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辣椒優質高產栽培技術規范及田間管理有效措施深入分析

2024-04-14 18:20王鑫
種子世界 2024年3期
關鍵詞:高產栽培技術田間管理辣椒

王鑫

摘 要:辣椒是我國較為常見的經濟作物,也是當前許多種植戶的主要致富產業。辣椒原產于墨西哥,但在明朝末期便已經傳入我國。其內部存在辣素,可以增進食欲,維生素C的含量較高。為獲得良好的種植效益,技術人員要優化栽培技術,完善田間管理,為辣椒的高產奠定堅實基礎。本文從辣椒高產栽培技術出發,提出合理的田間管理措施,旨在增強其種植水平,確保種植戶能獲得良好經濟效益。

關鍵詞:辣椒;高產栽培技術;田間管理

在辣椒栽培活動中,種植戶應在全面考量整體質量的基礎上,提升辣椒產量,完成高產穩產的基本要求。部分種植戶過于追求產量,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產品質量。因此,在種植過程中,需使用高產栽培技術,提高整體產量。

1辣椒高產栽培技術

當前階段,貴州省六盤水市的辣椒品種較多,種植范圍較廣,僅在2021年上半年,該市的辣椒種植面積就達到了10.96萬畝,相比于上一年,其增長率為27%,產量為3.82噸,種植戶利用規?;苯贩N植基地的方式保證辣椒種植效益。其中,種植面積在20畝以上的集中連片種植基地面積達到3.27萬畝,辣椒產業省級種植示范基地1個,市級示范基地2個,縣級示范基地4個。在辣椒深加工方面,該市擁有10余家知名的辣椒加工企業,主要產品包括辣椒面、油辣椒等,能供應廣東、云南等16個省市區,為辣椒種植效益提供保障。

1.1品種選擇

為獲得良好的種植效益,管理人員要加大辣椒選種的關注力度,避免大部分種植問題,降低后續田間管理成本。而具有高產、抗病蟲害能力強的辣椒種子能全面實現高產穩產?;诖?,在辣椒選種過程中,種植戶要全面考量當前地域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辣椒種子,做到因地制宜,避免種子因不適應環境而出現減產等嚴重問題[1]。

一方面,管理人員要在種子選擇的過程中,詳細觀察種子的外觀情況,選擇光澤度良好且較為飽滿的種子,確保其能全部發芽,進一步增強種植效益。同時,要在選種過程中,去除較為干癟、不易發芽的種子,避免種植戶遭受嚴重經濟損失。另一方面,管理人員要在全面分析種子自身能力的同時,全面增強種子對外界不良因素的抵抗能力。例如,某些地區降水量較高,種植戶需選擇抗澇能力較強的種子。如果發現當前地區極易受到病蟲害等因素的影響,則應選擇抗病蟲害能力較強的品種。對于貴州省六盤水市而言,該市可以將地標產品“牛場辣椒”作為研究重點,開展提純復壯工作,形成具有獨特優勢的產品,為辣椒生產提供保障。

1.2松土施肥

一般情況下,大部分的辣椒種子對土壤肥力的要求不高,能在大部分土壤中良好生長。但在高產種植技術應用中,為實現辣椒高產穩產的目標,種植人員要確保土壤整體肥力達標。管理人員要從土壤整體性質、肥力情況、土壤灌溉等方面完成分析,使用適合辣椒的種植土壤,為辣椒的高產奠定堅實基礎。同時,在辣椒種植前,技術人員要針對當前種植區域開展大面積地松土,保證土壤的透氣性,使辣椒種子能在良好的生長環境中,獲得充足的養分。在種子播種前,管理人員需詳細勘察種植區域,依據其實際情況完成翻耕工作。

此外,為獲得良好的辣椒種植效果,管理人員要在整地過程中,明確肥料使用計劃,滿足辣椒植株的實際生長需求,避免施肥過量等情況的出現。種植人員要在辣椒植株結果后完成追肥操作,最大限度地保證植株發育情況。其中,種植人員要注意肥料播撒距離,避免植株燒傷問題,使其能良好生長,保證辣椒種植可以順利完成。

