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鄉大學生攪動景德鎮『江湖』

2024-04-17 07:48張涵
戀愛婚姻家庭 2024年8期
關鍵詞:墨墨窯口直播間

◎文/張涵

墨墨在直播

景德鎮不大,100 多萬人,但80%做陶瓷的人都認識墨墨。

大家還在埋頭制瓷時,墨墨已經把目光投向了短視頻和直播平臺。她是最早嘗試直播的一批人。商店貨架上的瓷器走進了屏幕里,燈光映襯著細膩的青花紋路,圖案背后的故事一并由主播道來。

在注重傳統和繼承的景德鎮,這個年輕女生的創新顯得有些“扎眼”。起初,名窯口的主理人們擔心她的直播會破壞線下市場,還認為這陣風“最多持續一年”,拒絕與她合作。但這股年輕的力量開始攪動景德鎮,一個月內,墨墨就賣掉了自己6 家實體店的全部存貨,并在幾年內把自己的品牌傳播到全國各地。

目睹了“這陣風”源源不斷的力量,越來越多窯口主理人加入了墨墨的直播間。一些和她父輩年紀相仿的匠人第一次嘗試面對鏡頭,不同的窯口甚至合作推出了聯名款,把各家風格融合在一只杯子上。這些在從前都是不可想象的事。

像沙漏一樣

如果時間回到10 年前,墨墨一定不相信自己還會回到景德鎮。

墨墨的家人世代做陶瓷。按照傳統,家族里的孩子長到十二三歲就要選一道感興趣的工序學習。墨墨的太爺爺是給青花瓷器寫字的,父母這一代則立坯、畫青花、燒釉。

父母做的大多是仿古瓷,一件成品從幾百到幾萬元不等,但辛苦一天,只能拿到100 元的工價。高嶺土的泥黃色鋪滿了墨墨的童年回憶,泥料長期堆積在工坊的攪拌桶和父母的指甲縫里,地上總積著泥水,踩一步就容易弄臟鞋子。

母親就坐在其中上釉,有時候過了很久,墨墨一抬眼,她還是維持著同樣的姿勢。冬天的泥料比鐵都冰,而每當開窯,四五十度的窯里又很容易中暑。年幼的墨墨只是看著,就感覺這個行業太苦了。

從祖輩延續千百年的技藝傳承到了墨墨這一代,“像沙漏一樣”,隨著大學生們紛紛外出,愿意留在當地的年輕人越來越少。親戚家的孩子都去了各行各業,墨墨也報考了西華師范大學新聞專業,畢業后留在了四川支教。

但墨墨和陶瓷的緣分沒有就此結束。家人希望她有一份至少保底的工作,讓她在景德鎮陶瓷大學輔修了無機硅酸鹽專業。后來,墨墨又遇上了同為景德鎮人的丈夫。在母親的強烈要求下,墨墨還是回到了家鄉。

2011 年,在這座遍地陶瓷,電商還未興起的小城,新聞傳播專業似乎并不占優勢。找工作受挫后,墨墨和丈夫加入了擺地攤的行列。父母不舍得扔掉的微瑕品,在庫房里越堆越滿,便交給他們賣掉。

有著上千年歷史的景德鎮市集聚集著大量游客和中間商,攤位沿街一字排開,錯落著色彩豐富的仿古瓷器和文玩。在眾多中老年攤主中,墨墨和丈夫格外顯眼。一次,墨墨碰到從前一起在電視臺實習的同事來拍攝,她慌忙把頭埋起來,感到丟人。這一切都和理想中的生活差距太遠了。

母親開導她:“只要是靠雙手賺錢,媽媽就不覺得丟人,你也不要覺得丟人?!蹦翘旌?,墨墨決心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陶瓷上。她和丈夫約定,無論刮風下雨都要出攤。最苦的時候,他們早市也擺,夜市也擺,一天只睡三四個小時。顧客不多時,墨墨就自學制瓷的專業書。2013 年,她考入了景德鎮陶瓷民俗博物館,從事陶瓷的鑒定、鑒賞和講解。下班后,繼續和丈夫擺攤。

