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種植密度對桑樹農藝性狀及產量的影響研究

2024-04-14 16:55廖芬麗廖圣真
種子世界 2024年3期
關鍵詞:種植密度農藝性狀桑樹

廖芬麗 廖圣真

摘 要:桑樹與廣西地區溫熱潮濕的氣候條件相適配,還能有效緩解水土流失和肥力短缺問題。本文針對桑樹種植密度對其農藝性狀和產量的影響展開探討與分析,將廣西南寧賓陽縣作為試驗點,以桂桑6號為試驗對象,針對不同種植密度對桑樹農藝性狀及產量的影響進行研究。結果表明種植密度與桑樹農藝性狀和產量之間存在顯著影響,當種植密度控制在11111株/hm2時,所能提供的桑葉品質產量以及養蠶性能最佳。

關鍵詞:桑樹;種植密度;農藝性狀;產量

眾所周知,桑樹具有良好的經濟價值,其葉片作為家蠶養殖行業的天然材料,有效推動養蠶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同時,由于桑樹葉片內富含多種對人體健康有利的生物成分,可以起到降血糖、消減炎癥的作用,是當代新型的藥食同源植物資源之一。

1 試驗材料與方法

1.1試驗地區的實際概況

桑樹試驗地區位于我國廣西省南寧市賓陽縣,該地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的覆蓋區域,處在北回歸線的南端邊緣,在海洋暖濕氣流的調節影響下常年高溫多雨,空氣潮濕,夏季時間長,冬季時間短,年平均氣溫維持在28.8℃,5天霜日,降水量約1589.2毫米,相對濕度在81%左右,日照時長約1566.6h,水土流失問題嚴重,土壤pH值為4.4~5.6。廣西省南寧市賓陽縣境內東方、西方以及南方三面環繞土山,中為廣西第三沖積平原,種植桑樹具有良好的適宜性[1]。

1.2具體的試驗材料

為了有效證實桑樹種植密度對其產量和農藝性狀之間的關系,本次試驗選擇使用桂桑6號,其作為優質高產抗逆性強的三倍體雜交組合,是廣西壯族自治區蠶業技術推廣站所培育并推廣的,與廣西省氣候條件、土壤環境等具有良好的適配性,在廣西種植過程中表現較好。

1.3詳細地試驗設計

為了有效驗證試驗目標,降低人為控制的干擾因素,本次試驗選取隨機區組設計的基本原則,共計設置出4種不同的種植密度,分別為10256株/hm2、11111株/hm2、12000株/hm2、13333株/hm2等,每種試驗處理所接受的田間管理技術等均保持一致性。本次試驗桑樹于2020年栽植,每年6月中旬開始夏伐,12月中旬進行冬伐,在1月中旬前后,為了確保土壤環境具有充足的肥力供應,需要在距離主樹干約20cm的位置挖掘出20cm深的土溝,每公頃一次性投入氮肥180kg、磷肥90kg、鉀肥120kg等,確保充足的肥料供應使其能夠茁壯成長,為后續試驗材料的獲取和試驗數據的記錄提供穩定的支持與助力。為了確保試驗數據具有一定代表性和科學性,每次處理需要分別重復三次左右,盡可能避免其他外界因素的干擾和影響,確保其他方面嚴格按照桑樹種植管理的常規化操作來進行,讓不同密度的桑樹在同樣管理方法的前提下,呈現出更加可靠的數據結果。

1.4試驗調查指標與測定方法

在測定桑葉產量的過程中,2022年5月20日,在各個處理中隨機選取10棵桑樹,并對其單株枝條長度、產葉量以及該種植區域春季桑葉的實際收入產量進行調查和測定。另外還要在2022年9月20日以同樣的原理,隨機選擇10株桑樹,并對其單株枝條長度、產葉量以及秋季實際收入桑葉數量進行調查和記錄。在分析桑葉品質時,于2022年9月22日在各個處理中隨機選擇5株桑樹,并摘取其每根枝條從上向下數的第5~7葉位的桑葉,將其放置在溫度為80℃的烘干箱內進行烘干處理,繼而對每片桑葉所含粗蛋白、粗脂肪以及可溶性糖進行測定和記錄。在獲取桑葉養蠶成效結果時,試驗工作人員在2022年的春秋兩季分別在不同試驗場所采集同個葉位、成熟度以及數量的桑樹葉片,并各自飼養400只781×7532品種的蠶,其他管理操作始終按照同一標準和技術來相繼完成。在這之后,分別調查25顆蠶繭的全繭量、繭層量、單繭質量、平均繭層率,計算并記錄好兩個季節各項指標的平均數值。

