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蔚縣盆地東溝遺址2017年度發掘簡報

2024-04-16 08:52周士航何湘棟徐靜玥李瀟麗牛東偉
人類學學報 2024年1期

周士航 何湘棟 徐靜玥 李瀟麗 牛東偉

關鍵詞:東溝遺址;石片石器技術;蔚縣盆地;舊石器時代晚期

1引言

蔚縣盆地位于廣義泥河灣盆地的南部偏東方向,處于華北地臺北端之燕山斷褶帶西端,為冀西北典型的山間斷陷盆地之一,西與山西斷隆相連,南接太行臺背斜,是河北平原通向內蒙古高原的過渡區,總面積約為4315km2,行政區劃屬于河北省張家口市西南部[1,2]。蔚縣盆地的舊石器考古工作始于本世紀初期,2003年以來,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原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在蔚縣盆地內組織進行了古人類活動遺存的考古調查工作[3],之后王法崗博士帶領的考古隊又選取重要遺址開展了相應的科學發掘工作,如取得重要發現和重大科研成果的下馬碑遺址[4]。從2015年開始,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裴樹文研究員帶領團隊在蔚縣盆地內開展了系統且連續性的舊石器考古調查和發掘工作,收獲了豐富的石制品和動物化石,為研究廣義泥河灣盆地更新世期間古人類的生存行為和環境適應提供了重要的基礎材料[5-7]。其中,位于盆地東北部的東溝遺址是一處重要的晚更新世舊石器遺址。

東溝遺址(40°2′51.0″N、114°48′9.6″E,海拔905m;圖1)位于河北省張家口市蔚縣黃梅鄉常勝疃村東。2017年3月,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和河北師范大學組成的聯合考古隊,在該區域進行調查工作時發現并確認了該遺址及其原生地層信息;同年9月份,聯合考古隊選取該遺址進行了小規模的試掘工作。2018年,經國家文物局批準,聯合考古隊又對該遺址進行了正式發掘工作。2017年度的試掘工作出土了豐富的石制品和動物化石,為研究相應時段內的石器技術與人類行為提供了重要的實物材料,本文即是對此次試掘工作的簡要報道。

2試掘與地層概況

東溝遺址2017年度試掘工作嚴格按照考古發掘規程開展,以西南角為基點,以北為正方向,采用全站儀進行布方和測量工作,探方規格為1×1m。本年度文化層試掘面積共約25m2,按照在文化層內劃分水平層的方式逐層向下清理揭露,從上到下共計清理出25個水平層,文化層平均厚度約為1.5m,出土石質標本、動物化石等編號文化遺物共計2892件,包括石質標本2154件,動物化石738件(圖2)。

東溝遺址地層堆積埋藏于定安河(壺流河支流)北部一條季節性河流“東溝”右岸的第二級階地下部,該階地為堆積階地,下伏泥河灣河湖相地層。該遺址發掘剖面厚度超過12m,地層從上到下可分為7個自然層(圖3),依次為:

1.棕黃色黏土質粉砂,結構疏松,局部發育柱狀節理,頂部為植被,與下伏地層整合接觸,界限漸變。厚0.3~0.6m。

2.灰~棕灰色細粉砂,結構疏松,與下伏地層整合接觸,接觸面起伏。厚1.25~1.35m。

3.棕黃色細粉砂,結構均一,疏松,發育柱狀節理,與下伏地層整合接觸。厚4.5~5.0m。

4.棕灰~褐灰色粉砂質黏土,向下顏色加深,黏土含量增多,下部含零星石制品,與下伏地層整合接觸。厚3.0~3.6m。

5.灰黑~棕灰色粉砂,結構均一,中下部含大量黃色銹斑,該層為主要的文化層,層內含豐富的動物碎骨、石制品文化遺物,與下伏地層整合接觸。厚1.3~1.8m。

6.棕灰~棕黃色黏土質粉砂層,局部夾粗砂條帶和透鏡體,層內含豐富的黃色銹斑。本層結構不均一,偶見炭屑和小礫石,與下伏地層不整合接觸。厚0.6~1.0m。

7.砂礫石層,礫石無分選,磨圓中等,成分以白云巖和火山角礫巖為主,砂層以條帶狀展布,內部可見泥河灣層泥礫,厚度>1.0m,未見底。

3石質標本

東溝遺址2017年度試掘出土石質標本共計2154件,包括具有人工打制特征的石制品和無人工打制痕跡的礫石兩大類。

3.1石制品

共計2030件,其中石錘4件,占0.20%;石核77件,占3.79%;廢片1828件,占90.05%;石器110件,占5.42%;砸擊品11件,占0.54%。

3.1.1原料

東溝遺址出土石制品原料種類多樣,主要可分為沉積巖和火山巖兩大類。就原料利用比例來看,以硅質白云巖、燧石和安山巖為主,分別占總數的30.79%、22.17%、12.91%,玉髓、粗面巖和火山角礫巖亦占有一定比例,不同類型石制品原料的利用率與遺址總體的原料利用率亦呈現一致性。

