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力以赴建設創智新高地

2024-04-16 03:31周慶
群眾 2024年7期
關鍵詞:企業

周慶

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近年來,常州國家高新區秉持“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的理念,以促進產業創新鏈、科技創新鏈深度融合為抓手,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全力以赴建設創智新高地,努力為全省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作出高新貢獻。

以產業創新為關鍵,為建設創智新高地積蓄強勁勢能

把鞏固和打造創新產業集群作為提升區域競爭力的關鍵一招,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筑牢實體經濟“壓艙石”。堅持鏈式發展。聚力優勢產業延鏈、傳統產業升鏈、新興產業建鏈,著力打造“搬不走、壓不垮、拆不散”的產業集群。2023年,全區“兩特三新一智能”主導產業產值邁上3000億元新臺階,對規上工業經濟貢獻度超80%,新能源汽車及核心零部件成為全區首個千億元級產業,新能源汽車電氣設備產業成功入選國家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做大做強新能源之都核心區,以太陽能光伏及儲能、新能源整車及核心零部件、風能氫能關鍵裝備等產業鏈創新升級為突破口,深化“發、儲、送、用、網”各環節融合發展??v深推進“1115”大企業集團培育攻堅行動,持續辦好“鏈上有約??鄰里配套”產業沙龍,加快構建上下游貫通、產供銷配套、大中小協同的產業鏈條,加速打造開放互信、唇齒相依的組團集群。堅持數智轉型。積極響應新型工業化浪潮,加快落實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網絡化聯接“三大行動”,以新質生產力點燃高質量發展新引擎,2023年新增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5家,總數占全市四分之一以上。持續健全“數實融合”的數字賦能體系,大力推廣普惠性服務,促進制造業中小企業加快數字化轉型。推動“專精特新”矩陣提質擴容,鼓勵更多企業聚焦產業鏈關鍵環節加強技術創新,發掘培育更多掌握“獨門絕技”的“單打冠軍”“配套專家”。堅持綠色低碳。牢固樹立踐行“兩山”理念,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整治高耗能高排放行業,加大低質低效印染企業關停力度。以打造新能源之都核心區為契機,加大分布式光伏應用布局力度,積極引導“光儲充一體”,用足屋頂綠電,提高全區綠色能源使用占比。深入推進綠色制造創建工程,推動化工等重點行業低碳化改造,“私人定制”一批具有示范意義的“綠色工廠”“近零碳園區”,讓綠色低碳成為高新制造的鮮明標識和動力源泉。

以科技創新為引擎,為建設創智新高地注入澎湃動能

積極把握國家戰略需求,加快“卡脖子”技術攻關,對標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要求,全力推動科技創新成為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支撐。壯大創新主體。2023年,天合富家成為全區首家“獨角獸”企業,凈增高企307家,瞪羚企業總數占據全市“半壁江山”,規上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比達68.8%。積極探索新型科技招商模式,上下聯動、協同推進“三招三引”,瞄準能源物聯網、合成生物、人工智能等未來賽道提前謀劃、多點布局,大力招引一批“小而美”“優而精”的項目。積極搭建“小升高、高變強”企業培育機制,健全以“獨角獸”創新型領軍企業為龍頭、高新技術企業為主干、科技型中小企業為基礎的創新型企業梯隊。注重金融資本與科創企業“雙向奔赴”,堅持投早、投小、投硬科技,讓高技術含量、高成長性、高回報率、資本關注的企業成為全區經濟新增長點。做強創新平臺。瞄準國字號平臺重點發力,在全市率先搶占合成生物產業制高點,引進黃和院士領銜的南師大常州合成生物學產業研究院。全面推動政產學研協同創新,鼓勵和引導企業建設研發機構,實現產業與創新的“無縫對接”。積極參與智能制造龍城實驗室建設,全力推進長三角碳纖維中心爭創國家級技術創新中心,推動光伏科學與技術全國重點實驗室加快躋身世界一流科研機構。充分利用江蘇省合成生物標準化技術委員會落戶常州機遇,吸引一批優質項目進駐長三角合成生物產業創新園,打造“北有天津、南有深圳、中有常州”的合成生物產業發展新格局。優化創新生態。堅持用最大誠意、最好資源、最優服務“引才聚智”,2023年新增人才總量2.8萬人,新增入選國家重大人才工程專家30名,均居全市第一。進一步提高創新扶持政策精準度和獲取便捷性,踐行“懂得、舍得、等得、容得”的培育理念,當好企業創新發展“最佳合伙人”。以“投行思維”試點“招投管退”新路徑,不斷創新“以投代撥”“股債聯動”等方式,建設系列化、多元化、協同化基金矩陣,提供覆蓋企業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務。迭代升級人才政策體系,更大力度實施“龍城英才計劃”,以漫柏未來人才社區為樣板,打造更多星級人才公寓,全面釋放人才公寓引才留才“第一站”的磁吸效應,打造全國青年創新創業最向往城市。