1.3種子處理

在選種工作初步結束后,管理人員須嚴格開展曬種以及催芽工作,要選擇晴天將辣椒種子進行晾曬,晾曬時間要在2天以上。并且要每隔2個小時翻動種子一次,確保種子能受到良好光照,滅殺種子表面可能存在的致病菌。隨后,需將晾曬完畢的種子放入55℃的溫水中浸泡,浸泡時間為15分鐘以內。為獲得良好的殺菌效果,種子在溫水中浸泡后,再將其放入硫酸銅溶液中浸泡五分鐘,使用清水清洗辣椒種子表面,為后續的催芽工作打下堅實基礎。種植戶可以將浸泡完畢的種子放置于28℃的恒溫環境內,當80%以上的種子出現露白后,便可開展后續的播種工作。對于部分有條件的種植戶,可以在種子外部使用包衣,降低土壤內部殘留病菌的影響[2]。

1.4育苗播種

當前階段,辣椒播種是種植管理的關鍵環節,技術人員應針對種植區域實際情況完成種植規劃工作,選用合理的播種技術。在我國農業發展過程中,雖然已經擁有了較多種植經驗,但隨著氣候變化以及科學技術的進步,技術人員需積極分析不同氣候以及環境條件下植株的發芽率,把握當地種植環節,選擇合適的播種技術。

首先,在辣椒種子播種育苗的過程中,種植人員要選擇合適的苗床,確保種植土壤與辣椒種子的相性相符,保證植株的發育。管理人員需選擇背風朝陽、上一茬作物不是茄科作物的種植區域,雖然辣椒植株對水分的要求不高,但是,為保證辣椒種植效益,管理人員要保證該區域具有良好的灌溉條件,要在植物生長過程中,及時灌溉,促進植株的生長,獲得良好種植效益。同時,管理人員要及時為辣椒配制合適的營養土,可以將碳酸鈣、磷酸鉀與農家肥進行混合,并在營養土內添加一定量的多菌靈粉劑,消滅土壤中可能存在的致病菌。其次,在播種過程中,需保證苗床內部的水分,使其能在良好的環境內生長。最后,對于不同的辣椒品種,其播種時節存在一定區別,早熟的辣椒品種可以在每年的1月進行播種,晚熟的品種要在每年的2~3月進行播種。在完成播種后,要及時為苗床補充水分,并在苗床表面覆蓋地膜。其中,應保證地膜隨時能揭膜,使其能處于良好的通風環境內。

1.5定植管理

一般情況下,要在上一輪作物收獲完才能播種,因此,應將辣椒的種植時間確定為每年的二月下旬。種植戶可以使用大小行種植的方式,保證植株的種植密度,使植株能在生長過程中接收到充足的光照。此外,在定植過程中,要保證苗床疏松度以及水分情況,避免土壤破壞植株根系。種植戶要在植株種植完成后再進行澆水,保證植株的成活率。

2辣椒田間管理措施

2.1選地整地

相比于其他農作物,辣椒對種植環境的要求較高,種植戶要選擇肥力中等水平以上的土地,由于辣椒植株適合在酸性土壤中生長,應保證土壤內部鹽堿度較低。如果該種植區域上一輪作物為茄科作物,則不能種植辣椒。如果上一茬作物為玉米或水稻,則可以在該種植區域內種植辣椒作物。

在種植過程中,種植戶需利用集中管理的理念,增加種植效益。在種植前,種植戶需開展科學有效的土壤處理,確保種植區域內部通風良好,使植株能在生長過程中獲得充足的養分。

對于辣椒而言,其與玉米屬于兩種完全不同的作物,不存在交叉感染的情況,因此,需將玉米與辣椒進行輪作,提高辣椒植株抗病能力,獲得良好經濟效益。管理人員可以在種植過程中,使用科學合理的種植模式,開展機械化播種,利用完善的管理措施,在降低種植戶整體工作強度的同時,增強作物整體質量,避免疫病的影響。在玉米辣椒輪作種植技術應用中,需全面分析以下方面:一方面,要在全面分析當地土壤條件的基礎上,采用合適的種植模式,降低疫病發生概率,提高農產品整體質量。另一方面,要科學分析機械設備的應用,保證作物種植的效率。

