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高質量公共服務測算與區域差異分析

2024-04-15 09:16高春亮鄭聰
關鍵詞:人力資本

高春亮 鄭聰

[摘要]高質量公共服務關乎高質量發展。文章使用2000-2020年280個城市面板數據,探析了我國城市高質量公共服務發展趨勢。以人力資本為產出,政府公共服務供給為投入,使用DEA-Malmquist模型計算城市公共服務全要素生產率作為衡量高質量公共服務供給水平的指標,并通過Dagum基尼系數分析了我國高質量公共服務均等化區域差異。研究發現,我國高質量公共服務在2012年均等化收斂速度存在顯著差異,且在2012年后收斂速度更快?;谏鲜龇治?,給出了促進高質量公共服務均等化的政策建議。

[關鍵詞]高質量公共服務;人力資本;DEA-Malmquist;Dagum基尼系數

[中圖分類號]D61;F126[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2095-0292(2024)01-0083-05

[收稿日期]2023-11-20

[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一般項目“高質量公共服務空間極化破解及均等化路徑研究”(22BJL084)

[作者簡介]高春亮,集美大學財經學院教授,經濟學博士,博士后,研究方向:公共服務與區域經濟;鄭聰,集美大學財經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公共服務與區域經濟。

一、引言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增進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質,要“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提高公共服務水平,增強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實推進共同富裕?!备哔|量公共服務均等化關乎高質量發展,高質量公共服務均等化是實現共同富裕目標重要組成部分。國家歷來重視公共服務發展,自2012年《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十一五”規劃的建議》第一次提出“公共服務均等化”,到《“十四五”公共服務規劃》提出要推動公共服務高質量發展,我國公共服務體系不斷完善。高質量公共服務不僅僅是基本公共服務基本面的擴大,更是推動我國人力資本高速發展,促進高質量發展的需要。因此,測算高質量公共服務供給水平,分析其區域差異,進而充分探析我國高質量公共服務均等化發展趨勢,為促進我國高質量公共服務資源優化配置,為我國進一步實現高質量公共服務均等化提供參考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現有文獻主要通過構建指標體系來衡量我國公共服務發展狀況及其均等化發展趨勢。辛沖沖、陳志勇(2019)[1](P52-71)通過凸顯政府“服務型”核心屬性選取相關指標構建公共服務供給水平體系,并使用熵權值法計算“基本公共服務供給綜合指數”,進而通過核密度和Dagum基尼系數分析我國公共服務供給分布動態和地區差異;董艷玲、李華(2022)[2](P24-43)通過八大維度,21個指標構建基本公共服務指標評價體系,同樣采用熵權值法計算基本公共服務供給總指數,并通過Dagum基尼系數、方差分解和二次指派程序(QAP)探析了我國基本公共服務供給區域差異來源、結構差異來源和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形成機理。此外,還有學者僅從單一維度衡量我國基本公共服務發展趨勢。董麗晶等(2021)[3](P41-45)選取公共衛生服務資金籌集、服務資源、服務提供及服務結果4個方面構建評價指標體系,并通過集對分析模型和障礙度分析方法分別測度了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水平和確定造成各省份均等化水平差異的主要因素;劉大偉(2023)[4](P77-87)通過政策和教育統計數據分析發現,我國基本公共教育依舊存在較多問題:城市地區的發展程度普遍高于農村地區、“中部塌陷”現象較為明顯、弱勢群體享有的保障水平有待提升。還有不少學者基于城鄉發展差距也對城鄉基本公共服務進行了研究。例如劉成奎和王朝才(2011)[5](P25-29)選取社會保障指數、衛生服務指數、義務教育指數和基礎設施指數構建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指體系,并通過綜合評分法計算了我國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指數,探析了我國區域城鄉基本公共服務發展差距。楊曉軍和陳浩(2020)[6](P127-145)通過對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研究發現,不同區域的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差距存在較大差距。

通過對現有文獻梳理可以發現,現有文獻主要通過構建基本公共服務指標標體系,并進而計算基本公共服務供給指數來測度我國公共服務發展程度并進行區域、城鄉差距分析。但鮮有文獻涉及高質量公共服務的測度,同時現有文獻僅僅關注基本公共服務供給單一方面,容易割裂公共服務與人力資本發展的聯系,進而容易忽略公共服務對人的發展。公共服務通過各方面發展促進人力資本積累,二十屆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提出,“現代化的本質是人的現代化”,“人口發展是關系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大事”。因此文章將高質量公共服務定義為公共服務供給滿足人力資本發展的效率,其中公共服務主要包括政府對公共服務諸如教育、醫療等建設的投入,而教育、醫療和移民是人力資本的主要來源(Becker,1994)[7],因此將人力資本作為產出。因而文章使用DEA-Malmquist模型計算公共服務投入產出全要素生產率以衡量高質量公共服務供給水平。并通過Dagum基尼系數、分析我國高質量公共服務差異及其主要來源。

