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書院制下傳統文化融入思政教育的實踐創新探索

2024-04-14 02:43高層
關鍵詞:書院育人傳統

摘 要:本文在梳理當代大學書院制的實踐調研訪談和思考的基礎上,探索以傳統文化為內容、思想政治為引領、多元教育為載體的書院制模式下的高校育人體系。本文通過探討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方式,對高校育人的內容及形式進行了全新探索。以問題為導向,提高人才培養站位,給予書院制育人更多發展空間。學生通過書院制獲得良好的教育和服務,一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培養學生的文化傳承意識;二是融通中外,為發展提供新動力,建設中國特色現代書院育人制度。

關鍵詞:書院制 高校育人 協同育人 傳統文化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4.02.040

書院制改革是高校內部管理體制改革的有益探索,我國高?!半p一流”建設不斷推進,高校需要適應新時代的發展需要和滿足國家戰略需求。加強交叉學科研究,可以提高高校的學術水平和創新能力,為國家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強化現代化建設人才支撐,這一要求是緊跟時代變化的,是通過觀察、學習國際形勢、格局而產生的。書院制倡導通識教育、提倡全程育人的理念和時代要求相符合。

一、轉變教育觀念 德育為先

《大學》中提道:“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睍阂獙W生的道德修養以及個人品行的教化置于首要位置,將學生德育置于書院教育教學的中心環節,提升德育在教育考核過程中的比重,通專結合,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

就高校教育系統而言,盡管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改革的舉措,圍繞著打破“應試”這一概念的控制和壟斷,教師要想根治“應試思維”的頑疾,就要真正從“教人”走向“育人”,教師要思考如何將專業課程進行延伸,拓展學校各類活動形態,推動學校整體改革,直至學校教育制度整體結構性改革,實現教育均衡。

高等教育在培養人才方面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面對未來社會上激烈的人才競爭,高等教育需要不斷創新和進步,以適應時代需求。在高等教育中,教師和學生可以通過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入研究,對其中的優秀元素進行傳承和弘揚。同時對其中的消極因素進行批判。這有助于保持中國傳統文化的生命力,并使其在現代社會中發揮更大的作用。通過加強學科建設,提高教學質量,開展學術交流等方式,能夠實現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創新,為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和競爭力的人才做出更大的貢獻。

二、致實書院傳統文化融入實踐活動

高校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匯聚地,也是傳承和弘揚文化的場所。尤其是對于高校發展而言,它具有一定的特色,蘊含了豐富多彩的傳統文化。傳統中國書院在歷史發展中逐漸形成了“講學、研究、藏書、刻書、祭祀、學田”等基本的功能與活動,致實書院在創建運營中,特別是在結合時代與本身的條件方面,以傳統文化作為主要文化資源,形成了學術性與普及性相結合的多層次的現代化育人傳播方式。文化自信的必經之路就是讓中國文化走出去,與各國不同的文化相互交流,相互學習,讓中國文化取得更好的發展,這既需要薪火相傳、代代守護,也需要與時俱進、推陳出新。

就致實書院而言,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致實匠心社”。社團主要與水泥、玻璃、陶瓷、高分子等材料專業相結合,培養學生的工匠精神,以“手藝人”方式為學生們傳授技藝,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2.“致實創新社”。社團主要開展創新創業類活動,培養學生學習能力、創新創業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3.“致實同心社”。社團主要關注學生的領導力培養和團隊協作能力培養。4.“致實—美心社”。社團主要開展傳統文化藝術類以及動手勞作等活動,為學生提供美育教育。書院制的平臺讓傳統文化發揮出隱性教育的功能,有目的、有計劃地向受教育者傳授文化知識、價值觀念、勞動技能、政治觀點、社會規范,以到達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目標。

三、結合傳統文化進行育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書院按四理念一目標(四加一)建設模式,把立德樹人工作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實現對學生的價值塑造和思想引領;著力構建四大育人理念,著力打造三全育人陣地,著力健全雙院協同機制,實現課內課外一體培養,把著力創新特色育人載體作為建設目標。通過實施書院制育人模式改革,努力培養面向建材行業,服務區域經濟與社會發展需要,具有現代工程觀、創新創業能力、家國情懷的高素質創新型人才。

教師把“以學生為中心”作為書院的核心管理理念,通過書院制育人模式的建構,彌補專業學院追求“以學科為中心”管理格局的不足,使“以學生為中心”的管理理念落地生根。

素質教育是一個全面發展的教育理念,旨在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社會責任感,是落實“扎根中國大地辦教育”教育思想的根本要求。

