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亞當·斯密學說在民國初年的傳播和影響

2024-04-14 12:04張登德宋均榮
東方論壇 2024年1期
關鍵詞:斯密學說經濟學

張登德 宋均榮

1.山東師范大學 歷史文化學院;2.山東師范大學 圖書館,山東 濟南 250014

1912 年中華民國建立,在一定程度上為西方政治、經濟、文化學說在中國的深入傳播創造了條件?!俺贁蹈锩h人繼續醞釀新的武裝斗爭以外,大多數人已轉移到經濟和文化事業的建設中,大規模的傳播西方文化”。①史全生主編:《中華民國文化史》上,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 年,第18 頁。因袁世凱政權提倡尊孔讀經,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西學在中國的傳播。后來直系、皖系、奉系為了爭奪對北京政府的領導權,不斷發生戰爭。為了建立真正的民國,孫中山發動二次革命、護法運動、北伐戰爭等。雖然這一時期的中國現代化進程依然步履維艱,但中國先進分子前仆后繼,繼續尋找能夠幫助中國走上富強道路的外國經典著作和學說,所以斯密學說在這一階段仍然受到持續的關注。孫中山、陳獨秀、李大釗等人為了宣傳革命理論的需要,多次引用斯密學說;《東方雜志》《學藝雜志》《太平洋》等雜志刊載紀念斯密誕辰200 周年和《國富論》出版150 周年的文章;劉秉麟撰寫《亞丹斯密》專著,由商務印書館出版;一些學者翻譯的日、德、英、法、美等國著作中涉及斯密。與晚清相比,民國初年外國傳教士對斯密學說的傳播變得微不足道,而起主要作用的是從歐美和日本回來的留學生,他們通過大學講壇和有關報刊、出版社等媒介,使斯密學說得到進一步的傳播。

一、民國最初十年斯密學說的傳播

近代中國人知曉斯密始于1856 年上海墨海書館出版的《大英國志》。之后,斯密學說在晚清得到了廣泛的傳播。①張登德:《亞當·斯密在晚清中國的境遇考察與分析》,《聊城大學學報》2020 年第1 期。在民國最初成立的四年中,斯密學說在中國的傳播媒介主要是報刊。1912 年5 月,《大共和日報》發表“中央”(黃宗仰)“致章太炎先生書”中說,“嘗考歐西強盛之由,曰學曰政,其兩大綱也?!裘系滤锅F,若伯倫知理,若斯密亞丹,講求殖民理財之政術者,大都起自十七世紀以后,由此以觀,政術固為立國要圖,而學術尤為孕毓政術之元素”②湯志鈞編:《章太炎年譜長編》(增訂本),北京:中華書局,2013 年,第720 頁。。這應為進入民國之后最早出現的斯密傳播。之后,《申報》(1912 年11 月11 日)“自由談游戲文章”中載有問天生的“財神上財政部書”,其中有“斯密《原富》可束之高閣,真大快也”之語;《申報》(1914 年5 月2 日)“舊書中之理財新法”,《申報》(1915 年6 月24 日)“平民生計中之習藝所”等文中曾引用斯密學說。1912 年,《東方雜志》第9 卷第2 號刊載《資力集合論》中談到19 世紀之后歐美國家工商業發展日新月異,主要得益于斯密倡導的“分業之利”。1913 年,《東方雜志》刊載《理財學沿革小史》指出:“繼重農派而起者,曰正統派,即斯密亞丹也。斯密氏嘗游于法,與格斯尼諸名士游,故其著書多本自然學說。如謂‘國助不如人助’,‘自由競爭自劑于平’之類是也。然斯密氏雖主張自由,而不重農以抑工商。如篇首先論分功,分功工業最宜之事,于農業不適宜者也;其論生利不生利也,以農工商三者并稱;其論航海律也,以為英國當時所不可少,是其證矣。至其學說,具詳《原富》一書?!雹厶墓骸独碡攲W沿革小史》,《東方雜志》1913 年第10 卷第6 號。文字雖然不多,但是涉及到斯密的生平游歷、自由貿易思想、分工學說、生利不生利之說、航海律等內容。同年,《獨立周報》第2 期刊載《歐洲經濟學思想變遷論》一文,介紹從重商主義開始到亞當?斯密為止的西方經濟學理論的變遷,其中重點介紹斯密的資本學說。

除了報刊涉及斯密學說之外,民國初年不少著作中也有對斯密學說的評論。1912 年8 月,上??茖W書局出版《經濟原論表解》,以表解形式說明經濟學的基本原理。作者談到19 世紀70 年代英國的經濟思想界時指出:“斯密亞丹著《國富論》,其影響于經濟界,實非淺鮮”;第四章談論“近世之經濟思想”時指出:“斯氏所著之《國富論》,為經濟書中之最良者,其所說多祖述重農派之主義。世人為其著述宏大,立論周到,咸推為經濟學之祖?!雹芎干睿骸督洕摫斫狻?,上海:上??茖W書局,1912 年,第9、91 頁。1914 年,中華書局出版了范源廉等編《中華女子國文教科書》。本教材由民國教育部審定,遵照部定教育宗旨及小學校校則第三條:“各項編纂任務以養成兒童記敘事物,發表思想之能力兼導其智德?!睘榱讼驅W生介紹世界著名科學家,傳播科學知識和西方歷史文化,同時適應高小男女分別授課的需求,范源廉等人編寫了這本專為女生使用的教科書。該書第3 冊第38 課為“斯密亞丹”。⑤沈頤等編:《民國老課本·女子國文》,北京:群言出版社,2015 年,第183—184 頁。這是教材中首次出現的斯密傳記。作為小學課本,普及率高,使民國初期更多的人了解斯密及其學說。另外,黃可權編輯的《法政講義》(1912 年)的第一集第六冊“財政學”談論租稅原則時,肯定了斯密的四大租稅原則。

