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綜合護理干預應用于內鏡下ESD術治療消化道早癌預防術后出血的效果

2024-04-15 13:10李新梅徐方芳
保健文匯 2024年2期
關鍵詞:感染率消化道內鏡

文/李新梅,徐方芳

消化道癌是比較常見的一類腫瘤疾病,隨著人們生活習慣與飲食結構改變,加上工作壓力增加,不良習慣(如吸煙、酗酒、暴飲暴食等)增多,促使本病發病率居高不下[1]。手術治療在本病中廣泛開展,而大量研究提出若能盡早明確診斷與治療,不僅可控制病情進展,而且有利于改善患者預后。伴隨醫療技術進展,內鏡技術在消化道疾病中逐漸廣泛應用起來,而對消化道早癌治療中內鏡下黏膜剝離術(ESD)受到了醫患認可,證實其創傷小,治愈率高[2]。不過,隨著ESD 應用增多,其相應的問題也逐漸增多,特別是術后出血、術后感染等并發癥風險,若術后并發癥較多,會直接影響患者康復,甚至增加醫療負擔?;诖?,針對內鏡下ESD 術治療消化道早癌患者要做好護理干預,才能更好地減少或避免術后出血等并發癥發生,從而改善其生活質量,提高預后[3]。本次就我院2022 年1 月至2023 年6 月收治的50 例消化道早癌(ESD 治療)進行研究,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22 年1 月至2023 年6 月收治的50例ESD 治療的消化道早癌患者進行研究,將其隨機均分為兩組,對照組(常規護理)與觀察組(綜合護理),每組25 例。列入的研究對象臨床資料完整,經癥狀、內鏡、活檢等檢查確診,滿足消化道早癌診斷標準[4],有手術指征且接受ESD 治療,愿意配合治療研究,同時排除嚴重肝腎病變、精神疾病、凝血功能障礙、伴有其他惡性腫瘤、言語障礙或軀體嚴重殘疾無法配合治療研究等患者。對照組:男15例、女10 例;年齡35~78 歲,均值(58.25±5.41)歲;病變部位包括食管3 例、胃體6 例、胃竇5 例、胃底3 例、賁門8 例。觀察組:男13 例、女12 例;年齡37~74 歲,均值(58.53±5.12)歲;病變部位包括食管4 例、胃體7 例、胃竇3 例、胃底4 例、賁門7 例。前述資料,兩組無明顯差異(P>0.05)。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予以常規護理,協助患者完成術前檢查,評估有無ESD 禁忌證,叮囑做好術前禁食(8h);術中,積極配合醫師完成各項操作,并做好生命體征監護;術后,及時送檢標本,進一步明確患者病情,并完成手術器械處理,指導患者合理飲食等。

1.2.2 觀察組

予以綜合護理干預,包括如下。(1)強化專業培訓:對相關護理人員進行ESD 方案及其綜合護理措施的培訓,促使他們全面掌握相關知識與操作技能,同時熟悉宣教方式與負面心理情緒的干預方法,明白術后如何才能有效減少術后出血、術后感染等并發癥發生。護理人員嚴格按照醫院相關規章制度操作,做好消毒隔離與無菌操作,確保手術期間更好地配合醫師完成操作。(2)加強宣教:術前,做好患者的宣教,盡量使家屬也能參與其中。詳細介紹ESD 方式、并發癥、注意事項等,盡量提高患者及其家屬的認知程度,促使他們對相關配合事宜有所了解,提前做好準備,有利于ESD 的順利開展。(3)加強心理干預:入院后,因疾病影響,患者會有焦慮、擔憂、恐慌等情緒,加上對ESD 不了解,擔心術后效果,害怕無法治愈等,都會增加其負面情緒程度,為此要與患者進行有效溝通交流,及時掌握他們的心理情緒變化,針對性進行疏導。及時糾正患者對自身疾病的不正確認知,減少圍術期不良應激反應。在術前與進入手術室后均做好ESD 宣教,使他們能準確了解配合事宜,從而減輕心理負擔。(4)術后出血預防干預:ESD 術后2 周內都有可能發生出血等并發癥,為此需密切關注患者術后生命體征變化,若出血量>正常范圍,則需及時上報醫師,協助做好止血。(5)術后感染預防干預:術前護理人員加強防護,各項操作嚴格按照無菌規范執行,比如穿戴好消毒帽、防護鏡等。定期對室內空氣消毒,間隔2h 實施一次空氣消毒機消毒,記錄好消毒時間,消毒人員做好簽名。嚴格按照一人一滅菌的方式處理器械,術后徹底做好終末處理,比如一次性物品及時銷毀,可重復應用器械做好回收,達到分類處理的目的。(6)合理布局內鏡室:對內鏡室進行合理布局,做好區域化管理,合理布置室內物品的存放,明確區分消毒區與診療區,并在對應區域的醒目位置張貼警示帖。術中,無菌物品與非無菌物品區分開來,單獨存放醫用物品或污染物品,避免污染清潔區。(7)術后飲食指導:術后2~3d 內做好禁飲與禁食,避免對創面造成不良刺激,維持大便暢通,減少或避免消化道出血。術后飲食先從流食開始,注意溫度(不宜過冷或過熱)與營養。若有動脈硬化或高血壓等情況,則按照醫囑服藥。積極做好飲食指導,避免便秘發生,若排便困難或有便秘,則予以緩瀉劑等干預。(8)術后生活干預:出院前做好醫囑,告知患者規律生活、養成良好習慣的重要性,多休息,且避免術后2 周內劇烈運動或重體力勞動;飲食注意清淡,選擇易于消化,避免刺激、辛辣等食物。出院后,持續服用抑酸劑,定期復查恢復情況,在家期間如有異常及時隨診。