原料調查工作顯示,遺址周邊未見出露的基巖,但在東溝遺址所在的階地底部和下伏泥河灣層之間發育砂礫石層,屬于階地堆積二元結構的下部粗顆粒沉積,東溝遺址出土石制品的原料絕大部分可在砂礫石層中找到。古人類活動應發生在砂礫石層沉積以后的階段,古人類主要采集該砂礫石層中的礫石和角礫來制作石制品,其主要的原料獲取方式為就地取材。需要注意的是,原料鑒別過程中還發現少量的玉髓、蛋白石和瑪瑙,砂礫石層中暫未發現,它們是否為古人類遠距離搬運獲取的優質原料,尚有待進一步調查和分析。

3.1.2石制品大小

依照最大長度(L),石制品可分為微型、小型、中型、大型、巨型等類型[8]。石質標本各類型的大小統計顯示,東溝遺址的出土標本總體以小型為主,中型和微型次之,大型和巨型很少(表1)。

石制品質量統計顯示,石錘個體相對較大,均在150g以上;石核質量超過500g的有11件,平均質量為224.7g;斷塊質量超過500g的有95件,和其體積呈正相關,大小變異較大;其余石制品的質量多在50g以下,其中斷/裂片最輕,平均質量為5.2g(表2)。

3.1.3石制品類型

石錘共4件,占出土石制品總數的0.20%。原料主要為硅質白云巖,大小以中型為主,長度平均值為59.2mm,標準偏差為12.2;質量平均值為237.4g,標準偏差為110.2(表2)。

17DG:2369,硅質白云巖。形狀半橢圓形,自然面占比約65%,以礫石為毛坯,使用部位集中于礫石較圓的一端,打擊疤痕明顯且集中,打擊疤痕范圍為41.9×39.1mm。長寬厚65.8×44.4×47.6mm,質量203.2g(圖4:1)。

石核共77件,占石制品總數的3.79%。原型主要為礫石,原料以硅質白云巖為主,其次為燧石。石核形狀多不規則,個體以小型和中型為主,大小差異明顯,長度平均值為55mm,標準偏差為32,質量平均值為224.7g,標準偏差為441.8(表2)。因砸擊品單獨列出,故此處的石核均為普通錘擊石核,依臺面和剝片面的數量可將其分為I1型(1個臺面,1個剝片面)、I2型(1個臺面,≥2個剝片面)、II1型(≥2個臺面,1個剝片面)、II2型(≥2個臺面,≥2個剝片面)四種類型。石核總體以I1型為主(34件,44.15%),其次為II2型(25件,32.47%)和I2型(15件,19.18%),II1型僅3件。臺面性質以石皮為主(占比58.44%),其余為單疤和多疤;石核表面保留自然石皮的比例大多低于50%;石核的臺面角總體集中于70°~90°,平均值為78°。

17DG:0576,I1型石核:原型為礫石,原料為硅質白云巖,形狀不規則,長寬厚39.8×45.9×34.9mm,質量83.8g;1個人工臺面,臺面角為92°~98°;1個剝片面,單向剝片,4個片疤,最大片疤長寬19.1×14.5mm;自然面占比約40%(圖4:3)。

17DG:1814,II2型石核:原型為礫石,原料為粗安巖,形狀不規則,長寬厚61.4×85.3×71.2mm,質量551.8g;2個相連的臺面,臺面角為88°~105°;2個相連的剝片面,均為單向剝片,共5個片疤,最大片疤長寬40.7×42.3mm;自然面占比約30%(圖4:4)。

廢片總計1828件,占石制品總數的90.05%。依據破裂面的可辨認程度、臺面和打擊點的保存程度以及石片周緣的完整程度,可將其分為完整石片、斷/裂片、碎片和斷塊[9]。

完整石片544件,占廢片總數的29.76%。原料以硅質白云巖和燧石居多,尺寸大小總體上以小型標本為主,長度平均值為30.2mm,標準偏差為11.9;質量平均值為10.2g,標準偏差為17.1(表2)。完整石片以寬薄型個體為主,多數石片可見明顯的打擊點;石片角最大值為139°,最小值為53°,平均值為98°,背緣角平均值為74°。根據石片臺面和背面特征,可將完整石片分為六大類型[10]。完整石片類型以VI型(n=216)和V型(n=137)為主,其次為III型(n=82)和II型(n=77),I型(n=20)和IV型(n=12)數量較少。石片類型顯示次級剝片的特點,表明該遺址廣泛存在古人類連續剝片行為。

