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麥種子包衣防治病蟲害技術的重要性及有效途徑分析

2024-04-14 12:28趙紅玲馬源
種子世界 2024年3期
關鍵詞:防治技術病蟲害

趙紅玲 馬源

摘 要:當前隨著市場對小麥需求量的逐漸增加,注重加強高產種植技術的有效研究和攻關,對保障小麥品質和產量有著很大的幫助。在小麥種植過程中,病蟲害因素始終是影響小麥產量和品質的最關鍵最直接的因素,為降低病蟲害的發生流行率,在播種之前需要注重做好種子的包衣處理工作,利用包衣劑更好的抵御苗期病蟲害的發生流行率,降低病蟲害所造成的危害,保證小麥生產安全,充分發揮優質高產小麥品種的生產潛力。本文主要結合實際工作經驗,探討了小麥種子包衣防治病蟲害的技術要點,并進一步提出了提升小麥種子包衣防治病蟲害技術成效的有效途徑,希望通過研究對廣大用戶有所幫助。

關鍵詞:小麥種子;包衣處理;病蟲害;防治技術

1小麥種子包衣防治病蟲害的重要性

1.1促進秧苗生長,防治病蟲害

包衣材料中常添加一些營養物質,如激素、微量元素等,這些物質可以促進種子發芽和幼苗生長。同時,包衣材料也可以提供一定的保濕作用,確保種子能夠獲得足夠的水分來完成萌發。這有助于提高出苗率和苗期生長的均勻性。此外,小麥種子包衣可以在播種前為種子提供有效的保護,防止病原菌和害蟲侵害種子。通過將殺菌劑和昆蟲殺滅劑添加到包衣材料中,可以抑制種子傳播的真菌病原體和害蟲的生長和繁殖。這一過程能減少病蟲害對小麥的損害,提高種子的發芽率和苗期生長。

1.2提高種子存儲壽命

包衣材料可以形成一層保護膜,阻隔氧氣和水分的進入,從而延長種子的存儲壽命。種子在長時間儲存時,容易受到霉菌等微生物的侵害,導致質量下降。通過添加抗菌劑和抗氧化劑到包衣材料中,可以防止種子變質和降低存儲期間因病蟲害引起的損失。

1.3提高播種質量,加強環境保護

種子包衣技術可以使種子在播種過程中更易于操作。包衣材料使種子表面變得光滑且不粘連,減少了種子在播種機械中卡住的情況。這提高了播種效率,減少了種子浪費。另外,小麥種子包衣可以精確投放殺菌劑和殺蟲劑,減少農藥的使用量,降低對環境的污染。此外,通過預防病害和害蟲的發生,可以減少對后期農業生產中化學農藥的需求。

2小麥種子包衣防治病蟲害技術

2.1小麥種子種衣劑的特點

小麥種子種衣劑是一種應用于小麥種子表面的農藥或添加劑,具有以下特點:首先,高效防治病蟲害。種衣劑能在小麥種子表面形成一層保護膜,有效防止病原菌和害蟲侵害種子。種衣劑中的殺菌劑和殺蟲劑能夠抑制病原微生物和害蟲的繁殖,降低種子的感染率和損失,提高種子的發芽率和存活率。其次,可控釋放。許多種衣劑采用可控釋放技術,能在適宜環境條件下釋放活性成分,延長藥效持續時間。這種釋放方式能夠確保種子在一定時間內持續受到保護,減少藥物在環境中的浪費,并提高防治效果[1]。再次,營養補充。一些種衣劑中還添加了營養成分,如微量元素、激素等,能夠為種子和幼苗提供所需的養分。這有助于促進種子發芽、根系生長和幼苗健康發育。從次,方便操作。種衣劑通常以液體或顆粒形式應用,易于與種子混合并均勻覆蓋在種子表面。這使得種衣劑在播種過程中操作方便,提高了播種效率,并降低了種子浪費。最后,環境友好?,F代的小麥種衣劑注重環境友好性,對環境和生態系統的影響較小??茖W家們不斷研發更環保的配方,減少農藥的殘留和對環境的負面影響,符合可持續農業發展的原則。