1.3 觀察指標

(1)術后出血率與術后感染率比較,感染包括消化道感染、尿路感染及呼吸道感染等。

(2)患者滿意度比較,在干預結束后對患者采取滿意度問卷調查,滿分100 分,非常滿意>90 分、基本滿意60~90 分、<60 分不滿意,滿意度=1-不滿意率。

1.4 統計學分析

所有數據錄入EXCEL 表格,應用SPSS23.0 軟件分析,包括計數資料(用%表示、x2檢驗)與計量資料(用±s表示、t 檢驗)(P<0.05)說明有顯著差異。

2 結果

2.1 術后出血率與術后感染率比較

兩組間比較,觀察組術后出血率與術后感染率更低,與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1。

表1 術后出血率與術后感染率比較[n(%)]

2.2 生活質量比較

兩組間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干預后觀察組更高(P<0.05),見表2。

表2 生活質量比較(±s,分)

表2 生活質量比較(±s,分)

組別生理心理社會關系環境干預前干預后干預前干預后干預前干預后干預前干預后觀察組(25)44.98±3.31 65.47±3.54 45.45±3.76 63.77±3.63 44.63±3.46 66.76±4.33 48.39±2.43 67.32±1.23對照組(25)44.66±3.58 60.23±4.83 45.73±3.35 60.83±4.23 44.34±3.68 62.44±5.59 48.73±2.74 62.75±2.38 t0.3284.3750.2782.6370.2873.0540.4648.529 P0.7440.0000.7820.0110.7750.0040.6440.000

2.3 患者滿意度比較

兩組間滿意度比較,觀察組更高(P<0.05),見表3。

表3 患者滿意度比較[n(%)]

3 討論

消化道早癌是常見疾病,可歸為“黏膜內癌”范疇,指的是發生在消化道黏膜層的一種局灶性癌癥,且未發生黏膜下層浸潤或淋巴結轉移[5-6]。伴隨著醫療水平提升,患者醫療服務意識提升,定期體檢人群增多,一定程度上促使消化道早癌檢出率有所升高[7]。從相關文獻看出,ESD 治療消化道早癌能取得不錯的療效,而消化內鏡中心是ESD 主要場所,這種手術方案無須開胸,能減輕患者的痛苦,縮短住院時間,術后恢復更快,從而減少醫療費用,甚至還能避免術后體表瘢痕等狀況發生[8]。不過,ESD 也是一類侵襲性操作,加上多數探測器并非一次性用品,容易誘發術后感染,而且這類手術操作也有較高的術后出血風險,從而會給患者帶來嚴重的身心負擔,影響術后康復[9]?;诖?,針對ESD 治療消化道早癌患者需做好護理干預,而綜合護理干預作為新型護理模式,在我院開展起來,初見成效。

本研究可見:觀察組術后出血率與術后感染率更低,患者對護理滿意度更高,與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干預后生活質量評分,觀察組更高(P<0.05)。綜合護理是護理現代化發展的一個表現,這種護理模式對流程分析、定義、資源匹配及實踐方案等均有明確要求,可采取精細化的護理流程進行干預,促進臨床工作有效提升;同時,還可提升護理操作可行性,有效減少護理失誤發生[10]。在ESD 治療的消化道早癌患者中開展綜合護理,通過對護理人員進行專業化培訓,促進實踐能力及綜合能力提升,從而更好地完成綜合護理。加強患者的宣教與心理干預,一方面能糾正錯誤認知,提高疾病知識與手術方案的認知程度,同時能減輕負面情緒,提高治療信心,促使其積極配合治療與護理,有效減少不良事件發生[11]。此外,重視術后并發癥(術后感染與術后出血等)預防干預,加強飲食干預,以及做好生活干預等,不僅能提高患者術后營養狀況,而且能使他們的日常生活能力得到改善,有利于術后康復[12]。

綜上所述,ESD 治療消化道早期患者中開展綜合護理干預,與常規護理比較,不僅能減少術后出血率,而且能降低術后感染率,更好地提高患者術后生活質量,促使患者對護理更加滿意,有臨床應用價值。

猜你喜歡
感染率消化道內鏡
眼內鏡的噱頭
英國:55歲以上更易染疫
驢常見消化道疾病的特點及治療
大探頭超聲內鏡在上消化道較大隆起病變中的應用(附50例報告)
豬的消化道營養
綜合性護理干預在降低新生兒機械通氣感染率的效果分析
BED-CEIA方法估算2013年河南省高危人群的HIV-1新發感染率
采取綜合干預措施可降低口腔癌患者術后下呼吸道感染率
Dieulafoy病變致消化道大出血的急救及護理
早期胃癌的超聲內鏡診斷及內鏡下治療效果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