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泥河灣盆地火山角礫巖原料的熱處理實驗

2024-04-16 20:11仝廣李鋒趙海龍閆曉蒙高星
人類學學報 2024年1期
關鍵詞:熱處理

仝廣 李鋒 趙海龍 閆曉蒙 高星

關鍵詞:舊石器時代晚期;泥河灣盆地;熱處理;細石葉;實驗考古學

1引言

舊石器時代晚期,大量細石器遺存在泥河灣盆地被發現,其中以兩面器、楔形細石核最具特色。長久以來,學者們圍繞相關發現展開了大量研究,從剝片序列、文化面貌、人類行為、環境適應及生計活動等視角進行了詳細、全面的解析,明確了以兩面器技術為基礎的細石葉技術在泥河灣盆地出現的年代和分布范圍[1-3]。然而,仍有許多問題懸而未決,細石核的原料問題便是其中之一。以采集自遺址附近的河床或盆地內基巖中的同類巖石為石料開展的打制實驗表明,天然狀態的石料難以支撐精致的修型和連續的細石葉壓剝,但泥河灣盆地的細石器組合中有許多使用優質火山角礫巖制作精美的楔形細石核的破裂面細膩光滑,有油脂性光澤。這種反差現象和石制品的表面特征,暗示遺址中的石料很可能經過了熱處理。

熱處理是古人類通過改變加熱改變石料物理性質,提高剝片性能的行為。目前已知最早的熱處理石制品出現于南非PinnaclePoint遺址[4],年代為距今164ka。我國水洞溝遺址第2和第12地點也有過相關報道[5]。除此之外,實驗考古學表明熱處理有效地提高細石葉技術的生產效率[6]。因此泥河灣盆地舊石器時代晚期的古人類是否采用了熱處理方法對石料進行改造這一問題亟需研究。

本文運用實驗考古學的研究方法,綜合熱處理和剝片模擬實驗,對熱處理前后石料剝片性能、物理性質進行比較分析,確定鑒別熱處理現象的標準,為探討泥河灣盆地舊石器時代晚期的遺址中是否存在熱處理行為提供方法學基礎。

2研究材料與方法

2.1原料

部分研究者提出泥河灣盆地舊石器時代晚期細石器遺存的石料應出自泥河灣村對岸的南山(即周家山)[2],但該區域的巖石顏色以黃、綠、紅為主,僅在油房遺址中被大量地用來生產石葉、細石葉[7],其他遺址中很少見到。也有學者提出細石器遺址中使用的火山角礫巖應產自桑干河流域以南的山區[8,9],其山前沖溝中有大量遺址中所用的火山角礫巖,但石質堅硬、粗糙,難以生產細石葉。根據以往的調查和研究,籍箕灘南山、新廟莊、馬主部一帶存在火山角礫巖的基巖,蔚縣浮圖村南部也出露同類基巖。本次實驗使用的原料在新廟莊附近采集(圖1)。

據天鎮K-50-31幅1/20萬地質圖,新廟莊附近的地質地層和巖性描述如下:

串嶺溝組:底部紫紅色砂質頁巖、頁巖及鐵礦層,其上白云巖,石英砂巖;

高于莊組:主要為灰色、黑色白云巖,含燧石團塊或條帶,底部燧石條帶尤多,且呈網狀;

霧迷山組:灰色厚層燧石條帶,白云巖與黃灰色中厚層或黑色頁片狀瀝青質粗晶白云巖互層;底部為分灰色中厚層燧石角礫白云巖;

徐莊組:紫紅、灰綠色砂質頁巖與紫紅、灰色薄層灰巖互層;夾泥質灰巖,底為頁巖;

張夏組:上部為深灰色厚層鮞狀灰巖;下部為灰色中厚夾薄層灰巖及少量砂質頁巖;

九龍山組:上部紅色凝灰質砂巖、泥巖;中部砂質頁巖;下部凝灰質砂巖、砂礫巖。底部雜色礫巖;