“課外培養”是書院的主要教育形式。課外培養與課內培養同等重要,都是人才培養的主戰場。課外培養是我校人才培養的重要特色。我校把“創新能力”作為致實書院的特色定位。書院根據專業和特色,以學習型社團為基礎,以創新創業團隊為核心,以科技競賽為抓手,不斷提高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培養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科技創新人才。

致實書院在社區搭建思政導師等六支導師隊伍下沉社區,運用“通識教育課+專業教育課+實踐教育課+個性發展課+創新創業與課外科技活動課”的“五位一體”的人才培養方案與全課程育人體系建立品牌。同時引入“學校教育+家庭浸潤+社會鍛造”的“三環聯動”育人模式。

1.著力打造三全育人陣地

我校構建社區化、交互性、共享式的育人平臺,打造“全員、全過程、全方位”三全育人思想政治教育新陣地,以大學生全面發展為目標,培養具有堅定的理想信念、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扎實專業素養的中國建材行業人才。

在“師帶徒”的教育模式中,師傅將自己的知識和技能傳授給徒弟,同時也將自己的理想信念、價值理念和道德觀念傳遞給他們。師傅通過引導徒弟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和價值觀,能夠培養出既有知識技能又具備良好品德的優秀人才。書院逐漸成為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需要,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素質教育主要平臺。

2.著力健全雙院協同機制

通過控制協同機制為關鍵的書院改革要求,教師在書院發展全過程中進行以改革認同為起點的書院認知嵌入,將以學生發展為目標的書院文化與高校內部治理有機結合,建設以師生交流為重點的書院導師制,系統推進大學書院改革與大學治理。

3.著力課內課外一體培養

致實書院以培養具有報國志向、理工素養、人文情懷、藝術氣質、體育精神綜合素養的新時代高層次應用型人才為目標,培養有較強專業實踐能力和拓展潛力、富有創新精神、使命擔當的高素質綜合人才。

書院將學生課外素質教育培養按照四個大類別分別進行建設:即以德育建設體系為核心的初心工作坊(初心閣),主要建設與實施創新為國、學成報國的德育建設培養體系,重點培養學生思想政治素質,道德判斷能力。以專業能力體系建設為核心的匠心工作坊(匠心閣),主要建設與實施前沿科技、學術提升的相關專業能力培養體系,重點培養學生的專業素質和專業能力。以能力拓展體系建設為核心的創心工作坊(創心閣),主要建設與實施科技創新創業、結合所學專業開展服務社會的能力拓展實踐培養體系,重點培養學生學習能力、創新創業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以素質培養體系建設為核心的同心工作坊(同心閣),實施跨界融合、全面發展的素質培養培養體系,重點培養學生組織領導力、團隊協作能力、語言表達及寫作及社會適應等能力。

隨著高等教育大眾化的實現,當今高校已不再是“象牙塔”,而社會對人才的理解也不再是簡單地局限于知識量的多少, 更多地要看學生的實踐能力。

四、高等藝術教育傳承文化的使命

傳承民族文化是高等藝術教育的重要課題,民族文化不僅僅是一個國家的創造力源泉也同樣是一個民族凝聚力的彰顯。中國的傳統文化具有和諧、包容、協調、多元共生的基本特征,其中積淀著我們民族特有的文化精神,中國文化歷來倡導“和而不同”“包容與共”的創造精神,這是我們的文化魅力。

藝術教育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教育形式,它通過藝術手段來培養人的審美意識、審美能力和創造力,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的進步?,F代高校書院機制是學生教育管理模式下踐行“全員教育”理念、回應一流本科教育應然使命、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創新組織形態的革新之舉。

書院制下高等藝術教育的傳承文化使命主要體現在培養具有文化自覺的藝術人才、促進藝術與文化的融合、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推動藝術創新與跨界發展以及提升社會文化素養等方面。通過系統地傳授藝術知識和技能,教師能夠引導學生深入了解藝術的歷史、文化背景和意義,培養他們的審美意識和創造力,從而實現對文化的傳承和發展。

培養具有文化自覺的藝術人才:書院制強調通識教育,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文化底蘊。在高等藝術教育中,教師通過開設涵蓋歷史、哲學、文學等領域的通識課程,引導學生深入了解藝術的歷史文化和內涵,培養他們的文化自覺意識,從而使其成為具有文化底蘊的藝術人才。

