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單元理念下初中數學專題復習課的教學實踐研究

2024-04-16 06:46張福秀
數學之友 2024年1期
關鍵詞:初中數學

張福秀

摘 要:在初中數學這個階段,復習課對于學生來說十分重要,是常見的一種課程形式.隨著我國教育不斷改革,在新的數學理念的熏陶下,很多老師對于數學課程的教學,一般會選擇按照單元來講解,希望通過系統化的教學,使學生學習得更加全面.本篇文章依托于此,對復習課的意義以及實踐所得成果和教學目標設計,多方面地進行改變,希望能夠優化課堂效果,實現學生全面發展,使得教育水平得到提高.

關鍵詞:大單元理念;初中數學;專題復習課

隨著教育不斷改革革新,我們對于大單元的出現十分驚喜,因為大單元不僅使得學生所學內容更加豐富,還要求教師提高自身綜合核心素質,這使得教學設計需要不斷優化.本篇文章主要抓住大單元的核心,結合現狀,對于我們學習的誤區進行分析,希望對此能夠得出一些有效的策略.在大單元教學方式下,復習課的開展更為順利,筆者接下來將通過實踐教學例子對此分析.

1 大單元理念下初中數學專題復習課的概念

1.1 大單元教學

單元教學是大單元教學的起源,單元教學最早源于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在歐美國家興起的“新教育”運動和“進步教育”運動.鄧禹南和肖紅耘認為,世界是聯系的,因此必須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對于教學設計也應該如此,不能局限于單元教學,應該打破常規.這在新課改的教學背景下可以理解為:在現在的教育體系影響之下,我們對于所學的內容應該更加重視,不斷分析,最后方可形成有利的教學因素,使得教學水平得到提高,質量也得到優化.

1.2 專題復習課

復習是一種學習的傾向,因為對學過的知識進行梳理,是由學習者自主意愿控制的,具有強烈的自主性.但是,因為初中生年紀尚小,很少有學生會對學習產生自主性,因此一些老師就會采取相對應的措施,比如將課程復習作為一節正式課程,引起學生關注,引導學生復習,通過一個單元的學習,回顧所學知識,帶領學生復習鞏固知識.因此,復習課在教學過程中,還是十分受重視的,老師根據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情況,對于復習重點大致了解,讓學生對于舊知識能夠更加熟悉,對于自己不熟悉或者沒有掌握的部分能夠更好地學習.教師通過這個復習課,讓學生查漏補缺,幫助學生解決一些難度大的問題,使學生學習水平得到提高,能夠自主學習,提高對學習的興趣,為后續教學工作的開展打好基礎.

2 數學專題復習課教學過程中的問題

2.1 重教授知識,輕總結反思

授課的過程中往往會涉及一些以前學生從未聽過或者系統學過的知識點,但是最終目標都是向學生傳授一些新的知識點,所以老師在這個過程中,對于一些重難點,必須要有針對性地進行詳細講解.這也說明我們在進行授課的時候,必須要更加明確詳細,不能敷衍學生,讓學生對于所學知識點充滿疑慮,否則,久而久之,學生就會對學習產生討厭的情緒.而與此對比,復習課更具有優勢,其注重系統化地學習,梳理整合的知識點更加一目了然,學生往往能夠很好地學習,貫穿所學知識,形成一個大致的學習框架,老師還能對于學生不懂的知識點,重點講解.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始終把學生放在主體地位.在復習課的時候,教師主要將課堂這個舞臺交給學生展示,讓學生盡情發揮,讓學生對于課堂內容自主思考.這也讓我們意識到,復習課上,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思考,使得學生對于數學能夠更好地把握.新授課和復習課在本質上都是一樣的,旨在提高學生的數學水平,二者相互作用,互相聯系.新授課注重學習新知識,希望學生對于新的知識點以及技能能夠更好地掌握;而復習課則不一樣,它側重于對以前所學知識進行鞏固梳理,讓學生自主學習,不斷思考,使得學生對于所學數學知識有一個系統的框架,提高學生學習水平.