髫髻山組:安山質集巖塊、安山質角礫巖、安山巖互層,夾凝灰巖、礫巖,上部夾玄武巖。底部凝灰質礫巖;

蔚縣玄武巖組:致密氣孔狀橄欖玄武巖、輝石玄武巖夾黏土、褐煤;

火山角礫巖主要分布在侏羅系淺層侵入巖和震旦系燧石白云巖的圍巖之間多為粉色、白色、紅色,石料各向異性明顯,質量參差不齊,同一塊石料不同部位存在很大差異,內部多節理,表面粗糙(圖2)。

2.2熱處理方式和剝片實驗

雙條嶺基巖地點的火山角礫巖自然狀態下韌性大、抗力性強、延展性差,很難剝下較大的石片,軟錘剝片、加工難度大,壓制法剝片的難度更大。我們采用實驗的方式以確定熱處理是否可以提高此類原料的剝片性能。

為了更好地控制溫度,使得實驗具備可控制性,熱處理實驗在室內進行。使用馬弗爐(蘇珀箱式電阻爐YTH-4-10)精準地設置加熱的時間和溫度,對石料進行不同級別的熱處理。馬弗爐能夠控制溫度和時間的同時,還能夠利用封閉的爐腔結構保障石料能夠緩慢降溫,避免溫度劇烈變化對石料造成結構性破壞。

熱處理的加熱溫度為100°C、200°C、300°C、400°C、500°C、600°C、700°C、800°C,每個溫度段分別進行1小時、2小時、3小時的加熱,共計24個加熱組。待熱處理完成后,首先將石料進行簡單剝片制作新的破裂面,利用顯微鏡觀察破裂面的表觀特征并進行記錄。其次,選取不同的實驗樣本進行連續剝片,檢測經過不同程度熱處理的火山角礫巖的一般剝片性能。最后,利用加熱后的石料預制細石核、剝制細石葉,檢測其壓制剝片能力的變化。

3實驗結果

3.1熱處理后的表觀特點

將實驗樣本新形成的破裂面置于顯微鏡下放大200倍觀察時,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石制品的表觀特征。首先,在加熱溫度較低時,石制品表面晶體多且成簇出現[5(]圖3:a),隨著加熱溫度的升高,晶體逐漸融合,形成平整的面;其次,石制品表面有許多片狀結構交疊在一起(圖3:b),同樣隨著溫度的升高而較少;平滑程度指石制品表面是否平整、光滑,取決于晶體和片狀結構的多少;最后,剝片性能則指剝片難易的直觀感受,分為一般、良好、優秀三個等級。

觀測結果表明當加熱溫度為100~300°C時,火山角礫巖未發生肉眼可見的變化,加熱前后剝制的破裂面狀態近似,顯微鏡下的破裂面粗糙,晶體顆粒明顯,多鱗片狀結構,抗力性、延展性等剝片屬性沒有改善(圖3:1)。進行400~500°C的熱處理后,石料晶體顆粒和鱗片狀結構大幅度減少,破裂面開始變得平整,部分顏色發生改變,剝片的延展性有所提升,但硬度仍較大,抗力性強(圖3:2)。經過600~800°C的熱處理后,部分石料顏色變紅,晶體結構和鱗片狀結構消失,破裂面平滑細膩,呈現油脂性光澤;剝片時,延展性大幅度提高,抗力性降低(圖3:3)。由此可知,600°C是該類火山角礫巖發生質變的最低溫度要求。通過對600~800°C溫度時不同時長的熱處理石料觀察,可確定在加熱溫度達標的情況下,加熱1小時即可使石料質地發生質變(圖3:4)。

3.2熱處理后石料的一般剝片性能

根據室內熱處理的結果,并結合剝片實踐,筆者將熱處理后的火山角礫巖分為3個等級,其中I級是未經加熱或加熱后各項特征未發生變化,包括0~300°C;II級石料微觀結構剛剛發生變化,剝片性能有提升,但差別不大,此階段的溫度參數為400~500°C;III級石料出現油脂性光澤,質地細膩圓潤,剝片性能得到很大提升,加熱溫度為600~800°C。熱處理結束后,分別使用3個級別的石料嘗試復原楔形細石核技術,評測熱處理后火山角礫巖的一般剝片性能。