2.2小麥常見種衣劑的分類

按成分分類小麥常見種衣劑主要有化學合成種衣劑、生物種衣劑、植物源種衣劑?;瘜W合成種衣劑主要包括苯醚甲環唑、戊唑醇、丙硫唑等,具有高效、低毒、廣譜的殺菌劑。生物種衣劑如枯草桿菌、熒光假單胞桿菌等,利用微生物的拮抗作用來防治病蟲害。植物源種衣劑如印楝素、苦參堿等,來源于植物的天然成分,具有生物活性和環保特點。按作用方式分類主要涵蓋了保護型種衣劑、內吸型種衣劑、混合型種衣劑。其中保護型種衣劑主要用于防治種子表皮病害,如紋枯病、全蝕病等。內吸型種衣劑主要用于防治土傳病害,如根腐病、腥黑穗病等,藥劑能被種子吸收并傳輸到植株各部位[2]?;旌闲头N衣劑兼具保護型和內吸型種衣劑的特點,可防治多種病蟲害。按使用方法分類主要有干拌種衣劑、濕拌種衣劑。干拌種衣劑是直接將藥劑與種子混合均勻后播種。濕拌種衣劑是將藥劑與水混合后,將種子浸泡在藥劑中進行拌種。

2.3小麥常見種衣劑的作用機理

種衣劑中含有殺菌劑和殺蟲劑成分,這些成分可以通過抑制病菌和害蟲的生長、繁殖,從而達到防治病蟲害的目的。例如,苯醚甲環唑等三唑類殺菌劑可以抑制真菌生長,戊唑醇等醇類殺菌劑可以抑制細菌和病毒生長,而印楝素等植物源殺菌劑則可以抑制多種病菌的生長。對于地下害蟲,種衣劑中的辛硫磷等有機磷殺蟲劑可以抑制其神經系統功能,使其死亡;而對于部分地上害蟲,種衣劑中的擬除蟲菊酯等殺蟲劑可以通過干擾昆蟲的神經系統,使其死亡。此外,種衣劑中的某些成分具有促進種子萌發和生長的作用,這些成分可以提高種子的發芽勢和發芽率,有利于實現苗齊苗壯。例如,赤霉素等生長素類物質可以促進種子萌發,提高發芽率;而脫落酸等植物激素則可以抑制種子休眠,促進種子發芽。同時,種衣劑形成的保護層能夠保護種子免受外界環境的不良影響,如干旱、低溫、高溫等,有利于種子在適宜的環境條件下順利萌發[3]。此外,種衣劑還可以提高種子的抗逆性,使其在惡劣環境下仍能保持良好的萌發能力。部分種衣劑中的成分具有改良土壤的作用,這些成分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改善土壤結構,有利于小麥根系的生長和養分的吸收。例如,腐殖酸等有機物質可以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改善土壤結構;而氨基酸等營養元素則可以提高土壤肥力,促進植物生長。通過防治病蟲害、提高種子發芽率、保護種子和改善土壤環境等作用,種衣劑有助于提高小麥的產量和品質。此外,種衣劑還可以通過調節植物生長,使其更加健壯,提高抗逆能力,從而提高產量和品質。

2.4防治常見小麥病蟲害的種衣劑使用方法

防治小麥病蟲害常用的種衣劑主要涵蓋了苯醚甲環唑、戊唑醇、丙硫唑、氟唑菌酰羥胺、丙硫菌唑、枯草桿菌、熒光假單胞桿菌。苯醚甲環唑常用濃度為30-40g/L,可用于防治小麥紋枯病、全蝕病等多種病害。戊唑醇常用濃度為30-40g/L,可用于防治小麥赤霉病、腥黑穗病等多種病害。丙硫唑常用濃度為30-40g/L,可用于防治小麥白粉病、黑穗病等多種病害。氟唑菌酰羥胺常用濃度為10-20g/L,可用于防治小麥赤霉病、葉枯病等多種病害。丙硫菌唑常用濃度為20-30g/L,可用于防治小麥紋枯病、腥黑穗病等多種病害??莶輻U菌常用濃度為100-200億/g,可作為生物種衣劑用于防治小麥紋枯病、全蝕病等多種病害。熒光假單胞桿菌常用濃度為100-200億/g,可作為生物種衣劑用于防治小麥赤霉病、腥黑穗病等多種病害。種衣劑的使用劑量通常根據種子重量、病蟲害發生程度以及種衣劑的活性成分等因素來確定。一般而言,使用劑量為種子重量的0.5-1‰。在實際使用過程中,需要根據具體情況調整劑量,以達到最佳防治效果。同時,要注意不同種衣劑之間的相互作用,避免混合使用產生藥害。在購買和使用種衣劑時,應選擇正規廠家生產的產品,并按照說明書進行正確使用。

