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湛江市芋頭高產栽培技術要點

2024-04-18 00:18林劌
南方農業·下旬 2024年1期
關鍵詞:芋頭栽培技術高產

林劌

摘 要 隨著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廣東省湛江市芋頭種植規模不斷擴大。然而,受栽培技術影響,出現品種退化、品質降低等問題。為提高芋頭產量及品質,給當地芋頭高產高效栽培提供經驗參考,結合湛江市芋頭栽培實際情況,主要從選地與整地、選種與處理、播種、田間管理、適時采收等方面總結芋頭高產栽培技術要點。

關鍵詞 芋頭;高產;栽培技術;廣東省湛江市

中圖分類號:S632.3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4.02.004

芋頭又稱水芋、青芋、芋艿、毛芋等,為多年生塊莖植物,以珠江流域(福建省、廣西壯族自治區等)種植面積最廣,長江流域次之。芋頭作為重要的蔬菜兼糧食作物,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食用價值及藥用價值,隨著人們消費水平的提高,其對芋頭品質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為芋頭產業創造了廣闊的發展空間。近年來,在廣東省湛江市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背景下,芋頭種植面積逐年增加,截至2022年底,芋頭種植面積約13.33 萬hm2,但是芋頭產量不甚理想[1]。如何實現芋頭高產栽培,是當前種植戶主要考慮的問題?;诖?,筆者結合相關栽培經驗,對芋頭高產栽培技術要點進行總結,以期為芋頭種植戶增產增收提供技術

支撐。

1 選地與整地

結合當地芋頭栽培經驗,應選擇土壤肥沃、保水力強、排灌條件良好的壤土或砂壤土進行芋頭栽培[2]。同時采用3年以上的輪作制度,避免生長不良,影響根系生長和子芋形成,進而影響芋頭產量。由于芋頭球莖有向上生長的習性,根系分布較深,因此,在播種前應先進行深翻深耕,要求深耕30 cm以上,使土壤松軟透氣,增強根系活力,促進芋頭生長,實現增產增收。

2 選種與處理

目前,湛江市主推品種是檳榔芋,株高80~150 cm,晚熟,生長期210~240 d,單株產量2.5~3.0 kg,播種期9—11月,翌年4—6月收獲,667 m2產量2 500 kg左右。該品種耐濕性低于其他品種,但具有較好的耐貯性。選種時,應從無病害母株上選擇頭肥大、柄中長、頂芽充實、球莖粗壯飽滿、形狀完整、無病蟲斑的種芋。白頭、露青和長柄球莖不宜作種,重量為100 g左右的子芋適合作種芋。

種芋有2~3個月的休眠期,因此,在播種前應先曬種2~3 d,使芋頭失水,打破芋頭休眠,促進種芋發芽。同時,為防止種芋表面帶菌,播種前應對種芋進行消毒處理,150 kg種芋可用18%精甲·咯菌腈種子處理懸浮劑100 mL配制而成的500倍液拌種或1 500 倍液浸種,然后將種芋晾干再播種。

3 播種

湛江市芋頭栽培以直播為主,一般在9—11月播種,每667 m2用種量為100~150 kg,直播栽種時采用大行栽種,行距控制在80 cm左右,株距保持在40 cm左右,同時可采用地膜覆蓋種植,便于田間管理,防蟲防草,對促進芋頭早熟增產效果明顯。

4 田間管理

4.1 除草

播種后1~3 d,每667 m2可用96%異丙草胺1 000倍液均勻噴霧進行封閉除草。待田間幼苗長出3~5片葉,可用20%精喹禾靈+25%氟磺胺草醚1 000倍液行間定向噴霧除草,也可用25%敵草快或20%草銨膦水劑100倍液行間定向噴霧除草。

4.2 施肥

檳榔芋品種生長期較長,約8個月,在生長過程中需肥量大,種植戶除了施足基肥外還應分次追肥。

4.2.1 基肥

每667 m2可用高濃度聚谷氨酸菌肥或有機肥300 kg+硫基復合肥[m(N)∶m(P2O5)∶m(K2O)=15∶15∶15或m(N)∶m(P2O5)∶m(K2O)=17∶17∶17]50 kg+16%過磷酸鈣50 kg作基肥。

4.2.2 追肥

檳榔芋苗期生長慢,隨著植株逐漸旺盛生長,應追肥4~5次。第1次追肥在幼苗期,芋頭播種后30 d左右,每667 m2用46%尿素5 kg+50%腐植酸鉀1 kg兌水追施。第2次追肥在3葉期,播種2個月左右,每667 m2施硫基復合肥[m(N)∶m(P2O5)∶m(K2O)=20∶5∶15或m(N)∶m(P2O5)∶m(K2O)=17∶5∶26]25 kg+50%腐植酸鉀1 kg,并進行第1次中耕,提高地溫。第3次追肥在芋頭株高0.8 m、封行前進行,每667 m2施硫基復合肥[m(N)∶m(P2O5)∶m(K2O)=15∶5∶20或m(N)∶m(P2O5)∶m(K2O)=16∶5∶30]25 kg+52%硫酸鉀粉劑10 kg+50%腐植酸鉀1 kg。間隔15~20 d再追施1次,連續追施2~3次,有助于提高芋頭產量和品質。