1912 年10 月,孫中山應上海中國社會黨的邀請,發表關于社會主義學說及其派別的演說,其中多次引用斯密學說?!坝姑軄喌ぃˋdam smith)氏出,始著經濟學,文極有條理,其主腦以自由競爭為前提。其英人之功利派,遂根據此而倡個人主義,求合于達爾文進化之理?!雹佟秾O中山全集》第2 卷,北京:中華書局,1982 年,第511—512 頁。孫中山分析斯密為代表的舊經濟學派與馬克思為代表的新經濟學派,認為斯密為代表的自由主義學說容易導致兩極分化,工人生活困苦,從而導致社會主義的產生。1915 年,日本提出滅亡中國的“二十一條”,國家適值存亡之秋,周恩來寫了《子輿氏不言利,司密氏好言利,二說孰是,能折衷言之歟?》一文,將斯密學說與孟子的思想進行對比,認為二者不可偏廢,需折衷取之,曾子的“言義不言利,乃正人心之所本”,亞當·斯密的“言利不及義,斯富國之左證”,所以“二氏之說盡善”,但如果分而行之,只能“促吾國之亡”。②《周恩來早期文集(1912—1924)》,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1998 年,第28 頁。周恩來能將古今中外的思想觀點進行分析比較,并結合中國國情評析其適用性,說明了周恩來在中學時代即對斯密學說有了足夠的認識。

在民國成立的最初四年中,國家政體經歷了從共和到帝制的變化,文化上從傳播西方文化到尊孔復古,影響國人對斯密學說的了解。隨著提倡民主和科學的新文化運動的興起,進一步推動了學界對西方文化的關注。同時,隨著報刊的大量創刊,為斯密學說傳播提供了便利條件。

一是單純介紹、引用斯密學說。1915 年,《青年雜志》發表了陳獨秀的譯作《現代文明史》,其中談到18 世紀的經濟學者,“二人最知名”,一是法國的杜爾閣,一是英國的斯密,“亞當斯密士以明晰之文章,輯散見之學說,于一卷書中,即《國富論》……社會得此,始知此種新學問之重要?!雹坳惇毿阕g:《現代文明史》,《青年雜志》1915 年第1 卷第1 號。1916 年,羅佩宜引用斯密的生利與分利學說,分析生活上的協力與依賴④羅佩宜:《論生活上之協力與依賴》,《新青年》1916 年第2 卷第2 號。。1918年,張家騮編輯《最新財政學》,第17 章為“租稅之大原則”,評述斯密的四個稅則。1919 年,商務印書館出版劉秉麟編述的《經濟學原理》,在緒論第三節“經濟學之發達”中談到斯密《國富論》刊行為經濟學建立之始,以斯密主張的“放任之說”為代表形成了“放任派”。1921 年,劉秉麟出版《李士特經濟學說與傳記》一書,比較李斯特、斯密與馬克思的學說的相關內容。1920—1922 年,何炳松在北京大學史學系開設《近世歐洲史》講到“資本主義及工廠制度”時,曾以斯密學說中制針為例分析“生產增加”;講經濟學時說工商界人因不滿意政府限制工商之政策,“中流社會中人遂發達經濟學原理以謀自利,亞丹·斯密即此派學者之首創者,主張營業自由,政府不得橫加干涉。凡物價之高下,物質之優劣,工作時間之長短,工資之多寡等均聽其自然?!雹莺伪桑骸督罋W洲史》,長沙:岳麓書社,2011 年,第200 頁。這些論述,有的出現在雜志上,有的出現在課堂上,雖然不屬于斯密學說的專門研究成果,但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斯密學說在民國初年的傳播。

二是專門研究斯密學說的文章。1917 年,《太平洋》第1 卷第3—5 號刊載的《斯密亞丹與理財學》一文,稱斯密“為理財學之祖”,分析《原富》寫作經過和主要內容,以及與經濟學的關系。1919年,楊昭悊在《法政學報》上發表評論斯密租稅原則的文章,認為斯密所提出的租稅四個原則有不符合實際之處,并介紹了分擔說等租稅方法⑥楊昭悊:《評斯密亞丹租稅原則》,《法政學報》1919 年第1 卷第11 期。。1921 年,仲祖齡論述斯密學說中“工資之大小,由于職業之不同而起”的五個原因,以探究斯密的工資學說①仲祖齡:《述亞丹斯密之論工資問題》,《錢業月報》1921 年第1 卷第8 號。。次年,施督輝在《錢業月報》第2 卷第6 號發表《斯密亞丹租稅四大原則與華格那氏租稅九大原理之比較》,將斯密的稅則說與德國經濟學者華哥那(Wagner)的九大原理進行比較分析,認為后者之主張雖為近世各國所采用,實際不過利用斯密之主張而稍加擴充與發揮。1922 年11 月,趙蘭坪在《晨報副刊》上發表《史密斯的經濟學說》一文,主要從斯密的“小傳”,談到斯密的分工論、自然主義等學說。