以機制創新為抓手,為建設創智新高地厚植肥沃土壤

用好體制機制創新關鍵一招,讓各類要素加快向新質生產力順暢流動,為全區高質量發展賦能助力。加速空間載體拓展。全力建設“四個一萬畝”產業空間,做深做實“369”用地提升工程,在入選全國“畝均論英雄”改革典型案例基礎上,持續完善工業企業資源集約利用綜合評價辦法,統籌“危污亂散低”整治提升和重點區域更新提升,綜合運用“拆、改、退、收”等模式,連片盤活低效用地資源,以成熟土地等候優質項目已成為區內常態。優化企業“ABCD”分級差異化精細化管理,精準配置資源要素,讓AB類優質企業用電、用氣、用地無憂,努力讓“尖子生”的周圍布滿“優等生”。加快產城融合發展。持續完善產城融合配套,奮力打造“產城人文”深度融合的現代宜居之城。加快融入長江經濟帶、長三角一體化等國家重大戰略,牢牢把握常泰長江大橋建成通車的歷史機遇,持續放大“公鐵水空”多式聯運優勢,打造跨江融合發展橋頭堡。以繡花功夫做好全域城市精細化管理,推動城運中心“一網統管”架構建設,加快整合經濟管理、社會治理、城市服務等功能,全面提升城市數字化、現代化治理能力。全力建好高鐵新城,堅持“站城人一體”,高標準謀劃常州北站以南、嫩江路以北片區城市設計,優化常州北站交通組織,多維度彰顯城市形象魅力。優化配置國際社區、國際學校、國際醫院、文體休閑、高端養老等特色服務,加快推進市第一人民醫院高新院區、第二工人文化宮開工建設,推動足球訓練基地盡早開放運營。大力繁榮首店經濟、夜間經濟、假日經濟,推動商業綜合體星耀城主體形象年內亮相,導入國際知名品牌高端商務酒店,打造近悅遠來的新型消費商圈,塑造現代化氣息更濃的魅力新城。推動營商環境優化。堅持把打造最好的營商環境作為區域發展最強的競爭力,重大項目“招推服一體化”改革加速,“五即工作法”落地實施,比亞迪產業園等重大項目加快建設,41個優質項目實現“拿地即開工”。強化用戶思維、堅持問題導向,迭代升級營商環境政策體系,不斷豐富“招推服一體化2.0”版本內涵,充分運用“前置”“并聯”“容缺”等創新舉措,提升審批事項靈活度。深化重大項目服務“一件事”、人才服務“一件事”、自然人服務“一件事”改革,確保營商環境綜合評價繼續走在全省前列。積極探索“綠名單制度”和“首違免罰制度”,全面推行“監管一件事+綜合查一次”,讓每家企業都能在高新區安心經營、順心發展,努力打造運營成本最低、辦事效率最高、貿易投資最便利、發展預期最穩定的一流營商環境。

(作者系中共常州市新北區委書記、常州國家高新區黨工委副書記)

責任編輯:包詠菲

猜你喜歡
企業
企業
企業
企業
企業
企業
企業
企業
企業
企業
敢為人先的企業——超惠投不動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