4.3 科學灌水

苗期要保持土壤濕潤,促進出苗。待芋頭齊苗后,應保持土壤見干見濕,便于發根。檳榔芋生長過程中需水量較大,如生長盛期及球莖形成時期,應增加灌水次數,使土壤保持濕潤,尤其是干旱季節,5~10 d灌1次水,但雨季要注意排水,防止田間積水。在芋頭生長后期,適當減少灌水次數,以保持土壤不干為宜。

4.4 培土

培土是促進球莖發育肥大的關鍵環節,檳榔芋生長期間一般需要培土2~3次。待子芋和孫芋開始形成時,可進行第1次培土,間隔20 d左右再培土1次,厚7 cm左右,可結合中耕松土、除草施肥進行。每次培土要求土層厚度均勻,保證芋頭形狀端正,最后1次重肥施下后,培土成壟。

4.5 控旺

控旺是提高檳榔芋產量的關鍵技術之一。為提高產量,須避免過度生長的葉子爭奪養分,以及母芋萌發的小芋苗分流養分,目前有2種有效的控旺辦法。

1)物理控制法。物理控制就是人工及時割除母芋旁生的小芋苗,從而減少母芋養分的消耗。在小芋苗長出后,母芋的養分會被分流到小芋苗,在母芋長出8片葉子時,小仔芋開始生長,待小仔芋長出1片葉子后,需要在母芋外圍7 cm處切斷仔芋,防止仔芋生長消耗母芋養分[3]。母芋整個生長周期為8個月左右,通常需要處理3次仔芋苗。

2)藥物控制法。藥物控制法是使用植物生長調節劑進行控旺,在芋頭第1次膨大期,植株高60~70 cm時,芋塊已形成,可每667 m2用15%多效唑粉劑800 g兌水50 kg均勻淋施在植株根部,若是重茬地塊可適當增加藥量;在植株高100 cm左右時,芋頭莖葉生長達到頂峰,此時基本已封壟,是芋頭發育的黃金期,應重控,可用12.5%烯效唑水劑+0.01%蕓苔素水劑+20%氯化膽堿水劑1 000~1 500倍液噴施葉面。

4.6 增產技術

為了提高檳榔芋產量,可以適當使用增產技術。3葉期采用18%聚谷氨酸水劑+99%磷酸二氫鉀粉劑+0.01%蕓薹素內脂水劑+25%吡唑醚菌脂懸浮劑1 000~1 500倍液噴霧;控旺后每隔20 d噴施1次,連續噴施2次。

4.7 病蟲害防治

4.7.1 芋疫病

芋疫病主要為害檳榔芋的葉片、葉柄及球莖,以葉片為主。植株患病后,葉片上出現褐色或黃褐色的圓形病斑,邊緣不明顯,隨著病情加重,病斑擴大為濃淡褐色相間的大型輪紋狀病斑,且周圍呈現暗綠色或黃綠色水浸狀暈環,發病后期病葉出現干枯、破裂和穿孔等現象,嚴重時病葉脫落,僅殘留葉脈[4];葉柄上出現暗褐色的長橢圓形病斑,表面附有白色霉狀物;球莖病害部位則呈現褐色。該病在高溫高濕環境中易發生,會導致芋頭減產。

芋疫病以防為主,可在發病前用30%氟吡菌胺氰霜唑或50%烯酰嗎啉懸浮劑1 000~1 500倍液噴施,每7~10 d噴施1次,連噴2次。為提高防治效果,應選擇雨前噴藥,同時,要確保藥液均勻噴灑在葉背、葉面、葉柄上。

4.7.2 軟腐病

軟腐病主要為害檳榔芋的葉柄基部或地下球莖,發病初期表現為水浸狀、暗綠色、無明顯邊緣的病斑,擴展后葉柄內部組織變褐腐爛或葉片變黃而折倒;球莖染病逐漸腐爛;高溫條件下易發病。

為防治軟腐病,可采取以下措施。1)選用耐病品種;2)實行2~3年輪作;3)加強田間管理,尤其要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機肥,發現病株開始腐爛時,要及時排水曬田,拔除病株,并在病穴周圍撒石灰;4)藥劑防治,可分別在施肥前、培土后、割仔芋后各噴施1次33%春雷·喹啉銅懸浮劑或20%噻森銅懸浮劑1 000倍液。

4.7.3 芋頭污斑病

芋頭污斑病主要為害檳榔芋葉片。發病初期,葉片上出現大小不等的圓形至不定形的病斑,呈淡黃色,病斑擴大后變成淺褐色至暗褐色,邊緣不明顯,似污漬狀,故名污斑病。病害嚴重時,葉片上病斑密布,短期內病葉即可變黃變枯。該病喜高溫、高濕環境,對芋頭產量影響較大。

