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寧遠縣柑橘潰瘍病綜合防控技術及對策

2024-04-18 00:18曾夏雨劉佳婧
南方農業·下旬 2024年1期
關鍵詞:潰瘍病柑橘防控

曾夏雨 劉佳婧

摘 要 潰瘍病致病菌為革蘭氏陰性菌,可嚴重為害柑橘果實、果葉、枝條等,甚至可直接導致柑橘減產。為防控柑橘潰瘍病,給柑橘種植工作的開展提供一定的指導意見,以湖南省寧遠縣為研究區域,分析柑橘潰瘍病發生原因、綜合防控技術,并提出重視綠色長效治理技術的應用、強化藥劑的精準施用等防控對策。

關鍵詞 柑橘;潰瘍??;防控;湖南省寧遠縣

中圖分類號:S66;S43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4.02.007

寧遠縣位于湖南省南部,屬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光照充足,熱量豐富,雨量充沛。寧遠縣年平均氣溫為17.0~18.4 ℃,極端最低溫度為-2.9 ℃,年有效積溫為5 800 ℃,年無霜期長達320 d,年平均降水量為1 250.0~2 048.3 mm,年平均日照時間為

1 644 h,是我國柑橘栽培優勢區。2023年,寧遠縣柑橘種植面積約7 280.00 hm2,比2022年增加266.67 hm2。柑橘在生長過程中由于受到環境、種植技術、病蟲害等的影響可能會發生潰瘍病。柑橘潰瘍病是一種由細菌引起的檢疫性病害,傳染迅速,防治難度大。近年來,寧遠縣柑橘生產規模逐漸擴大,柑橘潰瘍病的發病率逐年上升,且防控難度加大[1]。在實際生產中,茂谷柑、貢柑、柑橘、蜜橙、沃柑、南豐蜜柑等柑橘品種都可能感染潰瘍病。柑橘品種不同,其發病率也存在差異,感病品種的發病率較高;同一品種柑橘在樹勢不同時發病程度也有差異,長勢不佳的柑橘發病更嚴重;環境不同,柑橘發病程度也會有差異,離發病源越近發病越嚴重,越遠越輕,甚至根本不發生[2]。因此,對柑橘潰瘍病的綜合防控技術及對應的防控對策進行分析具有重要意義。

1 發病因素及流行特征

潰瘍病致病菌為革蘭氏陰性菌,在溫度、濕度適宜的條件下由葉片、新梢或幼果的氣孔、傷口等侵入為害,影響時間從柑橘幼果期持續至成熟期[3]。通過對寧遠縣柑橘潰瘍病的調查結果可以看出,4—11月是柑橘潰瘍病發生期,若防治不當可能導致潰瘍病發展迅速。5—8月,寧遠縣進入雨季,此時雨量充沛,氣溫20~35 ℃,有利于潰瘍病致病菌的繁衍與擴散,苗木受損之后容易導致落葉枯梢,嚴重時可導致枯死,如果不及時進行防治可能導致潰瘍病的大面積傳播[4]。另外,潛葉蛾和蚜蟲等害蟲引起的創口也加劇了病害的發展。除對病害的認知不足、帶病果實等的隨意運輸和粗放的管理外,近幾年多品種混栽也是導致該病流行的重要原因。

2 綜合防控技術

2.1 定期清理病葉、病枝及病果

在種植之前需要對幼苗逐一進行檢驗,對發病較輕的幼苗及時做好處理,如對葉部受害幼苗及時進行摘葉處理,對枝條受害幼苗及時用小刀將病損處切掉,切至木質部;對受害較重的幼苗要及時集中焚燒[5]。定植后1~3年,柑橘樹冠較小,容易觀察,可在這一時間段內加強對潰瘍病的防控。定植后第4年起,柑橘樹冠長到一定規模,產量也隨之增加,這個時候就很難做到逐株、逐葉查看。在此期間應以藥劑防治為主,并結合清除病枝、病葉,方能收到良好的防治效果[6]。

2.2 合理增肥

為提高柑橘樹的抗病能力,寧遠縣要促進柑橘種植業向規范化、標準化方向發展,堅持用國家、行業、地方、企業制定的標準栽培技術進行管理,并合理增加有機肥、鉀肥的施用量。幼樹生長發育期,一年可追肥8~10次,尿素、復合肥交替施用??砷_溝施肥,溝長80~120 cm、寬20 cm、深10 cm。

11—12月,施用5~8 kg·hm-2桐枯餅,施肥溝長100~120 cm、寬30 cm、深30 cm。4年或4年以后,柑橘生長季追施3~4次的復混肥[m(N)∶m(P2O5)∶m(K2O)=1.0∶0.3∶0.4],250~500 g·棵-1;果實采收后施用桐枯餅8~10 kg·棵-1,施肥溝長120~200 cm、寬30 cm、深30 cm,土壤和肥料完全混合均勻。