與此同時,在輪作種植模式中,水肥管理對作物整體質量以及抗病能力具有直接影響。在植株發育期,其對水分的要求較高,技術人員要及時檢測土壤內部水分的含量,在其整體濕度低于60%時,要及時開展灌溉操作,嚴格控制給水量,避免疫病的蔓延。對于營養不夠充足的土地,可以使用尿素等化學肥料,增強土壤整體肥力。在此基礎上,隨著技術的飛速發展,要使用水肥一體化管理的方式保證辣椒植株處于良好生長狀態,技術人員應使用噴灌、滴灌等節水灌溉模式,并在水源中加入化學肥料,實現水源以及肥料的同步使用,降低病蟲害的發生概率,避免因過度灌溉而出現疫病,降低對化學藥品的依賴。此外,為提高辣椒植株抗病能力,要避免少耕、早播等對土壤排水性能的影響,降低疫病發生頻率,嚴格關注植株的透光以及通風性能,確保植株能在良好環境下成長[3]。

管理人員要運用現代化機械設備,開展翻耕工作,避免土壤中留存的害蟲蟲卵對植株后續生長產生不利影響。為獲得良好的翻耕效果,應在進一步考量所種作物特點的基礎上,選用科學合理的農業設備完成種植活動。一般情況下,辣椒的最佳翻耕深度為30~40cm。技術人員需使用信息化技術將翻耕深度固定在此范圍內,保證土壤整體疏松度,為后續種植活動打下堅實基礎。此外,為增強田間管理效果,可以使用衛星遙感技術開展土地規劃,依據地理信息系統中的數據完成種植區域地勢以及地形的分析,為后續機械化翻耕打下堅實基礎。

2.2移栽定植

首先,為保證辣椒植株的定植效果,可以利用苗床育苗的方式將定植時間提前至4月下旬。種植人員要在雨后的晴天完成植株移栽工作,確保植株在移栽后能接收到充足的光照。其次,為保證植株成活率,要在植株起苗前保證植株水分,避免植株根系受到較大影響。最后,在植株移栽過程中,需按照14萬株/公頃的標準完成植株移栽工作,確保植株能吸收充足營養。通常情況下,需將栽種深度控制在全株的三分之一處,保證植株根系能吸收充足養分。

2.3溫度控制

從實際情況看,辣椒對于低溫的抗性較低,最適宜的生長溫度為白天23~28℃,夜晚18~23℃。一旦植株外界溫度低于15℃,就會出現生長緩慢的問題。如果外界溫度在35℃以上,其會出現果實干枯等問題。因此,在辣椒種植過程中,管理人員要嚴格管控外部溫度情況,保證其能處于適宜生長溫度內。同時,辣椒植株對空氣流通以及土地疏松度的要求較高,要保證內部空氣流通,促進植株生長。

如果種植戶使用大棚的方式完成辣椒種植,應在種植過程中使用合理的田間管理措施。例如,在冬季,管理人員要及時觀察外部光照情況,如果外界光照強度過低,要及時提高內部光照強度。同時,管理人員在大棚建設過程中,要使用透光性較強的塑料薄膜,如果發現外部光照較強,可以在大棚內部使用反光窗簾,完成內部光照調控。

2.4澆水施肥

在辣椒植株的生長過程中,田間管理人員要在全面分析區域實際情況后,及時為植株補充水分。通常情況下,其光合作用所需要的水分較多。要在植物生長過程中運用新型灌溉方式,如噴灌、滴灌等,增強水分利用效率,及時灌溉,促進植株的生長,獲得良好種植效益[4]。

