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優質護理干預在老年性白內障護理中的應用效果

2024-04-17 19:04
康復 2024年2期
關鍵詞:老年性白內障優質

王 維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北京 100050)

白內障是常見的一種眼科疾病,經常出現在老年人的身上。當白內障出現的時候,主要是因為患者眼睛中的晶狀體出現變性、老化等問題,進而導致渾濁和不透明的問題的出現,降低患者的視力,甚至誘發失明,嚴重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1]?,F如今,社會快速發展,提升生活水平,但是我國的老齡化趨勢也是更加明確的,促使老年性白內障的發生率呈現持續上升的狀態,甚至成為目前老年人失明的一個主要原因,直接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2]。因此,在臨床上,要重視手術治療的應用,這是最為常見且有效的一種治療方式,這樣可以提升患者的視力,一定程度上,恢復患者的正常生活。但是該治療方式的應用,會誘發一些并發癥,降低患者治療的效果,不利于患者預后效果的保證。因此,在臨床上,要重視護理措施的應用。在曾經的臨床上,主要為患者應用常規護理的方式,以干預疾病和重視康復等為主,具有一定的預后效果,但是并不能達到預期的設想。而優質護理是新型護理方式的一種,其核心是患者,重視多個方面的綜合護理方式,有效保證患者的康復效果[3]。故此,本次研究具備分析老年性白內障患者接受優質護理干預的效果,以盼可以更好地保證患者的手術治療效果,恢復患者的正常生活,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對比內容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2 000例為老年性白內障患者,入院后以電腦隨機法分為對照組(n=1 000)、研究組(n=1 000)2組,研究起止時間為2022年1月—2022年12月。其中對照組男510例(51.00%),女490例(49.00%);年齡為61~84歲,均值為(72.57±9.11)歲;患病時間為1.5~4.5年,均值為(3.09±1.18)年。研究組男520例(52.00%),女480例(48.00%); 年齡為61~86歲, 均值為(74.57±9.14)歲;患病時間為2~5年,均值為(3.53±1.21)年。一般資料對比無統計學意義(P>0.05)。

納入標準:① 選擇符合WHO中關于白內障疾病診斷標準的患者[4];② 選擇出現視力嚴重下降,但是精神正常,依從性較高的患者;③ 選擇臨床資料齊全,并且年齡在60歲以上的患者;④ 選擇知曉研究內容,家屬同意,獲得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的患者。

排除標準:① 排除精神疾病,溝通障礙、依從性較低的患者[5];② 排除惡性腫瘤和嚴重慢性疾病的患者;③ 排除嚴重感染與免疫功能障礙的患者;④ 排除家屬不同意,因為各種原因中途退出的患者;⑤ 排除臨床資料存在疑問的患者;⑥ 排除同一時間參與其他研究的患者。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患者接受常規護理的方式。在經過同一組醫生開展手術治療時候,為患者應用常規護理的方式,詳細內容為入院宣教、定時巡房、監測病情和預防并發癥等[6]。

1.2.2 研究組

在對照組護理操作的基礎上,為患者應用優質護理干預的方式

組建優質護理隊伍:結合護理工作的需求,組建優質護理隊伍,主要成員為主治醫生和護士長各一名,護理人員3名。在選擇小組成員的時候,要保證成員的工作年限在5年以上,并且是本科以上的學歷,擁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其中,護士長充當組長,負責對組員進行集體培訓,時間為60 min,一天一次,時間為14d,對成員主要培訓優質護理概念、溝通技巧、操作方法、護理流程等內容,之后對成員進行考核,在考核達標之后,方可上崗[7]。

優質護理的方案制定:依據臨床實踐,對護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總結,如容易出現的安全問題,患者情緒問題、術后恢復和各種注意事項等。之后,安排1~2名成員,收集相應的文獻,在國內外的論文網站之中,以“白內障”、“優質護理”、“護理效果”等關鍵詞進行搜索,選擇其中可信度較高的雜志,開展評審與驗證等工作[8]。最終,依據患者的實際情況,為患者制定優質護理的具體計劃。

