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池地區油茶高產栽培技術體系多方面系統研究

2024-04-14 13:50吳錫源
種子世界 2024年3期
關鍵詞:技術體系高產栽培病蟲害防治

吳錫源

摘 要:廣西河池地區是我國重要的油茶種植區之一,油茶產業對當地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為了提高油茶的產量和質量,開展了油茶高產栽培技術與病蟲害防治研究。本研究通過對地塊選擇與土壤改良、種苗選育與優質繁殖、管理措施和生長調控、科學農機技術等方面進行系統研究,提出了一套適合廣西河池地區的油茶高產栽培技術體系。

關鍵詞:廣西河池地區;油茶;高產栽培;病蟲害防治;技術體系

油茶是我國重要的經濟作物之一,也被稱為白花茶、茶子樹,屬于常綠小喬木,花期在每年的11月至次年1月,果期在9—10月。廣西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年均氣溫為16.8~23.1℃,全區降水充沛,干濕分明,氣候溫暖潮濕,可以為油茶種植提供良好的氣候條件,進而促進油茶高產穩產。然而,在油茶的種植過程中,病蟲害的侵襲常常導致產量下降,影響經濟效益。同時,由于種植技術的不成熟和管理不當,油茶的產量和質量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1油茶高產栽培技術的研究和應用

1.1地塊選擇與土壤改良

在選擇種植油茶的地塊時,應優先選擇海拔適中、氣候溫暖濕潤、陽光充足的地區。土壤要求肥沃、疏松、排水良好,并且pH值在5.5-6.5之間。

在選擇種植油茶的地塊時,除了考慮海拔、氣候和土壤條件外,還可以考慮以下因素:

①光照條件:油茶喜歡充足的陽光,因此選擇陽光充足的地塊有利于油茶的生長和光合作用效率的提高。

②風向風速:要選擇相對較低的風速和風向穩定的地區。過大的風速會導致油茶樹葉蒸騰過多,影響水分的攝取,同時也容易導致樹體傾斜、折斷。

③水源供應:選擇地理位置靠近水源的地塊,便于灌溉和供水管理,保證油茶的正常生長和發育所需的水分。

在進行土壤改良時,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進一步提高土壤質量:

①綠肥種植:可以選擇適宜的綠肥作物進行種植,如豆科植物或禾本科植物,通過綠肥的生長和分解,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并改善土壤結構。

②生物活性劑使用:施用生物活性劑可以增加土壤微生物的數量和活性,促進土壤養分的轉化和釋放,提高土壤肥力。

③石灰調節酸堿度:根據土壤檢測結果,可以使用石灰調節土壤酸堿度,使土壤pH值保持在適宜范圍內。

通過合理選擇地塊和進行土壤改良,可以為廣西河池地區的油茶種植提供較為理想的生長環境,提高油茶的產量和質量[1]。

1.2種苗選育與優質繁殖

選擇適合當地氣候條件的優質油茶品種,注重抗病蟲害能力和產量穩定性。同時,進行科學育苗,提高幼苗的成活率和生長勢。

選擇健康、無病蟲害、生長良好的母本是種苗選育的基礎,母本的選擇要根據油茶的品種特性、抗病蟲害能力和產量穩定性進行篩選,只有選擇優良的母本才能獲得高質量的種子。為了提高種苗的繁殖效果和品質穩定性,可以采用優質苗木扦插繁殖法,這種方法可以保證種苗的遺傳純度和一致性。通過選擇具有良好生長勢的母本進行扦插,培養根部發達的苗木,以提高苗木成活率和生長速度。

對于苗木管理,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①適時補充營養:根據苗木生長的需要,在適當時期進行追肥,補充缺失的氮、磷、鉀等營養元素,以促進苗木生長。

②保持苗木健康:定期檢查苗木的生長情況,及時發現病蟲害和其他異常情況,采取相應的防治措施,保證苗木健康無病蟲害。

③控制灌溉管理:合理控制苗木的灌溉量和頻率,避免過量灌溉或干旱,保持適宜的土壤濕度,有利于苗木的根系生長和養分吸收。

通過科學的種苗選育與優質繁殖,以及良好的苗木管理措施,可以獲得更多優質、健康的油茶苗木,為后續的栽培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1.3良好的管理措施和生長調控