1.5數據分析

為確保試驗數據的準確性,有效分析桑樹種植密度與其農藝性狀和產量等方面的相關性,本次試驗借助SPSS26.0軟件對其進行顯著性差異分析和相關性分析,結合Excel表格處理軟件,對數據信息進行全面整合。

2 試驗結果與具體分析

2.1種植密度不同對桑樹農藝性狀和桑葉產量的影響

結合不同桑樹種植密度對其農藝性狀和產量的影響數據來看,桑樹的種植密度對其春秋兩季枝條數量、長度、米條和桑葉產量以及全年桑葉的總產量等,存在十分顯著的影響。

在春季的背景下,當桑樹的種植密度處于10256~12000株/hm2的范圍內時,桑樹所具備的壯條數不具備顯著差異,而當種植密度處于10256株/hm2時,桑樹的壯條數明顯多于種植密度為13333株/hm2的處理,而當密度在10256~12000株/hm2的區間范圍內時,不同桑樹之間的枝條長度差異并不顯著,但是會普遍高于13333株/hm2的桑樹種植處理。在不同的桑樹種植密度條件下,桑樹米條產量與枝條長度的變化趨勢基本保持良好的一致性,當種植密度處于10256~12000株/hm2的情況下時,各個桑樹米條的總體產量處于89.90~91.43g/m,而對于13333株/hm2的桑樹種植密度條件下,所有米條的產量為85.80g/m。也就是說,春季桑樹種植密度越高,所生產出來的桑葉產量會呈現出明顯的波峰趨勢,當其種植密度為12000/hm2時,桑葉的總體產量達到數據的最大值。

而處于秋季的基礎背景下,當種植密度逐漸增加,桑樹的壯條數量開始出現持續減少的變化趨勢,按照數據記錄已經從每株6.9條下降到6.2條,同時桑樹枝條的長度與壯條數量具有一定相似性,同樣表現為減少的趨勢。但是米條的產量與之形成反向對比,表現為先增加后減少的變化狀態。當種植密度為10256株/hm2時,米條產量為85.74g/m,當種植密度上升到12000株/hm2時,米條產量為101.81g/m,而當桑樹種植密度達到13333株/hm2時,米條總產量為86.45g/m。而桑葉的總產量在種植密度為12000株/hm2時達到最高,為20178.66kg/hm2,種植密度在13333株/hm2時,產量最低。通過對相關數據進行詳細計算與分析,發現桑葉的全年產量由高到低依次是12000株/hm2、11111株/hm2、10256株/hm2和13333株/hm2。

2.2種植密度不同對桑葉質量的影響

對調查數據進行整合分析后發現,在不同的桑樹種植密度下,桑葉本身所蘊含的可溶性糖、粗蛋白、粗脂肪等質量分數會呈現出十分顯著的影響。其中,當桑樹種植密度為10256株/hm2時,其桑葉可溶性糖質量分數為13.75a,粗蛋白質量分數為24.8a,粗脂肪質量分數為6.17a。當桑樹種植密度為11111株/hm2時,其桑葉可溶性糖質量分數為13.45a,粗蛋白質量分數為23.3ab,粗脂肪質量分數為6.16a。當桑樹種植密度為12000株/hm2時,其桑葉可溶性糖質量分數為13.3a,粗蛋白質量分數為22.26b,粗脂肪質量分數為5.85b,但是當桑樹種植密度達到13333株/hm2時,其桑葉可溶性糖質量分數為11.06b,粗蛋白質量分數為19.44c,粗脂肪質量分數為5.52c。也就是說,當桑樹種植密度在10256~12000株/hm2之間時,桑葉可溶性糖質量分數的差異并不明顯,普遍高于13333株/hm2桑樹種植密度的處理。而隨著種植密度的增加,各個桑樹的桑葉中所蘊含的粗蛋白質量分數正在逐漸從24.6%下滑到19.4%,同時,桑葉中的粗蛋白和粗脂肪質量分數隨著種植密度的增長而持續減少,即二者形成明顯的負相關關系。當桑樹種植密度分別為10256株/hm2和12000株/hm2時,桑葉粗蛋白質量分數無顯著性差異。

