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析兒童保健醫生嬰幼兒營養與喂養知識干預的臨床效果

2024-04-15 13:10李恩芽
保健文匯 2024年2期
關鍵詞:營養狀況嬰幼兒保健

文/李恩芽

正確的喂養方式能夠促進嬰幼兒健康發育成長,但是大部分家長缺少喂養知識,嬰幼兒營養和喂養知識面有限,導致嬰幼兒家庭喂養存在諸多問題,不能夠確保嬰幼兒營養狀況充足,無法保障其生長發育健康[1]?,F階段,兒童健康檢查以兒童保健服務為主,但是缺少家長在喂養行為和知識方面的指導,為改善此現狀需要積極為家長提供營養與喂養知識的干預服務[2]。本文為2021 年12 月至2022 年12 月期間在我院就診的嬰幼兒64 例實施常規保健指導與兒童保健醫生營養與喂養知識干預下的保健指導,研究并比較保健效果,具體過程和結果如以下報道。

1 資料和方法

1.1 基本資料

研究對象選用時間為2021 年12 月至2022 年12月期間,均為在我院就診的嬰幼兒,按照隨機數字表法為研究對象分組,即觀察組和參照組,各組均為32 例。參照組內,囊括男性20 例、女性12 例,年齡范圍從1 個月至17 個月,平均年齡是(9.37±0.24)個月。觀察組內,包括男性19 例、女性13 例,年齡范圍從2 個月至16 個月,平均年齡是(9.48±0.37)個月。兩組相比所得,年齡和性別方面均沒有較大區別,符合比較條件(P>0.05)。

1.2 方法

參照組:開展常規保健指導,具體內容包括告知家長嬰幼兒體檢、疫苗接種時間,解答家長疑問,就診時為家長進行健康宣教,告知家長產后喂養方式的利弊,讓家長注意衛生等。

觀察組:在常規保健指導基礎上,加入兒童保健醫生營養與喂養知識干預,具體方式如下。對嬰幼兒生長發育情況進行評估,使用問卷調查、口頭詢問方式掌握嬰幼兒家長對喂養和營養知識的了解情況,為嬰幼兒制定個體化營養、喂養知識干預方案,干預過程中進行電話和微信隨訪,隨時掌握嬰幼兒生長發育情況,發現問題及時指導、糾正,保證方案的及時性、個體化,促進嬰幼兒健康生長。定期舉辦嬰幼兒營養與喂養知識講座,邀請家長參加,針對營養和喂養知識向家長詳細講解,提升家長認知度和照護能力。詳細向家長講解嬰幼兒日常喂養方式和技術,告知家長嬰幼兒喂養知識,使家長充分認知正確喂養對嬰幼兒成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嬰幼兒營養指標、不良營養狀況、家長喂養知識掌握度和喂養照顧能力、生長發育指標情況進行觀察分析。營養指標包括血紅蛋白、人血清白蛋白兩方面;不良營養狀況包括肥胖、消瘦、低體重、生長遲緩四方面。家長喂養知識掌握度以及喂養照顧能力通過調查問卷方式評定,分值越高表示掌握度越高、照顧能力越強。生長發育指標包括發育商、身高、體重三方面。

1.4 統計學方法

檢驗工具選用SPSS22.0 統計學軟件,統計指標以計量、計數為主,檢驗標準分別為T 值、卡方值,呈現方式分別為(均數±標準差)和n(%),統計學意義評定標準為P<0.05。

2 結果

2.1 對比不良營養狀況發生率

雙方不良營養狀況發生率方面,觀察組發生率更低(P<0.05),詳見表1。

表1 不良營養狀況發生率的比較 [n(%)]

2.2 對比營養指標

雙方營養指標相比,觀察組指標更優(P<0.05),見表2。

表2 對比營養指標(±s,g/L)

表2 對比營養指標(±s,g/L)

組別例數血紅蛋白人血清白蛋白干預前干預后干預前干預后參照組32112.54±10.42120.54±11.1526.35±5.2130.47±5.76觀察組 32112.75±10.61131.67±12.6226.42±5.3437.46±5.72 t 0.0793.7300.0534.871 P 0.936<0.0010.957<0.001