①控制病蟲害:加強病蟲害的監測和預防是保證油茶健康生長和高產的重要措施。定期檢查油茶樹木和果實是否有病蟲害的跡象,及時采取相應的防治措施,如合理使用農藥進行噴灑、剪除受害部位等,防止病蟲害的擴散。

②施肥控制:掌握適宜的施肥量和施肥時間是保證油茶健康生長和高產的關鍵。根據土壤檢測結果和油茶種植的生長需求,合理補充氮、磷、鉀等養分元素,避免過量施肥或缺肥的情況發生。同時,注意施肥的時機,避免在油茶的生長關鍵期施肥,以免影響油茶正常的花芽分化和果實發育。

③種植密度控制:根據油茶品種和生長習性,合理控制株行距和株間距,以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和樹冠的舒展度。適當增加株行距和株間距,可以降低樹木之間的競爭,減少病蟲害的發生,并便于日后的管理和采摘操作。一般而言,油茶栽培需按照每6平方米1株油茶的標準進行栽種,保證每畝的油茶數量不超過111株,帶面寬度為1米,如有套種需要,可考慮栽種其他農作物,如與泓森槐進行混交。

④適時修剪和摘心:通過修剪和摘心,控制油茶樹冠的生長,促進分枝和花芽的形成。適時進行修剪,可以控制樹冠的大小、形狀和枝條的分布,使得光能更好地利用,促進更好的養分吸收和分配,從而提高油茶的產量和品質。廣西油茶的修剪和摘心措施有以下幾種:

成活修剪:在油茶苗木栽植后,可以進行成活修剪。將主干保留在30~40厘米高度,剪除多余的側枝和頂芽。這樣可以促進苗木根系的發展和生長速度。

去除競爭枝條:在油茶苗木生長過程中,如果出現交叉、過密或擁擠的枝條,可以進行去除,以減少競爭,讓每個枝條獲得更多的養分和陽光。

頂芽摘心:為了控制油茶的樹冠生長,促進側枝分枝和樹冠的均勻發展,可以進行頂芽的摘心。一般在樹高70~80厘米時,摘去頂部的新梢,刺激側枝的生長,促進樹冠的分枝和充實。

需要注意的是,修剪和摘心措施的實施應該遵循合理的原則和技術要求。在進行修剪時,應選擇適當的時機和方法,避免對油茶生長和產量產生不利影響。如果您具體需要關于修剪和摘心的指導,請及時向油茶種植專家咨詢[2]。

1.4整地改良

在廣西油茶的整地改良過程中,可以通過耕地翻耕、深翻或犁耕等方法,將土壤翻松深入,增加土壤的通氣性和透水性,改善土壤結構,或者添加有機肥料、腐熟堆肥、石灰等土壤改良劑來改善土壤性質,提高土壤肥力和保水能力。對于貧瘠或受污染的土壤,可以采取適當的土壤修復措施,如添加有機物質、植物生長調節物質等,恢復土壤健康狀態,通過深度耕種,將肥料均勻施入土層深處,使根系能夠充分吸收養分,提高植株的養分利用率。

具體的整地方法有以下幾種:

①全墾:適用于坡度小于10°的平地,整地深度應超過20厘米。要清除石塊和樹根,并進行等高種植。整地后按2米的行距進行水平環山撩壕,壕溝深度為60-70厘米,寬度為50厘米。然后在環山定點挖穴,種植穴的規格為60×60×60厘米。

②帶墾:根據一定的種植行距,沿著等高線水平開辟帶狀土壟,外高內低,帶寬為2米。

③穴墾:沿著等高線挖掘定點挖穴,規格與全墾相同。

1.5基肥埋施

在壕溝或穴內填埋稻草或雜草進行腐爛??梢栽谏厦嫒錾线m量的石灰,然后再覆蓋土壤。覆土要高出地表10-15厘米,將穴填滿,使其成饅頭狀,肥土要均勻混合,并在腐熟后供造林使用,通過合理的整地措施,可以改善土壤條件,為油茶的生長提供良好的土壤環境。

