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涵在中國鋼琴作品中的藝術詮釋

2024-04-17 04:18陳珷羚
藝術科技 2024年7期
關鍵詞:中國鋼琴作品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摘要:目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國鋼琴作品的精神母體,唯有合理運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才能進一步豐富中國鋼琴作品的精神內涵。文章旨在挖掘中國鋼琴作品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涵,探究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涵融入中國鋼琴作品的可行路徑與有效方法,助力中國鋼琴作品的發展,進一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方法:文章基于對中國鋼琴作品的特點分析和在中國鋼琴作品中彰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涵的重要價值,具體論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涵在中國鋼琴作品中的藝術詮釋。結果: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涵在中國鋼琴作品中的藝術詮釋體現在多個方面,包括音樂題材的選擇、音樂形式的運用、音樂情感的表達以及音樂細節的處理等。傳統民歌在中國鋼琴作品中的藝術詮釋,賦予鋼琴作品更鮮明的民族特色,也讓鋼琴作品的演奏形式更加豐富,有效促進了中國鋼琴作品的民族化發展。結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中國鋼琴作品中的滲透,進一步豐富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途徑,能讓全世界各族人民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真正含義,切身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助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關鍵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國鋼琴作品;藝術詮釋

中圖分類號:J62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9436(2024)07-00-03

受地域因素、歷史因素等影響,不同民族的精神文化與思想內涵存在一定的差異性,這也造就了不同民族獨具特色的音樂藝術。在鋼琴引入國內的早期,我國大部分鋼琴曲創作者選擇模仿國外的作品,但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創作者們開始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鋼琴作品中,打造極具中華民族特色的鋼琴作品,通過不斷積累取得了一些成果,在豐富鋼琴作品文化內涵的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弘揚,體現了中華民族不朽的民族精神,進一步彰顯出中華民族文化自信。

1 中國鋼琴作品的特點分析

1.1 主調豐富多樣,著重凸顯時代特點

從整體來看,中國鋼琴作品以主調為主,用于保證聽者快速了解鋼琴曲創作者想要體現的思想情感與精神內涵,調動聽者的情緒,讓作品能夠快速引發聽者情感共鳴。在長時間的發展進程中,中國鋼琴曲創作者對主調的應用愈發熟練,因此中國鋼琴作品的主調豐富多樣,通過對主調的靈活應用凸顯時代特點,有利于加深人們對時代發展的印象。

1.2 重視融合創作,注重發揚民間音樂

中國鋼琴作品的創作,在最初通常是模仿國外已經成熟的鋼琴作品,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后,中國鋼琴曲創作者更加注重傳承與弘揚民族文化,而民間音樂作為傳承與弘揚民族文化的重要載體,已成為中國鋼琴曲創作者的重點參考內容[1]。為此,中國鋼琴作品非常重視與民間音樂的融合創作,不僅能夠展現出不同民族的人文情懷,還能從發揚民間音樂的角度凸顯中國鋼琴作品的重要價值。民間音樂具有豐富性、多元化等特點,融合民間音樂進行中國鋼琴作品創作,有助于促進中國鋼琴作品的發展,進一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1.3 重視音色處理,具備多元樂器聲音

中華民族經過長時間的發展,衍生出極具民族特色的藝術文化,其中音樂藝術的發展尤為深遠,誕生了多種多樣的民間樂器。鋼琴具有多元化的音色,能夠模仿多種樂器聲音,很多創作者都會有效利用這一點,將民間樂器的音色融入鋼琴作品中,為鋼琴作品增添別樣的色彩。鋼琴能夠模仿民間樂器音色,推動民間音樂的傳承與弘揚,古箏、笛子、二胡等樂器的音色都在中國鋼琴作品中有所體現,極大地促進了鋼琴作品樂器聲音的多元化,讓中國鋼琴作品極具民族特色。

2 在中國鋼琴作品中彰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涵的重要價值

2.1 凸顯民族文化,體現時代氣息

音樂能夠體現出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人文情懷。中國鋼琴曲創作者會將自己的情感融入作品中,實現自身情感的抒發,并為作品注入靈魂。在傾聽融入真情實感的作品時,聽者也會有一定的情感起伏,能夠體悟創作者的思想情感。不同時代創作的音樂作品具有一定的差異,包括演繹方式和整體風格的差異,這是因為創作者在創作過程中,會受到時代氣息的影響。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涵在中國鋼琴作品中的滲透,能以音樂形式體現出中華民族不同階段的發展情況,凸顯民族文化與時代氣息,為聽者帶來不同的感官體驗,實現民族文化的傳承與弘揚。