二、研究設計、方法與數據說明

(一) 高質量公共服務供給水平測算

文章主要通過公共服務與人力資本理論與經濟增長“索洛余值”理論測算高質量公共服務供給水平。公共服務是人力資本積累的主要來源(劉尚希,2019)[8](P3-5),相關學者研究認為教育、學生質量、醫療和城鎮化等對人力資本積累具有顯著影響(程銳、夏楠、馬莉莉,2023[9](P35-63);劉歡,2023[10](P81-94);亢延錕、侯嘉奕、陳斌,2023[11](P140-164))?!八髀逵嘀怠北硎窘洕l展中除去投資和勞動后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即全要素生產率,可以衡量經濟高質量發展。因此文章通過借鑒經濟高質量發展,使用公共服務為投入、人力資本為產出計算公共服務 “索羅余值”以衡量高質量公共服務供給水平,因此可以構建方程:

P=F(X)+δ ? ? ? ?(1)

其中,P為人力資本總量,作為公共服務產出,δ為“索洛余量”,用以衡量高質量公共服務供給水平。X為相關公共服務投入,為盡可能考慮投入的全面性和文章的研究目的,公共服務投入具體包括:學校數、老師數、學生數、醫院數、財政教育支出、醫生數、床位數、圖書館藏書量、公共設施建設面積、師生比,均以總量進行計算。使用DEA-Malmquist模型全局進行效率計算,累乘可以得到高質量公共服務供給水平H。

學界關于人力資本的計算具有多種不同的方法,限于數據的可得性,文章主要采用朱平芳于[12](P84-95)2007年提出的方法計算城市人力資本。其主要計算公式為:hg=[w(h)/w*(1)]1/(2β)。

(二) 區域差異分解

對于差距的測算與分析,有泰爾指數和基尼系數等方法,但由于基尼系數無法對地區差異進行分解,泰爾指數在處理識別子群交叉項問題上存在不足,而Dagum基尼系數在分析時既能對區域差異進行區域內、區域外和超變密度三方面分解,同時也能識別子群交叉項問題,因而使用Dagum基尼系數進行區域差異分解。Dagum基尼系數主要公式如下:

G=Gw+Gnb+Gt? ? (2)

G表示總體差異,Gw為區域內差異貢獻度,Gnb為區域間差異貢獻度,Gt為超變密度的貢獻度,相關推導與說明參照Dagum(1997)[13](P515-531)。三、高質量公共服務供給水平計算與結果分析(一) 人力資本估算結果分析

圖1為人力資本均值總體變化趨勢與勞動報酬變化趨勢。圖a為本文估算的人力資本,總體趨勢為先在2003-2008年略有下降,2009年后快速上升,文章認為主要與計算人力資本的方法相關,根據人力資本計算方法可知,勞動報酬下降會影響總體人力資本的貢獻。圖b為中國人力資本與勞動經濟研究中心使用J-K收入法計算的中國人力資本變化趨勢數據來源于中國人力資本與勞動經濟研究中心:http://humancapitaldynamic.cufe.edu.cn/public/index.html,可以發現其趨勢與文章所計算的人力資本變化趨勢較為一致,說明文章計算的人力資本是可行的并符合實際發展情況。圖c,中國勞動報酬占比在2003-2008年期間呈現一定的下降,而根據人力資本的計算方法,勞動報酬的下降表明人力資本對GDP貢獻的降低,因而2003-2008年期間人力資本略有小幅下降趨勢。

