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應用型本科高校在線學習行為分析與學習績效評估

2024-04-15 08:13付孝軍
繼續教育研究 2024年2期
關鍵詞:高校學生應用型學習者

付孝軍

(云南大學滇池學院,云南 昆明 650000)

在2020年的全球公共衛生突發事件期間,應用型本科高校全面開展在線教學,既是一次教育教學改革的重大實踐,也是一次在線教學的大練兵。為更好地實現在線學習目標,各應用型本科高校積極探索在線學習的新模式、新方法,通過“云”端創新、“云”端實踐等方式,不斷豐富在線教學的方法與形式。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背景下,如何提高應用型本科高校在線學習績效,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需通過對應用型本科高校在線學習實踐進行研究,提出提升應用型本科高校在線學習績效的策略與路徑。

一、在線學習行為內涵

(一)交互功能

交互是指學習環境中學習者之間或學習者與學習內容之間進行的信息溝通和交流活動。在線學習平臺的交互功能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學習者之間的交互;二是學習者與學習內容之間的交互。在線學習平臺中的交互工具主要有課程平臺、社交網絡平臺、教學工具和協作工具等,其功能分別為課程平臺中的課程資源與課程管理、社交網絡平臺中的師生互動與協作、教學工具中的教學設計與實施、協作工具中的協作討論與交流。

(二)課程資源

在線學習平臺的課程資源指學習者通過在線學習平臺獲得的知識和技能,是學習者進行在線學習的主要目標和內容[1]。課程資源在促進在線學習行為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問題。首先,課程資源的設計不能滿足學習者的需要,也就不能激發學習者的學習興趣;其次,課程資源制作粗糙,形式單一,缺乏吸引力;最后,課程資源缺乏互動性,難以形成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因此,需要改進在線學習平臺中課程資源的設計、制作和應用,例如,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手段制作個性化學習課件,增加趣味互動環節、設置小組討論區,提供教學視頻等教學資源。

(三)支持資源

支持資源是指為支持學習而提供的各種相關信息與資源,包括教師的教學經驗、專業知識、工具軟件、工具資源等。這些支持資源通過設計與開發,使學習者可以更好地理解課程內容,能夠更好地學習課程知識,能夠更好地完成學習任務,并能更好地對自己的學習進行反思。另外,還可以通過學習者的反饋信息和學習活動的記錄,獲取和利用相關的知識與資源,從而促進學習者認知結構的發展。支持資源包括以下三個方面,即教學經驗和教學資源、工具軟件、工具資源。其中,教學經驗和教學資源是指學習者通過在線學習平臺而獲得的相關知識與技能。

(四)其他支持資源

在線學習平臺中的其他支持資源指除了交互功能、課程資源、支持資源以外,平臺中還存在其他類型的學習資源,如視頻、音頻、圖片、文檔等。這些學習資源在形式和內容上與課程資源有著密切的聯系,同時也為學習者提供了不同程度的幫助和支持。例如,視頻可以幫助學習者了解學習內容,音頻可以幫助學習者理解教學內容,圖片可以幫助學習者進行視覺加工,文檔可以幫助學習者進行書面表達和交流[2]。因此,學習平臺中的其他支持資源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滿足學習者的需求,并能為他們提供便利。

二、應用型本科高校在線學習行為分析與學習績效評估

(一)研究方法

選取2020年春季學期在中國高校在線教學平臺(MOOC)注冊學習的627名應用型本科高校學生為研究對象,問卷主要包括學生對在線教學的滿意度、在線學習行為分析、學習績效評估模型等三部分。

1.滿意度調查問卷。通過對學生的問卷調查,了解學生對在線教學的滿意度,具體包括課程是否滿意、教學平臺是否滿意、課程結構是否滿意、師生互動情況是否滿意等方面。

2.學習行為分析。通過對627名應用型本科高校學生進行問卷調查,了解學生在線學習行為的總體情況,具體包括:在線學習期間有沒有出現過明顯的學習行為問題;在線教學期間是不是存在一定的學習障礙;在線教學期間在哪些方面存在較大困難;對在線教學的總體滿意度如何;在對在線教學內容和學習方式的滿意度方面,哪些方面是最滿意的。