2.2 體現民族風格,發揚中華精神

民族風格,是不同民族經過不斷發展形成的獨特美學和民族內涵,受民族歷史發展進程和人文情懷的影響,具有極強的民族特色。不同地域的音樂表達形式也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中國鋼琴作品經過長時間的發展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優秀的鋼琴作品大多在不同程度上滲透了民族精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中國鋼琴作品中的滲透,使最終呈現的作品更能引發聽者的情感共鳴,具備更強的感染力。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民族音樂的創新,讓世界更能理解中華民族的傳統音樂與文化魅力,加快建設文化強國[2]。

2.3 傳承中華文化,豐富作品內涵

我國幅員遼闊,歷史悠久,形成了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文化資源豐富、文化底蘊深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中國鋼琴作品中的滲透,不僅能夠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以更多元化的形式展現在世界舞臺上,也能讓中國鋼琴作品的內涵更加豐富、更深入人心,同時提高中國鋼琴作品的深層價值,促進中國音樂不斷發展。

3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涵在中國鋼琴作品中的藝術詮釋

3.1 中華傳統思想在中國鋼琴作品中的藝術詮釋

3.1.1 滲透以人為本理念,升華民族性特征

中華民族歷史悠久,在長期的發展進程中形成了極具民族特色的文化?!斑h神、尊天、重人”是中華民族發展進程中形成的重要理念,也在歷史演變發展的進程中逐漸優化,歸根結底,其強調人們對自我發展的重視以及人們依靠自身力量解決不同問題的行為。經時間的推移,逐漸形成“以人為本”的思想。分析中國鋼琴作品,會發現很多鋼琴作品都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思想,不僅凸顯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具備的深刻文化內涵,還讓中國鋼琴作品具備更鮮明的民族特征[3]。例如中國鋼琴作品《翻身的日子》《快樂的節日》等,深度分析這些作品后都能發現“以人為本”這一理念的影子。其中《翻身的日子》主要體現廣大農民解放后的喜慶面貌;《快樂的節日》則展現了中國少年兒童在新中國成立后和平環境下的幸??鞓窢顟B,體現了和平的重要性。兩個作品都從不同角度講述了“人”的重要性,滲透了“以人為本”的思想觀念,為中國鋼琴作品的發展提供了較大的助力。

3.1.2 滲透天人合一理念,增強作品感染力

在中華民族的發展進程中,哲學理念也經歷了一系列的發展演變,其中“天人合一”占據重要位置。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睆娬{人與自然的辯證統一,認為人是自然的組成部分,唯有尊重自然,才能讓人對自然的改造、建設取得良好成果。分析中國鋼琴作品,不難發現“天人合一”思想的滲透。比如《夕陽簫鼓》這一鋼琴作品,創作者黎英海先生深入研究《春江花月夜》這首詩,將自身感悟融入《夕陽簫鼓》這一鋼琴作品中,以聲音表達層次感的加強、琵琶聲音的融入強化鋼琴作品的動態感受,體現了“天人合一”思想,極大地提升了鋼琴作品的感染力。同時,“天人合一”思想在中國鋼琴作品中的滲透,也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得到傳承與弘揚,有效彰顯了中華民族精神。

3.2 中華傳統精神在中國鋼琴作品中的藝術詮釋

中國鋼琴曲創作者想要在作品中滲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要注重中華傳統精神在作品中的藝術詮釋,以精神的滲透體現民族文化,豐富作品內涵。比如《黃河大合唱》這一鋼琴作品中的重要篇章《保衛黃河》,將黃河視為主要的創作背景,將群眾歌曲的音調視為作品創作的基礎,并在其中加入許多民間音樂素材,以更加表層化的形式展現中華民族奮勇抗爭的過程,將寫實性特征與史詩性特征巧妙融合在一起,以恢宏的氣勢展現堅韌不拔、奮勇前行的優秀民族精神。同時,創作者還將《東方紅》的主題音調融入《保衛黃河》這一篇章的尾聲部分,表達了共產黨領導人民取得抗戰勝利的內涵,讓鋼琴作品擁有更加深厚的思想內涵,進一步弘揚民族精神。

