考察了各前因變量對社交媒體用戶信息規避行為的影響及作用路徑。

本文的創新點包括:①已有研究主要關注單個視角(使能因素)對信息規避行為的作用,較少考察抑制因素的作用,使得研究結果較為局限。通過整合“使能”和“抑制”雙重視角,本文考察了社交媒體用戶信息規避行為,研究結果有助于全面理解信息規避行為的形成機理:②本文發現了兩個社會因素(社會比較和社會支持)對信息規避行為的作用。已有研究較多關注認知因素如信息過載、功能過載等對信息規避的作用,較少關注社會因素的作用,但社交媒體的一個顯著特征是用戶將受到來自于社交網絡其他成員的社會影響。因此,本文的結果豐富了關于信息規避行為的研究成果:③已有研究考察了用戶情緒如疲倦、不滿意等對信息規避行為的作用,本文發現心理因素包括認知失調和心理授權分別是影響信息規避的使能因素和抑制因素,這也提升了對信息規避行為影響因素的理解。

本文的管理啟示包括:①社交媒體平臺應提供有效的信息過濾機制,限制虛假、過時的信息傳播,提高用戶的信息質量感知。本文調查顯示社交媒體用戶的信息規避行為十分普遍,平臺需要重視用戶的信息規避行為,盡可能地留住用戶,因為信息規避行為預示著用戶最終放棄或轉向另一個社交媒體平臺,而信息質量依然是各個社交媒體平臺最重要的競爭手段;②構建支持性的社區氛圍。除信息交換外,情感交流是用戶使用社交媒體的重要目的。平臺要盡可能地讓用戶在使用過程中感受到被關懷、被理解、被支持,建立友好、互助、和諧的社區氛圍;③關注用戶的認知失調。社交媒體平臺需要盡量減輕用戶在使用過程中感到的心理壓力和不適,例如可以通過信息過濾、個性化內容精準推送等方式減少感知過載和認知失調。

本文的局限包括:①在以關系文化為顯著特征的中國社會,用戶需要使用社交媒體獲得社會支持,與此同時也因為需要付出大量時間精力維護社交媒體上的“關系”而倍感壓力。未來的研究可考察關系對社交媒體用戶信息規避行為的影響;②除了本文模型中的因素,用戶性格特征(例如內向或外向)可能也會影響用戶信息規避行為,未來研究可對此進行考察。

猜你喜歡
社交媒體
新媒體時代背景下品牌營銷傳播策略分析
新媒體時代背景下品牌營銷傳播策略分析
網絡事件傳播中公眾焦點的轉移
陜西老字號文化的對外傳播策略
社交媒體背景下中學生校園欺凌探析
論社交媒體助推大學生創業
社交媒體視域下弱勢群體輿情表達研究
移動互聯網時代用戶在線社交變遷及動因分析
知識零售變現模式的問題與思考
基于社交媒體的廣告學專業教學改革與實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