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宮腔鏡治療黏膜下子宮肌瘤的效果研究

2024-04-15 13:10李秀娟
保健文匯 2024年2期
關鍵詞:宮腔鏡肌瘤黏膜

文/李秀娟

作為臨床較為常見的婦科疾病,子宮肌瘤疾病好發于激素變化顯著的中老年對象,而且患者的發病年齡也呈現出逐漸年輕化的趨勢,結合子宮肌瘤的生長方向以及子宮壁的各層關系,臨床將子宮肌瘤分為了壁間肌瘤、黏膜下肌瘤、漿膜下肌瘤三種類型。疾病對子宮有一定的刺激,同時也容易導致子宮出現痙攣性收縮?;颊咭驗榧×霰粩D壓,可能導致肌瘤蒂增殖、惡化,甚至會刺激患者的陰道導致感染、壞死等問題[1]。一些患者還因為疾病導致陰道不規則出血、白帶帶有膿血,月經量增加等問題。一些患者對疾病的關注度不高,病情發展到感染、貧血后患者才會注意疾病[2]。微創手術是應對子宮肌瘤較為常見的方式,現如今微創手術發展迅速,為婦科疾病帶來了較多的福音。對患者予以及時的手術治療可以及時去除病灶,促進患者及時康復?,F針對收入的宮腔鏡黏膜下子宮肌瘤患者的治療效果進行分析,內容如下。

1 一般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從本院2022 年10 月至2023 年4 月收入的黏膜下子宮肌瘤患者中隨機抽取76 例,按照隨機數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兩組。對照組38 例,女性38 例,年齡為22~70 歲,平均年齡為(46.28±2.79)歲。觀察組38 例,女性38 例,年齡為21~70 歲,平均年齡為(45.91±1.02)歲。兩組基本資料無差異,(P>0.05),有可比性。納入標準:患者年齡為18~80 歲;符合微創手術的治療指征。排除標準:哺乳期或者是妊娠期;有精神疾病史;中途退出研究或轉院對象。

1.2 方法

對照組接受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患者接受截石位接受腹部臍周消毒,在患者的肚臍上緣穿刺進入腹腔鏡并在腹腔鏡下觀察穿刺另外三個孔,并在肌壁內注射垂體后葉激素溶液,并縱向切開瘤體提拉肌瘤病分離,術后取出器械,排出氣腹,逐層縫合內膜和子宮肌瘤層,術后對患者予以及時的宮縮以及抗炎藥物。觀察組接受宮腔鏡下子宮肌瘤剔除術,患者接受消毒、麻醉、周圍皮膚清潔,聯合擴宮器展開宮頸10~12mm 并持續灌入澎宮液,聯合宮腔鏡找到肌瘤,明確位置和大小,確定切割術。若患者肌瘤有肌瘤蒂需要對其進行表面切割術,及時縮小瘤體并用鉗子取出,手術完成或及時檢查宮腔情況,若沒有活動性出血就及時縫合并促進宮縮,后期予以及時的抗炎藥物治療。

1.3 觀察指標

對比患者臨床綜合治療有效率,對比患者經過治療后的不良反應(子宮穿孔、宮腔感染、低鈉血癥、陰道出血發生率)[3]。對比患者臨床手術指標(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通氣、術后排便、住院時間、月經恢復時間)差異[4];對比患者術前、術后3 月的卵巢功能(E2、LH、AFC、FSH)指標改善情況[5]。

1.4 統計學分析

使用SPSS22.0 統計學軟件,計數資料為[n(%)],予以x2檢驗;{計量資料為(±s),予以t 檢驗。(P<0.05)提示統計學意義成立}。

2 結果

2.1 兩組黏膜下子宮肌瘤患者基本信息對比

觀察組和對照組的基線資料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兩組黏膜下子宮肌瘤患者基本信息對比[n(%)]

2.2 兩組黏膜下子宮肌瘤患者綜合治療有效率對比

觀察組和對照組的綜合治療有效率差異不大,兩組對象的綜合治療有效率均大于90.00%,指標對比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黏膜下子宮肌瘤患者綜合治療有效率對比[n(%)]

2.3 兩組黏膜下子宮肌瘤患者不良反應對比

觀察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指標對比(P<0.05),有統計學意義,見表3。

表3 兩組黏膜下子宮肌瘤患者不良反應對比[n(%)]

