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經注》中河流類名稱融入文創設計路徑探析

2024-04-15 09:57高煜萌司智慧汪曉春
設計 2024年7期
關鍵詞:水經注文創

高煜萌 司智慧 汪曉春

摘要:探究將《水經注》中河流類名稱融入文創設計的路徑。梳理《水經注》中河流類名稱分類的內在含義,結合皮爾斯符號學三元論對其進行分類及抽象提取,并對應至人的情感三層次,基于情感化設計理論使河流類名稱符號具象化,從而導向河流類名稱融入文創設計的可行路徑。得出《水經注》中河流類名稱融入文創設計的有效路徑?!端涀ⅰ分泻恿黝惷Q可按照皮爾斯符號學三元論分為三大類,分別對應人的情感層次中的三層次,從而可以確定各層次的具體設計內容,繼而總結出河流類名稱融入文創設計的路徑。

關鍵詞:河流文化;《水經注》;河流類名稱;文創;設計路徑

中圖分類號:TB472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0069(2024)07-0100-04

Abstract:Explore the path of integrating the names of rivers in Commentary on the Waterways Classic into cultural and creative design.By sorting out the internal meaning of the classification of river names in Commentary on the Waterways Classic, this paper summarizes and analyzes the internal meaning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ternary theory of Peirce semiotics, summarizes the abstract extraction method based on human perceptual experience, and finally gets the path of integrating it into cultural and creative design through emotional psychological feedback mechanism. The path of integrating the names of three kinds of rivers into cultural and creative design based on the emotional psychological feedback mechanism is obtained. The names of rivers in Commentary on the Waterways Classic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categories according to Pierces semiotics, focusing on “representation”, “object” and “interpretation”. According to the abstract extraction method of human perception experience, three types of river names are obtained The emphases and paths of the “instinct level”,“behavior level” and “reflection level” respectively when integrating into cultural and creative design.

Keywords:River culture;Commentary on the Waterways Classic;River class names;Cultural and creative design;Design path

引言

河流常常承載著一個民族的血脈,河流類名稱是其內涵與精神的符號化表征,而文創設計可將此表征具象化、可視化,實現特定的功能和價值,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

北魏時期的《水經注》是中國古代歷史上最早的一部記載河道水系為綱要的地理學著作,涉及了文學、地理學、歷史學等方面,其較為全面地記載了河流類名稱,是融入文創設計的極佳切入點。

目前,大多數文創設計產品沒有涉及深層次內涵,無法展現河流文化的力量,尋求有效地將河流文化融入文創設計的路徑至關重要。

一、《水經注》中河流類名稱融入文創設計的意義

(一)河流文化與文創設計的關系

河流與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息息相關,從耕種到交通,從物質到文明,中華民族的發展歷史處處離不開河流,也時時依賴著河流。而河流文化是中華民族的重要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不僅蘊含著深刻的哲學內涵和價值觀念,更是代表了一個國家、一種精神、一種文明。

作為當代表現文化內涵、傳遞精神力量的重要途徑,文創設計可為傳承、發揚河流文化提供更加親民、具象化的表現形式。隨著時代的發展,文創產品更加注重其文化價值,文創產品與河流這一強勁的中國傳統文化因素的融合可展現中國傳統文化的優勢及其與創新設計結合的魅力。

(二)河流類名稱分類及文化內涵

自古以來,在地貌學和水利學的研究中已有多部書籍對河流及其名稱有所記載。北魏時期酈道元所著《水經注》是中國古代最全面、最系統的綜合性地理著作,其以記載河道水系為綱要,具有極高的參考價值。

河流類名稱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不僅展現了河流及周圍事物的本身特征,也彰顯著其背后的精神內涵、風俗習慣等。隨著時代的變遷,河流命名也在不斷變化,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河流歷史的變遷及其文化內涵的更迭。因此,河流類名稱作為河流文化重要的一部分,可在文創設計中表現河流文化價值,彰顯河流魅力,給予人們深刻感受。

