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書精”施魔

2024-04-17 14:08郝嵐
閱讀時代 2024年4期
關鍵詞:由紀夫三島書評

郝嵐

《多年愛書已成精》有個美拉德色系的腰封,上面印著一只黑貓。這全是馬凌的最愛:橘棕色系暖調子,外加資深貓迷。書早就應該出來,但我們不能批評作者懶惰,你只能怪馬老師整天一騎絕塵地揮霍她的才情,一點不憐恤愛她文字的人。她寫的文章多的是,就是懶得結集,害得我們追著她各種媒體和平臺跑。好在現在有了這個小冊子,拿著趁手,讀著熨帖。

她青年時代的文字出手就老辣,早是某知名雜志的主筆,讀書時是校園里的才女傳奇,所以她寫什么我都不會奇怪。我有幸見過她初入職場的“小白”面貌——她那時在大學中文系教外國文學課。對作家八卦和作品細節了如指掌、不按常理出牌的馬老師的課,總能把學生們迷住,讓好多青年學子愛上了這個“沒用的”專業。我看《多年愛書已成精》的時候,就覺得這其實就像她的課堂文字實錄,不是她私傳我的正襟危坐的講義。本書說是書評,但她的文字的價值如同她的課:鮮活、有趣、個人風格十足,不僅是引你入門,還自成一體,所以值得專門領略。

書的“上輯”收的文章寫了王爾德、毛姆、伊夫林·沃、張愛玲、納博科夫、三島由紀夫、卡波蒂、普魯斯特等等,“下輯”寫了梵高、高更、卡拉瓦喬、榮格、可可·香奈兒一眾。嚴格意義上,多數文章都超出了我們國內認為的書評寫法,因為并非只寫某一本書。我覺得馬凌的書評融合了英國書評偏重記錄文化事件細節、梳理復雜人際關系的特點,以及《泰晤士報文學增刊》(TLS)的中立,又帶著美國《紐約書評》的專業、深度和長篇幅;但是她比英國書評溫暖,比美國書評放松,因此讀來很是過癮。

全書寫得氣定神閑、寵辱不驚,帶著閱書無數的底氣,總是給我們分類?;蛟S是老師當慣了,她總能總結出一二三。比如開篇就擲地有聲地把讀者當作“書蟲”分了四種:作為甲蟲的一般讀者、作為蜜蜂的專業讀者、作為蝴蝶的創作型讀者,還有作為蚯蚓的癡迷型讀者。比如:“世界上有兩種悲?。阂环N是匱乏的悲劇,另一種是豐裕的悲劇?!北热纾骸捌胀ㄈ酥凰酪淮?,蓋棺定論,從此長眠。名人要死兩次,一次是肉身死亡,一次是傳記出爐?!北热纾骸岸梦膶W記憶的人都知道,想要煽情感人,比較取巧的是三個視角:動物、兒童、怪人?!痹俦热纾骸笆郎嫌袃煞N作品:一種是藝術家用自己的一部分創作的,另一種則是藝術家用自己的全部創作的?!蹦阋贿咉@訝于她信手拈來,一邊贊嘆她用意之準!

你會感到她寫什么都是平視的,偶見一兩個如艾柯那樣的膜拜對象,也絕對是理性分析過的,這當然得益于她的學術訓練。學者型評論者擅長評騭,畢竟她飽讀詩書、博觀約取,能把我們讀過的、沒讀過的、想都沒想過的東西熔鑄起來,隨意拋出一篇又一篇的文章,趣味盎然、自成體系。

你看她寫我們都看過的三島由紀夫那著名的照片:“鐵一般的腱子肉,雙臂捆吊在樹干上,三支箭鏃穿入下腹、肋部和腋窩。這是三島由紀夫的圣塞巴斯蒂安。而這張照片的‘原型,是意大利畫家雷尼所畫的《圣塞巴斯蒂安殉教圖》?!彼探o我們一層層看:“如何理解三島由紀夫呢?他不是傳統意義上的‘作家,而是一個有著強烈的‘媒介融合意識的‘藝術家,文本、身體、行動、影像記錄與呈現乃至最后慘烈的死亡,都是他得心應手的媒介,他一生的創造,是一部傾心謀劃的‘大作品?!痹谶@里她的學術理論分毫畢現、淋漓盡致,又舉重若輕,帶著一股子今年流行的“毫不費力的時髦感”,但因為我們知道此非一日之功,所以明白這文字里還透著一種底蘊深厚的“老錢風”。

她寫自己讀艾柯的良辰吉日:“9月2日,水星轉進天秤座,9月3日,太陽-冥王星三合,午夜時分,我輕輕揭開綠色燙金的封面……”她寫《焚舟紀》:“讓人憶及文學的美好年代,那時節,自由的長風主宰著一切,自由的文學無拘無束更兼無憂無慮。那時節,江湖郎中拉伯雷的筆底世界一派狂歡味道;窮官吏塞萬提斯的筆下人物滿懷奇情異想;劇院合伙人莎士比亞的戲劇里填塞著逗人開懷的污言穢語——扮演仙后的男演員向臺下粗漢拋著媚眼——對開本還沒有‘被經典……是的,在確立近現代小說的形狀之前,特別是在建構資產階級的世界觀之前,文學有著那么一段真力彌滿、元氣淋漓的大好時光?!彼龑懽x安吉拉·卡特的感覺:“有點像坐著過山車,經過一個神奇的莫比斯環,抵達了一個熱鬧空前的嘉年華。只聽得女巫的魔法棒叮的一聲,讀者跟著敘述一路飛馳,闖入一個似曾相識卻又似是而非的奇境。在這里,沒有時間維度,空間蜷曲相疊,自由女神也喝多了,散發著瘋癲氣息。在這里,互文性無處不在,像無數組鏡子參差互映,而戲仿又使這鏡子帶上了哈哈鏡的曲度,產生啼笑皆非的效果。更為神奇的是,你向鏡子伸出手去,未料穿過表面觸到了本質,而你以為觸到的是真,驀然回首才發覺自己連同鏡子不過是又一面鏡子映出的幻象?!彼粌H是她自己開篇所言的“書蟲”,而且兼顧蜜蜂、蝴蝶和蚯蚓,你再看這文字里想象力和敏感度含量,無疑了,雙魚座“書精”!

不過,萬事都有弊端。我想起來不久前《紐約書評》有一篇寫《歌德談話錄》2022年新譯本的書評,題目可以理解為“被歌德施魔”,里面說到歌德的天才也讓不少年輕作家喪失信心。歌德的傳記作者約瑟夫·洛特比喻得妙:“如同禮拜五去提前看了看禮拜日的樣子,回家后滿足又傷感:因為他是禮拜五??!”作者接著說,只有海涅足夠堅強抗得過天才的降維打擊才能夠幸存。所以我提醒讀者,“書精”馬老師帶著一股仙氣會給你“施魔法”,讓你被迫承認自己不僅普通,而且懶惰。但你要堅強!

(源自“文匯筆”,心香一瓣薦稿,有刪節)

責編:馬京京

猜你喜歡
由紀夫三島書評
書評
《哦!爸爸》:希望你一生平安、健康、勇敢有正面力
書評
書評
From Monroe to Mishima:Gender and Cultural Identity in Yasumasa Morimura’s Performance and Photography*
三島由紀夫的心理世界及其文學創作
莫言:三島由紀夫猜想
論三島由紀夫《愛的饑渴》中的女性塑造和主題建構
鏡中的表演者——三島由紀夫
書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