圖1人力資本變化與中國勞動報酬占比變化趨勢圖2為分區域人力資本年均值變化趨勢,從總體變化趨勢來看,所有區域均呈現先緩慢下降后快速上升的趨勢,與全國變化較為一致。但從不同區域來看,2000-2008期間東北地區人力資本均值最高,這與東北地區早期工業化發展快,具有扎實的工業基礎,人口大量流入有關,因而人力資本存量水平較高。但在2008年后,東部城市人力資本均值與其他地區則迅速拉開了距離,這得益于東部經濟的快速發展,尤其是長三角與珠三角地區的快速發展,虹吸效應明顯,大量人口流入,進而人力資本得到了快速發展。中部與西部相比差距較小,但從均值上來看,中部依舊比西部要高,并在2020年超過東北地區,處于人力資本第二區域,這意味著中部地區也在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口流入中部地區,人力資本存量在快速增加。綜上所述,盡管不同區域人力資本年均值均呈現上升趨勢,但不同區域增長速度和增幅不同,區域間人力資本存量差距在中短期中仍然存在。

(二) 高質量公共服務供給水平測算結果

關于全要素生產率,使用DEA-Malmquist模型的全局估算,可以通過逐年累乘全要素生產率的變化率得到每年的全要素生產率。但是對于基期2000年而言,若對所有城市全要素生產率基期取為1,將會消除各個城市異質性,因而使用明瑟方程,通過計算2000年280個城市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再以各城市的平均工資放入方程,進行截面回歸,進而將每個城市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帶入回歸方程,得到每個城市的估計系數,以此估計系數作為每個城市的基期高質量公共服務供給水平。

圖3為高質量公共服務供給水平總體均值變化趨勢。圖a為以明瑟方程計算的高質量公共服務供給上水平,圖b為以1為基期計算的高質量公共服務供給水平,兩者在變化趨勢上較為一致,但以明瑟方程計算的高質量公共服務供給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反映各個城市的異質性??傮w上我國高質量公共服務發展速度較慢,這可能是因為城鎮化的快速發展,人口大量流入城區,但公共服務供給并未能滿足人力資本發展的需要,從而造成高質量公共服務供需存在較大矛盾。在總體變化上與人力資本變化趨勢較為一致,依舊呈現2000-2008年下降,后快速上升的趨勢,這說明我國城市高質量公共服務供給水平與人力資本具有高度相關性。就總量和增長速度變化而言,從013上升為015,僅增加了2%不到,年均增長速度僅為06%,增幅為1538%,這說明我國總體高質量公共服務供給水平還存在較大不足,長期中仍然存在供需不平衡問題。

圖3全國高質量公共服務供給水平變化趨勢圖4為分區域高質量公共服務供給水平均值變化趨勢,就變化趨勢言,各區域變化趨勢與全國總體變化趨勢一致,均呈現先下降后上升趨勢。高質量公共服務供給水平按照東部、西部、東北、中部順序下降。西部城市高質量公共服務供給水平較高可能是因為國家轉移支付、西部大開發等發展政策和戰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西部高質量公共服務供給的難度,雖然東北地區也受到了東北振興等戰略的扶持,但由于西部與東北在早期發展上存在較大的差距,且東北人口的大量流出也進一步導致高質量公共服務供需存在巨大矛盾,導致高質量公共服務供給水平存在邊際效應遞減;而西部高質量公共服務供給水平由于發展空間大,具有顯著的邊際報酬遞增效應,因而西部高質量公共服務供給水平發展較快。

(三) 區域差異分析

圖5為高質量公共服務供給水平Dagum基尼系數變化圖。從時間變化來看,我國和分區域高質量公共服務供給水平均在2012年前存在波動趨勢,而2012年后則存在較為明顯的下降趨勢,雖然2019-2020略有上升,但這可能是因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影響,因此在2012年后總體上可視為下降趨勢。分區域來看,我國高質量公共服務供給水平差距呈現隨時間擴大的趨勢,但不同時間段會有不同的趨勢;且東北區域內部差距是四大區域中最大的,西部次之,東部緊接,中部最小?;嵯禂当砻魑覈哔|量公共服務供給差距呈現一定的擴大趨勢,而不同區域間呈現不同的發展趨勢,會進一步擴大區域間高質量公共服務供給水平差距。

圖5高質量公共服務供給水平Dagum基尼系數變化圖圖6 為Dagum貢獻率,主要貢獻來源為超變密度貢獻率。從貢獻程度來看,組間貢獻率大于組內和超變密度差異,組間貢獻率在5303%~5693%之間,組內和超變密度貢獻率相對接近,組內貢獻率在2158%~2302%之間,超變密度貢獻率在2117%~2424%之間,這說明我國高質量公共服務供給差異的貢獻來源按組間差異、超變密度差異和組內差異順序下降,且組間差異是高質量公共服務供給水平差異的主要差異來源。但從變化趨勢來看,組間貢獻率呈現波動下降趨勢,而組內貢獻率和超變密度貢獻率呈上升趨勢。因此,在處理我國高質量公共服務供給水平差異問題時,需要著重解決區域間發展不平衡問題,但要警惕區域內部差距進一步擴大。