選擇三塊重量約70g,尺寸相似的石制品進行簡單剝片,然后比較剝片數量,以及長、寬、厚。結果顯示,III等級的石料剝片數量最多,寬、厚數值整體偏小,I級和II級石料整體偏大;II和III級石片長度比I級長,但可能受石核形態的影響。綜合來看,III級石料剝片數量大幅度提高,石片厚度和寬度明顯下降,石料的剝片性能得到優化(圖4)。

3.3熱處理后的細石葉壓剝能力

為檢驗不同級別熱處理石料的細石葉壓制剝片性能,本文開展了10組預制細石核后剝制細石葉的實驗,分別編號HT1~HT10。其中,HT1和HT2使用I級石料,HT3-HT6使用II級石料,HT7-HT10使用III級石料。

評測實驗表明,I級石料剝片性能差,HT1、HT2只能剝離長度為6mm左右的片疤,無法預制細石核和剝制細石葉;II級石料(HT3~HT6)剝片性能有所提升,但石核預制難度大,核體修理程度低,無法連續剝制細石葉;III級石料的剝片性能得到極大的改善,即使質地較差的石料經過III級熱處理,也能夠成功地預制細石核和連續剝制細石葉。實驗顯示質地差的石料經過400°C的加熱剝片性能并未得到有效改善,質地較好的石料石核預制難度大,對其進行稍加修理后剝制細石葉,但難度大,獲取的細石葉有限(HT4,圖5:2);質地差的石料甚至無法預制細石核(HT6,圖5:1)。經過600°C的再加熱后,這些石料的質地發生質變,預制細石核的難度降低(HT10,圖5:3,4),還能夠連續地剝制細石葉(圖5)。因此,合適溫度的熱處理能夠有效地提高火山角礫巖的剝片性能,用以制剝制細石葉。

4討論

4.1熱處理的溫度閾值

通過火山角礫巖的剝片實驗可知,經過≥600°C的熱處理可以有效地提高石料剝片性能,使其能夠被用于復雜的石器技術,這種剝片性能提升的原因應與火山角礫巖內部結構的改變密切相關。對熱處理后石料的微觀觀察表明,當溫度達到600°C甚至更高時火山角礫巖的破裂面平滑有光澤,說明此時石料內部結構有序、規整,石料內部的力傳導可順利地沿著既定方向傳播,因此能夠很順利地剝制長石片。此外,這種情況下剝片所需力量的損耗減少,剝片難度降低。

熱處理是改善石料剝片性能的有效途徑,但并非所有的石料都可以進行熱處理。例如石英很難被改變,石灰巖遇熱粉碎,硅質巖大多可以通過熱處理提高剝片性能,但不同石料剝片性能發生質變的閾值不同。經筆者實踐表明,瑪瑙經過400°C的熱處理就可以提高剝片性能,若繼續提高溫度將無法進行剝片;泥河灣盆地周家山的燧石,經過250°C左右的加熱剝片性能略有改變,但若將溫度提高至300°C石料內部結構損壞,無法形成貝殼狀斷口。此外,水洞溝遺址的白云巖和火山角礫巖,以350~400°C溫度進行熱處理后力學性能改善明顯,當熱處理溫度高于450°C時,各種特征改善不明顯或脆性降低、裂隙增多,不具備剝片性能[9];泥河灣盆地的火山角礫巖則表現出令人詫異的熱處理屬性,加熱溫度不小于600°C才能夠實現剝片性能的質變。因此進行熱處理實驗時,要針對具體的材料進行不同溫度區間的加熱,以探索其剝片性能質變的最適宜溫度。