2.3種植密度不同對桑葉養蠶效果的影響

在不同的桑樹種植密度下,桑葉養蠶成果具有一定差異性。當種植密度為10256~12000株/hm2時,雌性蠶繭的全繭量差異并不顯著,但普遍會稍微高于密度為13333株/hm2的處理,而雄性蠶繭種植密度越高,全繭量越低。當種植密度為10256~12000株/hm2時,雌性蠶繭的繭層量差異不顯著,但是明顯高于種植密度為13333株/hm2時的繭層量,雄性蠶繭在不同桑樹種植密度下的繭層量差異并不顯著,種植密度對單繭質量不具備顯著影響。結合試驗數據來看,當桑樹種植密度控制在10256株/hm2時,單個蠶繭的質量為2.24a/g,平均繭層率為20.74a,萬蠶繭層量則達到4411.46a,而當桑樹種植密度為11111~13333株/hm2時,單個蠶繭的質量都是2.20a,其中隨著種植密度的增加,平均繭層率逐漸從20.66下滑到20.24,萬蠶繭層量則從4379.9降低到4225.88。當桑樹種植密度為10256~12000株/hm2時,平均繭層率不具備顯著性差異,但是會明顯高于種植密度為13333株/hm2的處理。

3 討論

3.1桑葉產量的高低將直接對蠶桑生產體系造成影響

結合調查數據顯示,不同桑葉種植密度下所生產出來的桑葉產量存在顯著的差異性,同時還會對其實際蘊含的營養物質造成影響。桑樹栽植密度作為不可忽視的重要環節,是除了桑樹品種之外,對桑葉產量帶來直接影響的關鍵影響因素。密度過高不僅會導致桑樹內部光照和空間的縮減,同時還會出現養分搶奪等情況,以至桑樹桑葉的產量出現明顯的下滑趨勢。桑葉產量和質量的下降使其無法為蠶桑生產體系提供充足的生物資源,蠶繭的營養物質無法得到及時補充,不利于蠶繭全繭量和繭層量的增加。所以,要想達到蠶桑生產體系的飛速發展,必須對桑樹移栽密度進行有效控制,使其每個枝條都能均勻舒展,充分利用種植區域的空間和日照,短時間內順利見到成林,為蠶桑養殖人員創造更高的經濟效益[2]。

3.2優化桑樹種植密度可以有效提高單位面積的產葉量

通常來講,控制好桑樹種植面積,能夠有效增加單位面積桑樹的總株數,使其枝條總數和長度得到相應的增長,能夠順利接收陽光并進行光合作用的葉片明顯增加,桑林進行光合作用的總面積明顯擴大,有效提高太陽能的光照利用率。反過來講,適當增加桑林的密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抑制無用枝條的生長發育,擴大有效枝條的存在比例,最大限度地發揮廣西省南陽市的生長、種植條件,為桑林總體桑葉產量的大幅度提升提供可靠的支持與保障。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過高的桑林種植面積不僅會超出當前種植區域原有的土地承載能力,同時還會造成自然環境壓力的明顯增加,進而出現桑樹產葉量減少的變化趨勢。所以要想實現桑蠶養殖的穩定高產,必然需要對桑樹種植密度進行合理管控,結合實際情況進行適當調整,為廣西省南寧市經濟效益的穩定增長提供可靠的支持與助力[3]。

3.3單株總條長是影響桑葉產量的主要農藝性狀

結合SPSS的數據相關性分析來看,桑樹總體產葉數量和單株總條長度、葉片長度、寬度、質量以及枝條總節間數、密度等具有顯著的相關性。數據結果表明,桑樹的產葉量與其單株總條長的相關性顯著(P<0.05),另外集中的相關性并不顯著,也就是說,在桑樹農藝性狀中,單株總條長對其產葉量的影響是最大的,與其他研究學者所得出的結論一致。除此之外,對桑樹桑葉產量造成影響的因素有很多,例如氣候、土壤條件以及日常管理等,桑蠶養殖工作人員在具體選擇桑樹品種時,要結合其具體的農藝性狀進行綜合分析與深入考量,優化桑樹的總體種植密度,有效促進桑葉產量的大幅度提升,順利實現經濟效益的最大化。

