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問題探究式教學在“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中的應用研究

2024-04-17 07:29李芳
科教導刊 2024年9期
關鍵詞: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時效性

李芳

摘 要 問題探究式教學模式融入“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以下簡稱“綱要”課)的教學,既是對辦好“綱要”課戰略規劃的有效回應,也是新時代辦好“綱要”課的應有之義。問題探究式教學模式要求教師提煉教學過程中學生理解的難點和重點問題,通過探究式教學方法,實行互動式和教學相長的策略,充分運用現代化教育技術,實現理論與實踐、學理性和知識性相結合,以潤物無聲的方式達到“綱要”課立德樹人、鑄魂育人的目的。

關鍵詞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問題探究式教學;時效性

中圖分類號:G424??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DOI:10.16400/j.cnki.kjdk.2024.9.030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Question-based Teaching in the Course of

"Outline of Modern Chinese History"

LI Fang

(Yantai University, College of Marxism, Yantai, Shandong 264005)

Abstract The integration of the inquiry based teaching model into the teaching of the "Outline of Chinese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History" course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the "Outline" course) is not only an effective response to the strategic planning of running the "Outline" course well, but also an essential aspect of running the "Outline" course well in the new era. The inquiry based teaching model requires teachers to extract the difficulties and key issues in the understanding process of students during the teaching process. Through the inquiry based teaching method, interactive and teaching learning strategies are implemented, and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s fully utilized to achieve the combin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learning rationality and knowledge. The goal of cultivating students' morality and soul in the "Outline" course is achieved in a silent way.

Keywords Outline of Modern Chinese History; problem based inquiry teaching; timeliness

“綱要”課作為一門重要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培養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增強用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主要依托。新形勢下,該課程要求蘊含豐富深刻的思想,也要求在課堂教學中師生之間碰撞出思想火花,這也是該課程的含金量之所在。如何實現學生熱愛“綱要”課,提升授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基于此,本文以“問題探究”為核心,結合長期的教學實踐經驗,圍繞教學問題設計、教學原則、具體教學實踐過程等方面,就“綱要”課如何構建問題探究式教學模式進行初步的探究和思考。

1? 問題探究式教學模式中問題的設計

1.1? 圍繞“綱要”課的課程性質與教學目標提出問題

“綱要”課是全國高等學校本科生必修的一門思想政治理論課,其教學目標是使學生認識近現代中國社會發展和革命、建設、改革的歷史進程及其內在規律,并通過對中國近現代史的敘述和分析,幫助學生做到“兩個了解”,懂得“三個選擇”的必要性和正確性。這是教師在教學中應當首先明確和始終貫徹的一個基本思想[1]。根據課程性質和教學目標,“綱要”課的教學就是通過中國近現代史的教學和探討,幫助大學生深刻領會“四個選擇”“兩個了解”等的正確內涵。這是進行問題探究式教學模式需要始終把握的一個根本原則?;诖?,課程組設計了“大學生學習近現代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是什么?”“為什么歷史和人民選擇了中國共產黨?”“大學生了解國史和國情的重要性是什么?”等問題。

1.2? 以教材作為問題探究的基本依據

在設定問題時,教材是中心,問題緊緊圍繞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展開,不應該偏離教材。問題的設定應緊扣現實問題,圍繞教材所涉及的知識點展開。教學過程中所設定的問題猶如遨游在天空中的風箏線一樣,應該緊緊系在教師手中的教材上,并且還要做到收放自如。為此,課程組設計了“如何理解近代中國兩大歷史任務及其關系?”“為什么天京事變是太平天國運動由盛轉衰的轉折點?”“為什么說中國共產黨是抗日戰爭的中流砥柱?”等問題。

1.3? 引導學生認清錯誤的歷史觀

旗幟鮮明地反對歷史虛無主義,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是大學生學習“綱要”課的重要目的和基本原則。因此,“綱要”課教師要重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做到不回避,以解決問題為目的,加強課堂的學理性,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明辨是非,樹立正確的歷史觀和價值觀。另外還應該利用課堂、新媒體、社會實踐等平臺,結合調研、討論等方式,做到線上線下聯動、課內課外一體,掌握學生思想動態,及早發現問題,把問題消滅在萌芽階段。為此,課程組設計了“如何看待‘鴉片戰爭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西方文明?”“如何正確看待改革開放前和改革開放后兩個歷史時期的關系?”等問題。