促進藝術與文化的融合:書院制下,不同專業、不同背景的學生匯聚一堂,形成多元的文化交流平臺。在這樣的環境下,藝術教育可以與其他學科相互滲透,促進藝術與文化的深度融合。通過跨學科的學習和研究,學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藝術的多元性和復雜性,培養其跨學科的思維方式和創新能力。

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書院制高等藝術教育承擔著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使命。通過開設傳統藝術課程、舉辦傳統文化藝術活動等,學生能夠深入了解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養其民族認同感和自豪感。同時,書院制高等藝術教育也需要關注世界各地的文化傳統,通過國際交流與合作,推動不同文化之間的對話與互鑒。

推動藝術創新與跨界發展:在書院制下,高等藝術教育鼓勵學生發揮創新精神,探索新的藝術形式和表達方式,為社會提供更多具有創意和實用價值的文化產品和服務。

提升社會文化素養:書院制高等藝術教育注重與社會實踐相結合,通過參與公共文化服務、與企業合作等方式,推動藝術的普及和提高社會文化素養。同時,書院制高等藝術教育也需要關注社會發展需求,將藝術教育與社會的實際需求相結合,為社會發展提供支持和服務。

五、當前書院制面臨的不足

重“術”輕“道”。書院制下的專業和通識教育,通常著眼于專業學科教育、學習發展、學生干部管理等問題,正因如此,目前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并不穩定,根本原因在于重術輕道。實際上,當代部分大學生理想信念以及方向與目標并不清晰,需要以深植中國大地的厚重文化、生命智慧加以引導。

重“硬件”輕“軟件”。目前,我國大部分高校所建設的書院均配備了良好的硬件設施,有些學校還配備了智能系統、音響氛圍系統等高端電子設施。然而,書院制下各類學科交叉后所需的教師培訓與文化素養普遍不夠充分,富有中國特色、適合中國國情的高校思政教育教材等“軟件”仍比較欠缺。

重“西方”輕“中方”。隨著高等教育綜合改革不斷深化,學校要做出適應國情的中國高校教育改革。由于書院制育人的基礎是以育人為精髓,美育為載體,各高校對各類不同機制下的育人模式進行總結,豐富了書院育人機制的理論與內涵,為高校書院制改革提供了理論基礎、經驗模式與范式指引,同時也是對我國傳統書院的繼承和超越。在建設初期,部分高校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時面臨著缺乏部分師生認同、思政工作不夠深入、雙院耦合程度低、硬件與軟件建設不到位以及教師隊伍育人觀念尚未轉變等現實困境。大學生的成長和人格完善要扎根在國家和社會的文化土壤、文化生態之中,缺乏傳統文化引導的心理教育,無異于無根之木、無源之水。

事實上,許多書院制改革的高校選擇了賦予生活空間以教化功能的道路。我們在對部分高校的領導層訪談后發現,該高校建設書院的初衷是為了解決學生宿舍的管理和教育問題,希望讓學生宿舍區同時承擔文化育人的功能。書院的建立初衷很好,但要真正實現目標,必然要對現代大學書院制有充分的認識。

對中國高校而言,要以“立德樹人”為教學工作的核心,摸清改革的“痛點”,既要傳承中華優秀文化,也要博采眾長,汲取中國古代書院和西方住宿制書院所長,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高校書院制育人模式,提升改革實效。

參考文獻:

[1] 張煒《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強化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科技支撐和人才保障》,《北京教育(高教)》2023年第1期。

[2] 徐菁輝《高校書院思政育人模式研究》,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22年碩士論文。

[3] 葉瀾《終身教育視界:當代中國社會教育力的聚通與提升》,《中國教育科學》2016年第7期。

[4] 高層《新時期高校審美教育模式創新探究》,《大眾文藝》2023年第8期。

[5] 柴渭、趙穎《以需求變化為導向的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學術探索》2013年第3期。

[6] 周方舒《現代大學書院協同治理研究——以N大學為例》,南京師范大學2022年碩士論文。

[7] 劉衛紅、廣予《高等藝術教育傳承民族文化藝術的責任與使命》,《民族藝術教育》2010年第2期。

(高層,1985年生,女,河北故城人,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教育學美學)

猜你喜歡
書院育人傳統
文化育人的多維審視
育人鑄魂守初心 賡續前行譜新篇
朵云書院黃巖店
飯后“老傳統”該改了
同樣的新年,不同的傳統
老傳統當傳承
口耳相傳的直苴賽裝傳統
白鹿洞書院記
書院講習一例
向書院學習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