1.6利用科學的農業機械化技術

綜合應用機械化技術,可以提高油茶種植的工作效率和生產效益。機械化耕種能夠快速完成土地準備工作,機械化灌溉和施肥可以精確調控水分和營養元素的供應,保證油茶的正常生長和發育,提高產量和品質。此外,機械化技術還能減輕勞動強度,提高油茶種植的可持續性和經濟效益。在廣西河池地區油茶的高產栽培中,應廣泛推廣機械化技術的應用。

2油茶病蟲害防治研究

2.1常見病蟲害種類及其危害特點

?譹?訛炭疽病

油茶炭疽病病蟲害主要危害部位是果實、枝葉以及樹干。其中,果實、枝葉上的感染常表現為紅褐色的斑點,這些斑點會逐漸擴散成大塊的淡褐色斑點。隨著病情的發展,病斑上會出現黑褐色的斑點,最終導致果實裂開,葉片和果實大量脫落。同時,枝葉也會發生枯死現象,嚴重時甚至導致整個植株干枯致死,對油茶的生長和產量造成嚴重影響。

?譺?訛軟腐病

油茶的軟腐病是一種常見的病害,主要由真菌引起。這種病害會導致油茶植株發生腐爛、軟化和死亡,軟腐病通常在高溫高濕的環境中較為常見,尤其是在潮濕或多雨的季節和地區。該病害的主要病原菌包括青霉菌、炭疽菌、褐腐菌等。這些病原菌會通過傷口或凋落葉片進入植物體內,引起病癥的發生,軟腐病主要發生在油茶根部、莖部和果實上。受感染的部位會呈現出褐色或黑色的腐爛斑點,并逐漸擴大。隨著病情的加重,植株會出現軟化、腐爛和死亡的癥狀。在果實上,軟腐病可以導致果實腐爛、變色和脫落。

?譻?訛根腐病

油茶的根腐病是一種常見的植物病害,不僅在油茶栽培中存在,在其他農作物中也普遍發生。根腐病主要由土壤中的真菌引起,其病原菌主要有立枯霉、南方立枯霉、黑炭疽霉等。病菌通過侵染根莖部入侵植株,在患病部位形成褐色病斑,并且在后期生長出白色毛狀物。根腐病會導致油茶植株的根系腐爛,葉片逐漸枯萎、脫落,最終植株無法正常吸收養分和水分,喪失生機,最終死亡。這對油茶的產量和品質都有嚴重的影響。

2.2生態學特征

油茶花芽分化的時間一般從每年5月上旬,也就是春梢停止生長后開始。在適宜的氣溫條件下,分化速度最快的溫度范圍是23℃~28℃。到了6月份,油茶的花芽已經能夠從形態上進行區分,而完全成熟則需要到9月份。在正常栽培條件下,從實生樹種下到油茶開始開花一般需要3~4年時間[3]。

2.3綜合防治措施的研究與應用

綜合防治方法包括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學防治和遺傳育種等多種方式,并探索了綜合防治策略,結合病蟲害的生物學特性和油茶的栽培特點,制定了綜合防治措施。

物理防治是一種不使用化學藥劑的防治方法,其主要通過物理手段來減少病蟲害的數量和危害程度,本文研究了物理防治方法,如利用黏蟲板、陷阱等誘捕方法來捕捉和殺滅有害昆蟲,以及利用覆蓋網、隔離帶等措施來防止病原菌的傳播。這些物理防治方法對于環境友好,不會對農作物和人體健康產生負面影響。

生物防治是利用天敵、寄生蟲、微生物等自然界存在的生物體來控制病蟲害的發生和傳播,通過研究油茶病蟲害的天敵和寄生蟲,如綠地細螨、菜青蟲寄生蜂等,以及對病原菌具有拮抗作用的微生物,如枯草芽孢桿菌等,引入有益生物,可以有效控制病蟲害的數量和危害程度。

