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揮示錯教學優勢 提升數學學習品質

2024-04-16 04:49潘國芬
數學教學通訊·初中版 2024年2期
關鍵詞:學習品質

潘國芬

[摘 要] 示錯教學是一種重要的數學教學模式,其在激發學生數學學習興趣,啟迪學生智慧,發展學生思維能力等方面有著重要的應用.教學中,教師要重視收集和整理一些典型錯誤,并在合適的時機,采用合適的方法加以呈現,通過對錯誤的合理開發與利用逐漸完善學生的認知結構,不斷提升學生的學習品質.

[關鍵詞]示錯教學;典型錯誤;學習品質

“示錯教學”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展示一些典型性或偶發性錯誤,旨在借助錯誤引起學生的重視,并通過有針對性的改進和總結避免錯誤再次發生,提高解題準確率.“示錯教學”是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的重要手段,其有利于暴露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有利于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有利于促進學生學習方式和教師教學方式的改變.示錯教學在數學教學中有著重要的應用價值,那么在教學中應如何“示錯”呢?筆者從示錯時機、示錯途徑等方面進行闡述.

科學把握示錯時機,激發學習熱情

1.在課前導入時示錯,活躍課堂氣氛

俗話說,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為了在上課開始時就能緊緊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教師應精心設計課前導入環節,如引入趣味故事,創設生活情境,插入豐富多彩的多媒體動畫,等等.除此之外,在導入時示錯也是一個不錯的方法,這樣不僅可以活躍課前氣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而且可以為新課題的引入奠定良好的基礎.

問題給出后,教師鼓勵學生利用已學的多項式的乘法進行驗證.通過驗證學生很容易發現結果中少了一個3b,于是順勢提問:是什么原因導致結果丟了一個“3b”呢?這樣在問題的引領下師生互動交流發現,3b應寫成3b×1,所以提取公因式后應該是3b(a2+2a+1).接下來,教師引導學生觀察3b(a2+2a+1),并讓學生思考“若沒有公因式是否能進行因式分解”,由此引入本課主題“公式法分解因式”.

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要充分發揮其在課堂教學中的價值,結合教學經驗合理預設,讓學生通過自主探尋逐漸厘清問題的來龍去脈,以此有效規避或減少錯誤的發生,提高解題準確率.

2.在課中走神時示錯,吸引學生注意力

隨著年齡的增長,初中生課堂集中注意力的時間也有所延長,但是在課堂上依然無法避免走神.因此,教師在組織教學活動時要注意觀察,當學生走神時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加以引導,以此讓學生保持精神高度集中,進而提高教學效率.示錯就是一個不錯的教學方法,當有些學生認為自己“聽懂了,學會了”時,教師可以呈現一些錯誤,引導學生進行辨析,這樣不僅可以再次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而且可以進一步提高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以此提升教學有效性.

3.在課后拓展時示錯,為后續學習奠基

一堂好課不僅要有一個精彩的開頭,還要有一個漂亮的結尾.課堂教學中,教師既要認真地講授知識,又要細心觀察,進而結合學生的實際反饋設計一些有價值的問題,以此促進知識的深化.在具體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易錯點、障礙點設計一些針對性的練習題目,并充分展示學生的錯誤,這樣通過示錯既能讓學生發現自身存在的不足,促進知識的深化,又為后續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這樣在課尾預留時間讓學生糾錯辨析,幫助學生更加完整地、系統地理解新知,同時通過探尋錯因,培養學生思維的嚴謹性、深刻性,幫助學生找到正確解答途徑,提升解題效率.

多種示錯形式并驅,加深示錯體驗

1.引導學生示錯,引發情感共鳴

課堂的主體是學生,學生參與課堂的廣度和深度決定著課堂教學效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相信學生,提供機會展示學生的思維過程,以此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在示錯教學中,若一直是教師示錯,那么學生會以為教師所呈現的錯誤是杜撰的,這樣也就難以引起學生的重視,繼而影響示錯教學的品質.為了改變這一現狀,教師應預留機會讓學生板演犯錯,以此讓學生知道錯誤并非杜撰的,而是真實存在的,引發學生情感共鳴,增強學生認同感,加深學生示錯體驗.

例如,在教學“有理數的乘法”時,學習相應的運算法則后,教師給出相應的練習讓學生獨立完成,學生在計算“(-2)×(-3)”時,給出的答案是“+4”,這個結果出乎教師的意料,為了探尋真正的原因,教師繼續追問:“你是怎么想的?”通過追問發現,學生認為“(-2)×(-3)”就是以-2為起點,以2為單位,向正方向數3個單位,于是得到答案是“+4”,可見,學生并沒有真正理解“負負得正”的道理.基于此,教師追問:“如果按照你的思路,那么‘(+2)×(+3)的結果是多少?”學生給出的答案是“8”,此時學生已經意識到以上思路存在問題.這時教師并沒有急于點明錯因,而是鼓勵其他學生也用運動來解釋這個問題.通過師生和生生的互動交流,學生不僅找到了錯因,而且找到了正確的解答思路.

在日常教學中,當學生發生錯誤時教師不要急于給出正確的結果,應充分展示學生的思維過程,了解學生出錯的原因,并鼓勵其他學生一起進行錯因分析,這樣既能幫助學生找到正確的解題方法,又能促進知識的深化,同時讓學生知曉錯誤就在身邊,以此引發學生對錯誤的關注.