二、河流類名稱融入文創設計路徑探析

(一)《水經注》中河流名稱的分類及文化內涵

《水經注》中記載了一千多個河流類名稱,揭示了河流所在流域的地理風貌與歷史文化。根據文獻記載,可將《水經注》中河流類名稱進行以下分類[1]。

1.以數字命名。常用的數字是“一”到“十”和“百”“千”“萬”13個數字,而這些數字有不同的含義。分為單純使用數字,例如三江、五湖、九澤等,以及使用數字結合修飾詞,例如三藏水、五丈渠、七里澗等。

2.以方位命名。方位定名分為顯性定名和隱性定名,顯性定名為“四至”:東、南、西、北;隱性定名關于陰陽。分為單純使用方位詞,例如東水、南池等,與單位詞結合修飾詞,例如東丹水、南濟水等;

3.以特征命名。根據人的感官感受可分為水色特點,水流狀態特點,水深特點,自然資源或命名四種類型。

3.1以水色特點命名。中國特有的色彩序列和等級分別為黃、紅、青、黑、白,每個顏色均有對應的文化內涵,結合水的清澈狀態、水給人呈現的直觀感受,便出現了以水色命名的河流。例如黃河,黃色源自對古代地神的崇拜,黃色也是中央之色,因此得名。

3.2以水流狀態特點命名。例如長江,其長度可觀,難以窺全貌,加之唐詩發展,因此得名。除了河流鮮明的特征以外,還可以與其他事物的外表和形狀相結合,例如天上的星辰,人類動物的器官等。例如湍河有湍急之意,文水是由于水面波紋繁復得名。另外,河道形狀也可命名,例如明月池,馬頰河等。

3.3以水聲特點命名。有些河流極具水聲特色,例如沁水,由于水從高處宣泄而下,巖石受到泉水嚴重擊,發出隆隆的轟響,沁水由此得名。

3.4以自然資源或特產命名。不同的流域孕育出不同的自然資源,有許多用此類特點來命名的例子。例如桑干河,因傳說每年桑葚成熟的時候河水會干涸而得名。

4.以人物歷史故事命名。古代名流故事一直是各地的佳話,表達著人們對前人的紀念緬懷之情,河流類名稱使用歷史人物故事命名的方式很常見,例如屈潭,因紀念屈原而得名。

5.以姓氏命名。以姓氏作為地域名稱是一種常見的命名方式,分為以姓命名,例如索水、姜水等,和以氏命名,例如屯氏河、竇氏泉等。

6.以神話傳說命名。以神話命名也是河流類名稱中重要的一類。例如珠江,傳說中一個外國商人的一顆珍珠飛到了江里,珍珠變成了石頭,露出了水面,當地人就把這塊石頭稱為海珠石,珠江名稱由此而來。

7.以寄托美好意愿命名。中國文化凸顯人文主義精神,注重和諧與中庸思想,富有安土樂天的情緒,在河流命名中也同樣表達了人們這樣美好的愿望。例如汜水,由于當地人祈求此河汜愛博大,能滋潤地下,故命名為汜水。

8.以動物命名。世界各個民族都有自己崇拜的動物,有些是現實中存在的,如虎、鹿、豹、狼,也有些是人們想象中虛構的,例如獨角獸、龍、鳳凰。以現實中存在的動物命名例如大蛇水、鯉魚澗、白鹿淵等;以想象中虛構的動物為名例如龍灘、龍眼泉等。

9.以詞義文化來源命名。某些河流類名稱取字或者詞的意義來命名,傳達某種文化內涵。例如均水取其調和,均分之意;斷江由于大禹治水時認為江水太小,開了個峽口江就會被截斷,所以取名斷江。

(二)河流類名稱融入文創設計策略分析

河流類名稱作為文化的載體,具有能指和所指的雙重作用,可以被認定為一種符號。利用皮爾斯符號學理論可將河流類名稱進行分類以及抽象化處理,分為注重“表征”要素、注重“客體”要素和注重“詮釋”要素(后續也分別稱為Ⅲ類、Ⅱ類和Ⅰ類)的三大類河流類名稱符號,以此提煉出河流類名稱中的核心部分,繼而應用于文創設計中。