3.績效評估模型。通過對627名學生進行訪談,了解他們在課堂互動和課后自主學習等方面的具體情況,同時也了解他們對于自己在線學習行為的評價,構建在線學習績效評估模型。首先,利用該模型對學生在線學習行為進行分析;其次,利用該模型對學生在課堂互動、課后自主學習等方面進行評價;最后,結合在線教學效果和績效評估模型兩個維度構建在線學習績效評估模型。

(二)數據分析

使用“學習績效”的概念來描述學生的在線學習行為,即學生在使用在線平臺或相關軟件進行學習時所產生的學習效果?!皩W習績效”是衡量在線學習效果的一個重要指標,主要包括四個方面,即課程、課程難度、課程結構和時間投入。對應用型本科高校學生進行調查,以了解其在線學習績效,從而為相關部門提供有價值的參考。為了了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是否存在困難,對學生進行了一系列的問卷調查和訪談,包括《應用型本科高校學生在線學習績效調查問卷》《應用型本科高校學生在線學習績效訪談提綱》。

在問卷設計過程中,設計了三個維度,即課程、課程難度和課程結構,每一個維度都包含多個指標。問卷共設置了20個題目,主要從學生的認知水平、學習動機、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等方面對學生在線學習績效進行調查。在訪談環節中,邀請部分學生和教師參與討論。通過調查問卷和訪談了解到,教師、學生對在線教學都有較高的評價,學生還對教師提出了一些建議[3];部分學生認為在課程難度、課程結構方面存在差異,需要根據個體差異性制訂個性化的在線學習計劃。

(三)研究結論

以應用型本科高校學生為對象,通過線上問卷調查和線下訪談,發現應用型本科高校學生的學習績效總體情況較好,但在課程難度、課程結構等方面存在差異。研究結果表明:

1.在課程難度上,學生的平均成績高于良好的水平,說明應用型本科高校學生整體的學習能力較強。

2.在課程結構上,學生在學科知識上的學習效果普遍較好,但在學科技能上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3.課程難度和課程結構對學習績效都具有顯著影響,課程難度越大、課程結構越復雜,學生的學習效果越不好。

因此,建議應用型本科高校應根據學生個體差異性制訂個性化學習計劃;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設置合理的教學難度;學校應豐富課程內容和優化課程結構。

研究存在一定局限性:一是問卷調查對象為應用型本科高校學生,不具有廣泛代表性;二是只針對應用型本科高校學生進行學習行為分析,對于其他類型高校學生研究還有待進一步深入,希望未來可以對更多類型的高校進行問卷調查。

(四)討論

2020年的全球公共突發衛生事件使在線教育迅速發展,作為一種新興的教學模式,在線教學具有學生自主學習、教師角色轉變、互動交流等優勢。在疫情期間,線上教學發揮了重要作用,但也暴露出很多問題。對此,通過對應用型本科高校627名學生進行調查,分析學生在線學習行為并構建學習績效評估模型,得出以下結論。

1.學生在線學習總體情況較好,但在課程難度方面存在差異。調查數據顯示,有34.6%的學生認為課程難度比較低,這說明應用型本科高校學生對課程的滿意度比較高。因此,應用型本科高校應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對課程難度進行調整,提高學生對課程內容的理解能力和掌握程度。

2.線上教學雖然減少了師生之間面對面交流的時間,但也讓學生有了更多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因此,建議高校應為學生提供豐富多樣的在線學習資源和優質便捷的在線教學服務。

3.應用型本科高校不同年級、不同專業間存在差異性。在大一階段,有20.3%的學生認為學習內容難度不高;在大二階段,有26.4%的學生認為學習內容難度較高;在大三、大四階段,有12.3%的學生認為學習內容難度較高。由此可見,應用型本科高校應根據學生個體差異性制訂個性化學習計劃。

4.應用型本科高校在“三通兩平臺”建設方面還需進一步完善。一方面要提升在線教學平臺及硬件條件;另一方面,要加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完善在線教學管理機制。這兩個方面都是應用型本科高校發展過程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五)研究建議

以應用型本科高校學生為研究對象,在分析了學生在線學習行為特征后,構建了應用型本科高校學生在線學習績效評估模型,并通過對627名應用型本科高校學生進行問卷調查,探究了不同特征的學生在在線學習績效方面的差異。研究結果顯示,雖然大部分學生的學習績效較好,但也存在一些問題?;谡{查結果及對學生個體差異的分析,提出以下建議:根據學生的學習需求,制訂個性化的在線學習計劃;基于個性化的在線學習計劃,引導學生合理安排時間;根據在線學習效果,及時調整教學策略,以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影響應用型本科高校在線學習績效的因素

