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聲音

2024-04-16 20:10
先鋒 2024年3期
關鍵詞:林盤大熊貓公園

編者按

生態興則文明興。成都以新發展理念為魂,以公園城市為形,加快建設超大城市綠色發展先行區,著力打造最具活力和幸福感的高品質生活宜居地。本期選登4封讀者來稿,看成都區(市)縣如何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

踐行“兩山”理念?閃耀生態“明珠”

四川天府新區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持“因勢利導、去害興利、理水營城”,統籌“生命共同體”核心要素,實施興隆湖生態綜合提升,構建藍綠交織、林水融合、協同共生的復合生態格局。

提升全域生態環境。創新以“林水一體化濕地系統重建工法”等系列技術工藝構成的“天府生態工法”,從全域系統出發,以流域為單元,實施涵蓋宏觀、中觀、微觀不同空間尺度的水生態修復,采取“源頭控污+路徑過濾+末端凈化”的分段治理模式,通過流域控制、控源截污、引清入湖、生態修復等措施,構建完善湖區水底底棲、岸線復合濕地、岸上多樣生物等多維系統,實現興隆湖水質常年接近地表水Ⅱ類。

營造多元生態場景。采取生態環境低沖擊影響的建設模式,在開發建設中優先保護生態空間,不削山頭、不填溝壑、不改水系,結合水上及水岸人為干擾影響評估,深化實施場景營城策略,科學劃定人群活動區域,運用“公園+”“綠道+”“林盤+”模式,開展“藍網+綠道/公園+商業”的建設,打造水下湖畔書店、水上運動中心、極限運動公園等生態轉化場景,用生態空間聯動生產生活空間,實現“生態、生活、生產”的有機融合。

轉化發揮生態優勢。堅持以生態投入吸引高能級產業項目,擁湖建設西部(成都)科學城,布局“一中心兩基地,一島三園”功能組團,通過建設“實驗室”、布局“大裝置”、集聚“國家隊”、拓展“高校圈”、打造“人才港”等舉措,建成天府實驗室、成都超算中心等科研設施平臺,引聚中國科學院大學為代表的“中科系”“中核系”等國家級科研機構20余個,運行“上海交大四川研究院”等校院地協同創新項目66個,引育高層次人才864人、團隊23支,高新技術企業總數突破1200家。四川天府新區公園城市局綜合處工作人員?卞其龍

依托“黨建+”夯實綠色生態本底

近年來,都江堰市龍溪—虹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聚焦資源保護、科研監測、生態修復等工作,生態保護成效顯著、科研成果豐碩,大熊貓的“傘護效應”不斷增強,都江堰市森林覆蓋率達60.28%,生態環境持續向好。

找準資源保護“新方式”,創立宣傳科普“新品牌”。首次開展大熊貓國家公園成都片區人工修復項目,首創實施大熊貓國家公園人工洞穴項目,建立管護總站、鎮街、社區三方聯動的“共建共管”新防控機制,以兩大領域“宏觀基礎的生物多樣性監測+微觀生物多樣性基礎課題研究”推進生物多樣性保護研究。重點突出黨建引領,依托“黨建+熊貓保護”“黨建+志愿服務”“黨建+深度體驗”“黨建+科普教育”模式,培育打造了“森林黨課”黨員教育特色品牌,創建都江堰市黨員微黨?!爸行男!?,打造大熊貓守護先鋒展館,組建“森林黨課”講師隊伍,培育熊貓講師34名,累計開展森林黨課42場,同時開發特色課件、攝制黨員教育紀錄片等,設立“大熊貓守護先鋒體驗日”,開發巡護體驗線路,進一步教育引導黨員干部自覺對標學習“篤守厚德、甘守清苦、堅守擔當、善守有成”的大熊貓守護先鋒精神。依托宣教中心自然科普教育基地,創新建立“森林萌主”“熊貓課堂”兩大自然教育品牌,著力推行“熊貓秘境探秘之旅”生物多樣性研學、“神秘的大熊貓”等自然教育活動,創立品牌以來開展主題活動63次,著力宣傳、推廣全民自然教育。