三是出于宣傳社會主義、馬克思主義的需要,推動了斯密學說的傳播。1917 年底,李大釗入職北京大學后,經常撰寫歌頌俄國十月革命和傳播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文章。1919 年,他在《新青年》發表《我的馬克思主義觀》,將經濟學的派別分為個人主義經濟學、社會主義經濟學、人道主義經濟學,其中評述個人主義經濟學時,稱斯密是這一系的鼻祖,并介紹其根本思想和主要內容,將斯密的資本觀點與馬克思進行比較,談到兩者在資本的論述上具有共同之處。次年,他在參加北京大學馬克思學說研究會的演講會時,將馬克思的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理論,與斯密的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作了對比。除了李大釗之外,陳獨秀、李漢俊等早期馬克思主義者發表的文章中也涉及斯密學說。1922 年4 月,陳獨秀發表《馬克思學說》文章,其中引用《原富》的相關內容來論證馬克思的資本論和剩余價值學說。同年,李漢俊發表《中國底亂源及其歸宿》,其中指出:“在歐洲是有了產業革命,資本主義底發生,才發生亞丹斯密(Adam Smith)底經濟學說;有了資本主義底生長,才有空想的社會主義”②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編:《中共一大代表早期文稿選編(1917—1923)》,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年,第506 頁。,即在剖析中國的政治經濟狀況時,將斯密學說作為論證資本主義到空想社會主義的發展階段的依據。另外,針對五四運動前后馬克思主義的傳播,不少人撰文將斯密和馬克思進行比較。例如,1921 年,瑞鼎在《亞丹斯密斯和馬克斯略史》文中,介紹斯密和馬克思的生平,以及兩人思想的形成,并進行了對比③瑞鼎:《亞丹斯密斯和馬克斯略史》,《東南日報》1921 年12 月6 日。。同年,朱公準將斯密、馬爾薩斯和馬克思對于資本主義經濟組織的觀察進行比較分析。④朱公準:《亞丹斯密、馬兒莎士、馬克斯資本主義經濟組織之觀察及批評》,《學林雜志》1921 年第1 卷第3 號。這些論述,盡管目的多為介紹馬克思主義,但是在一定程度上推進了國人對斯密學說的了解和認識。

二、研究斯密的第一次熱潮

1923 年是亞當·斯密誕辰200 周年。國際學界為此開展了各種形式的紀念活動,或陳列斯密的肖像、遺著、紀念品,或開紀念會,或在報刊發文紀念?!斑@事雖與斯密氏的學術名譽,無關重要,但也算得是世界學術史上一件很有趣的事?!雹蔹S典元:《亞丹斯密非資本主義者說》,《學藝雜志》1923 年第5 卷第7 號。當時我國很多報刊談到世界各國對斯密的紀念。⑥黃慰華:《亞丹斯密與現代思想》,《民國日報·覺悟》1923 年6 月26 日;黃典元:《亞丹斯密非資本主義者說》,《學藝雜志》1923 年第5 卷第7 號;樸之:《斯密亞丹二百年紀念》,《東方雜志》1923 年第20 卷第17 號。日本人在中國創辦的《順天時報》也有記載。⑦黃惟志:《二百年誕辰紀念之亞丹斯密》,《順天時報》1923 年11 月17 日。這些紀念活動,表現了國際學界對斯密的尊重和敬仰;我國報刊的及時報道,體現了國人對國外學術前沿的認識自覺。同時,我國學界發表一些紀念斯密誕辰200 周年的文章。1923 年6 月26 日,《民國日報·覺悟》刊載黃慰華的《亞丹斯密與現代思想》,文中指出:“本年6 月5 日,是經濟學鼻祖亞丹斯密底誕生二百年紀念日,世界各地學術界大概多有過紀念,祭了。經濟這個問題,現在早成為世界的思想問題,吾人于此,不能不試述所感”。這應為民國初年學界最早提及紀念斯密誕辰200 周年的文章。1923 年9 月,《東方雜志》刊出了樸之的《斯密亞丹二百年紀念》:“今年六月五日是經濟學始祖斯密亞丹的二百年誕辰紀念,全世界各國的學術團體大多有熱烈的紀念會,各報紙雜志也大多有頌揚的文字,以追念他過去在學術上的功績。只有我們學術饑荒的中國對此竟不聞有一點小小的表示,這是我們所十二分不滿意的。因此,我們就在這期略將斯氏的一生及其學說敘述一番,以略表我們紀念先哲的微忱?!雹贅阒骸端姑軄喌ざ倌昙o念》,《東方雜志》1923 年第20 卷第17 號。該雜志推出紀念斯密誕辰200 周年專集,發表了葉元龍的《斯密亞丹經濟學說概觀》《自斯密亞丹至二十世紀之經濟學說》、李權時的《斯密亞丹學說之批評》、黃惟志翻譯的《斯密亞丹評傳》、朱樸的《斯密亞丹以前之經濟思想》5 篇文章。同時刊出斯密的照片,可惜張冠李戴,將美國的喬治·亞當·史密斯的圖像當成了亞當·斯密,而且將斯密的出生年1723 年寫成了1732 年。