遺傳育種是一種長期而持久的防治策略,通過選育抗病蟲害品種來減少病蟲害的發生。我們研究了油茶的遺傳多樣性,篩選出抗病蟲害的優良品種,并利用遺傳育種技術進行配種和選育工作,進一步提高油茶的抗病蟲害能力,通過對傳統和現代防治方法的研究和綜合應用,能夠更有效地預防和控制油茶病蟲害的發生,保障油茶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3油茶高產栽培技術與病蟲害防治的推廣與應用

3.1推廣培訓與技術指導

為了有效地向廣西河池地區的農民傳授油茶高產栽培技術和病蟲害防治方法,可以采取以下具體擴展措施。

首先,組織專家開展培訓班,邀請油茶種植專家、農業技術推廣人員等傳授相關知識和技能。培訓內容可包括油茶的栽培技術、病蟲害防治原理和方法以及科學化管理措施等。通過理論講解、案例分析和操作演示等方式,確保農民充分理解學習。

其次,制定針對油茶高產栽培技術和病蟲害防治的培訓教材和指導手冊。教材詳細介紹技術要點、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項,指導手冊提供實用的圖文資料,便于農民學習和參考。教材和手冊應簡明扼要,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展示,強調實用性和操作性,這種培訓方式能夠提供實踐操作機會,加深農民對技術的理解和應用,有效提高農民的技術水平和實際操作能力。

3.2建立科學合理的管理體系

在推廣油茶高產栽培技術和病蟲害防治方法的過程中,還應加強宣傳和培訓工作。通過開展宣傳活動,向廣大農民介紹油茶高產栽培技術和病蟲害防治的重要性,增強他們的意識和積極性。同時,可以組織專家開展培訓班,培訓農民掌握油茶高產栽培技術和病蟲害防治方法的實際操作技能。另外,制定培訓教材和指導手冊也是推廣油茶高產栽培技術和病蟲害防治的重要舉措。這些教材和手冊可以詳細介紹油茶高產栽培技術的要點和操作方法,以及病蟲害的識別和防治措施,方便農民進行學習和參考。

3.3加強油茶產業化發展和市場推廣

在廣西河池地區油茶高產栽培技術之外,還可以組織生產者、加工商、銷售商等各個環節的合作,形成完整的產業鏈條。通過建立產業協會或合作社等組織形式,加強各個環節之間的溝通和協調,實現資源共享、信息共享和利益共享。這樣能夠提高產業的整體效益,加強對市場需求的響應能力。此外,打造油茶品牌,提高產品質量和附加值,拓寬銷售渠道。通過加強管理和技術培訓,提高生產者的技能水平,確保油茶產品的質量和安全性。同時,注重包裝設計、產品營銷等方面的創新,打造具有特色的油茶品牌,提高產品的附加值和市場競爭力。通過與大型商超、電商平臺等渠道合作,擴大產品的銷售范圍,促進廣西河池地區油茶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4總結

通過以上研究,本文提出了適合廣西河池地區油茶種植的高產栽培技術體系。這些技術措施旨在提高油茶的產量和質量,預防病蟲害的發生,并減少人力勞動。這將為廣西河池地區的油茶產業發展提供科學指導和支持,同時也為其他類似氣候區域的油茶種植者提供參考和借鑒。通過合作、宣傳推廣和市場開拓,我們可以進一步提升油茶的知名度和競爭力,實現油茶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和農戶經濟效益的增加。

參考文獻:

[1]趙家堅.油茶種植管理與病蟲害防治技術探討 [J].智慧農業導刊,2022,2(14):64-66.

[2]郭曉春,徐德兵,劉倬志,賈代順,張林濤,楊宏艷,盧金表,冉有洪.油茶高產栽培技術與病蟲害防治探析[J].南方農機,2021,52(19):9-12.

[3]黃崇南.油茶種植管理技術要點[J].南方農業,2021,15(05):26-27.

猜你喜歡
技術體系高產栽培病蟲害防治
玉米栽培技術及病蟲害防治策略對策
基于Java技術的搜索引擎研究與實現探討
探究我國鐵路運輸安全理論與技術體系
構建多元投入機制 助力農業技術推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