3.4不完全均等的種植密度有效滿足高產種植要求

針對桑樹種植密度而言,結合相關試驗數據來看,設置不完全均等的種植密度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滿足基本的高產種植需求。在同樣的種植環境下,不完全均等的種植密度相較于其他種植密度而言,桑樹的單株總條長、葉片等呈現出更好的生機與活力,不均等的種植密度使得桑樹的兩邊通氣道形成良好的邊際效應,為桑樹種植園提供充足的空氣補給與疏通,使得桑樹的光合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為廣西省南寧市賓陽縣的桑蠶養殖人員帶來更客觀的經濟收入,實現桑葉產量和質量的高效增長。不完全均等的桑樹栽植密度促進桑林內部的空氣交換與空間交錯,使其在有限的空間獲得更高的桑葉產量[4]。

3.5建立合理的密植豐產桑園,能夠帶來更高的經濟收益

試驗證明,建立起科學合理的密植豐產桑園,相較于傳統常規的桑樹種植園,會提前1~2年的時間生產,為蠶桑養殖行業的發展提供良好的契機和途徑。通過成立豐產三觀,結合系列栽培技術與綜合管理措施的靈活應用,使其逐漸形成科學的桑林空間,搭配密集型地下結構,為桑林生長提供自然生態條件,將土壤肥料、水源、礦物元素等營養物質與太陽能的光、熱等能量進行有機結合與充分利用,最終順利實現豐產、快速的桑樹種植目標。在此過程中必須合理控制桑樹移栽的密度,確保每棵桑樹都能在充足能量供應中實現快速生長。

3.6種植密度對桑樹農藝性狀與產量存在顯著影響

事實上,桑樹種植密度作為決定單位面積生物總體數量的重要因素,通常情況下,單位面積的總體產量會隨著其種植密度的增長而出現明顯的上升態勢,但是這種情況具有明顯的限制,即當其到達一定數值或者限度之后,即使再次提高種植密度,也無法實現產量的顯著增長或降低。本次試驗發現,當桑樹種植密度持續增加時,桑葉的實際總產量呈現出明顯的拋物線態勢,以先增加后減少的情況呈現在試驗工作人員的眼前,與常見結論相符。隨著桑樹種植密度等持續增長,桑葉的各項質量指標以及25顆蠶繭的全繭量、平均繭層率、萬蠶繭層量等涉及家蠶養殖的相關指標,表現出明顯下滑的發展趨勢。而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大概率是桑樹種植密度的持續增長使得原本富足的空間逐漸緊缺,桑樹的葉片需要通過相互交疊的方式來得到舒展,進而使得遮陰效果顯著加強,桑林中的透光性和通風性明顯下降,產量減少,進而最終對其品質和產量造成嚴重影響[5]。

綜上所述,對桑樹種植密度一系列試驗進行分析后得出,桑樹的種植密度對其農藝性狀和桑葉產量存在顯著的影響關系,不同桑樹種植密度所產生的結果具有明顯的差異性。因此為了帶動廣西南陽地區的農業經濟發展,在種植桑樹的過程中,需要盡可能控制好桑樹的種植密度,盡可能使其維持在11111株/hm2的密度條件下,有效推動桑葉質量、產量以及養蠶性能等達到最佳狀態,促進桑樹種植行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蔣新能.種植密度對桑樹農藝性狀及產量的影響[J].鄉村科技,2023,14(14):84-86.

[2]邱長玉,劉丹,韋偉,等.種植密度與行距配置對桑樹農藝性狀及產量的影響[J].蠶學通訊,2021,41(04):9-17.

[3]袁曼曼,吳浩,朱世蝶,等.不同種植密度對不同玉米品種農藝性狀及產量的影響[J].現代農業科技,2023(15):29-32.

[4]石燕金,韓世玉,邢丹,等.貴州喀斯特地區桑樹種植建議探討[J].現代園藝,2022,45(13):199-200.

[5]印玉萍.試述桑樹的主要栽培技術及病蟲害防治[J].農家參謀,2020(14):115.

猜你喜歡
種植密度農藝性狀桑樹
馬桑樹兒搭燈臺
桑樹變身增收“搖錢樹”
奶奶家的桑樹
種植密度對伊犁河谷移栽橡膠草農藝性狀及產量的影響
不同種植密度對棉花產量及其相關性狀的影響
甘蔗套種馬鈴薯多種密度栽培技術研究
優化種植密度下的甘薯產量形成特性研究
從農藝性狀及化學成分測定分析遠志藥材商品品規和良種選育的合理性
哭泣的桑樹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