2.4 兩組黏膜下子宮肌瘤患者手術指標對比

觀察組的手術指標和對照組對比差異顯著,觀察組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以及術后通氣排便等時間結果優于對照組,指標對比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黏膜下子宮肌瘤患者手術指標對比(±s)

表4 兩組黏膜下子宮肌瘤患者手術指標對比(±s)

小組例數手術時間(min)術中出血量(mL) 術后通氣(h) 術后排便(h) 住院時間(d) 部分患者月經恢復時間(月)對照組3851.38±5.0049.36±4.098.88±0.939.87±0.797.90±0.804.94±0.42觀察組3835.63±5.4118.23±3.868.15±0.979.30±0.977.47±0.884.68±0.46 t-13.1795 34.1222 3.3487 2.8087 2.2288 2.5731 P-0.0001 0.0001 0.0013 0.0064 0.0289 0.0121

2.5 兩組黏膜下子宮肌瘤患者卵巢功能指標對比

術前兩組患者的卵巢功能指標無顯著差異,術后3 月,觀察組的FSH 結果顯著優于對照組,對比差異顯著(P<0.05),有統計學意義,見表5。

表5 兩組黏膜下子宮肌瘤患者卵巢功能指標對比(±s)

表5 兩組黏膜下子宮肌瘤患者卵巢功能指標對比(±s)

小組 例數E2(pg/ml)LH(U/L)AFC(個)FSH(U/L)術前術后3 月術前術后3 月術前術后3 月術前術后3 月對照組 38 42.56±3.91 43.48±3.71 7.12±0.69 7.20±0.62 41.41±4.33 37.61±3.54 6.43±0.68 7.11±0.70觀察組 38 42.90±4.68 43.72±3.33 7.18±0.71 7.27±0.62 39.04±4.00 37.56±3.58 6.40±0.61 7.51±0.65 t-0.3437 0.2968 0.3736 0.4921 2.4784 0.0612 0.2024 2.5813 P-0.7320 0.7675 0.7098 0.6241 0.0155 0.9514 0.8402 0.0118

3 討論

現如今我國的婦科疾病診療技術不斷優化,為我國婦科疾病患者治療帶來了較多的貢獻[6]。黏膜下子宮肌瘤是子宮肌瘤疾病中最為常見的一種,該疾病對患者的生理功能帶來極大的威脅,后期也會對患者的生殖健康和生命安全帶來一定的負面威脅[7-8]。黏膜下子宮肌瘤患者月經容易受到多方面的因素影響,會影響患者的生殖健康,對患者的生命威脅也帶來一定的負面刺激。而黏膜下子宮肌瘤也會向患者的宮腔內生長,導致患者的月經減少,經期延長,陰道異常流血等,一些患者因為疾病出現失血過多導致貧血,甚至是休克,對患者的身心健康帶來極大的危害[9]。針對黏膜下子宮肌瘤的治療方式較多,其中微創手術方式具有安全,可直接接觸病灶。這種手術方式可以減少子宮肌瘤疾病復發,同時預防宮頸癌等疾病,患者的療效較好[10-11]。腹腔鏡和宮腔鏡手術都可以有效應對患者的疾病,宮腔鏡手術和患者的病灶接觸范圍較大,但是宮腔鏡對患者的手術創傷更小,利用人體既有的管道作為入路,不會對患者的生殖系統帶來損害,對比腹腔鏡手術方式這種手術的安全性更高[12]。

本次研究對收入的黏膜下子宮肌瘤患者予以手術治療研究,對照組接受腹腔鏡手術,觀察組接受宮腔鏡手術,患者接受治療后臨床的手術指標結果更好且患者的綜合治療有效率高于90%,患者治療后3月患者的卵巢功能都有改善,觀察組的FSH 結果更好。綜上所述,宮腔鏡手術方式治療黏膜下子宮肌瘤患者療效較好,可推廣。

猜你喜歡
宮腔鏡肌瘤黏膜
Tiger17促進口腔黏膜成纖維細胞的增殖和遷移
子宮肌瘤和懷孕可以共存嗎
你了解子宮肌瘤嗎
肺淋巴管肌瘤病肺內及肺外CT表現
你了解子宮肌瘤嗎
多次供精人工授精失敗宮腔鏡檢查的意義
宮腔鏡下電切術后預防宮腔粘連的臨床探討
內鏡黏膜下剝離術治療胃竇黏膜脫垂10 例臨床效果報道
腹腔鏡聯合宮腔鏡診治女性不孕癥54例
內鏡黏膜下剝離術在早期胃癌診療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