17DG:1130,VI型石片:原料為紫紅色硅質白云巖;遠端尖滅,呈四邊形,長寬厚41.6×35.2×11.9mm,質量16.8g;不規則形素臺面,臺面寬厚18.7×10.2mm,打擊點明顯,石片角為98°;石片背面有2個石片疤,1條背脊,疤向為同向,與石片打擊方向相同;打擊泡凸,其他腹面特征即半錐體、錐疤、同心波和放射線均缺失(圖5:7)。

17DG:2405,V型石片:原料為橙黃色燧石,形狀不規則,遠端尖滅,長寬厚39.1×26.4×11.5mm,質量12.7g;四邊形多疤臺面,臺面寬厚28.4×8.3mm,有明顯的打擊點,石片角為108°;石片背面自然面比約為65%,有4個石片疤,疤向多向;打擊泡散凸,石片腹面平直,可見放射線,但半錐體、錐疤和同心波缺失(圖5:5)。

斷/裂片即石片的近端斷片、左裂片和右裂片,共52件,占廢片總數2.84%。

碎片為臺面完全缺失的片狀石制品,共246件,占廢片總數13.46%。

斷塊986件,占廢片總數的53.94%,個體以小型和中型為主,質量和大小成正比,尺寸變化較大,形狀多不規則,多數可見人工痕跡。

石器共110件,占石制品總數的5.42%。類型以刮削器(n=88)占據絕對優勢,尖狀器次之(n=13),鋸齒刃器和凹缺器各有5件和4件。原料以燧石為主(n=62;56.3%),其次為硅質白云巖(n=22),其余原料數量多數小于5件。石器個體以小型為主(n=92),長度平均值為31.4mm,標準偏差為10.2,質量多在20g以下(n=102),平均值為10.2g,標準偏差為19.3(表2)。毛坯以片狀為主(n=71),而片狀毛坯中有54件為完整石片。根據刃緣數量可將該遺址出土的刮削器分為單刃刮削器(n=74)和多刃刮削器(n=14),刃角的大小集中于50°~70°之間,最小值為36°,最大值為84°,平均值為64°。石器的修理均采用錘擊法,刃緣多不平齊,修疤多為單層,修理方式主要為單向修理,其中又以正向為多。

17DG:2616,單刃刮削器:原料為流紋巖,形狀不規則,毛坯為完整石片,長寬厚49×26×14.8mm,質量16.4g;直刃,刃緣長27.2mm,刃角55°。采用錘擊法正向修理石片毛坯的右側緣,有一層連續的不規則形修疤;最大疤長寬9.3×6.6mm(圖5:6)。

17DG:2691,尖狀器:原料為燧石,形狀不規則,毛坯為完整石片,長寬厚26×23.2×13.1mm,質量7.7g。共3個刃:刃1呈直刃,采用錘擊法正向修理石片的遠端,刃緣長20.7mm,刃角68°,單層連續分布的不規則形修疤,最大修疤長寬6.9×5.3mm;刃2呈不規則狀,采用錘擊法正向修理,修理部位為右側緣,刃緣長20.8mm,刃角65°,單層連續分布的不規則形修疤,最大修疤長寬6.8×3.8mm;刃3呈直刃,采用錘擊法反向修理,修理部位為左側緣,刃緣長10.8mm,刃角51°,單層連續分布的不規則形修疤,最大修疤長寬3.3×3.2mm。尖角為83°,未保留自然面(圖5:12)。

砸擊品共11件,占石制品總數的0.54%,包括砸擊石核4件、砸擊石片7件。砸擊類石制品的個體大小變異很小,總體以小型為主,長度平均值為23.9mm,標準偏差為6.7;質量多在15g以下(n=10),平均值為6g,標準偏差為4.6(表2)。砸擊品原料以燧石占多數(n=8),其余為2件玉髓和1件角礫巖。

17DG:2687,砸擊石片:原料為燧石,形狀大體為三角形,長寬厚36.5×22.4×10.9mm,質量8.8g。受力端為石片兩端,一端呈破碎狀態;另一端呈點狀,有裂片疤(砸痕)無同心波和放射線,未保留自然面(圖5:11)。

3.2礫石

124件,占石質標本總數的5.76%。原料以硅質白云巖(n=55;44.35%)為主,其次為安山巖(n=25;20.16%)和火山角礫巖(n=15;12.1%)。礫徑多在50~100mm,平均88.2mm,共61件。礫石表面雖未發現明顯的人工打制痕跡,但其與大量石制品同時存在,且多數礫徑較大,推測其中有些礫石可能用作古人類制作石器的備料。