為了吸引游客,他們總在頭一晚設計出好看的搭配和擺放,拍照記錄,第二天再把瓷器按照圖片中的樣式排開。兩人漸漸積攢起一些回頭客,最多的一天,他們賣出了一萬多元。如此重復四五年,他們終于積攢起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用陶瓷杯,盛上可樂和威士忌

擺攤的那幾年,墨墨的丈夫敏銳地察覺到,仿古大件陶瓷的市場正在下滑,而日常的茶器越來越好賣。夫妻倆決定嘗試燒制柴窯茶器。

柴窯以松木柴為燃料,相比高效穩定的氣窯、電窯,燒制出來的瓷器胎骨細膩、釉水肥厚,但由于火候的不穩定,成品率始終比較低。一只柴窯杯至少賣到一兩千元,才能實現盈利,因此目標人群比較窄。

墨墨和丈夫決心把成品率提上來。輔修的專業知識派上了用場,為了降低成本,丈夫從和泥開始全都自己來,夫妻二人不斷調整配比,每月開車到各個窯口去試火。多一點水或鐵,燒制的化學反應就不一樣,沒有進度條,只有成功和失敗兩種結果。每次開窯前,墨墨都會祈禱“老天幫幫我”。

如此嘗試半年后,夫妻倆虧損了30 萬元。墨墨感覺自己來到了必須選擇的時刻,“好像不能這樣繼續下去了”。他們決定最后嘗試一次,那一窯打開,熱氣撲面而來,青花茶杯的成品率竟達到了70%,周圍都是“恭喜恭喜”的聲音。墨墨知道,自己成功了。

有了穩定的產出作為基礎,3年間,夫妻二人開起了6 家實體店。2018 年的景德鎮還少有人接觸直播和電商。晚上的空閑時間,墨墨開始嘗試拍視頻講解瓷器。起初,她只是出于興趣分享,每條視頻都會配上“關注我,了解陶瓷小知識”,但隨著粉絲慢慢積累到5000,墨墨看到了帶貨的可能性。

2020 年,墨墨嘗試了第一次抖音直播帶貨。自如的表達和信手拈來的陶瓷知識吸引了大量粉絲,一個晚上就賣出了兩三百件陶瓷,營業額超過10 萬元。墨墨意識到“這是一片藍?!薄,F在,她的直播間可以輕松地聚集近1000 名觀眾。

那天后,墨墨開始了穩定的直播,白天開店,晚上架起補光燈開始賣貨,房東笑他們,“一份房租兩份用”。讓人沒想到的是,短短一個月的時間,6 家實體店的庫存全賣空了。

墨墨還驚喜地發現,早期她的粉絲群體大多為五六十歲的中老年人,但到了直播的第二年、第三年,粉絲平均年齡慢慢降為35 歲左右。隨著平臺的推廣,她看到了年輕群體消費的可能性。

視頻和直播間的評論區給了墨墨更多靈感。年輕人不愛喝茶,愛喝飲料和酒,有沒有可能把陶瓷做成飲料杯?一款上緣凸起,類似紙杯外形的可樂杯就此誕生,一上架就迅速賣出了幾百只。墨墨看到了陶瓷日?;目赡苄?,又推出了“爆款”陶瓷項鏈,有人買給孩子,有人特意買來搭配新中式風格的裙子。

在習慣做傳統瓷器的父母眼里,這些嘗試“不倫不類,嘩眾取寵”,但市場的成功告訴墨墨,她的確吸引了新的消費人群,“就算是一萬個人里最后有一個買傳統茶器的人,是不是也拓新了?”