(一)環境

研究發現,線上學習的環境對學生的在線學習績效具有顯著影響。教師和學生對在線教學平臺的滿意度較高,其中,教師對直播平臺和騰訊會議平臺的滿意度均為0.79分。研究發現,教師和學生均認為在線教學環境提供了便利的網絡學習條件和豐富的課程資源,是影響學生在線學習績效的關鍵因素。學校整體教學管理水平也會影響到學生對線上教學環境的滿意度。研究發現,學校整體教學管理水平越高,越能為學生提供優質便捷的網絡學習條件和豐富多樣的課程資源,越有利于提高學生對線上教學環境的滿意度。因此,學校應重視提升教師對線上教學環境和資源提供方面的能力建設,同時充分利用學校整體教學管理水平提高來改善線上教學環境和資源。

(二)認知

認知維度是測量學習者對學習活動的認知,包括兩個子因素:其一,學習者對知識的理解;其二,學習者對信息的處理。在疫情期間,應用型本科高校學生積極參與線上學習,教師在線授課也成為一種常態。由于學生自身年齡較小,自主學習能力較弱,對于在線學習缺乏足夠的了解和經驗積累,在教學過程中難以及時調整教學策略[4],因此,從教師層面、學生層面調查學生認知狀況。

1.教師層面。在調查中,有63.2%的教師認為在線學習效率不高,需要在下一學期增加對在線教學的重視程度。教師對于在線教學方式和平臺的使用比較生疏,在調查中有68.5%的教師認為學生對平臺操作不熟悉。教師對于在線學習存在畏難情緒,在調查中有63.2%的教師認為在線學習很難。教師對線上教學組織缺乏經驗,在調查中有48.1%的教師認為線上教學效果不理想。

2.學生層面。首先,學生對于學習內容和形式沒有明確認知,在調查中有55.2%的學生認為網絡課程對自己幫助不大;其次,學生對于在線學習活動不理解;最后,學生對于學習效率沒有明確認知。

(三)情感

從情感維度來看,對在線學習的認可與喜歡程度、參與在線學習活動的積極性滿意度和線上學習的情感體驗均與學生的學習投入存在顯著正相關關系。認可度越高,對在線學習的積極性越高;參與度越高,對在線學習的滿意度也就越高;滿意度越高,對在線學習的情感體驗就越好。在參與在線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學生感受到了來自教師和同學的關心,感受到了溫暖,從而產生積極情感體驗。對于教師來說,需要在教學過程中加強互動交流,提升教學效果;需要不斷改進線上教學方式方法,增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需要注重學生在線學習體驗,關注學生個性差異[5]。對于學生來說,要加強交流溝通,營造良好的人際關系氛圍;要互相幫助、互相鼓勵;要增強班級凝聚力,提升班級整體形象。

(四)基礎設施

1.在網絡環境方面,影響最大的是網絡速度,其次是網絡安全和網絡信號。其中,網絡速度對學生線上學習績效具有顯著影響,主要原因是學生時間觀念較強,網絡速度過慢會嚴重影響學生在線學習的注意力和積極性。

2.在硬件設備方面,影響最大的是屏幕清晰度、終端設備和顯示分辨率。屏幕清晰度會直接影響到學生的視覺效果,終端設備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效率,與網絡信號質量具有較強的相關性,與學習效果、學習投入、教師教學技能、學生學習投入和線上學習體驗也存在顯著差異。

四、應用型本科高校在線學習績效優化措施

(一)以“學”為中心,提升自主學習能力

1.提升在線學習素養。學生應掌握信息素養、技術素養、思辨素養、合作素養等在線學習基本素養以及“互聯網+教育”“互聯網+學習”的基本知識與技能,從而提高在線學習效率與效果。