在進行抽象處理后,可引入情感化設計理論使此符號具象化,由于情感化理論將人的情感分為“本能層”“行為層”和“反思層”三種層次,可分別與皮爾斯符號學三元論中的“表征”“客體”“詮釋”三要素進行對應,從而將河流類名稱這一符號更加契合、順利地引入至文創設計中。

(三)符號學語境下河流名稱的抽象提取

皮爾斯符號學三元論認為符號具有循環的邏輯結構,符號是表征(Representamen)、客體(Object)、詮釋(Interpretant)的三元關系。表征是符號顯性的可被感知的部分;客體是符號所代表之物;詮釋即符號在人腦中喚起的認知以及產生的心理印象[2]。三元關系中各要素相互聯系,缺一不可。而在河流類名稱這一符號上,其表征即名稱及其所組成的漢字的字形、字音等表面特征,客體即這一名稱所指代的河流及與其相關的一切設施、環境等事物,詮釋即在名稱背后所蘊含的文化內涵及歷史背景等更加抽象的部分。

因此,本文將《水經注》中河流類名稱分類進行了歸納與整理,重新歸納為三大類(如表1所示):第一類,是注重“詮釋”方面的河流類名稱(表中深藍色部分),主要包括以數字命名、以方位命名、以寄托美好意愿命名、以詞義文化來源命名的河流類名稱,由于此類名稱在表征上很難觀察出其間差別與特點,它們往往通過獨特的文化內涵和含義彰顯河流及其名稱的區別;第二類,是注重“客體”方面的河流類名稱(表中藍色部分),主要包括以自然資源或特產命名、以人物歷史故事命名、以姓氏命名、以神話傳說命名、以動物命名的河流類名稱,這些名稱所指代的客體不僅僅是河流本身,還包括河流相關的自然資源或特產、河流周邊地域文化與地方特色以及河流相關歷史人物故事等,客體的豐富性將使河流類名稱具有更多層次的表述和指代性意義;第三類,是注重“表征”方面的河流類名稱(表中淺藍色部分),主要包括以特征命名中的以水色特點命名、以水流狀態特點命名、以水聲特點命名的河流類名稱,這類名稱僅在最直觀的角度就可以給人以感官方面的了解和認識,同時這類表征也具有一定的文化內涵和意義,在抽象提取亦不能忽略。

(四)抽象提取內容在文創設計的表達

為使抽象提取內容融入文創設計,需要引入面向最終產出的更具體的設計理論。美國學者唐納德·A·諾曼提出情感化設計理論,情感化設計一方面可以滿足消費者或旅行者的情感需求,另一方面,長期的情感價值有助于文創產品塑造自身品牌,并因此深入人心[3]。

情感化設計將人類情感分為三層:“本能層”“行為層”與“反思層”[4],“本能層”是用戶在感官上即可感受的反饋層次,通常包括形狀、顏色、材質等方面;“行為層”強調用戶和產品進行互動,產生體驗的反饋層次,包括功能、易理解性、易用性和感受;“反思層”則是更高層次上用戶對于價值、理念等感悟的反饋層次,通常包括信息、文化以及產品的含義及用途,這三者層層遞進,相輔相成,相互促進[5][6]。這一理論在進行河流文化文創設計時具有極高的借鑒意義:若抽象提取內容更加注重“表征”要素,在進行映射時,人類情感的“本能層”起到主導作用,根據人的認知習慣,此時的文創設計可通過喚起人類情感的“本能層”繼而擴展到“行為層”和“反思層”以突出表現河流類名稱的“表征”要素;以此類推,可得出抽象提取內容與人類情感映射的對應關系(如圖1所示)。

其中一類的河流類名稱將主要映射到人類情感層次的反思層,并從反思層滲透進行為層和本能層,二類的河流類名稱將主要映射到人類情感層次的行為層,并滲透到本能層及反思層,三類的河流類名稱將主要映射到本能層,繼而升華至行為層和反思層。

在這樣的映射之后,本文將對上述三大類的河流類名稱基于“本能層”“行為層”和“反思層”進行融入文創設計的初步探析(如表2、圖2所示)。

(五)“永定河”名稱融入文創設計的路徑實踐

永定河,古稱治水、渾河、無定河等,是海河流域七大水系之一;永定河下游河道因泥沙淤積,形成地上河,而且遷徙不定,故舊稱“無定河”[7],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始稱永定河,寓意永遠安定、平定。