2.5種衣劑的包衣處理方法

小麥種子種衣劑包衣處理常用的方法包括了常溫包衣法和噴霧包衣法。常溫包衣法需要準備適量的種衣劑、小麥種子、干凈的容器、攪拌器等。將種衣劑按照說明書的要求配制成藥液。小麥種子放入藥液中浸泡,攪拌使藥液均勻覆蓋在種子表面。浸泡后的種子撈出,瀝干多余藥液。瀝干后的種子放在通風處,使其自然風干。觀察種子表面,檢查是否包衣均勻。噴霧包衣法是準備適量的種衣劑、小麥種子、干凈的容器、攪拌器、噴霧器等,將種衣劑按照說明書的要求配制成藥液。將藥液倒入噴霧器中,將小麥種子放在噴霧器下方,噴灑藥液使種子表面均勻覆蓋藥液。將噴霧后的種子放在通風處,使其自然風干,然后觀察種子表面,檢查是否包衣均勻。在包衣過程中,應確保種衣劑充分覆蓋在種子表面,以達到良好的防治效果。處理后,應檢查種子表面是否均勻,避免因包衣不均勻導致的藥害。種衣劑應妥善保存,避免高溫、潮濕和陽光直射,以免降低藥效。使用種衣劑時,應遵循安全、環保的原則,避免對人體和環境造成污染和危害。

3提升小麥種子包衣防治病蟲害技術效果的有效途徑

3.1選擇正確的種衣劑

選擇正確的種衣劑來預防小麥病蟲害是至關重要的。不同地區和季節可能存在不同的病蟲害問題,了解主要的病蟲害類型是選擇適當的種衣劑的第一步。根據現場調查和專家建議,確定需要防治的具體病蟲害。在選擇種衣劑之前,了解該種衣劑對目標病蟲害的有效性是必要的。查閱相關文獻、研究報告和實地試驗數據,評估種衣劑的防治效果和其在不同環境條件下的表現。了解種衣劑的活性成分和其可控釋放特性,確保其能夠提供足夠長時間的保護作用。同時,注意合適的劑量使用,遵循廠家的建議或專家的指導。對于任何農藥產品,安全性都是關注的重點。選擇經過正規市場審批的種衣劑,確保其符合相關的法規和標準。了解并遵循正確的使用方法,減少對人體健康和環境的潛在風險。除種衣劑外,結合其他防控措施來綜合管理病蟲害也是重要的。如合理輪作、良好的田間管理、優質種子選擇等,都可以加強防治效果,減輕對種衣劑的依賴。如果你對選擇種衣劑有疑問,最好咨詢農業專家或相關機構。他們可以根據當地的條件和需要提供適合的建議和指導,幫助選擇正確的種衣劑。

3.2規范小麥種子包衣技術

小麥種子包衣技術是一種有效的防治小麥病蟲害、提高小麥產量和品質的方法。根據小麥種植區域的病蟲害發生情況,選擇對癥下藥的種衣劑,確保種衣劑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應選擇環保、低毒、高效的種衣劑,以減少對環境和人體健康的影響。應用前詳細閱讀種衣劑說明書,嚴格控制種衣劑的使用劑量,避免過量使用。種衣劑的使用劑量應根據種子重量、病蟲害發生程度以及種衣劑的活性成分等因素來確定,一般使用劑量為種子重量的0.5-1‰。在包衣過程中,應確保種衣劑充分覆蓋在種子表面,以達到良好的防治效果。觀察種子表面是否均勻包衣,避免因包衣不均勻導致的藥害。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包衣方法,如常溫包衣法、加熱包衣法或噴霧包衣法等。不同的包衣方法有不同的操作要點,需要根據種衣劑的性質和實際需求進行選擇。包衣后的種子應進行檢測,確保包衣效果符合要求。同時,要做好種子的儲存和運輸工作,避免高溫、潮濕和陽光直射,以免降低藥效。對種植戶進行小麥種子包衣技術培訓和指導,使其掌握正確的包衣方法和使用技巧,確保包衣效果達到預期。在小麥種子包衣過程中,應遵守國家和地方有關農藥、種子管理的法律法規,確保小麥種子包衣技術的規范化和合法化。