除了《東方雜志》刊載紀念斯密專題論文,同年《學藝雜志》第5 卷第3 號發表“征集亞丹斯密紀念號文稿啟事”的通訊:“本年為經濟學大家亞丹斯密氏二百年紀念,本志擬于十月特出專號,如蒙社內外斯學專家惠寄大作,不勝歡迎。茲定九月十號為收稿截止日期,特此通告?!焙髞?,《學藝雜志》第5 卷第7 號不僅刊載“亞丹斯密先生的筆跡(照片)”“亞丹斯密先生全身畫像(畫圖)”“亞丹斯密先生全身塑像(雕塑)”“亞丹斯密先生六十四歲時半身塑像(雕塑)”“亞丹斯密先生在卡各得所進的學校(照片)”“亞丹斯密先生油繪半身像(畫圖)”等與斯密生平有關的資料,同時發表紀念斯密誕辰200 周年的12 篇文章。這些文章的名稱與作者(譯者)分別是《亞丹斯密之根本思想》(阮湘)、《亞丹斯密非資本主義者說》(黃典元)、《亞丹斯密之經濟思想與儒家之經濟思想之差異》(薩孟武)、《亞丹斯密之自由放任政策論》(郭心崧)、《亞丹斯密之價值論》(史維煥)、《亞丹斯密之租稅四大原則》(周佛海)、《亞丹斯密年譜》(周佛海)、《亞丹斯密之工資論》(戴時熙)、《亞丹斯密之中國經濟觀》(李超桓)、《亞丹斯密與馬克思之關系》(資耀華)、《亞丹斯密先生傳》(河上肇著林骙譯)、《亞丹斯密經濟學之淵源》(孫倬章)、《最近公表的亞丹斯密的一封信》(淑清)、《亞丹斯密先生的著作》(孫德修)。這期紀念斯密誕辰200 年的???,曾引起一些雜志和出版機構的關注。例如,1924 年第9 期《清華周刊:書報介紹副刊》在“中文定期出版物中論文介紹”中介紹《學藝雜志》刊載的“亞丹斯密紀念專號”;商務印書館單獨出版這期專號,后《申報》曾予以推介。

本年度《太平洋》雜志第4 卷第4 號刊發了楊端六的《斯密亞丹小傳》,該文的標題前寫有“二百周年紀念”,同時作者在文前談到此文受《太平洋》雜志之約而作?!肚嗄赀M步》第66 期刊載日本學者出井盛之著、善哉翻譯的《二百歲亞丹斯密的不朽》,譯者在文末表明“本年六月五日,是亞丹斯密氏誕生后第二百年的紀念”?!俄樚鞎r報》在這一年11 月17—24 日連載《二百年誕辰紀念之亞丹斯密》文?!兑媸缊蟆罚? 月25 日)《勞銀論》中介紹“亞丹斯密之五種原則”、《益世報》(11 月13 日)載有《讀原富感言》,《京報》(5 月5 日)發表《馬克思與達爾文和亞當斯密斯》,《北大經濟學會半月刊》(1923年第17 號)刊登了正聲的《珊氏的經濟學說和他同斯密亞丹的關系》、賈祝年的《亞丹斯密士之分工論》等文。

在1923 年發表的這些論文中,有的表明為紀念斯密誕辰而作,有的雖然沒有表明,但都是近代中國專題研究亞當·斯密經濟理論的一批重要成果。不管是褒揚,還是批評,在一定程度上都促進了斯密學說在近代中國的傳播。這些成果的出現與五四新文化運動前后思想解放、爭取民主自由的時代潮流有一定的聯系,是國家進步的一種表現。

三、大革命時期的斯密傳播

從1924 年開始,新文化運動的高潮已經過去,國共兩黨合作建成革命統一戰線,通過開展國民革命運動,以推翻北洋軍閥的統治。當時中國出現南北政府的對立和角逐。受時局影響,雖然人們更關心時局的走向而不是文化問題,但學界對斯密的關注并沒有因此停止。