墨墨的太爺爺曾留下“墨香流傳,舍陳出新”的叮嚀,墨墨取了其中二字,給自己的品牌取名“墨舍”。墨墨覺得,自己既要繼承家里的事業,也要走出一條新的路。

夢幻聯動

制瓷是慢功夫。疫情防控期間貨品賣光了,人力組織不起來,墨墨一度無品可播。她把目光投向了其他窯口,但世代制瓷的窯主們相對年長,對于直播比較謹慎。有人覺得這只是一陣風,“最多一年”,甚至有人覺得電商會危害市場。

墨墨逐一拜訪,終于說動了三大名窯之一“九段燒”的窯主?!熬哦螣痹Q“段窯”,取自原掌門人段鎮民的姓氏。窯主的妻子余敏漪看過墨墨的短視頻,見過幾面后,感覺墨墨是個做事認真,也懂瓷器的人。

“九段燒”的經典款茶杯一進入墨墨的直播間就“特別能賣”,一個月出的貨快趕上“九段燒”一年的銷售量。漸漸地,“春風祥玉”“立明堂”“畫堂春”“一拓天成”等越來越多的名窯主和非遺傳承人帶著自家產品出現在墨墨的直播間,講述陶瓷背后的故事。

景德鎮傳統的市場模式一點點被撬動著。從前,一個經銷商最多覆蓋一個城市,但直播的形式打破了地理邊界,不僅銷量日益提升,品牌也傳得更遠。大家意識到,這是名利雙收的好事。

不過,雖然直播間的款式不斷推陳出新,一段時間后,銷量也到達了瓶頸期。墨墨想到,有沒有可能讓不同的窯口合作聯名款陶瓷杯?

窯口間的聯動在景德鎮前所未有。這里各大名窯自成一派,風格各異,有人不接受對方的設計,有人擔心對方的品質出現問題牽連自己。最終,出于對墨墨的信任,“云山片玉”的窯主陳欣與“一拓天成”的窯主周宇航決定合作。這兩家窯口,一家擅長精細秀雅的山水,一家專注古拙天成的漢字拓片,首次合作并不順利,改版了幾次雙方都不滿意。

墨墨在制瓷

墨墨擔心,黑與白的碰撞在視覺上有些割裂。她在直播間忐忑地說出了自己的想法,沒想到評論中都是鼓勵的聲音,“一個山水,一個漢字,放在一起剛好啊”“別拼那么規矩,弄碎一點,再拼起來”……有了來自網友的靈感,墨墨和兩位窯主淘汰了原本規律拼接的方式,把拓片設計成紙張狀的碎片,嵌在云與山的圖案間。120 只聯名款茶杯在抖音電商上架后,幾秒鐘就被搶光。

如今的墨舍已經擴張為有200 多名員工的公司,曾經實體店的銷售員成了墨墨直播間里的主播。墨墨發現,不斷變化著的不只有自己的事業,整個景德鎮的行業都變“大”了,從上游到下游,“產能翻了10 倍”。

源頭的窯口變多了。幾年前,整個景德鎮只有不到50 家窯口,現在已經增加到至少2000 家。從前的廠家大多做仿古和日用瓷,但當他們發現,隨著網上年輕消費群體的加入,生產富有設計感的多樣化產品才能擁有穩定的利潤優勢,他們也開始了轉型之路。

在良性的市場競爭下,好的畫師變得越來越值錢,專門負責寫字的師傅月收入能過萬。如今,整個景德鎮做抖音電商的商戶有6000多家,一到夜晚,陶溪川直播基地燈火通明。這個本地人不斷外流的小城,又重新聚集起了好幾萬年輕的“景漂”。

2024 年1 月16 日,以墨墨的真實經歷改編成的微電影《回爐》,講述了她用直播間打破壁壘、打開銷路的故事。兩三年的時間內,墨墨已經成長為景德鎮陶瓷的頭部商戶,她的故事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

猜你喜歡
墨墨窯口直播間
“羲和號”開直播間
明清魚紋瓷器裝飾研究
元代出土瓷器魚紋裝飾研究
淺談延長窯口澆注料壽命的措施
我們的直播間
小鬼進軍直播間
進軍營直播間
勇敢的小怕怕
勇敢的小怕怕
宋代“窯系”概念考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