2.3 家長喂養知識掌握度、喂養照顧能力的比較

家長喂養知識掌握度、喂養照顧能力方面,研究組評分高于常規組(P<0.05),如表3 所示。

表3 家長喂養知識掌握度、喂養照顧能力的比較(±s,分)

表3 家長喂養知識掌握度、喂養照顧能力的比較(±s,分)

組別例數家長喂養知識掌握度喂養照顧能力干預前干預后干預前干預后參照組325.51±0.328.31±0.425.41±0.428.24±0.52觀察組325.64±0.549.47±0.855.35±0.329.37±0.96 t 1.1716.9210.6425.854 P 0.245<0.0010.522<0.001

2.4 生長發育指標的比較

生長發育指標方面,研究組高于常規組(P<0.05),如表4 所示。

表4 生長發育指標的比較(±s)

表4 生長發育指標的比較(±s)

組別例數發育商(分)干預前干預后參照組3271.41±4.1074.15±3.02觀察組3271.43±4.2178.10±5.32 t 0.0193.652 P 0.984<0.001

續表4

表4 生長發育指標的比較(±s)

身高(cm)體重(kg)干預前干預后干預前干預后67.02±2.4374.45±3.017.01±1.1010.33±1.25 67.19±2.5677.62±3.327.12±1.1011.62±1.67 0.2724.0010.4003.498 0.786<0.0010.690<0.001

3 討論

嬰幼兒時期,其身體發育速度較快,各項功能發育均依賴營養攝入,做好母乳喂養、輔食添加工作,能夠提高嬰幼兒營養水平,可促使嬰幼兒健康發育,因此,家長掌握嬰幼兒喂養方法并積極落實對于嬰幼兒營養水平的提升非常關鍵。

想要家長掌握嬰幼兒喂養方法和技巧,需要依靠對家長的指導和干預,結合健康宣教工作的積極開展,才能夠確保家長對嬰幼兒營養攝入需求的滿足。嬰幼兒階段,如果家長沒有進行科學合理的喂養,容易導致嬰幼兒產生貧血、生長發育遲緩等情況,而過度喂養會導致嬰幼兒肥胖,而嬰幼兒營養狀況如何,均與家長對喂養知識的掌握程度、日常生活環境狀況相關[3]。為確保嬰幼兒可以獲取良好的生長發育,為家長進行營養指導和喂養指導必不可少。促進嬰幼兒正常生長發育是衛生保健的重要工作,衛生保健醫生通過營養和喂養知識的干預指導家長正確喂養嬰幼兒,能夠有效降低不良營養狀況發生率[4]。兒童保健醫生干預嬰幼兒的喂養,應以家庭為單位,為家長講解營養、喂養知識,可促進嬰幼兒健康成長,通過合理喂養、定期體檢,能夠提升嬰幼兒抵抗力,從而促使其更好的生長發育[5]。在兒童保健醫生干預嬰幼兒營養和喂養知識的過程當中,首先通過講座、宣傳等方式,為家長進行教育普及,可提升家長科學喂養意識,引導家長正確喂養;再利用咨詢、走訪、跟進等方式,對家長進行營養喂養知識教育,根據嬰幼兒實際情況予以輔導,增加嬰幼兒營養安全系數;同時對家長進行客觀教育,緩解家長緊張情緒,促使家長全面提升嬰幼兒營養健康認知度,最后提升家長的營養和喂養知識以及技能[6]。

總而言之,為嬰幼兒提供兒童保健醫生的營養與喂養知識干預,可以提高家長對喂養知識的掌握度,提升家長的喂養照顧能力,改善嬰幼兒營養狀況,值得臨床大力推廣。

猜你喜歡
營養狀況嬰幼兒保健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識問答2022(一)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識問答2021(三)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識問答2021(二)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識問答2021(一)
術前營養狀況對膽道閉鎖Kasai術后自體肝生存的影響
護理嬰幼兒五不宜
北京市房山區532名中小學生營養狀況調查
2015-2016年北京市門頭溝區在校中小學生視力不良與營養狀況
圖解嬰幼兒窒息緊急處理
逆境商 從嬰幼兒開始培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