4動物化石

東溝遺址2017年度試掘出土編號動物化石738件,其中骨骼化石623件、牙齒化石98件、鴕鳥蛋皮17件。初步鑒定工作顯示,骨骼與牙齒化石均為哺乳動物化石,骨骼化石保存較為破碎,牙齒化石保存相對完整,總體的可鑒定標本數量有限。目前,已鑒定出的動物種類均為有蹄類,包括鹿類、馬類、牛類和犀牛類,不見食肉類與嚙齒類。鹿類包括有完整的牙齒與殘破角心;牛類保存有完整的牙齒與橈骨近端殘斷;馬類骨骼與牙齒化石保存均較差,且數量少;犀類保存有殘斷肢骨(圖6)。

出土化石風化程度較重,保存尺寸也較小,表明其暴露地表時間長,埋藏過程中受后期改造影響較大。骨骼表面存在較多的植物根莖腐蝕痕跡,但動物啃咬痕跡有限;部分肢骨骨骼表面發現有切割、砍砸痕跡,可能與古人類刮取肉食、敲骨吸髓等行為相關;燒骨也占有一定比例。上述現象表明遺址中古人類對動物骨骼的改造作用占主導地位。

5小結

5.1石器工業特征

1)原料:種類多樣,以硅質白云巖、燧石和安山巖為主。調查顯示,原料主要采自遺址周邊的砂礫石層,少量優質原料(如玉髓)可能由遠距離搬運所得。

2)石制品類型與大?。簴|溝遺址出土石制品共計2030件,類型包括石錘4件、石核77件、廢片類1828件、石器110件、砸擊品11件。石制品個體總體上以小型為主(n=1338),占石制品總量的65.91%;其次為中型和微型標本。石錘、石核類標本的質量多超過150g,其余類型石制品的質量多在50g以下。

3)石核剝片:錘擊石核形狀多不規則,臺面以自然臺面(石皮)為主,剝片前均未進行預制修理,I型石核(固定臺面石核)較高的占比(63.64%)表明了古人類著重于以單個臺面為基礎的剝片策略,其中較多的I1型石核(n=34)的存在暗示出在遺址周邊原料豐富易得的條件下,古人類可能采取了權宜性的石核剝片策略。完整石片臺面性質主要為人工臺面(67.10%),類型以VI型和V型為主;石片背面帶有石片疤的占比94.11%,顯示連續剝片特征。綜合石核、石片以及砸擊品的相關特征以及石錘的發現,推測東溝遺址古人類剝片主要采用硬錘錘擊法,砸擊法則用于少量小型優質燧石原料的開發。

4)石器修理:類型包括刮削器、尖狀器、鋸齒刃器和凹缺器。原料多采用燧石,個體以小型為主,個體之間變異程度較小。石器毛坯以片狀為主(n=82),其中又以完整石片居多。石器多具單個刃緣,刃緣的修理均采用錘擊法,多不平齊,修疤多為單層;修理方式主要為單向修理,其中又以正向為多;修理部位多位于片狀毛坯的兩側。

綜合石制品的上述特征可知,東溝遺址的石器技術總體上屬于中國北方常見的石片石器技術體系。

5.2遺址的年代和性質

東溝遺址發掘過程中出土了大量的動物骨骼化石和炭屑樣品,為該遺址的14C測年工作提供了基礎材料??脊抨犚还策x取了不同水平層位采集的6件樣品(4件骨質樣品,2件炭屑樣品)送往美國Beta實驗室進行AMS14C測年工作。其中2件樣品(18DG-2262和18DG-4143)無具體年代數據,可能超出了測年范圍;L21炭屑樣品(18DG-3873)的14C年齡明顯偏小,與其他數據差別較大,予以排除;剩余3件樣品的14C年齡較為相合,其校正后的年代范圍在45065~38049BP之間(表3)[11]。綜上所述,14C測年的初步結果顯示,東溝遺址的時代為舊石器時代晚期早段。

泥河灣盆地是目前我國北方乃至東亞地區舊石器時代遺存分布最為密集、文化序列最為完整的地區,豐富的第四紀古人類活動遺存使其成為探索東亞地區人類起源和演化的經典區域[12]。同屬廣義泥河灣盆地的重要組成部分[13],蔚縣盆地的舊石器考古工作相對于陽原盆地而言仍然較為滯后,但近幾年開展的連續性的舊石器考古調查、發掘和研究工作進一步證實了蔚縣盆地的工作潛力,表明其也是更新世期間古人類遷徙擴散和技術發展傳播的重要地區[5-7]。新近發現的東溝遺址地層剖面完整,文化層內遺物分布密集,2017年度的試掘工作收獲了一批重要的處于MIS3階段的古人類活動遺存,不僅有助于構建和完善蔚縣盆地晚更新世石器技術演化序列,更為研究和探索現代人擴散、舊石器中-晚過渡期人類技術發展與交流以及環境動因等科學問題提供了新的材料和視角。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