2.2 重細枝末節,輕體系構建

老師要建立知識框架對學生進行培養,希望他們能夠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樣才能讓學生為實踐生活更好地進行服務.而通過復習課來進行學習就是一個十分好的階段.古人云:“溫故而知新”,這是復習課提高學習效果的一個方法.但是,有一些老師的復習課內容往往不能十分集中,太過于瑣碎,不能很好地給學生描繪一個知識整體框架,讓學生掌握得不是很好,使得復習課的學習效果甚微.其實還可以通過查漏補缺,這也是提高學習效果的一個方法,在這個過程中,對于學生掌握得不好的知識點,可以再次詳細講解,但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僅僅局限于表面,查漏補缺不僅是對于學生錯的那道題而言,還要延伸至其他的知識點,然后進行補充說明.所以老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要有長遠的想法,這樣可以幫助學生對于一些知識點,運用得更加熟練,才能對所學知識構建出一個適合自己的數學框架.

2.3 重操作技能,輕素養提升

在進行數學教學過程中,很多老師為了成績,只會實行題海戰術,這是不合理的,因為這會使得學生壓力過大,適得其反,難以讓學生自主學習.這些現象的出現是因為一些老師狹隘,對于教學的本質了解不夠深刻,綜合素養不夠高,不能有長遠的見識.在新的教育改革下,對于教學脈絡有了明確分析,提高了學生核心素養的要求,教學脈絡也更加清晰.所以,對于此,我們不能局限于解題技巧的練習,還要從本質上看問題,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以及綜合素養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如果只局限于某一方面,那么教學效果不能完整展現,教師必須要深入挖掘教學本質.

3 大單元背景下數學單元復習課的教學策略

3.1 構建知識框架以強化邏輯思維

在復習課堂上,初中數學老師的教學一般都會循序漸進,通過建立單元的知識網,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能力,畫出一個思維導圖,這樣,學生能更好地學習數學,對于知識能夠更好地梳理,建立一個更好的知識框架.很多老師在進行復習課的課件設計時,往往會引入舊的知識,但是并沒有過多關注學生,讓學生覺得課堂十分被動,沒有掌握主動權,因此學生對于知識不能很好地掌握,知識不斷碎片化,對于一些抽象的知識點難以理解,久而久之弊端就會展現.現階段教學核心素養的重點,主要是培養學生自身對于數學的探索程度,這樣可以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學習興趣,構建一個學習框架.舉一個例子,在復習一次函數這個部分的時候,老師可以適當引導學生,讓學生在課前對所學知識進行梳理,然后進行整合,形成一個好的框架.久而久之,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就可以查漏補缺,對于自己學習過程中的問題能夠重視起來,在課堂上注意力也會更加集中,學習效率也會更高,對于所學內容能夠更加深入理解.在這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中,我們知道,必須要讓學生從被動轉為主動,他們的主體地位不可撼動,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思維,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3.2 以問題銜接教學過程

著名的數學學者曾經說過:數學中,提問是一門藝術,對比解答問題,我認為提問問題更加重要,所占比重更大.一個好的數學問題能夠在學生學習過程中起引導作用,通過提問問題,發散學生思維,學生可以很好地思考,久而久之就會對學習產生興趣,養成良好的學習思考習慣.在進行復習的時候,為了整合知識,優化知識結構,教師自己更應該去思考:要如何結合問題,使得自己的教學成果最大化?舉一個例子:在初三這個階段進行復習課教學時,教材是分部分的,為了讓學生能更好地學習,將其分為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分式方程和一元二次方程這四個部分來進行學習.每一個部分學習的內容流程大致相同,都是先認識,然后求解,最后運用.教師教學的形式應不是單一的,而應具有多元化的性質,比如教師可以由易到難,先讓學生學習最基本的內容,然后循序漸進,也可以設置一系列問題串,將知識進行整合,形成學生獨特的思維,以及獨特的圖形方式,如圖1所示.

問題串1:在初中這個學習階段,學習的方程一共有哪些呢?我們能否對其中的概念徹底了解清楚呢?它們之間的關系是什么呢?

問題串2:四種不同的方程如果要進行求解,你有什么解答方法呢?它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是什么?你了解它們的本質內涵嗎?

問題串3:經過了系統地學習,你能夠運用這四種方程解決生活中的什么問題呢?你能否嘗試編寫與之相關的題目并試著解答呢?

