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語文教學實踐中落實核心素養的幾點嘗試

2024-04-17 04:18鄭文玉
新教師 2024年2期
關鍵詞:民族精神實踐性思維能力

鄭文玉

【摘 要】語文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我們要基于課堂,基于生活,反復實踐,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關鍵詞】核心素養 思維能力 民族精神 實踐性

語文課程核心素養的培養是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核心素養是學生應具備的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所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突出強調個人修養、社會關愛、家國情懷,更加注重自主發展、合作參與、創新實踐。它是可培養、可塑造、可維持的,可以通過學校教育而獲得。筆者在語文教學實踐中,為落實語文核心素養做了以下幾點嘗試。

一、基于閱讀,提升思維能力

1.引導質疑,激活思維。引導質疑,可以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帶著問題閱讀文本,會讓學生更有目的地走進文本,從而獲得更好的閱讀效果,達成閱讀目的。因此,教師在課堂上應多引導學生質疑,激活學生思維。

例如,四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語文要素之一是“閱讀時嘗試從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問題”。在教學《一個豆莢里的五粒豆》時,筆者是這樣設計的。

第一,讀題質疑,激發閱讀欲望?!白x了題目,你會提出什么問題?”問題一拋出,學生各抒己見。有的問:“五粒豆都長什么樣?”有的問:“五粒豆會在豆莢里做什么?”筆者小結后繼續引導質疑:“這五粒豆經歷了什么?最后怎么樣了?”這些問題再次激發學生繼續閱讀的欲望。

第二,默讀課文,學會批注。本文是一篇童話,五粒豆的經歷令人感到不可思議。筆者請學生默讀課文,并且要邊讀邊思考。如果發現什么問題,就在旁邊打個問號。于是,學生又提出了一系列的問題,如:第二粒豆為什么要飛到太陽里去?這五粒豆誰走得最遠,為什么……

第三,梳理問題,明確問題指向。筆者先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歸納提問用詞,如“為什么”“是什么”“怎么樣”等;然后根據學生閱讀時所作批注的位置,引導學生明白問題指向,如是針對課文部分內容提問的,還是針對全文提問的。

第四,合作學習,整理問題。出示各小組的問題清單,學生根據提問題的方法,歸類自己的問題指向,學會從多角度提問題,幫助自己進一步走進文本。

2.想象入手,入文入境。想象是一種再創造的過程。透過一個個文字,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可以再現文本、豐富文本、理解文本,更容易與文本產生共鳴。

例如,六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語文要素之一是“閱讀時能從所讀的內容想開去”?!恫菰芬晃陌词虑榘l展順序,描繪了三幅動人的畫面:草原風光圖、喜迎遠客圖、主客聯歡圖。在教學“草原風光圖”時,筆者引導學生通過文字的描述,加入想象,感受草原的風光。如在教學“羊群一會兒上了小丘,一會兒又下來,走在哪里都像給無邊的綠毯繡上了白色的大花”一句時,筆者是這樣設計的:初讀句子,抓住“綠毯”和“白色的大花”,明確作者巧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把草原比作綠毯,把羊群比作白色大花,生動形象。再讀句子,賞析畫面美。筆者先引導學生明確毯子給人的感覺是溫暖、舒適,白色的大花像畫上去的一樣。再引導學生閉眼想象,那無邊的草原像個“綠毯”,給人的感覺是那樣的清新自然而又溫暖舒適,讓學生閉眼想象自己躺在這樣的“綠毯”上?;谙胂?,學生的朗讀更加有聲有色。

3.文本對話,讀中悟情。讀是學生與作者對話的一種方式,是深入文本的有效手段?!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課程標準》)要求學生要在閱讀中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所以,理解與感悟的前提就是讀,學生對文本讀得越多,思考得越深,感悟也就越豐富。