1926 年是《國富論》出版150 周年。西方經濟學界為此舉行隆重紀念會,并出版了一本論文集《亞當·斯密:1776—1926》。在美國芝加哥召開的《國富論》發表150 周年紀念儀式上,著名的經濟思想史家雅各布·瓦伊納提出了制度學派的斯密形象。①羅衛東:《情感 秩序 美德:亞當·斯密的倫理學世界》,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 年,第16 頁。同年,中國的《東方雜志》刊載了胡善恒的《原富一百五十歲壽言》。該文為作者在英國倫敦留學期間所寫。作者首先論述了《國富論》出版之后的重要性和影響,并分析《國富論》未能及時傳播到中國的原因,然后分為斯密“小傳”,《國富論》的版本、譯本,原書大意,古典學派對斯密學說的評價、思想變化,“自然的自由”,對中國的認識等內容進行評述。同年,葉元龍從重商主義之衰微、斯密思想及《原富》的醞釀、《原富》的內容等方面,探討了斯密的經濟學說。②葉元龍:《亞丹斯密之經濟學說》,《政治家》1926 年第1 卷第4 號。施督輝介紹了斯密學說之弟子,分為“樂觀派”和“悲觀派”、兩者兼有之“第三類學派”等③施督輝:《最初宗奉斯密氏學說之高徒》,《錢業月報》1926 年第6 卷第4 號。。劉炳榮在《西洋文化史》第三篇“近古期之文化”中將魁奈為代表的“土地學派”和以斯密為代表的“英吉利學派”進行簡單比較。④劉炳榮:《西洋文化史》,上海:太平洋書店,1926 年,第41—42 頁。中華學藝社編輯的《唯物史觀研究》(商務印書館1926年版)收錄資耀華的《亞丹斯密與馬克思之關系》。

除了1926 年較為集中的斯密研究論文之外,在大革命時期還出現一些比較性和專題性的研究論文。1924 年,楊定銑對重商派、重農派、亞當斯密派的得失進行分析,認為“學說常因時勢環境而產生,時勢環境常因學說之影響而改變”,指出重農派、重商派、亞當斯密派為“一重商、一重農、一重工者,皆當時環境使之也,三者環境不同,故主張各有所偏,各有得失”⑤楊定銑:《評重商派重農派亞當斯密派三者之得失》,《商學》1924 年第37 期。。同年,《京報》(7 月30 日)刊載《斯密亞丹之自由貿易學說》,評析斯密的自由貿易說的產生和主要內容。1927 年,德佑分析斯密與馬克思的關系,指出兩人雖然學說不同但出發點是相同的。⑥德佑:《亞丹斯密和馬克思》,《澄衷學生半季刊》1927 年第1 期。唐慶增探討了斯密的《原富》和馬爾薩斯的《人口論》版本。①唐慶增:《亞丹斯密原富與馬爾塞斯人口論版本考證》,《民鐸雜志》1927 年第8 卷第5 號。龍守成研究了斯密的工資論,認為斯密的工資論的中心點是生存費說,并從“在進步社會中的工資現象”“在停止的社會之工資現象”“在退步的社會之工資現象”介紹其大要,并作簡短的批評。②龍守成:《亞丹斯米之工資論》,《四川留日同鄉會年刊》1927 年創刊號。通過這些比較性的文章,推進了我們對斯密學說的認識。

圍繞著北京政府開展的關稅活動,學界出現了部分與斯密稅則有關的論文。1925 年,北京政府與英、美等國在北京召開關稅特別會議。雖然這一問題最終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但是對于稅則問題的認識還是出現這一時期的學界中。1927 年,唐慶增在《甲寅周刊》第1 卷第38 期發表《論斯密斯四大稅綱》,圍繞當時形勢介紹和評析斯密的稅則內容。次年,黃鐵錚在《臺中半月刊》第2 期發表《評亞丹斯密之租稅四大原則》,分析了斯密租稅學說的淵源及存在的缺點。

更重要的是,這一時期出現了關于斯密的專著,即劉秉麟寫的《亞丹斯密》。該書為作者在1924年7 月寫成,由商務印書館在1926 年1 月出版。作者在導言中表明寫作此書的主旨:“本書的主旨,可以分為三點以說明:第一,從當時經濟狀況方面,去觀察他。第二,從各種思潮,有影響于他的方面,去研究他。第三,陳述他的經濟學說,并從客觀方面去批評他?!比珪卜? 章:“一七六〇年前后之英倫經濟狀況與亞丹斯密”“十七世紀和十八世紀哲學上經濟學之思潮與亞丹斯密”“亞丹斯密的行狀及著作”“亞丹斯密之經濟學說”。前2 章主要分析1760 年前后英國的經濟狀況以及當時哲學和經濟學上的思潮,闡明斯密學說的時代背景及其淵源;后2 章主要介紹斯密的生平、著述及學說。該書是對斯密及其學說的系統研究,引起了學界的廣泛關注,后來出現了1930、1933、1945 年版。

四、譯作中的斯密

民國初年,外國傳教士作為傳播主體對斯密學說的介紹情況有所減少,更多的中國留學生和學者除了撰寫的相關論文和著作介紹和研究斯密學說外,他們翻譯日本、英國、美國、法國、德國等國學者的論著中也涉及斯密學說。