護理措施的實施:① 心理方面。當患者是老年人時,會存在文化程度有限、理解能力不足等問題,所以,在術前訪視的時候,要應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平和的態度和患者進行交流,明確告知患者疾病的相應知識、手術治療的內容與圍手術期注意事項等。依據患者的個人喜好與性格特點等,教授患者相應的放松療法,如看報紙和聽音樂以及腹式呼吸等,幫助患者放松身心。并且對患者的思維跟隨事物變化而改變進行強制的要求,以此減少自身不良思維的影響。在手術過程中,需要責任護士要陪伴患者,對患者的心率和血壓等指標進行關注,安撫患者,告知患者手術的進程,詢問患者感受。② 安全方面。要對患者開展定期的檢查,責任護士加強巡視患者,加強對患者宣教,讓患者完全遵守醫院、科室的規章制度,不要擅自離開病區。同時,要對患者的床檔進行加固,重視地面的防滑處理,對病房中的物品進行合理地擺放,杜絕遮擋公共區域現象的出現。③ 術后護理。術后密切關注患者的生命體征,囑咐患者以臥床休息為主,如下床活動要緩慢起床或由責任護士攙扶。在這個過程中,護士要加大巡房的力度,重視患者的安全,避免墜床和跌倒的出現。指導患者安全用藥,正確應用眼藥水,并且指導患者做好術后注意事項,同時,要對患者眼部覆蓋紗布的脫落、滲血和移位等情況進行定期的檢查,一旦出現異常,要及時上報醫生,開展對癥處理。并且,在患者進食的時候,要保證飲食的清淡性,采用易消化的飲食,多吃新鮮的水果和蔬菜,還有魚類。但是不要食用辛辣刺激和油膩的食物,避免便秘的出現。最后,患者要做好個人衛生,勤洗手和更換衣物,減少因為手部不干凈和眼部接觸,導致感染的出現。此外,在使用眼睛的時候,要適度,預防過度用眼。明確告訴患者在恢復期的時候,要盡量不要用手機、電視、電腦等電子產品。而且,要求護士要每天早上開展定時的詢問,詢問患者的恢復感受,對患者的恢復情況進行評估,了解患者對于疾病知識的掌握程度,耐心回答患者存在的問題,不斷調整護理方案,直到患者出院為止。④ 回訪:在患者出院后的1周,進行2次的隨訪,詢問患者眼部恢復的情況,眼藥應用的情況、護理措施落實等情況。告知居家護理的注意事項,讓患者定期復診。在回訪1周后,改為一周1次,時間為90d[9]。

1.3 指標觀察

(1)觀察術后視力、住院時間等臨床指標。

(2)比較護理效果,其中心理狀態應用SAS量表與SDS量表等進行評分,生活質量評分應用SF-36量表評估[10]。

(3)評估患者的疾病知識掌握程度,主要從圍術期護理、健康護理、白內障疾病和眼部保護等方面的知識入手進行評比。

(4)比較護理滿意度,應用自制的滿意度調查表評分,總分為20分,其中16~20分為滿意、12~15分為基本滿意、0~11分為不滿意。

(5)不良反應(墜床與摔倒、眼內炎癥、眼部滲血、角膜散光)發生率。

1.4 統計學分析

SPSS 22.0軟件處理數據,變量資料以“t”計算,定性數據用χ2核實,分別以()與(%)表示,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臨床指標對比

研究組較對照組的臨床指標更優,對比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臨床指標對比()

表1 臨床指標對比()

?

2.2 護理效果對比

研究組較對照組的護理效果更高,對比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護理效果對比(,分)

表2 護理效果對比(,分)

?

2.3 健康知識掌握程度對比

研究組較對照組的健康知識掌握程度更高,對比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健康知識掌握程度對比()

表3 健康知識掌握程度對比()

?

2.4 護理滿意度對比

研究組的護理滿意度更高,對比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護理滿意度對比[n(%)]

2.5 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

研究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對比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5。

表5 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n(%)]

3 討論

現如今,隨著醫療與護理觀念的發展與轉變,促使老年性白內障患者在接受治療的時候,不光要求治療的效果,還要重視護理的效果,更是要體現人性化護理的要求[11]。但是在常規護理的要求下,并不能滿足該要求,因此,在臨床上,為了保證患者的治療效果,就要尋找護理效果更優的方式。

優質護理的重點是以患者為中心,強化患者的認知、心理和并發癥等護理內容,實現提高患者護理效果的目標[12]?;诖?,本研究具體分析老年性白內障患者接受優質護理干預的效果,發現,接受優質護理后,患者的視力恢復情況與時間等臨床治療優于常規護理的患者;并且患者的疾病知識掌握程度和心理狀態以及生活質量評分等更優,以此更好地維護患者手術治療的效果。此外,在患者接受優質護理干預之后,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得到有效控制,促使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得以提高,更好地維護患者的治療效果,盡快恢復患者的正常生活,上述各個指標對比有意義,(P<0.05)。

綜上所述,護理老年性白內障患者時,應用優質護理的方式,護理效果顯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臨床指標,有助于患者術后視力的恢復,盡快恢復患者的正常生活,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因此,該護理方式具備推廣的意義,適合臨床應用。

猜你喜歡
老年性白內障優質
果桑優質輕簡高效栽培技術
白內障超聲乳化術對老年性白內障患者術后恢復的影響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優質
得了老年性骨質疏松怎么辦?
蔬菜桑優質高效栽培技術
淺談如何優質開展“三會一課”
有些白內障還需多病同治
穴位貼敷治老年性尿失禁
小切口白內障摘除治療急性閉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內障的療效觀察
動態心電圖在老年性心律失常中的診斷作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