以五年級上冊《圓明園的毀滅》一文為例。本文描述了圓明園昔日輝煌的景觀和慘遭侵略者毀滅后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無限熱愛和對侵略者野蠻行徑的仇恨,激發人們“勿忘國恥,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在教學“毀滅”這一部分時,筆者是這樣指導朗讀的。首先,朗讀回顧輝煌。本節課新授前,先引導學生讀“輝煌景觀”這一部分,讓學生再次體會民族自豪感。然后,默讀了解毀滅。筆者引導學生圈出關鍵詞“掠”“搬”“毀”“燒”,了解這一座皇家園林是如何一步一步被毀滅的,并多讀幾遍關鍵詞,理解關鍵詞,體會關鍵詞。接著,引讀感受憤怒。繼續抓住關鍵詞“掠”“搬”“毀”“燒”所在的句子引讀。能拿得動的東西就掠走,這個“掠”字,活化了侵略者的嘴臉,這是一可恨;指名讀第五自然段。拿不動的就用牲口搬運,這是二可恨;女生讀第五自然段。實在運不走的就任意破壞、毀掉,這是三可恨;男生讀第五自然段。最可恨的是他們放火燒掉罪證;全班齊讀第五自然段??粗羧盏妮x煌景觀就這樣化為灰燼,我們怎么不痛惜,怎么不憤怒呢?全班再齊讀第五自然段。此時,瑯瑯的讀書聲就是情緒的最好詮釋。學生通過默讀、自讀、合作讀、齊讀等多種形式,加深了對文本的理解,激發了“勿忘國恥,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二、基于語言,傳承革命精神

《課程標準》指出,要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作為祖國的接班人,有責任傳承革命精神。

在教學六年級上冊《狼牙山五壯士》一文時,筆者緊扣“壯”字,激發學生對五壯士的崇敬之情。

1.壯志。在“走哪條路呢?……班長馬寶玉斬釘截鐵地說了一聲‘走……”語段中,“斬釘截鐵”一詞,讓我們感受到戰士們為了群眾和部隊的安全,寧可選擇犧牲自己的壯志之美,這怎不令人敬佩呢?教學時,應抓住這樣的一些關鍵詞,引導學生感受藏在這些文字背后的情感。

2.壯舉。在“馬寶玉搶前一步,奪過手榴彈插在腰間,猛地舉起一塊大石頭……”語段中,筆者抓住“搶”“奪”“插”“舉”等一些動作詞,引導學生感受戰士們與敵人作戰時勇敢拼搏的壯舉。此時,筆者進一步引導學生思考:抗戰時期,中國人民的仇恨是什么?借機進行課外資料補充,激起學生對日本侵略者的痛恨之情,進而更能理解五壯士的壯舉。

3.壯言?!按虻谷毡镜蹏髁x!”“中國共產黨萬歲!”這口號也是當時中國人民的共同心聲,因此“驚天動地”“氣壯山河”!教學時,筆者用中國人民所受的屈辱創設情境,引導學生一遍又一遍地朗讀這口號,讀出五位壯士對日本侵略者的仇恨之心,讀出五位壯士對取得勝利的決心,讀出中國人民堅強不屈的心聲,讀出驚天動地、氣壯山河的氣勢。

本文的教學收到了較好的效果,不僅讓學生學會了通過品詞析句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而且還通過背景資料的拓展,激起了學生的愛國情懷,從而增強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志向。

三、探究實踐,提升語文素養

語文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在語文教學中,要充分利用各種資源,給學生創造各種各樣的實踐機會。

寫字教學、經典誦讀、以孝敬父母為核心的感恩教育是我校的特色教育,開展這些校本課程也是提高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有效途徑。從對古代名人書法作品的欣賞中,陶冶學生的情操,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結合校訓,告訴學生“一筆一畫寫好字,一生一世做真人”的道理。經典誦讀讓中國文化潤物細無聲地浸潤到學生的心田里。以孝敬父母為核心的感恩德育實踐活動,培養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幫父母端茶倒水、洗衣做飯;打掃小區衛生;參與公益活動,給山區孩子捐贈衣物……每逢周一的班會課分享,在展現學生實踐能力的同時,也讓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得到了提升。今后,筆者還將繼續深入探索與思考,讓語文核心素養在教學中落地生根。

(作者單位:福建省漳州新城學校 本專輯責任編輯:莊嚴)

猜你喜歡
民族精神實踐性思維能力
培養思維能力
培養思維能力
合同架構與合同法實踐性教學的完善
《狼圖騰》與中國的圖騰文化
論“尚中貴和”思想對建構和諧社會的指導意義
淺析古詩文中蘊涵的儒家文化精髓
時代呼喚寫意中國畫
實踐性:音樂課程的本質特征
教師實踐性知識的獲得:為何與何為
論芬蘭高等音樂教育的實踐性特點及對我國的啟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