2? 問題探究式教學模式在“綱要”課教學中遵循的原則

首先是整體性原則。在問題探究式教學模式的應用中,要堅持整體性,全盤考慮到各個環節,并靈活運用;需要多個部門和教師互相配合,形成強大的合力。另外,要整合利用各種教學資源,實現優勢互補,便于組織操作。

其次是針對性原則。一方面,問題探究式教學模式的應用要針對大學生的實際,針對不同群體、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調整。另一方面,要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同時在教學過程中緊扣時代主題和國內外熱點問題,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進行分析,增加教學的現實性。

再次是主體間性原則。在問題探究式教學模式創新中,要堅持主體間性。一方面堅持教師與學生雙主體的主體性,肯定大學生在“綱要”課教學中的主體地位,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與大學生共同享有教學中的“權力”。另一方面,教師和學生要積極適應各種教學資源與環境,實現教學目標的完成和學生綜合能力的增長。

最后是開放性原則。問題探究式教學模式是一個開放、動態的教學模式,要隨著教學實踐的發展而不斷發展完善,為教學模式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動力。另外,教學內容要與時代要求和社會現實、學生生活相結合。

3? 問題探究式教學模式在“綱要”課中的實踐

3.1? 問題探究式教學模式的實踐形式

在明確了“綱要”課所要研究的問題之后,教學組織形式成了問題探究式教學實現與否的重要保障。課程組以課堂小組的形式組織全體學生參加教學。首先,在每學期初始進行問題探究式教學的宣傳與發動,確保學生以較大的積極性參與課堂教學的每一個環節。其次,明確告知學生問題探究式教學模式的全過程,讓學生由接受者轉變為實施者。最后,組織學生以課堂小組的方式參與問題探究式教學,力求每一位學生都能主動地參與課堂教學,改變原先課堂沉悶的現象。

教學過程分為4個階段進行。①由學生自由分組,組合成多個課堂小組,確立組長及組名,以此增強學生的凝聚力和榮譽感。②在教學實施過程中,以專題為單位,向每個課堂小組征集該專題小組所擬討論問題。在經教師審定之后,每個小組結合問題進行資料的收集、查閱和整理,并將小組討論過程和結果以PPT的方式進行展示。③各課堂小組就本小組所要探討的問題進行展示和分析,其他課堂小組進行提問和質疑,最后教師進行總結。④結合每一專題的教學內容和各個課堂小組的問題展示,教師引導學生對每一專題的教學內容進行邏輯整理,引導學生進行正確分析,以達到理論灌輸和主動思考的有效統一。

3.2? 問題探究式教學模式的時間安排

根據課堂小組提出的問題類型和涉及面,安排1節課的教學時間。目前學校運行的教學實踐為每節課45分鐘,這45分鐘的教學安排為課堂小組講解展示15分鐘,課堂小組之間提問和辯論10分鐘,教師結合每一專題的教學內容進行點評總結20分鐘。此時間安排有利于學生課堂積極性的提高,在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之間實現動態平衡。

3.3? 問題探究式教學模式應用的基本思路

3.3.1? 突出素養導向教學

“綱要”課問題探究式教學模式創新過程中突出素養導向教學,一方面要突出立德樹人原則,加強教學內容的政治性與科學性,另一方面要突出能力教育和信仰教育。

3.3.2? 突出問題探究教學

“綱要”課問題探究式教學模式創新過程中要堅持問題探究教學。堅持自主性原則,在問題研究的整個過程中充分尊重學生的自主性,教師主要進行必要的幫助與指導,使學生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主體性,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3.3.3? 突出合作導向教學

“綱要”課問題探究式教學模式創新過程中要堅持合作導向教學。合作導向教學不僅包括學生之間的小組合作學習,還包括師生之間的合作教育、教師之間的團隊合作授課,還有“綱要”課和其他課程之間的互動等。一方面,堅持合作導向教學要加強師生之間的合作。另一方面,教師團隊教學可以有效整合有限教學資源,并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