2.鼓勵小組示錯,培養合作精神

在新時代背景下,人們的合作越來越緊密,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已是時代所需.開展合作學習為學生提供了一個更寬松、更自由的學習平臺,它可以充分發揮個體差異的優勢,激發學生個體潛能,讓每個學生都能有所成長、有所提升.合作學習中,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通過分工實驗、討論辨析、合作交流等方式更全面地理解知識,提升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合作意識.在示錯教學中,教師可以將糾錯的機會留給學生,讓學生通過組內或組間討論找到問題的癥結,共同修改,以此培養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學生可以在別人的錯誤中吸取教訓,彌補自身認知上的不足,完善認知體系的建構.另外,通過合作讓學生學會從不同角度思考和解決問題,這對學生全面發展有著重要意義.當然,若想發揮合作學習的優勢,教師要合理分組,認真選擇教學素材,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的學習變得更加輕松和容易,而且可以讓學生的思維變得更加嚴謹和深刻.

例如,在復習“因式分解”時,教師設計了“爭做小老師”的活動:教師將學生課后練習進行整合,給出解答過程,讓學生辨析.題目如下:①3a2-6ab-3a=3(a2-2ab-a);②a2-4b2=(a+4b)(a-4b);③a2-2ab+b2=(a+b)2;④2a2-4ab+2b2= 2(a2-2ab+b2);⑤a4-81=(a2+9)·(a2-9);⑥a(x-1)-b(x-1)= ax-a-bx+b.

問題給出后,教師預留3分鐘時間讓學生獨立糾錯,然后又預留3分鐘時間讓學生進行組內互動交流.小組互動交流后,教師預留時間進行小組展示,讓其他小組補充.在交流展示過程中,學生不僅呈現了正確的解答過程,而且進行了細致的錯因分析.通過角色的轉變使得學生的學習態度也發生了轉變,學生學會站在更高的角度思考問題,不僅給出了正確的解答過程,而且找到了錯誤的根源,促進了自身認知的升華和能力的提升.

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預留時間讓學生進行合作交流,這樣既可以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民主、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提高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又可以充分發揮個體差異的優勢,讓不同的學生都能有所發展.

3.教師預設陷阱,促進知識深化

筆者教學中發現:有些學生在學習新知時能夠很好地完成相應的練習,但是在進行綜合練習時卻常常漏洞百出.究其原因是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不夠深刻,出現了“懂而不會”的情況.為了改變這一現狀,教師可以預設陷阱,引導學生犯錯,從而通過糾錯讓學生更全面地、更深刻地理解知識.

例如,在“一元二次方程”教學中,為了深化對“Δ≥0”這一方程有解條件的理解,教師為學生精心鋪設陷阱,故意示錯.

部分學生為與“標準解答”一致而沾沾自喜,此時教師提問:“這個解題過程正確嗎?”這樣學生自然意識到以上解題過程可能存在問題,由此進行深度辨析.學生通過思考交流發現,解題過程了忽視“Δ≥0”這一條件,使得解題過程出現錯誤.教師主動示錯不僅鍛煉了學生的思辨能力,而且讓學生在糾錯過程中獲得了成功的喜悅,提升了學習能力.

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犯錯”,這樣一方面讓學生知道每個人都會犯錯,學會理性看待錯誤,增強學習信心,樹立正確學習觀;另一方面引導學生進行質疑辨析,培養質疑習慣,鍛煉質疑能力,促進知識深化.

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和思維能力的發展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達成的,需要教師多角度、多層次、多渠道地進行啟發和指導,以此鍛煉學生思維,培養學生敢于探索、勇于嘗試的優良學習品質.

合理利用錯誤資源,提升學習品質

錯誤在學習中是無法避免的,在學習過程中學生要正確認識并合理利用錯誤,深挖錯誤價值,提升學習品質和學習能力.

1.重視試卷講評

在傳統教學中,試卷講評大多以教師的“講”為主,教師常將自己認為最優的解題方法以“對答案”的方式呈現給學生,讓學生根據“標準答案”進行訂正.雖然學生理解了正確的解題方法,但是卻沒有找到錯誤的根源,在日后的學習中依然會犯錯.

在試卷講評過程中,教師要摒棄就題論題式的講授,多給學生一點時間進行錯誤分析,并有意識地呈現學生的思維過程,以此幫助學生厘清問題的來龍去脈,有效規避或減少錯誤的發生.同時,教師要充分發揮課堂組織者的作用,及時收集和整理學生反饋的信息,找到學生的認知缺陷,以此通過合理的啟發和指導幫助學生進行有效的查缺補漏,逐漸完善認知體系.另外,在講解一些典型錯題后,教師應該從學生實際學情出發,設計一些變式問題,以此通過變化的問題讓學生抓住問題的本質,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

2.重視錯題歸納與反思

學生在學習中之所以出現“一錯再錯”的現象,與其習慣息息相關.很多學生雖然訂正了錯誤,但是卻沒有進行及時歸納、整理、反思,對錯誤的認識不夠深刻.受“先入為主”思想的影響,學生又走上了原來的老路,繼而“一錯再錯”.學習中出現錯誤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錯再錯”,這樣既浪費了學習時間,又影響了學習信心,不利于學生的長遠發展.因此,示錯教學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經歷“示錯—糾錯—歸納—反思—再現”等過程,以此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解題策略,進一步強化學生的解題能力,促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養成勤思考、善歸納、懂反思的好習慣.

總之,教師要做好學生學習上的引路人,多提供一些時間和機會來呈現學生的思維過程,充分發揮學生個體差異的特點,讓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和合作交流掌握正確的解題方法,進而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猜你喜歡
學習品質
芻議學生語文學習品質的培養
高中物理教學的幾點想法淺析
戶外體育串游活動中幼兒良好學習品質的培養
在區域活動中培養幼兒良好的學習品質
在區域活動中關注與支持幼兒學習品質的發展
引領小學生探尋成功之路
語文教學中要培養孩子的良好學習品質
論音樂活動中幼兒學習品質的培養
幼兒園科學教育活動中幼兒學習品質的培養
幼兒學習品質培養初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