未來,還將進一步構建以大熊貓國家公園為主體的保護體系、強化國家公園資源管理、推動生物多樣性保護、抓好國家公園建設,全力夯實綠色生態本底。

大熊貓國家公園都江堰管護總站黨群綜合科副科長?宋丹

讓民宿經濟成為“兩山”理念的生動詮釋

依托蟠龍村的山水自然資源,積極探索黨建引領民宿點亮鄉村的發展思路,讓民宿經濟成為探索公園城市示范區的鄉村表達、做優立體山水彭派之城的鄉村場景生動實踐。

踐行“兩山”理念,就是要把黨的基層組織體系一貫到底,讓“黨旗紅”引領“生態綠”。根據村域業態和治理需要,優化調整黨的組織設置,把黨的基層組織延伸到微網格、村小組和五戶組團末端,打通黨建引領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最后一公里”。

踐行“兩山”理念,就是要把生態價值藍圖一繪到底,讓“生態綠”賦能“產業興”。深耕蟠龍綠水青山生態資源,積極融入“龍門山·柒村”民宿產業園建設,深挖山林溪竹和文化本底,建成“無所事事”等精品民宿6家,打造開窯餐廳等消費場景12個,成功創建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

踐行“兩山”理念,就是要把新的特色消費場景一營到底,讓“產業興”帶動“集體富”。依托村集體經濟組織成立蟠龍旅游服務有限公司,引入成都拾光文化旅游發展有限公司等第三方公司,采取自營和合營相結合的模式發展鄉村旅游,開發推廣白瓷、苦丁茶等文創產品10余種。截至2023年底,集體資產突破5000萬元、收入突破100萬元。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接下來,蟠龍村將堅持不懈以“組織聚心、共治聚力、產業聚勢”推進生態惠民、綠色發展,持續繪就宜居宜業的和美“蟠龍圖”。

彭州市桂花鎮蟠龍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張富燕

著力破解生態價值轉化“四難”問題

近年來,崇州市創造性地圍繞川西林盤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探索構建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著力解決生態產品“難度量、難抵押、難交易、難變現”問題。

建立川西林盤生態價值核算體系。初步構建起以三大類12項指標為主的川西林盤GEP核算體系,9處典型林盤核算價值1.3億元。拓展GEP核算成果應用場景,將生態價值核算成果作價475.2萬元入股嚴家彎灣景區運營管理公司,推動GEP核算價值成果被市場認可接受。近年來,崇州市GEP總量年均增長7.6%以上,形成《川西林盤綠色發展指南》《成都平原縣域GEP核算技術規范》等成果。

深化生態產品金融服務。構建7大金融政策體系,打造“農貸通”平臺,匯集14萬戶農戶信用信息。設立現代農業發展基金,成功支持10個林盤生態保護修復等項目。推動綠色金融產品創新,實現林木竹果權抵押等9種生態產品權益融資,開發18個綠色金融產品,相關做法入選國家第三批新型城鎮化案例。

創新生態產品供需機制。向社會資本發布生態產品投資供需清單,招引竹藝公園等7個5000萬元以上產業化項目。提升林盤產業項目價值,構建川西林盤保護修復技術標準體系,形成“一村一品”“百村百態”產業格局。塑造特色消費品牌,舉辦自駕賞花節、農民豐收節等活動,培育4項國家地標產品,72個“三品一標”產品,培育出全國首個“低GI”認證米制食品。

推動生態產品經營開發。將林盤集體經濟組織作為生態產品經營主體進行培育,形成“一個林盤(聚落)催生一家規上服務業企業”發展模式。延伸林盤生態產業增值鏈,建成5萬畝高標準稻田綜合種養示范基地,成功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繪制完成鄉村價值地圖,包含10個精品林盤和4個國家4A級旅游景區,崇州市已創建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

成都市崇州生態環境局機關黨委專職副書記?周帷

《先鋒》讀者投稿郵箱??xfzzbjb@126.com

全力推動“四個發力”重要要求見行見效,進一步激發廣大黨員干部把政治熱情和奮斗精神轉化為干事創業、為民造福的強大動力。期待您從學習實際、自身工作出發,講述在基層實踐中取得的明顯成效和行之有效的經驗做法。

猜你喜歡
林盤大熊貓公園
我家門前的小公園
我們都愛大熊貓
在公園里玩
大熊貓
論林盤
川西林盤景觀特征研究
基于城鎮化背景下的成都市郫筒鎮林盤綠道網絡體系構建
大熊貓也消暑
水中大熊貓
一見如故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