2.轉變在線學習態度。學生應端正在線學習態度,激發對課堂教學的興趣,主動參與在線教學活動。

3.強化在線學習動機。學生應明確自身發展目標,通過自主學習激發個人發展潛能,確立以自我發展為中心的新型教育價值觀,從而實現自主學習與自我管理。

4.學會自主選擇與判斷。學生應根據自身條件與需求選擇適合自己的在線教學資源與方法,根據自己的進度、程度等因素確定參與在線學習活動的順序與方式。

5.增強自主管理能力。學生應養成自主管理的習慣,利用多種方式進行自我管理、自我約束、自我激勵與自我評價。

(二)以“教”為中心,創新教學設計

1.利用在線資源整合教學內容。教師可以整合慕課、微課、學習通等在線教育資源,同時可以結合高校校情、學情以及專業特色設計專題學習資源。

2.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優化教學過程。教師可借助網絡平臺實現師生之間的交互溝通;通過虛擬仿真實驗等手段對學生進行綜合實踐能力訓練;利用在線課程資源與微課資源開展案例式、啟發式、討論式的討論活動;利用大數據分析技術進行學生學習全過程的數據統計與分析[6]。

3.注重線上線下互動。教師在課堂中應加強對學生學習情況的關注與評估;在課后可借助互聯網技術開展線上輔導與答疑等活動;在需要線下實踐的課程中可以利用互聯網技術進行線上模擬實驗等。

4.注重在線教學評價。

(三)以“賽”為中心,強化實踐訓練

應用型本科高校應以“賽”為中心,充分發揮在線學習的優勢,組織學生參加各類學科競賽。學科競賽是在教師指導下,由學生自主設計、組織、開展的具有明確目標、達成一定標準和規范的實踐性活動,在理論和實踐有機結合的過程中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參加學科競賽的過程就是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消化和吸收的過程,可以提高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應用能力和綜合解決問題能力。應用型本科高校應以“賽”為中心,組織學生參加各類學科競賽,推動學生在學習理論知識后,通過參加學科競賽加深對知識的理解。以“賽”為中心,強化實踐訓練,提高實踐動手能力是應用型本科高校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重要手段[7]。

(四)以“訓”為中心,加強在線培訓

1.通過課堂教學與在線學習相結合,提高學生的理論知識水平。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通過線上直播、線下互動、模擬課堂等方式開展教學活動,豐富學生的在線學習體驗,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在“翻轉課堂”模式下,教師可利用網絡技術手段創設問題情境,使學生能夠主動參與到知識探究中。通過將線下課堂教學與線上教學相結合,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2.通過在線培訓和實踐活動提升學生在線學習能力。在在線學習中,學生常會遇到一些難以理解的問題,教師可以通過在線培訓對課程內容進行講解、分析,幫助學生建立對課程內容的理解和認知。教師可將學生在實踐中遇到的問題與課程內容相結合進行講解、分析和解決,使學生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技巧。

(五)以“建”為中心,完善在線教學平臺

應用型本科高校應以“建”為中心,完善在線教學平臺,為學生提供優質的學習資源。首先,學校要在平臺建設方面加大投入,完善在線教學平臺的功能,滿足學生的各種學習需求。其次,學校要加強在線教學平臺的宣傳與推廣力度。通過召開專題會議、舉辦線上課程培訓等方式,將相關政策、文件及學校對在線教學平臺的要求傳達到每位教師。最后,學校要定期對在線教學平臺進行檢查,及時解決出現的問題。應用型本科高校還要加強對教師在線教學能力的培訓工作。由于教師自身素質參差不齊、對信息化技術不熟悉等原因,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難以對學生進行個性化指導。因此,學校要定期組織教師開展在線學習培訓工作。通過培訓了解最新的信息技術手段和教學方法,掌握在線教學技能和技巧,進而提高教師對信息化手段和在線學習工具的應用水平。

(六)以“評”為中心,提升學生在線學習效果

評價是教學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應用型本科高校要以“評”為中心,通過合理的評價機制,對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行為進行有效監控和反饋,及時了解教學效果。一方面要建立多元化的評價機制,注重學習過程、學習結果、學習態度等方面的評價。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對學生參與度、課堂表現、作業完成情況等方面的評價。另一方面,要建立完善的評價體系。教師在課程教學過程中要建立課程學習檔案,記錄學生參加在線課程學習活動、形成性考核成績等情況。教師通過對學生學習行為進行記錄,及時發現學生在線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加以糾正,從而有效提高在線課程教學質量。

猜你喜歡
高校學生應用型學習者
關于應用型復合人才培養的教學模式探討
高校學生黨支部建設及作用發揮探索
你是哪種類型的學習者
“5-2-1”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探索實踐
十二星座是什么類型的學習者
高校學生意外傷害事件應對與處理
第8講 “應用型問題”復習精講
漢語學習自主學習者特征初探
小議高校學生違紀處分制度
關于高校學生工作的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