3.4? 問題探究式教學模式的導向著力點

問題探究式的教學方法通過探究問題的思路分析,旨在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在每一專題確立討論問題之后,課堂小組針對所要討論的問題進行思考,由此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另外在查找資料的過程中,學生的知識面得以拓展;在課堂討論的過程中,學生探究問題的能力大幅度提升,邏輯性得到提高。課堂小組講述和展示之后,還要就其他小組的提問和質疑進行回答和辯解,這使學生的思維敏捷性得到鍛煉。在整個過程中,學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也在潛移默化中形成。學生討論完之后,教師的點評和總結能夠拓寬學生的思路,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

如學生在分析“中國先進知識分子在眾多的主義中為什么選擇了馬克思主義?”這一問題時,大多會把關注點放到馬克思主義與各種流派的社會主義有何區別上,與教材知識點“俄國十月革命與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路徑不同。顯然,學生關注的是馬克思主義的內容及其優勢,未就馬克思主義及社會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和接受情況進行思考,尤其是未對馬克思主義及社會主義各流派是否適合中國國情進行分析。對此,教師在肯定學生的分析后指出,對于馬克思主義這一重要的理論武器,需要采用唯物史觀,理論聯系實際,從當時世界的形勢、中國的國情及當時中國先進知識分子的角度來全面地思考問題?;诖?,課程組以案例“李大釗對社會主義思潮的認真研究”為切入點,探討“當時傳入中國的社會主義有哪些流派?”“各種流派的社會主義對中國先進知識分子產生了哪些影響?”“俄國十月革命是如何推動中國先進知識分子從資產階級民主主義轉向社會主義的?”將大問題分解為三個小問題,一環扣一環。在問題的探討中指出:在當時傳入中國的社會主義流派中,無政府主義占有較大的優勢。經過實踐,當時的人們意識到“要改造社會,須從根本上謀全體的改造,枝枝節節的一部分的改造是不中用的”,于是一批進步青年最終選擇社會主義作為自己的信仰。中國先進知識分子對社會主義進行研究和宣傳,他們經過反復的比較和研究,最終選擇了馬克思主義。俄國十月革命的直接影響,推動了中國先進知識分子從資產階級民族主義轉向社會主義。

3.5? 問題探究式教學模式的實施保障

在“綱要”課的總成績組成中,平時成績占比50%,期末考試成績占比50%。其中,平時成績組成為期中作業、課堂展示、隨堂測試、考勤、課堂表現,而課堂表現和課堂展示都與問題探究式教學的結果有關。課堂表現以課堂小組為單位記錄同一分值分數,由其他小組和教師當堂打分,打分依據為課堂小組展示問題時的精神風貌、語言組織、配合情況、PPT情況等。

4? 結語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解決好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2]。具體落實到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上,問題探究式教學是“綱要”課由教材體系向教學體系轉化、知識體系向學生的價值體系轉化的關鍵突破口。 構建問題探究式的教學模式是規范“綱要”課教學、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方式。問題探究式教學模式通過改變原有知識導向教學的弊端,通過教學設計、組織、方法創新等,引導大學生理論聯系實際,自覺運用科學的方法認清社會發展方向和趨勢。之后,要進一步加強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及整體素質的提高,促進“綱要”課教學質量及水平的提高,增強時效性。

參考文獻

[1] 沙建孫.關于“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教學的若干問題[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06(9):48-53.

[3] 習近平主持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EB/OL].(2019-3-19).http://www.banyuetan.org/jrt/detail/20190319/1000200033134991

552960392055595289_1.html.

猜你喜歡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時效性
淺談如何提高費用報銷的規范性和時效性
《????》???? ?????? ????? ???如何提高“數學廣角”課堂的時效性
試析如何確保新聞采訪的真實性和時效性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歷史基礎
人物說史
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正確樹立唯物史觀
荷載預壓加固吹填土時效性研究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三位一體式教學研究初探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的教學路徑研究
淺談如何提高獸醫防控的時效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