3.3加快開發特用型種衣劑

加快開發特用型小麥種衣劑并避免產生耐藥性是非常重要的任務。種衣劑中使用多種不同的活性成分,可以降低病蟲害耐藥性的發生。不同的活性成分針對不同的病蟲害機理,減少了單一機制的選擇壓力,從而防止病蟲害產生抗藥性。在不同的種植季節和地點輪換使用不同種衣劑可以減少病蟲害對特定活性成分的選擇壓力。這有助于降低病蟲害的耐藥性風險,并保持種衣劑的持久防治效果。遵循種衣劑的使用說明,確保使用正確的劑量和頻率。過量或頻繁使用種衣劑可能增加病蟲害產生耐藥性的風險。合理使用可以減少病蟲害對活性成分的選擇壓力。確保種衣劑的生產和使用符合相關的農藥管理規定。這包括正確儲存、標識、運輸和廢棄物處理等方面。合規操作有助于減少農藥對環境和生態系統的潛在影響。建立有效的病蟲害監測網絡,密切關注小麥種衣劑的防治效果以及病蟲害耐藥性的發展。加強與科研機構和農業專家的合作,開展相關研究,為小麥種衣劑的開發和改進提供科學依據。

3.4加強小麥種子包衣管理

制定小麥種子包衣的技術標準和規范,明確包衣劑的選擇、使用劑量、包衣方法、包衣效果評價等要求,為種植戶提供科學、規范的指導。加強對種衣劑生產、銷售和使用的監管,確保種衣劑的質量、安全和有效性。對于不合格的種衣劑,應依法予以查處,禁止其在市場上銷售和使用。鼓勵研發和推廣環保型、低毒高效的種衣劑,減少對環境和人體健康的影響。同時,加強對新型種衣劑的試驗、示范和推廣工作,提高種植戶對新型種衣劑的認知和接受度。組織專業技術人員開展種子包衣技術研究和培訓,提高種植戶掌握種子包衣技術的水平。同時,引進和推廣先進的種子包衣設備和技術,提高種子包衣的效率和質量。加強對種子包衣服務體系的建設和管理,為種植戶提供種子包衣技術咨詢、培訓、指導等服務。同時,積極推廣種子包衣與病蟲害防治、農業生產綜合管理相結合的服務模式,提高種植戶的種植效益。強化對小麥種子包衣技術的政策支持力度,如給予種植戶補貼、稅收優惠等,鼓勵種植戶使用種子包衣技術。同時,加強與相關部門的協作,形成政策合力,推動小麥種子包衣技術的發展。

4結束語

總的來說,小麥種子包衣防治病蟲害的發展歷程是一個由傳統材料到化學農藥再到可溶性包衣材料的過程?,F代技術的應用不斷提升了包衣防治病蟲害的效果和可行性。這一技術的發展為小麥種植業提供了更好的保護和增產的可能性。在小麥栽培管理過程中,應該注重加強種子包衣防治,通過科學選擇種一劑科學進行藥劑拌種處理,大大提高種子抵御病蟲害入侵的能力,為提升小麥產量和品質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陳韜.種子包衣劑對小麥種子萌發及幼苗生長的影響[J].農業工程,2021,11(6):131-136.

[2]詹振亮.關于小麥種子包衣防治病蟲害技術的研究[J].種子科技,2020,38(19):99-100.

[3]張薔新.不同種子包衣劑對小麥病蟲害的防控效果[J].種業導刊,2020(5):39-41.

猜你喜歡
防治技術病蟲害
春季葡萄苗病蟲害咋樣防治
夏季玉米主要病蟲害有哪些
三招搞定花卉病蟲害
矮砧密植蘋果栽培技術及病蟲害防治
葡萄采收后 病蟲害防治莫忽視
商洛核桃舉肢娥防治技術
煤礦煤與瓦斯突出防治技術分析
梨病蟲害防治時間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