1.“永定河”名稱的抽象提取

基于上述解釋,可將永定河的名稱歸類于“以美好意愿進行分類”這一部分,從屬于第Ⅰ大類的河流類名稱,即其抽象提取更注重皮爾斯符號學三元論中“詮釋”的內容,可映射至人的情感層次中的“反思層”,從而滲透到“行為層”以及“本能層”。

2.“永定河”名稱符號融入文創設計路徑

綜上,在文創設計中,可從“反思層”的思考入手,充分考慮“永定河”這一名稱的信息、文化、含義和用途等,繼而為“行為層”“本能層”的設計進行指導。在“反思層”上,“永定河”這一名稱表達了人們期盼和平安泰的心理,這不僅是自古至今人們對于兼具興旺與毀滅的河流力量的思考與辨析,更是中華民族歷來的美好意愿。從而可以導向“行為層”的文創設計:在功能上,文創產品可以具有安定鎮壓的作用,例如鎮紙可熨平字畫;或是訂書機“安定”紙張等;在易理解性上,文創產品最好為日常生活用品,符合人們的認知習慣,使其能夠較為輕松地使用;在易用性和感受上,要求文創產品能夠讓人們輕松地享受成果。在“本能層”上,為展現安定之意,“永定河”名稱的文創設計在外觀上可采用較為方正、對稱的形狀,較低明度、飽和度的顏色,較為粗糙、啞光質地等(如圖3所示);有文章指出[8][9],文化創意產品設計需要傳統材質的合理運用及創新使用、考究工藝的精湛技術、經典造型的一脈相承、功能及形制的創新、情感化設計以及互聯網推廣等,這些都為最終的文創設計產出提供了相應的理論依據。

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以《水經注》中河流類名稱為文創設計的切入點,將其作為符號依據皮爾斯符號學三元論進行歸類,并分別與情感化設計中人類情感的三層次進行映射,再從某一層次向另外兩個層次進行滲透,實現各層次間的互聯和呼應,繼而得出各層次的具體設計內容,為最終的文創設計給予切實的可行方案。另外,本文也針對永定河進行了實踐。該設計路徑以小見大,從河流類名稱為切入點對我國河流文化的文創設計做出貢獻。然而,由于中國河流文化博大精深,韻味無窮,本文難以全面觸及,因此,對于河流文化名稱、地理、文化、歷史等方面進行深入探究并完善其融入文創設計的設計路徑是下一步亟待完成的課題。

參考文獻

[1]張亞利. 《水經注》河流類名稱的語言與文化關系例釋[D].陜西師范大學,2017.

[2]李巧蘭. 皮爾斯與索緒爾符號觀比較[J]. 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 版)2004(01):115-120.

[3]楊帥.基于情感化設計的敦煌飛天文創設計研究[J].設計.2022(11):58-61.

[4]馬廣韜,何鑫賢.基于情感化的小戶型智能家居設計分析[J].設計.2022(02):134-136

[5]毛不凡,范旭東.基于情感化設計理論的燈具設計研究[J].設計.2022(20):127-129

[6](美)唐納德·A·諾曼著.設計心理學3:情感化設計[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

[7]天津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天津市志·自然地理志[M].天津: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16:44

[8]游曉蔓.文化創意產品下黃河澄泥硯傳統工藝的“再設計”研究[J].陶瓷研究,2020,35(04):62-65.

[9]陳艷. 基于傳統文化的產品設計方法研究[D].華東理工大學,2014.

猜你喜歡
水經注文創
陶溪川文創街區
〈水經注〉與魏晉南北朝地理文學文獻研究》簡介
《歲寒三友文創海報》
當文學IP成為“文創”
“不落灰”的文創
鏵芯文創
“文創”讓文物“活起來”
《史記索隱》與《史記正義》引《水經注》考
唐代李賢《后漢書》注引《水經注》考
酈道元所見早期園林——《水經注》園林史料舉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