2.3 化學防治

化學防治也是一種重要的病蟲害防控技術。在柑橘新梢長3~5 cm、果實發病初期噴藥2次,在嫩葉期如果遇到強降水或臺風等天氣還要再噴1次,然后在謝花后10 d、30 d、50 d噴施1次。在一年一次的防治中,在6—8月噴灑一次銅制劑,可使用的藥劑有53.8%可殺得干粉懸浮劑600倍液、20%松脂酸銅微乳油600倍液、77%多寧可濕性粉劑600倍液、50%王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其余時候可以交替施用3%生防菌素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和2%春雷霉素水劑1 000倍液[5]。

3 防控對策

隨著消費理念的轉變,人們對柑橘的品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寧遠縣的柑橘產業已步入高速發展期,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為保證柑橘品質,寧遠縣柑橘種植戶應秉持“預防為主,早期防治”的植保理念,積極應用綠色高效的綜合防治技術,實現柑橘無污染、高質量生產[7]。筆者綜合寧遠縣柑橘潰瘍病的特征和防控技術等要求,從以下3個方面提出防控對策。

3.1 重視綠色長效治理技術的應用

1)強化對果農的培訓,增強他們對潰瘍病的認識和防治能力,使其由盲目防治向科學防治、各自為戰向群防群治、單一化學防治向綠色綜合防治方向發展。

2)柑橘種植管理過程中應進一步完善柑橘種苗管理制度,杜絕露天種植,構建無病種苗設施繁育系統,指導果農選擇無毒(大)苗,從根源上遏制潰瘍病的蔓延,提升果農的經濟收入。

3)選用抗病性能好的柑橘品種。目前,針對柑橘潰瘍病尚無有效的防治方法。培育和選擇抗病品種較好的果樹進行種植可減小柑橘感染潰瘍病的概率。選擇耐瘠薄、產量高、品質好的柑橘新品種,以適應丘陵山區的需要;培育抗病的柑橘新品種,以減小由潰瘍病引起的不良影響。

4)合理清園。果農在種植過程中需要定期對柑橘園進行適當清園,以有效降低病害發生率。采收果實后,及時將落葉、落果、枯枝等收集起來集中焚燒[8]。冬春季節,對病枝、徒長枝、衰弱枝等進行修剪,同時對有潛葉蛾越冬幼蟲或蛹的秋梢進行修剪。用48%毒死蜱乳油500倍液、80%波爾多液600倍液、99%礦物油150倍液對整片區域的植物及地面進行全方位的噴灑,不留任何死角。要按照先清園后放新梢的原則把清園工作放在首位,尤其是春、秋季新梢抽出前,收集病枝、病葉并集中焚燒。

5)優化栽培管理。為減小柑橘潰瘍病造成的不良影響,需要嚴格按照國家、行業、地方制定的標準化生產技術規范實施柑橘種植,具體而言可以從以下3個方面開展。①合理施用肥料。增施商品有機肥、枯餅肥、農家肥等肥料,以增強柑橘樹體的活力,增強抗逆性[9]。②對樹木進行適當的管理。抹除早秋梢,并適當疏枝,促進新梢生長整齊,減少病害傳播的可能性。③營造防風墻。阻斷病原源頭,減少臺風、大雨對柑橘的損害,防止病菌入侵。④應用速生豐產栽培技術。合理應用密植、生草栽培、保護天敵、栽植大苗、水肥藥一體化等栽培技術,可以有效地緩解柑橘潰瘍病的危害。

6)合理應用石灰控病。噴灑高濃度石灰水后,柑橘葉片表面呈堿性,對病菌的生長不利,可起到殺菌或抑菌的效果。果實采摘20 d內噴灑1次,用1份生石灰和3份清水拌成的石灰漿液,過濾后施用,樹干和樹枝都要噴灑均勻,這一次還能起到刷白防凍的效果[10]。5月中下旬,生石灰兌水過濾后均勻地噴灑在枝條和果實上,3 d之內如果下雨還可以再噴灑1次。

7)科學處理潰瘍病情。及時、科學地對潰瘍病病害進行處理是防治該病害的關鍵。果農在柑橘種植過程中要經常巡視果園,若發現新建成的(無?。┕麍@內有病果應盡早集中收集并燒毀。同時,對周圍健壯的幼苗施藥,并對沒有發病的大苗進行復壯,以營造良好的柑橘種植環境,減少潰瘍病的傳染。

8)重視防蟲網技術的推廣。防蟲網將柑橘置于一個相對獨立的空間內,可以有效地減少有害生物的數量,同時能減小暴風雨和大風對果樹的影響,可以有效地減少柑橘潰瘍病等疾病的發生。因此,果農在種植柑橘時可以將防蟲網應用于其中,有效控制和降低潰瘍病等病害的發生率。

3.2 強化藥劑的精準施用

1)治蟲控病。柑橘潛葉蛾能夠將柑橘潰瘍病病菌帶到柑橘上,防治柑橘潛葉蛾可以阻止潰瘍病繼續蔓延。當前,湖南省柑橘潛葉蛾一年發生10~11代,以6—9月為高峰期。對此,果農應重點抓好夏季和秋季的噴藥護梢工作,全面應用性信息素誘控法、抹芽控梢、適時噴藥保梢等綜合治理措施。

