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課程理念下小學語文融入思政教育的策略

2024-04-18 07:40李海嘯
河南教育·職成教 2024年4期
關鍵詞:黃繼光課本劇思政

李海嘯

“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是我國教育面對的根本問題?!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在課程理念部分要求“重視對學生思想情感的熏陶感染作用,重視價值取向”,在課程目標中要求“在學習語文過程中,培養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因此,語文教學不能只是簡單地教學語言文字,更要把思政教育融入語文課程,讓思想性、政治性、人文性成為語文課程的重要屬性。那么,我們該如何將思政教育融入小學語文教學呢?

提升小學語文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

要將思政教育融入小學語文課堂,教師必須具備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質。例如,在一年級上冊“我上學了”這一單元中,第一部分就以“我是中國人”為主題,滲透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學生剛進入小學,教師不僅僅要讓學生知道自己是一個小學生,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在觀察圖片中了解我們的國家是中國,莊嚴的天安門、鮮艷的五星紅旗是我們國家的象征。我國還是一個多民族國家,我們都是一家人。教師還可以通過展示長城、故宮及不同的民族服飾,讓學生感受作為中國人的自豪,進而激發學生的愛國之情。這樣做,不僅是對入學第一天小學生的人生洗禮,更是對小學生的第一次思政教育。

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選編的內容體現的是國家意志。要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教師一定要有思政意識,通過不斷學習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質,并將其融入小學語文教學,培根鑄魂,啟智潤心。

深入挖掘、理解語文教材中的思政要素

教師要深入挖掘、理解教材中插圖、文字及故事的內涵,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幫助學生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弘揚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革命文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例如,四年級下冊《黃繼光》一文中配了一幅黃繼光撲向敵人火力點的插圖。借助插圖,我們引導學生感受敵人火力的猛烈。學生通過觀察黃繼光的表情,可以直觀地體會到黃繼光毅然赴死的決心。他,為了戰斗的勝利,付出了自己年輕的生命。這時,我們就要用好插圖的思政屬性,讓學生通過插圖感受黃繼光的偉大人格。

語文課本中不僅有精美的插圖,還有很多感人的故事。例如,《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就描寫了少年周恩來的遠大志向。在閱讀故事的時候,孩子們感受到了舊中國的貧窮與落后,體會到了底層百姓的無奈與心酸,通過學習知道了什么叫“中華不振”,明白了年少的周恩來為什么要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其實,在我們身邊,很多大人都以享樂主義告誡孩子們要認真讀書。比如,好好讀書考上大學,找份好工作生活就不累了;要想以后生活輕松,現在必須刻苦讀書;等等。而這時候,就是我們與孩子們討論讀書意義的關鍵時刻。

此外,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們還應該教育學生收集課文中表現人物思想的詞語,如“忠心耿耿”“舍生忘死”等,并將其進一步遷移運用,體會詞語在句子中蘊含的情感,將思政教育融于詞句之中。

課上與課下相結合,對學生進行思政教育

新課程理念下的語文學習要注重課程內容與生活的關聯。語文學習不僅僅在課堂上,思政教育也不僅僅在教室里。以課上與課下相結合的方式學習語文,同時對學生進行思政教育,也是一個很好的途徑。

例如,一年級下冊《吃水不忘挖井人》一文寫了毛主席為了給當地村民解決吃水的困難,就帶領戰士和鄉親們挖了一口井,來滿足老百姓的實際需求。這讓我們感受到了毛主席一心為民的好品質。在濮陽市清豐縣單拐村也有這樣兩口水井。這是1944年冀魯豫軍區先遣隊為了解決村民吃水的難題而挖的井,還在井口安了轆轤。我們通過在周末進行尋訪,接觸實物,不僅能讓學生與課文結合起來學習,也讓學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共產黨為人民服務的好品質,激發了學生對革命先輩的崇敬之情。

聽說讀思相結合,對學生進行思政教育

想學好語文,不僅要去寫,還要學會傾聽,善于交流,認真閱讀,深入思考。學完一篇課文,我們可以適當地給學生進行拓展訓練,如給學生講故事,讓學生說感受,引導學生閱讀,鼓勵學生思考。

例如,學完《黃繼光》一課,我是這么做的——我出示一篇文章,說:在抗美援朝戰場上,有很多戰士永遠地長眠在朝鮮的青山之中,除了黃繼光,還有一位勇敢的戰士,他叫邱少云。于是,我開始給孩子們讀邱少云的故事。當我讀到邱少云趴在火堆里忍著劇痛一動不動的時候,孩子們的眼睛濕潤了。接著,我又給孩子們讀了孫占元、楊根思等英雄的事跡,讓孩子們通過思考暢談感受。只見孩子們緊握拳頭,有的表達了對敵人的憎恨,有的贊美了先烈們不怕犧牲的精神,也有的孩子談到了我們要珍惜現在的和平生活??傊?,通過讀與聽、思與說,我們可以讓學生在學習課文的基礎上了解更多英雄模范的動人故事。

利用課本劇助力語文教學,強化思政效果

課本劇是一種特殊的語文教學形式。它既是對文學作品的詮釋,也能夠全面提高學生在語言、表演等方面的素養。在課本劇的創作及表演過程中,學生要深入分析人物的特點,并將自己的情感融于劇中,增強角色認同。

以五年級下冊《梅花魂》一課為例,課文中的對話很多,非常適合排演課本劇。文中的“我”要回到祖國,便對外祖父說:“外公,您也回祖國去吧!”外祖父卻哭了起來。通過課本劇,學生可以直觀地看到外祖父像孩子一樣嗚嗚地哭泣。一場精彩的課本劇,向我們展現了身在異國的華僑老人對祖國的眷戀。這不僅讓學生深入地理解了課文內容,還強化了思政教育。

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融入思政教育,不僅是踐行新課程理念的需要,還是提高教師思想政治素養的有效途徑,并通過課程的深度融合豐富了小學語文的教學形式,開辟了思政教育的新途徑,進而培養了學生的人文素養、道德品質和政治素質。

猜你喜歡
黃繼光課本劇思政
動作中的愛國精神
思政課只不過是一門“副課”?
PEP《英語》六(下)課本劇Freer and happier
關于國企黨建與思政宣傳有效結合的探討
致敬英雄黃繼光
中職語文課堂課本劇運用現狀的調查
中職語文課堂課本劇運用現狀的調查
思政課“需求側”
黃繼光連:英雄精神將永遠傳承
思政課“進化”——西安交大:思政課是門藝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