此外,熱處理的具體實踐方式也多種多樣,進而可引出諸多值得探索的考古學問題。例如,石料是直接加熱還是破裂成小塊后再進行加熱,石料置于燃料上面還是下面,是明火加熱還是待火焰消失后再加熱,如何維持火塘的溫度,用于熱處理的火塘結構和其他火塘是否存在差異,如何辨識遺址火塘中的熱處理跡象等。

4.2熱處理的特征

實驗證明,熱處理能夠有效地改善泥河灣盆地舊石器時代晚期細石器遺址中常用的火山角礫巖質地,滿足細石葉技術對石料質量的要求。這雖然說明了熱處理的實效性和必要性,但針對具體的考古學研究,需要找出系列證據,方可明確遺址中的熱處理行為。

石料經過熱處理后顏色變深、變紅,并呈現油脂性光澤,據此可判斷遺址中是否存在熱處理產品,但實驗表明部分石料顏色始終未變,且一些石料天然顏色就比較深、紅,類似熱處理后的變色,長期陽光照射、埋藏環境也會使得石制品表面呈現出油脂性光澤,這些都會阻礙鑒別熱處理產品。其他學者的研究中也曾提到這種情況,認為顏色和光澤并非鑒別熱處理的有效指標[5,11,12]。一些科技手段,如X射線衍射(X-raydiffraction)和掃描顯微鏡等為甄別熱處理產品提供了有益幫助,但它們大多成本高昂、耗時長,并可能會損害文物本體。當面對遺址中出土的大量考古標本時,這些方法的效率相對較低。因此,快速、準確且便捷地識別熱處理石制品的方法成為當前熱處理研究的關鍵,這可通過可靠的石制品表觀特征的變化實現通過對熱處理前后石料的打制實踐和觀察,我們發現:大多數火山角礫巖未經加熱時剝片形成的破裂面粗糙、缺乏光澤,一些質地細膩的石料雖然破裂面平整,但同樣缺乏光澤。加熱后,有的火山角礫巖的顏色會變紅,有的顏色始終不變,外表面一如原狀,依舊粗糙、無光澤,但新形成的破裂面光滑、細膩,甚至泛出油脂性光澤,與之反差明顯。

選取未經熱處理的、500°C-3小時和700°C-3小時熱處理的火山角礫巖進行剝片,破裂面的顯微觀表明,未經加熱的火山角礫巖破裂面鱗片狀結構交疊在一起,凹凸不平,十分粗糙;經過500°C-3小時加熱的石料破裂面已經得到明顯改善,整體平整、光滑,但仍存在一些鱗片狀結構;700°C-3小時的熱處理使得火山角礫巖的破裂面更加平整光滑,沒有其他的雜質結構,但它未經加熱時形成的破裂面依舊粗糙,未發生改變。

因此,熱處理雖然改善了火山角礫巖的剝片性能,或使其顏色發生變化,但無法改變石料的原始外觀形態;加熱前剝片形成的破裂面保持不變,與加熱后新剝制的破裂面在宏觀和微觀尺度差異明顯,這可以幫助我們有效地甄別遺址中是否存在熱處理的石制品,即同時保留粗糙和平整片疤的石制品很可能經過熱處理(圖6)。PatrickSchmidt等在實驗中也觀察到這一現象,并用于南非石器時代中期(MiddleStoneAge)遺址中熱處理石制品的鑒別[11]。

當然,在實踐中這一標準的使用應有充分的實驗基礎。首先,應對熱處理前后的石料反復剝片,了解不同狀態下石制品的破裂特征;其次,通體觀察石制品的片疤外觀表現,尋找疑似熱處理的產品;接著,確定石制品是否保留兩種狀態(平滑和粗糙)的片疤,分析它們的先后關系;然后,借助顯微鏡,對片疤進行微觀觀察進行驗證,若平滑的片疤微觀結構細膩無雜質結構,且與未經加熱的石料片疤狀態差異很大,那么該石制品很可能經過熱處理,反之則不然。