辣椒植株對于氮、磷、鉀等元素的需求量較高,一般情況下,其需求比例為1∶0.5∶1,每生產1t辣椒需要氮肥3.5~4.5kg,磷肥0.8~1.3kg,鉀肥5.5~7.2kg。管理人員要在植株生產過程中開展科學有效的施肥工作。根據研究報告可知,配比合理的氮磷鉀肥能全面增加辣椒產量,獲得良好種植效益,達到高產穩產的根本目標。因此,在選擇肥料前,要利用土地檢測技術,科學計算當前土壤所需的元素質量,制定有效的施肥策略,獲得良好的種植收益。

首先,在播種前,要針對當前土壤情況,選用配比合適的底肥,管理人員應在土壤翻耕或起壟過程中使用底肥,確保植株能在生長以及發育過程中獲得良好生長環境。一般情況下,可以按照400kg/hm2的標準使用農家肥,改善種植區域整體環境,為植株提供充足營養。

其次,要在種子播種的同時施加種肥。通常情況下,種肥一般為化學肥料,應在化肥使用過程中,嚴格按照使用說明,選擇合適的復合肥料,確保種子良好發芽,提高種植穩定性,促進植株生長。此外,種植人員要在使用肥料前,明確種植區域實際情況,開展科學化培育,實現辣椒高產[5]。

再次,為保證辣椒的種植效益,管理人員可以在肥料管理過程中,使用現代化信息技術,實時分析種植土壤內的氮、磷、鉀等元素的含量,實施智能灌溉施肥工作,獲得良好管理效果,避免植株因缺少養分而出現果實枯萎等嚴重問題。

最后,在植株生長過程中,種植人員要根據植株生長階段情況,開展追肥工作。從實際情況看,在植株生長至結果這一時間段需要較多養分。一旦該時期未能及時使用肥料,辣椒植株就會出現減產等嚴重問題。管理人員可以按照150kg/hm2的標準使用尿素化肥,促進植株的生長,為后續接穗奠定良好基礎。而在辣椒結果這一時間段,可及時施加尿素以及硝酸銨肥料,保證果實飽滿,獲得良好種植效益。

2.5病蟲害防治

當前階段,病蟲害會對植株產量以及產品品質造成直接影響。因此,為保證辣椒種植效益,管理人員要加大病蟲害治理重視程度。一方面,要及時完成剪枝工作,全面處理可能存在的致病菌以及蟲卵。一旦發現植株出現嚴重病蟲害,要第一時間移除并進行無害化處理,全面開展消毒殺菌工作,避免病蟲害蔓延。另一方面,在辣椒病蟲害管理過程中,管理人員可以運用現代化信息技術,獲得良好的病蟲害防治效果。管理人員需在種植區域內安裝傳感器,全面收集種植區域實際情況,完成數據處理反饋。

綜上所述,在辣椒植株的種植過程中,管理人員要靈活運用高產種植技術,為種植戶提供優質的辣椒品種,科學處理當前土壤,完善田間管理以及病蟲害防治工作,提升辣椒的種植效益,滿足相關行業的現代化發展。對于辣椒的常見病蟲害,管理人員要全面發揮現代化信息防治優勢,增強種植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白靈軍.靈臺塑料大棚隴椒11號優質高產栽培關鍵技術[J].陜西農業科學,2023,69(07):48-50.

[2]熊興成,吳正肖,關曉溪,等.卓椒十六號辣椒高產優質栽培技術[J].耕作與栽培,2022,42(06):115-118.

[3]周紅霞.安陽縣綠色食品辣椒高產優質栽培技術規程[J].鄉村科技,2021,12(27):55-56.

[4]何有軍.涇川縣辣椒秋延后設施優質高產栽培技術[J].農業科技與信息,2021(05):65-66.

[5]虎琛斌,王述彬,潘寶貴,等.辣椒新品種蘇牛2號優質高產栽培技術[J].辣椒雜志,2019,17(04):25-26.

猜你喜歡
高產栽培技術田間管理辣椒
無花果田間管理
原來,你還是這樣的辣椒
你的辣椒結出果實了嗎?
夏季中藥材田間管理做好這五點
初夏馬鈴薯 田間管理抓哪些
油菜田間管理抓『四防』
辣椒也瘋狂
揀辣椒
淺析冬小麥超高產栽培技術
水稻高產栽培技術及施肥管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