1.以翻譯日本作品居多。1915 年,群益書社出版津村秀松著、馬凌甫譯《國民經濟學原論》一書。該書第七編結論中談論經濟思想之發展,指出個人主義第一款“非束克拉塞(通譯重農主義)”,第二款為斯密學派,提到斯密的生平和《原富》主要內容,并在此基礎上介紹斯密學派的主要經濟思想和主張:主張自由主義、個人主義、以創造價值為生產、以一國之富源在勞力、主張自由貿易主義。1917年,商務印書館和中華書局聯合出版小林丑三郎著、宋教仁譯述的《比較財政學》上卷。該書第一編在談論財政學的歷史時,其中第五節為亞丹斯密派,指出斯密《原富》“論究財政學者甚詳盡”“貢獻于財政學者甚大”,并簡介了斯密租稅學說。1920 年,上海泰東圖書局出版河上肇著、李培天譯《近世經濟思想史論》(1922 年第2 版,1927 年第4 版)。本書系河上肇在日本信州大學時的講演稿,其中第一講“亞丹斯密士”,第三段“亞丹斯密士之自由放任論”。1925 年,三浦藤作著、謝晉青譯的《西洋倫理學史》,由商務印書館出版,書中第三篇第五章談“英國經驗學派的發達”時專門分析了斯密的倫理思想。1928 年,何上肇著、林植夫譯的《資本主義經濟學之史的發展》,由商務印書館出版,其中第一章“亞丹斯密之先鋒”,作者列出了魁奈、康替龍、孟德斯鳩、約翰洛克、孟第維爾、休謨等人;第二章“亞丹斯密”,分三節介紹了斯密的生涯及其論著、斯密的根本思想、斯密的自由主義學說。

除了以上譯著外,還有中國學者翻譯的相關斯密研究論文。在斯密誕辰200 周年即1923 年時,《學藝雜志》刊登了河上肇著、林骙翻譯的《亞丹斯密先生傳》。文前表明“此傳自河上肇先生《資本主義經濟學之史的發展》中所載亞丹斯密章摘要譯出”,主要分為“由出世到大學卒業之時期”“大學教授時代”“法國旅行時代”“著作《原富》”“斯密的晚年”“遺物及紀念品”6 個部分,介紹了斯密的生平。同期雜志還刊有《最近公表的亞丹斯密的一封信》,為作者自日本京都帝國大學發行的《經濟論叢》而譯成。同年,出井盛之寫的《二百歲亞丹斯密的不朽》,由善哉翻譯,發表在《青年進步》第66 期。1925 年,《京報》(2 月10 日)刊載王清彬譯自小川鄉太郎《租稅論》,分“亞丹斯密之四原則”“亞丹斯密以前之租稅原則”“亞丹斯密以后之租稅原則”,介紹和分析了斯密前后以及斯密的租稅學說。1926 年,《廈大周刊》第136、138 期連載了日本的工藤重義著、T.Y 生翻譯的《亞丹斯密的租稅原則》。

2.法國譯作。1915 年,陳獨秀翻譯法國學者薛紐伯(Charles Seignobos)的《現代文明史》,該書第三章“十八世紀歐羅巴之革新運動”中指出,斯密為“十八世紀之新思想”的“最知名”經濟學者之一,認為《國富論》“駁正土地為唯一富源之說,且以明工業所以致富者,變更原料之形態故也。是等經濟學者之所說,全然合理與否,非今日所能斷定。聽任私人之自營,恒為所最利。此說亦未必盡然。彼等以為利者,往往適得其反。工商業者,以淺識或怠慢之故,恒於可以致富之時,失其完備方法,或擴張貿易之機會。多數經濟學者,恒不計及業主及顧客之利害。且自由競爭,對于勞動者本非最有利益之制度。善良法規之利,視絕對放任,即所謂法規全無者。生產之費加廉,而分配財富,亦較趨平等。然是等經濟學者反對當時之政府,亦非絕無理由?!雹訇惇毿阕g:《現代文明史》,《青年雜志》1915 年第1 卷第1 號。1923 年,法國經濟學家吉特(C.Gide)、里斯脫(C.Rist)合著,王建祖翻譯的《經濟學史》,由商務印書館出版。該書第二章“亞當士密(理士原著)”,分為“分工又曰分業”“士密之自然觀及樂觀”“經濟自由及國際貿易”“士密學說之效果及其傳布塞氏與士密之關系”四節,介紹和評論斯密的經濟學說。同年,《學藝雜志》刊載《亞丹斯密經濟學之淵源》一文,為孫倬章節譯自基德(Charles Gide)著《經濟學說史》中的論亞丹斯密的首段內容。

3.英國譯作。黃惟志節譯英國倫敦經濟雜志記者倍局德而成《斯密亞丹評傳》,發表在《東方雜志》1923 年第20 卷第17 號,從13 個方面對斯密的生平進行了評價。1924 年,商務印書館出版了倫敦大學教授坎農(Edwin Cannan)著,陶因、史維煥譯《富之研究》,涉及斯密學說。

4.德國譯作。李士特著、王開化譯《國家經濟學》,1927 年由商務印書館出版,書中涉及李斯特對斯密學說的評價。1928 年,羅撤·盧森堡著、陳壽僧譯《新經濟學》,由中國新文社出版,該書第四章談論“由單純商品生產到資本家的生產”時,首先提到斯密和李嘉圖的勞動價值說是商品交換的基礎。