3.3 中國傳統文學在中國鋼琴作品中的藝術詮釋

中國傳統文學的發展歷史悠久,形成了詩詞歌賦等多種形式,但是不論哪種形式,都蘊含極為深厚的思想文化與精神內涵,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鋼琴作曲家林華將《二十四詩品》這一詩歌滲透進作品之中,將中國傳統文學與鋼琴作品巧妙融合在一起,以具象化的形式展現詩歌作品中的抽象事物,通過傳統文學背景與現代作曲技法的巧妙結合,直觀、靈動地展現了作品內涵,促進中國鋼琴作品和中國傳統文學的發展[4]。同時,中國傳統文學在鋼琴作品中的藝術詮釋,也為文學作品的傳承與弘揚帶來了更多新的可能,有助于豐富中華優秀文學的傳承渠道,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歷史發展的洪流中熠熠生輝[5]。

3.4 中華傳統民歌在中國鋼琴作品中的藝術詮釋

民間歌曲是中國傳統音樂中形成時間最早的音樂形式,也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以音樂形式展現了民族精神與民族文化,對中華傳統音樂的發展具有深遠影響。中國鋼琴作品的創作非常重視民間歌曲的引用,自20世紀中期便將其視為創作中的新型音樂元素。與其他鋼琴作品相比,由中華傳統民歌改編而來的鋼琴作品具備更鮮明的民族風格,也從技法方面助力鋼琴音樂民族化的進程[6]。例如《山丹丹花開紅艷艷》,作為傳唱度非常高的陜北民歌,其中笛子、揚琴以及民歌唱腔的特征非常明顯,在將其改編為鋼琴曲的過程中,創作者從節奏和速度上進行細致處理,在引子部分模仿笛子的音色,通過展現笛子顫音、滑音等效果突出信天游舒展、高亢的特色,將聽者“帶到”黃土高原,欣賞黃土高原一望無際的壯闊景色。在演奏裝飾音時,創作者在整體旋律中增加了空五八度回升的器樂化效果,并在彈奏過程中將倚音部分和主旋律的音色區分開來,帶來更加悠長的感覺,使聽者更好地感受陜北地區的民族特色。

4 結語

鋼琴雖然起源于國外,傳入中國后經過很多鋼琴音樂家及作曲家的努力,目前已逐漸呈現出我國的特色并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行了有效融合。在時代不斷發展、音樂藝術受重視程度越來越高的背景下,中國鋼琴作品步入高速發展時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涵在中國鋼琴作品中的進一步滲透,讓中國鋼琴作品的內涵更加豐富,也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得到了有效傳承、發揚與創新,具備較強的時代意義。在日后的發展中,需要進一步提高對中國鋼琴作品發展的重視度,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合理融入中國鋼琴作品中,促進中國鋼琴作品及鋼琴事業的繁榮發展,在實踐中不斷弘揚和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世界藝術文化中進一步譜寫中華文化新篇章。

參考文獻:

[1] 葛艷秋.中國鋼琴作品對中華優秀傳統音樂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探析[J].藝術評鑒,2018(7):53-55,127.

[2] 梁馨文.淺談中國鋼琴作品中的愛國主義和文化自信[J].明日風尚,2020(14):111-112.

[3] 韓冬.論文化自覺下的中國鋼琴作品教學(下)[J].音樂生活,2016(7):79-80.

[4] 董敏.中國鋼琴作品創作對傳承發揚民族音樂文化作用的研究[J].蚌埠學院學報,2019,8(1):9-12.

[5] 姜薇.指尖上的中國夢:弘揚傳統文化背景下的中國鋼琴作品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8(32):101-102.

[6] 張婧.專業鋼琴教育的民族化問題研究:以河南省三所高校為例[J].音樂創作,2018(8):165-167.

作者簡介:陳珷羚(1991—),男,重慶人,碩士在讀,研究方向:鋼琴演奏。

猜你喜歡
中國鋼琴作品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教育途徑探討
中國鋼琴作品在高校鋼琴教學中的重要性研究
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路徑選擇
初中語文教學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滲透
淺論中國鋼琴作品演奏的音樂意象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大學生思政教育機制研究
關于大學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思考
中國鋼琴作品中的民族音樂元素和戲曲音樂元素解析
淺談中國鋼琴作品中踏瓣的運用
中國鋼琴作品在高校鋼琴教學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