2)重視施藥防治的關鍵期。通過對柑橘潰瘍病發病規律及各個季節的新梢、幼果物候期的準確把握,適時施用藥劑可有效地減輕該病的危害。針對寧遠縣的氣候特點,柑橘春梢、夏梢和秋梢萌發時間分別在4月15—20日、5月25—30日、8月10—15日,因此防治果實潰瘍病應在5月15—20日施第1次藥劑,之后10 d視具體情況噴灑1~2次藥劑,并配合護梢一年進行6~9次施藥(春梢1~2次,夏梢2~3次,秋梢2~3次,果實保護2~3次)。臺風暴雨前,或風雨后應使用藥物防護[11]。

3.3 抓住防治的關鍵時期

在幼苗生長期,需要做好保梢工作。新梢萌發后,需要在15 d之內做好首次噴藥處理,以后每隔10~15 d噴施1次,共計3次。此外,適當對苗木或幼樹增加噴藥頻率,而結果樹需要以保護幼果為主要防治目標,以保護樹梢為輔[12]。放梢期,需要關注萌芽情況,萌芽2~3 cm時,首次噴藥,保護新梢,以后每隔10~12 d噴施1次,連續噴用3次,直到葉片轉綠,爭取對每梢噴藥3次?;ㄖx后20 d、35 d、50 d采用噴藥處理的方式保護幼果,這對嫩梢保護也具有重要作用??蛇x用77%氫氧化銅可濕性粉劑、30%噻唑鋅懸浮劑等藥劑,但在用藥的過程中,需要重視藥劑混配和輪換使用。

4 結語

柑橘是寧遠縣最主要的農業經濟作物,地域特色農產品。我國柑橘產業正處于蓬勃發展時期,但由于生態環境的改變、氣溫持續上升,柑橘潰瘍病的發生范圍擴大、危害程度加深,急需對其進行系統研究。在對柑橘潰瘍病進行綜合防治的過程中應當重視對于綠色防治技術的應用,同時綜合柑橘的生長特性開展相應的藥劑防治工作,以減少潰瘍病造成的危害,實現對柑橘潰瘍病的有效防控,提升果農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 婁兵海,白先進,李大志,等.廣西-湖南地區柑橘黃龍病綜合防控技術模式集成及實踐[J].中國南方果樹,2021,50(5):149-152.

[2] 王兆昊,郭興茹,張樂歡,等.csi-miR399響應柑橘潰瘍病菌侵染的表達模式及其抗病性分析[J].中國農業科學,2023,56(8):1484-1493.

[3] 歐智濤,陳香玲,陳東奎,等.不同柑橘品種潰瘍病抗性及不同時期藥劑處理防效評價[J].江蘇農業科學,2021,49(17):107-110.

[4] 曾泉,袁覃,王長青,等.柑橘潰瘍病發生規律及綠色防控技術探討[J].湖北植保,2023(3):79-80.

[5] 張志標,李月,周玉蓉,等.梅州市柑橘潰瘍病發生原因及綜合防控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20(7):115-118.

[6] 于欠武.柑橘種植栽培管理技術與主要病蟲害防治方法[J].果農之友,2023(8):38-40.

[7] 孔志強,陳勝文,何永梅.柑橘潰瘍病的識別與綜合防治[J].果農之友,2019(2):30-31.

[8] 廖詠梅,黃奕蔓.柑橘潰瘍病的根除歷史及廣西主栽柑橘品種的抗病性[J].廣西植保,2021,34(1):

28-33.

[9] 王燕平,劉虹伶,雷應華,等.柑橘潰瘍病的發生與防治技術[J].四川農業科技,2022(10):32-34.

[10] 王田珍,王眾舉,吳文祥,等.淺析玉溪市柑橘病蟲害防控存在的問題及建議[J].農業科技通訊,2023(7):135-139.

[11] 龍春麗,覃維殷.40%戊唑·噻唑鋅懸浮劑防治柑橘潰瘍病田間藥效試驗[J].農業工程技術,2023,43(13):26-27.

[12] 段嬌,劉陽,馮廣達,等.柑橘潰瘍病及其微生物防治研究進展[J].微生物學報,2023,63(5):1944-1958.

(責任編輯:劉寧寧)

猜你喜歡
潰瘍病柑橘防控
配合防控 人人有責
豬常見腹瀉病癥狀及防控
冬季潰瘍病高發 防治須加強
吃柑橘何來黃疸——認識橘黃病
守牢防控一線 靜待春暖花開
夏季羊中暑的防控
葡萄轉色期干梗掉粒 多是潰瘍病
獼猴桃潰瘍病致病根源及防控對策
北方楊樹枝干潰瘍病的發生與防治
柑橘大實蠅綜合治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