5.美國譯作。韓訥(Lewis H. Haney)著、臧啟芳譯的《經濟思想史》,1925 年由商務印書館出版。該書分四部分評述了經濟思想史的性質、起源、重商主義以前的經濟學史、從重農學派到奧地利學派、19 世紀下半期的各主要經濟學派。其中第十章為“斯密亞丹:斯密亞丹之直接前輩及工業革命”,重點分析斯密的學說,分為“斯密亞丹之直接前輩”“斯密亞丹之身世及其與重農學派之關系”“原富”“勞力及分工之重要”“物值”“社會之各團體及其利益”、工資、贏益及利息、地租、財政學、國家干涉與放任主義、斯密亞丹之哲學及方法、斯密亞丹之實際影響、滿切斯達學派、學者對于《原富》之評論等15 部分予以分析。同時,書后附錄“經濟思想史人名索引”,其中涉及斯密之處有六七十處之多,可為涉及與斯密有關的人名之最多者之書。

這些譯作代表了當時這些國家對斯密的認識,同時它們在這一階段被中國學者翻譯成中文,表明了中國學者對斯密學說的重視,希望通過譯作對斯密學說進一步了解。這些譯者和譯作為民國初年的斯密傳播作出了重要貢獻。

五、斯密學說的傳播特點和效果

(一)傳播主體基本都有外國學習游歷背景,且以留日背景居多

在這16 年間,傳播斯密學說的隊伍與前一階段相比有了很大變化。隨著大批留學生的歸國及國內新式學校培養的人才的成長,形成了一種新型的知識分子群體。他們把學習西方看作是救亡圖存、振興中華的重要途徑,主動承擔引進西方文化,促進中外文化交流的重任,成為西方經濟學向中國傳播的重要主體?!皞鞑恿t來自于各界有識之士不斷尋求一條使中國擺脫列強欺凌、實現國家獨立和富強、走向現代化道路的努力?!雹僭狼逄?、周建波:《民國時期西方經濟學在中國的傳播及其影響》,《貴州社會科學》2014 年第9 期。隨著越來越多的留學生回國,他們“自外國攜帶回國之禮物——各種經濟學說——亦日多,而國內各大學亦特設??苹驅O?,請東西洋留學生擔任講席,將自外國攜回之禮物,分送于國內之青年學子,而青年學子并轉送于家族或鄉間戚友,至是經濟學之聲譽,始漸遠播?!雹谥焱ň牛骸督覈洕鷮W進展之趨勢》,《財政評論》1941 年第5 卷第3 期。留學日本和歐美的學生,尤其是留日學生成為這一時期傳播斯密學說的主體。例如,陳獨秀、李大釗、周恩來、楊端六、阮湘、史維煥、郭心崧、趙蘭坪、資耀華、黃典元等人,皆有在日本學習的經歷;留美的馬寅初、李權時、楊昭悊、唐慶增;留法的孫倬章;留日、英的楊端六;留英、德的劉秉麟;留美、英、法的葉元龍;在美、英、日宣傳革命多年的孫中山等,皆在斯密學說傳播方面發揮了一定的作用。當然,他們在傳播斯密學說時,有的還在外國學習,有的已經回國后在高校任職,有的在商務印書館等出版機構工作。他們不約而同地在“充滿了斗爭和沖突、希望和激情”的1920 年代中國,③李里峰:《1920 年代和中國革命的概念史研究》,《史林》2021 年第1 期。成為斯密學說的重要傳播者。

(二)傳播媒介

1912 年初,《中華民國臨時約法》規定,人民有言論著作刊行之自由。所以,在這一時期內各地出現了辦報熱潮,民國初年全國新聞報業多達500 多家?!拔逅男挛幕\動期間,期刊更是雨后春筍般涌現,一下增加400 多家?!雹芴镒佑宓龋骸恶R克思主義在中國初期傳播史(1918—1922)》,北京:學習出版社,2012 年,第62 頁。涉及斯密學說的報紙主要包括《申報》《民國日報》《晨報》等;雜志主要包括《東方雜志》《獨立周報》《商學》《新青年》《言治》《太平洋》《法政學報》《錢業月報》《學林雜志》《澄衷學生半季刊》《學藝雜志》《北大經濟學會半月刊》《青年進步》《民鐸》《廈大周刊》《東南論衡》《科學》等。其中以《東方雜志》和《學藝雜志》的刊文較為集中?!稏|方雜志》刊載5 篇紀念斯密誕辰200 周年的文章(1923),1 篇紀念《國富論》出版150 周年的文章,表明“東方雜志社以介紹斯氏平易近人之學說為己任”①李權時:《斯密亞丹學說之批評》,《東方雜志》1923 年第20 卷第17 號。,“表示本志對于斯密亞丹之敬意焉?!雹邳S惟志:《斯密亞丹評傳》,《東方雜志》1923 年第20 卷第17 號?!秾W藝雜志》原在日本創刊,后遷回上海,該刊在1923 年曾刊載12 篇紀念斯密誕辰200 周年的文章。