四、結論

本文基于280個城市2000-2020年的數據,將高質量公共服務定義為公共服務供給滿足人力資本發展的效率。先通過估算城市人力資本存量,接著使用DEA-Malmquist模型計算出公共服務投入產出效率來衡量高質量公共服務供給水平,最后利用Dagum基尼系數分析了全國和區域層面高質量公共服務供給水平的差異及其來源,得到結論如下:(1)我國高質量公共服務供給還存在較大不足,增長速度較慢,雖與人力資本發展存在較大相關,有利地推動了我國人力資本的發展,但仍需持續完善;(2)我國區域間高質量公共服務供給水平差距較大,且差距呈現擴大趨勢;同時主要差異來源為區域間差距。區域內部差距亦呈現擴大趨勢,其中尤以東北區域內部差距最大。

基于上述結論,給出高質量公共服務均等化發展的政策建議:(1)持續推動高質量公共服務體系建設。通過“十二五”規劃和《“十三五”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規劃》等規劃和精神,雖然我國高質量公共服務供給呈現上升趨勢,但發展速度較慢,因此要持續推進高質量公共服務體系建設,不僅要擴大公共服務基本面,還需要通過優化教育資源、完善醫療服務體系等建立高質量公共服務體系。(2)重視區域間高質量公共服務供給非平衡發展現狀。由于長期以來不同區域間經濟發展水平等的差距,區域間高質量公共服務均等化在短期內實現難度較大,正因如此,在政策制定上要充分考慮區域間高質量公共服務供給水平的差距,制定切實有效的促進高質量公共服務區域間均衡發展的政策,如優化區域間教育資源配置、加快區域間醫療資源共享、在基本公共服務基礎上納入其他盈利性公共服務等,同時,也要注重其他諸如經濟發展水平、城鎮化、財政自給率和人口密度等對高質量公共服務均等化有影響的因素,多維度、多層次的促進高質量公共服務均等化進程。(3)重視區域間高質量公共服務供給發展趨勢。對于高質量公共服務供給水平較低的區域,不僅需要進一步通過轉移支付等政策促進其高質量公共服務快速發展,還需要通過自身經濟發展、加快城鎮化、用好財政自主權來輔助提升高質量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

[參考文獻]

[1]辛沖沖, 陳志勇中國基本公共服務供給水平分布動態、地區差異及收斂性[J]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 2019(8)

[2]董艷玲,李華.中國基本公共服務的均等化測度、來源分解與形成機理[J]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 2022(3)

[3]董麗晶, 林家熠, 蘇飛, 等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水平測度[J] 統計與決策, 2021(9)

[4]劉大偉社會轉型中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務均等化[J] 教育研究, 2023(10)

[5]劉成奎, 王朝才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指標體系研究[J] 財政研究, 2011(8)

[6]楊曉軍, 陳浩中國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區域差異及收斂性[J] 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 2020(12)

[7]Becker G S Human Capital: A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Analysis,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Education[M]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3

[8]劉尚希人力資本、公共服務與高質量發展[J]消費經濟,2019(5)

[9]程銳,夏楠,馬莉莉高校擴招、人力資本與產業結構升級[J]教育經濟評論,2023(2)

[10]劉歡公共教育支出對人力資本積累的影響[J]經濟評論,2023(4)

[11]亢延錕,侯嘉奕,陳斌開教育基礎設施、人力資本與共同富裕[J]世界經濟,2023(7)

[12]朱平芳, 徐大豐中國城市人力資本的估算[J] 經濟研究, 2007(9)

[13]Dagum C A New Approach to the Decomposition of the Gini Income Inequality Ratio[J] Empirical Economics,1997, 22(4)

猜你喜歡
人力資本
陜西省各地區人力資本水平綜合評價與分析
勞動力轉移對農業生產的效應分析
淺析人力資本出資法律問題
企業培訓模式下的投資選擇研究
基于CGSS2013調查數據的我國區域間收入不平等影響因素分析
淺談國有企業人力資本投資與改革研究
企業人力資本會計計量方法的新探
內生經濟增長理論對貴州經濟發展的研究
淺析人力資本的經濟權利與企業剩余分配
人力資本對農民收入的影響:理論及實證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