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少年的幻想“姐姐”

2024-04-15 01:49邵雪芬
心理與健康 2024年4期
關鍵詞:同齡小杰幻想

邵雪芬

小杰,男,16歲,職高一年級,美術設計專業,獨生子,成績較好。

自我懷疑帶來的煩惱

11月的一個陽光燦爛的中午,小杰來到了學校心理輔導站,向老師訴說了自己的煩惱?!拔一孟氤隽艘粋€‘姐姐,會跟姐姐講話或者撒嬌,如果有人打斷我,我就會變得暴躁。老師,我這樣正常嗎?”小杰個子中等,體型中等,五官端正,頭發剪得短短的,皮膚泛著健康的光澤,聲音朗朗的,看上去是個標準的陽光少年。

既然小杰說的是“姐姐”,那就順便了解一下原生家庭。小杰的爸爸是畫圖紙的設計師,脾氣暴躁,要求很高,經常會打罵小杰;媽媽是當地一所初中的科學教師,不管小杰說什么做什么她總能找到做得不好的地方,然后開始批評指責。小杰感覺自己是在暴力、否定和貶低中長大的。

小杰說自己從小受到欺凌,沒有一個朋友,到了初中跟媽媽說了以后,媽媽把他調到了自己任教的班級,但是即便這樣,同學還是會取笑他,說他是“媽寶男”,一直到初三下學期才沒有受到欺負?,F在讀了高中,班里也沒有什么朋友,只有一位男生和一位女生跟自己玩,其他人都很疏遠。

小杰懷疑自己是不是有心理問題,為什么自己會幻想“姐姐”、脾氣暴躁,同時在現實中又總受欺負,不能交到朋友呢?

支持走向探索的初訪

1傾聽支持帶來穩定

青少年來心理咨詢通常都是因為出現了情緒問題,然后就是感到無力。給他們充足的時間傾訴和宣泄,耐心傾聽、準確共情是必須的,也是最重要的。小杰從來沒有機會向任何一個人說出自己的煩惱,也沒有人真正理解自己的感受,這次終于有機會讓別人了解自己的困擾了,小杰的情緒開始平穩起來,聲音放低了,語速也慢了下來。

2正向建構帶來自尊

小杰的暴躁其實是在正常范圍內的,他并沒有對同學或者老師出現任何暴力行為,他的“暴躁”只是停留在內心的情緒速度和強度上。何況有父母這樣的“榜樣”存在,小杰在自己的房間里偷偷地“抓狂”一下,實在是再正常不過了。

盡管小杰是第一次來訪,而且談的基本上都是問題,但訪談中還是出現了很多資源:小杰的成績很好,特別是數學成績;小杰的父母都有良好的教育背景,中產家庭,父母也在能力范圍內給到了一些支持;雖然從小受同伴欺凌,但到了初三下學期這個情況就消失了,而且到了高中還有了兩個玩得比較好的同學。整體來看,情況在改善中。

當我把這些評估反饋給小杰時,他感覺好多了。

3探索詮釋帶來理解

小杰的問題里最“離奇”的就是這個幻想出來的“姐姐”,這涉及青少年的性幻想,需要進行具體化和澄清。老師問,“姐姐比你大幾歲?”“你一般在什么時間什么地方跟姐姐說話?”“你具體是怎么撒嬌的?”“你會幻想和姐姐發生性行為嗎?”小杰告訴我這個“姐姐”比他大了大約7、8歲;他隨時隨地會和“姐姐”對話的,自己想要她出來她就會出來陪著自己;睡前躺在床上會對“姐姐”撒嬌,對姐姐說“姐姐抱”、“姐姐親”這樣的話;也會幻想和“姐姐”發生性行為,但是自己不知道具體是怎么做的,自己也到網上去查過,但是沒查到。

小杰的坦誠讓老師能夠更深入地理解他的行為了:作為一個青春期的健康男孩,對年輕女性好奇、產生性幻想是很正常的;同時因為小杰在與同齡伙伴的交往中受挫,長期孤單,內心需求被父母忽略,甚至被父母粗暴對待,作為獨生子,有了既成熟又是同輩的“姐姐”,可以包容和照顧自己,可以滿足愛的需求;當他享受“姐姐”的親密陪伴和情感互動時,被打斷是容易出現暴躁情緒的;由于小杰沒有真正的性經驗,所以和“姐姐”的親密接觸停留在了“抱”和“親”的階段。這跟做性夢其實是一個道理,只不過小杰是清醒狀態下的“白日夢”罷了,用心理防御機制來解釋,就是幻想和補償。

當老師把這些詮釋反饋給小杰時,小杰似乎更能接受這樣的自己了,他吁了一口氣,好像如釋重負。

探索走向深入的再訪

一個多月后,小杰再次來訪,一坐到沙發上就開始說起自己的煩惱,“同學都討厭我,孤立我,哪怕我對他們很好,但是他們就是不跟我玩,沒人理我,沒有任何回饋,太不公平了!”小杰憤憤不平,也很是郁悶。

交朋友是第一次咨詢就提及的問題,于是這次我們圍繞人際交往進行了深入的探索。

原來小杰一直用“給好處”的方式來獲得同學的好感,比如幫人跑腿、送零食甚至借錢,原本指望他們也能有所回報,跟自己做朋友,但是發現這些人根本就“沒良心”,自己還是孤單一人。他想不明白,“為什么有些人從來不給別人‘好處,但是就有朋友呢?”

當被問到何以認為互相給與“好處”的方式就能形成好的關系時,小杰說父母就是這么對待自己的,成績好父母就喜歡,因為讓他們“有面子”,原來小杰內化和認同了功利性的人際交往方式。他不解地反問道,“這不是最簡單、最有用的方式嗎?”

老師于是追問怎么知道這是最簡單有效的方式,小杰突然發現自己的“成功經驗”還停留在小學二年級,

那時他能靠這種方法交到朋友。但在二年級以后,隨著小杰去上了很多興趣班,和同齡伙伴的交往就幾乎沒有了,孤單也就一直伴隨著他。老師問小杰有沒有因為欣賞對方的個性或者人格魅力而交往時,小杰說從來沒有。

同齡伙伴的人際交往模式已經進入到了多元深入的青少年階段,而小杰卻還停留在單一膚淺的兒童階段。小杰有種恍然大悟的感覺,老師詢問以后他會做些什么有用的事情時,小杰說:“首先就是不去討好他們了,與對方平等相處,然后就是展示真實的自己,做自己至少不壓抑,最好以后能通過互相欣賞交到朋友?!?h3>青少年助人工作的要領

青少年的自尊需要是強烈而脆弱的,在他們情緒很低落的時候,傾聽和陪伴就是支持,穩定情緒是工作起效的第一步。

用正?;夹g和資源取向看到青少年已有的資源和力量,能提升他們的自我效能感,保護自尊心。

理解和詮釋可以讓青少年更好地理解自己,更能自我接納。

探索固有行為模式背后的基本信念,可以讓青少年提升覺察,自我改變。

猜你喜歡
同齡小杰幻想
約定
Let's play!一起玩吧!
鎖不住的幻想
高個子不可怕
他鼓勵了我(二)
偷梁換柱
對我國男女不同齡退休政策的社會性別分析
對男女同齡退休建議和提案的思考
幻想畫
幻想畫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