出版機構。劉秉麟的《經濟學原理》《李士特經濟學說與傳記》《亞丹斯密》等關于斯密學說的著作,以及涉及斯密學說的譯作在商務印書館出版。中華書局、泰東圖書局也出版過類似著作。所以,這些出版機構作為一種傳播媒介,在斯密學說的傳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教材、課堂。1914 年出版的《中華女子國文教科書》包括“斯密亞丹”。1921 年,南京高師在舉辦暑期學校時,指明開設的課程中即有《國富論》。1920—1922 年,何炳松在北京大學史學系開設《近世歐洲史》,曾講到斯密的自由放任說。1924 年,安體誠在上海大學社會學系開設現代經濟學課程時,講到由亞當·斯密創立的個人主義經濟學和由馬克思創立的社會主義經濟學。

(三)傳播效果

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中華民國,為西方文化在中國的傳播提供了廣闊的前景。隨后興起的新文化運動,中國的先進分子開始高舉民主與科學的旗幟,大力引進西方的先進文化。例如,陳獨秀在《敬告青年》文中強調“世界的而非鎖國的”,在《法蘭西人與近世文明》中表達了傾慕西方近世文明與其共進的思想;胡適發表《我們對于西洋近代文明的態度》的文章,皆是當時國人希望引進西方文化以救中國的一種表現。在這16 年中,學界有的宣傳斯密的個人主義,有的推崇李斯特的國家主義,有的介紹馬克思的社會主義,逐漸形成了馬克思主義、自由主義、國家主義三足鼎立、相互競爭的局面。劉秉麟表示“經濟思想在今日最占勢力者”,主要有亞當·斯密的個人主義、李斯特的國家主義、馬克思的社會主義。③劉秉麟:《李士特經濟學說與傳記》自序,上海:商務印書館,1925 年。斯密學說能夠在這段時間內的學界占據一席之地,主要原因是宣傳馬克思主義的需要、紀念斯密誕辰和《國富論》出版、學術研究、開設外國經濟思想史課程等。

當然,我們也要看到在這一時期北京政府對于工商業采取自由放任政策,以及一戰使國內民族資本工業迅速發展,北京政府的財政危機使不少經濟學者把研究重點放在財政問題上?!?0 世紀初更顯著的趨勢是,學術界對應用經濟學,特別是財政學、金融學和管理學表現出更為濃厚的興趣。這種變化與北洋政府時期中央政府財政的窘迫和國人救亡圖存的強烈意愿具有密切關聯。在這種情況下,《國富論》作為理論經濟學,在傳播上略顯放緩趨勢?!雹軓埳辏骸丁磭徽摗导捌浣洕枷朐谥袊陌倌陚鞑ァ?,《東方早報》2016 年10 月18 日。所以,斯密學說的傳播受到一定的影響。同時,我們也要考慮到當時的中英關系和文化交流。例如1920 年10 月下旬,英國著名思想家和社會活動家羅素來華講學,影響較大,引起了中國不少人對英國學說的關注和討論。但是在1923 年7 月3 日,英國政府向各國提議國際共管中國,引起舉國震驚。而當時學生和知識分子從俄國十月革命勝利中看到了新的曙光、新的希望,試圖從文學與革命的關系上探討俄國革命發生的原因,所以五四以后出現了翻譯俄國文學的熱潮。加之1923 年1 月,孫中山和蘇俄政府代表越飛聯合發表的《孫文越飛聯合宣言》,表明了孫中山和國民黨的聯俄政策。所以,國人對蘇俄感興趣的越來越多。從1924年開始,中國進入國共合作時期,南北兩個政權并存,很多學人投入到社會改造運動之中。另外,在1919-1924 年新文化運動發展的重要階段,杜威、羅素、孟祿、杜里舒和泰戈爾五位外國學者先后應邀來華講學?!懊苤v學不僅在其時中國的語境下,傳達了西方現代思潮變動的信息,而且更重要的是,他們積極熱情地回應充滿新知渴望的中國思想界,故其講學實際上已超越了單純學術交流的層面,而形成了與后者的互動。由于國人見智見仁,各取所需,名哲講學在助益思想深化的同時,也促進了中國思想界的分化與演進?!雹汆崕熐骸段逅那昂笸鈬軄砣A講學與中國思想界的變動》,《近代史研究》2012 年第2 期。不過,有人對于這些偏重哲學的學者來華產生了疑問,希望結合中國實際邀請經濟學者來華講演?!罢軐W在中國最容易流于清談?!冗@個弊病,……經濟的學問和有名的經濟學者講演,也是不可少的。梁任公先生等創辦的講學會,每年請外國名人來華講學,我以為不可過偏于哲學,救中國危機的經濟——尤以應用經濟——的名家,也須請幾個來講演,方才適用于中國?!雹陉愓甬悾骸锻鈬鴮W說與中國社會問題》,《太平洋》1921 年第2 卷第9 號。所有這些因素,皆對斯密學說在民國初年的傳播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猜你喜歡
斯密學說經濟學
移民與健康經濟學
關于巴甫洛夫條件反射學說的新思考
胰在臟象學說中的歸屬
簡明經濟學
愛眼有道系列之三十一 “色眼”與“五輪學說”
亞當·斯密道德理論的核心是什么?——The 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s題解
經濟學
馬克思無產階級解放學說的當代釋讀
需求、天性與產業發展——來自亞當·斯密的啟示
經濟學的優雅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