為防治污斑病,可采取以下措施。1)選擇地勢高,排水良好的地塊種植,嚴禁在陰濕地種芋;2)控制芋頭種植密度,避免株間郁蔽高濕;3)加強肥水管理,增強植株抗病能力,避免偏施氮肥導致植株旺而不壯,或肥分不足導致植株衰弱,誘發或加重發??;4)收集并燒毀病殘葉;5)藥劑防治,可用60%吡唑醚菌酯·代森聯水分散粒劑800倍液、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1 500倍液于發病初期噴施,每7~10 d噴施1次,連噴2次。

4.7.4 炭疽病

炭疽病主要為害檳榔芋的植株葉片。發病初期,植株葉片上出現暗綠色病斑,之后變成近圓形、褐色至暗褐色病斑,周圍還有變色圈,濕度較大時病斑上出現黑色小點或朱紅色小點,葉子干枯,球莖出現圓形病斑,呈黃褐色,無臭味。該病常與芋疫病混合發生,對光合產物的形成積累和檳榔芋產量影響較大。

防治炭疽病,可用40%咪鮮胺水劑或50%苯菌靈可濕性粉劑1 000~1 500倍液進行葉面噴施,每7~10 d 噴1次,連續2~3次。

4.7.5 斜紋夜蛾

斜紋夜蛾主要以幼蟲為害植株,發生盛期為3—5月,主要為害檳榔芋葉片。防治斜紋夜蛾,可用20%甲維鹽·茚蟲葳懸浮劑或24%蟲螨腈·虱螨脲1 000倍液噴霧,每10~15 d噴1次,連噴3~4次,在傍晚用藥效果更好[5]。

4.7.6 蚜蟲

蚜蟲主要為害檳榔芋苗芽,造成生長受制,嚴重時會導致芽皺縮不長,一般發生在11月至次年2月。出芽后,可每15 d用15%氟啶蟲酰胺·聯苯菊酯懸浮劑、45%吡蟲啉懸浮劑1 000~1 500倍液葉面噴霧防治,嚴重時每隔7~10 d噴霧1次。

4.7.7 芋螨、紅蜘蛛

芋螨、紅蜘蛛是檳榔芋整個生長期內的主要蟲害之一,主要發生于夏季高溫時期。危害范圍廣,成螨聚集在葉、花上吸食汁液,對芋頭的葉、花都會造成危害。發病初期,沿葉子網狀出現黃白色針尖狀斑點,導致葉、花嚴重失水,使葉片褪綠變成黃色或灰白色,嚴重時會造成葉片干枯脫落。

針對芋螨,可用24%阿維菌素·乙螨唑懸浮劑,每15~25 d噴霧防治1次,連續用藥2~3次;針對紅蜘蛛,可用43%聯苯肼脂懸浮劑2 000倍液噴霧,每隔7 d防治一次,連續防治2~3次,防治效果好。

4.7.8 金針蟲、小地老虎

金針蟲、小地老虎是對檳榔芋危害較大的蟲害,會造成減產。在施基肥的同時,每667 m2施1%聯苯·噻蟲胺顆粒4 kg防治金針蟲、小地老虎。

5 適時采收

檳榔芋葉片發黃萎縮,葉柄基部有柔軟感,折斷時無清脆聲,根系開始枯萎時即可采收,此時球莖淀粉含量與營養最高,風味好,產量高。一般每667 m2產量為1 500~2 000 kg,最高可達3 000 kg。在采收前20 d排干溝底水,保持土壤干燥,以利提高檳榔芋品質,方便收獲、貯運。

6 結語

近年來,芋頭成為湛江市重要的蔬菜兼糧食作物之一,種植面積也在不斷增加。隨著人們消費水平的提高,其對芋頭的需求量越來越大,促進了芋頭產業的發展。筆者根據具體栽培經驗,對芋頭高產栽培技術要點進行總結和研究,為芋頭栽培提供技術參考,以促進湛江市芋頭產業與農業經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龍瑜,蔣志斌,周開艷,等.檳榔芋輕簡優質栽培技術[J].農業科技通訊,2023(5):226-228.

[2] 蒙玉娟.芋頭的生長特性及高效栽培措施[J].世界熱帶農業信息,2023(4):3-4.

[3] 義芝榮.廣西芋頭種植技術要點[J].農村新技術,2023(4):12-14.

[4] 吳正熙,張創創,劉孝輝,等.芋頭高產栽培技術及病蟲害防治探析[J].種業導刊,2022(5):39-41.

[5] 齊志剛.芋頭的高產高效栽培技術及病蟲害防治淺談[J].農業開發與裝備,2021(3):226-227.

(責任編輯:張春雨)

猜你喜歡
芋頭栽培技術高產
香糯芋頭花樣吃
小麥高產栽培技術探討
胃有恙者最好常把芋頭吃
秋食芋頭正當時
秋茬蔬菜高產有妙招
番茄大棚栽培技術探析
早春大棚番茄高產栽培技術
石榴短枝紅在駐馬店引種表現及豐產栽培技術
燙手的芋頭
超級雜交稻廣兩優1128高產栽培技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