此外,熱處理導致的其他破裂也可以用來判斷石料是否經過加熱,如茶壺狀破裂、石片劈裂和表面細紋等[10]。此外,與石料熱處理相關的用火跡象的發現也是石料熱處理行為存在的系列證據之一。

4.3考古標本的觀察

為確定泥河灣盆地舊石器時代晚期的細石器遺址中是否存在熱處理行為,我們選擇下卜莊遺址進行對比觀察。下卜莊遺址位于浮圖講鄉下卜莊村東南大龍口峪處(圖1),該遺址分為上、下兩個文化層,其中上文化層主要文化遺存是以楔形細石核為主的細石器組合,碳十四測年為距今約1.6萬年[12]。在對下卜莊遺址的石制品組合進行觀測后,我們發現多件具有熱處理特征的標本,現選取兩件進行介紹。

17XBZDT2:1303,片狀斷塊,長55.3mm、寬39.2mm、厚8.94mm,質量16.8g,原料為火山角礫巖。一面是由片疤構成的破裂面,雖然比較細膩,但無光澤;另一面主要為自然面,僅在一端有一小塊片疤,疤面平滑有光澤。顯微鏡觀察顯示,兩面差異明顯,無光澤破裂面存在較多的片狀結構,平滑有光澤的疤面與熱處理后的石料相同(圖7:1)。

17XBZDT2:2473,楔形細石核毛坯,原料為火山角礫巖,長72.5mm、寬21.2mm、高37.8mm,質量65.2g。石核左側后部的片疤粗糙,顯微鏡下可觀察到晶體顆粒和片狀結構;底緣部分的片疤平整,顯微鏡下平滑無雜質,和熱處理后的破裂面表現特征一致(圖7:2)。

結合針對火山角礫巖的熱處理實驗與考古材料的初步觀察可知,泥河灣盆地舊石器時代晚期的細石器遺址中應存在熱處理行為。熱處理很可能是楔形細石核技術中的重要一環,然而,熱處理石制品在石制品組合中所占比例、熱處理在技術組織中扮演的角色以及熱處理的具體方法等問題,仍有待進行深入的研究。

5結語

泥河灣盆地細石核石料的優質表觀特點與自然狀態下巖石的粗糙形成的反差引發研究者的思考和討論;部分學者認為這些石料可能經過熱處理,但未有實驗證據的支撐。本文結合熱處理實驗和剝片模擬實驗,發現使用適宜溫度加熱的雙條嶺火山角礫巖抗力性減弱、延展性提高,剝片性能得到了極大改善,能夠滿足細石葉技術的需求。對下卜莊遺址石制品的初步觀察發現石料熱處理的線索。針對泥河灣盆地舊石器時代晚期遺址開展系統的觀察應可發現更多線索,為完整了解盆地內古人類熱處理行為的表現方式,進而探討晚更新世末人類行為的復雜性等提供新的素材。

熱處理是人類改變自然界材料物理性質的一次成功嘗試,是人類演化史上的一項技術革新。確定是否存在熱處理僅僅是熱處理研究的第一步,相關的人類行為極具復雜性。泥河灣盆地雙條嶺火山角礫巖質變的臨界點為600°C,而瑪瑙、白云巖等臨界溫度則不盡相同。古人類如何發現這一溫度,并維持這一溫度以達熱處理的目的,是值得進一步探討的問題。石料是以何種形態(石片或天然石塊)被熱處理及其反映的社會組織方式及流動性等也十分關鍵。此外,與熱處理相關的用火跡象的確認和分析也值得深入研究。

猜你喜歡
熱處理
民用飛機零件的熱處理制造符合性檢查
E300-520材質熱處理工藝研究
Cr12MoV導桿熱處理開裂分析
熱處理對Ti微合金鋼組織性能的影響
寬厚板熱處理線過程控制系統淺析
J75鋼焊后熱處理工藝
1000MW低壓轉子熱處理工裝的設計
高精度免熱處理45鋼的開發
熱處理對Cr26型高鉻鑄鐵組織與性能的影響
熱處理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