問題串4:對方程進行了系統的復習和練習,你有什么收獲嗎?你可以聯想一下初中所學過的知識,并且試著構建一個知識框架來進行復習嗎?

問題串1可以幫助學生進行知識重新整合,方便記憶;問題串2能夠讓學生溫故而知新,對于解題的方法能夠理解得更加深刻,并通過對比,更加清楚方程的根本內涵——消元、降次;問題串3讓學生學習數學不脫離生活,結合實際;問題串4使得學生對于其中的本質意義了解得更加透徹,能夠了解數學的核心,還能通過其他手段,引導學生自己去學習,在學習方程的過程中舉一反三,對于其他部分的運算,進行歸納總結,提高學習效果.復習課的內容要根據學生的差異性以及自己的工作計劃來進行合理安排分配.

3.3 習題練習以豐富學生認知

在老師日常工作中,為了能夠更好地完成自己的教學工作,老師還要趕進度,因此,很多老師不關注學生,只是為了完成工作,這就使得學生自己對知識點的掌握不好.這也意味著,我們在進行復習課的時候,應該查漏補缺,對于學生不懂的地方,應該強化講解,從根本上解決學生的學習問題.這就要求老師在講解過程中,要循序漸進,根據學生的情況來進行選擇性地重點講解,學生水平不一樣,那么老師對此所要給出的練習也可以適當不一樣,比如基礎弱一些的多練習一些基礎題目,而有些成績好、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就可以選擇一些難度大的題目,這樣使得復習課的教學模式更加科學,更加具有層次,使學生學習效果得到提高,優化課堂質量.在復習二次函數這一部分內容的時候,教師可以設計一些具有趣味性和思考性的題目,如:現在已經知道二次函數y=-x2+2x+8.

(1)求拋物線開口方向以及對稱軸和頂點的坐標.

(2)畫出拋物線圖象,根據圖形,觀察得出,當x為何值時,y>0?當x為何值時,y<0?

(3)看著圖象回答,哪些區間為增區間,哪些是減區間呢?

(4)求出拋物線與x軸的兩個交點坐標,并且計算兩點間距離.

以上問題循序漸進,由易到難,在復習的時候,老師可以優先讓基礎薄弱的學生回答前面的問題,讓一些學習能力強以及理解能力強的學生回答后面的問題,在學生們全部回答完畢的時候,老師再一一評價,讓學生自己意識到自己的不足和優點,最后,老師帶著學生繼續對知識進行復習匯總,這樣就使得學生復習效率提高了.

4 結語

在初中階段,復習課是十分重要的,它不僅可以向我們展示教育的優越性成果,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使得學生可以全面發展.在進行課堂方案設計的時候,教師應該立足于學生角度,關注學生的主體地位,設計出一套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案.在制訂復習目標的時候,老師也不能一蹴而就,還要循序漸進,可以分為三個層次逐級遞增,分別從基礎型、能力型還有素養型這三方面出發,使得復習課的開展具有科學性.

參考文獻

[1]詹雅木. 立足大單元有效實施復習——大單元教學視域下初中數學單元復習課教學設計的探究[J]. 考試周刊,2023(46):66--71.

[2]陳月金. 基于大單元背景下的初三數學復習教學策略——以《函數》為例[J]. 考試周刊,2023(43):106--109.

[3]李美蘭. 初中數學大單元復習課深度教學策略研究——由一道中考題引發的思考[J]. 數理天地(初中版),2023(13):28--30.

[4]杜苗苗. 大單元視角下“題組教學法”在初中數學復習課中的應用——以“函數”大單元復習教學為例[D]. 合肥:合肥師范學院,2023.

[5]陳元云,邢成云. 大單元背景下初中數學復習課教學設計[J]. 中學數學教學參考,2023(5):42--45.

[6]江桃. 立足多元方法凸顯數學思維——初中數學函數最值大單元復習探索[J]. 試題與研究,2022(30):25--27.

猜你喜歡
初中數學
問題導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的應用
如何以學定教,提高初中數學教學效率
探究新課改視野下初中數學教學的創新
關注動態生成,提高課堂效率
初中數學列方程解應用題教學探微
試分析初中數學二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數的教學
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例談數學教學中的“頓悟”
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創建策略
學案式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