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貴陽市林下種植發展模式及對策探討

2024-04-18 14:59韓豪
南方農業·下旬 2024年1期
關鍵詞:林地模式

韓豪

摘 要 林下種植是在生態保護優先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森林資源,提升林地利用效益的有效途徑,同時可以提高農民收入,改善農村生活條件。為了推進林下種植高質量發展,進一步實現生態與經濟效益雙贏,以貴州省貴陽市為例,總結貴陽市林下種植發展現狀及模式,分析存在的問題,提出培育壯大實施主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強化科技支撐、完善基礎設施等對策。

關鍵詞 林下種植;林地;模式;貴州省貴陽市

中圖分類號:F327 文獻標志碼: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4.02.051

林下種植是依托優質的林地資源,充分利用林地空間發展林下食用菌、林下中藥材、森林蔬菜的現代產業體系,不僅可以提高林地利用效率、保護森林資源,還能有效提升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生態效益。但在實踐過程中,林下種植發展存在一定的問題,因此本文從種植模式方面探索出一條有效路徑,為后續的林下種植發展提供依據和參考[1]。

1 現狀

2021年,貴州省貴陽市林下種植面積28.92萬hm2,產值114.9億元。其中,林下食用菌種植面積1.39萬hm2,產值達17.6億元,同比增長50%以上;林下中藥材種植面積7.88萬hm2。

2022年,貴陽市貴安新區林下種植面積為0.47萬hm2,其中林下種植紅托竹蓀、冬蓀、赤松茸等食用菌面積0.08萬hm2,產量2 081 t,產值1.13億元;林下仿野生種植天麻、黃精、靈芝、黃連等中藥材面積0.09萬hm2,產量1 579 t,產值0.53億元;林下種植花生、黃豆、艾草等林農復合經營面積0.31萬hm2,產量2 288 t,產值0.10億元。

2 林下種植發展模式

2.1 林下食用菌

林下食用菌種植具有周期短、見效快、收益高等優勢,2019以來,貴陽市貴安新區從地塊落實、品種選擇、主體培育、利益聯結機制等方面對林下食用菌種植產業進行了全面深入的探索。

2.1.1 地塊選擇

食用菌的生長對林分郁閉度、土層厚度、空氣濕度等有嚴格要求,按照《貴州省高質量發展林下經濟林地利用指南(試行)》的規定,在優先保護國有林場森林資源和生態系統質量穩定性的前提下,根據貴陽市貴安新區森林資源的實際,充分考慮發展林下種植對林地的坡度、土層厚度、森林郁閉度、基巖裸露率等因素的要求,對當地適宜發展林下種植的林地圖班進行了綜合分析和篩選,規劃建立了適宜發展林下種植的圖斑數據庫,面積約2.68萬hm2,其中適宜發展林下食用菌種植面積約0.53萬hm2。

2.1.2 品種選擇

為了確定適宜的食用菌品種,貴陽市組織了由林業局、農業農村局、投資促進局等相關部門組成的考察團隊到云南省玉溪市、昆明市等地進行考察,了解林下食用菌種植產業發展現狀、模式、潛力等概況。同時,組織貴州大學、貴州省農業科學院、貴州省食用菌專班的專家及相關經營主體進行溝通交流,召開專家座談會,對發展林下種植的食用菌品種進行討論研究。通過對各個食用菌品種的種植、管護、采收、產量、銷售及經濟效益等情況進行綜合評估,最終篩選出以紅托竹蓀、大球蓋菇、羊肚菌、冬蓀等為主的林下食用菌種植品種。

2.1.3 實施主體

為了培育強有力的實施主體,貴陽市貴安新區把項目謀劃作為招商的“先手棋”,積極與上市公司、優強企業進行對接,開展精準招商,提高招商成功率。2021年以來,先后引進了貴州美味鮮竹蓀產業有限公司、貴州征程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到貴陽市發展林下紅托竹蓀產業,建設試點示范基地,推廣林下食用菌種植。

2.1.4 實施模式

1)企業直種模式。由企業向國有林場、集體經濟組織、林農流轉或租賃適宜發展林下種植的林地,自籌資金、自組人員、自建種植基地。例如,貴州明鴻生態種植發展有限公司在白云區沙文鎮蒙臺村自建林下赤松茸種植基地66.67 hm2、貴州金黔菌業有限責任公司在白云區靛山村發展林下紅托竹蓀26.67 hm2;貴陽烏當鼎業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在烏當區下壩鎮新桃村種植林下滑子菇14.67 hm2。

2)“公司(大戶)+農戶”發展模式。公司與農戶簽訂林下種植協議,農戶實行訂單生產。公司負責提供合格種源種苗、技術指導及保底回購;農戶負責林地提供,林地清理、種植、管護、采收等生產勞動力用工,收益后參與分紅。例如,貴陽市菜籃子集團有限公司與開陽縣種植大戶在開陽縣發展林下紅托竹蓀8.67 hm2。

3)“公司+合作社/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戶”發展模式。企業與村集體組建的公司或村集體經濟組織簽訂合作協議,利用集體林地開展林地清理、種植、管護、采收等工作,企業負責技術指導、保底收購等工作。有條件的村還可以與企業共同入股組建團隊,實現共建[2]。有意愿種植的農戶也可自行與企業開展合作。以市場銷售端核心企業為主導,通過林下產品訂單建立“核心企業+合作社+農戶”的產業聯結模式,實現“產、供、銷”閉環運行,推動林下經濟發展。例如,貴州豐季園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在觀山湖區金華鎮翁井村發展林下羊肚菌種植20.00 hm2;貴州鴻錦食用菌培育種植有限公司與修文縣大木村合作,發展林下赤松茸種植20.00 hm2。

4)“公司+林場”發展模式。深入國有林場,掌握國有林場優質森林資源,引進公司參與林下種植產業發展情況,國有林場通過爭取各級財政補助資金,提供適宜的發展林地,公司提供種源種苗保障、技術指導及保底回購等服務,積極發展國有林場林下食用菌、中藥材等種植,積極幫助國有林場盤活森林資源,提高林地利用產值,在國有林場重點打造一批林下種植示范基地。例如,貴州征程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在順海國有林場發展林下紅托竹蓀15.33 hm2;貴陽花溪農業發展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在孟關林場發展林下紅托竹蓀26.67 hm2;貴州程億銘生態農業有限公司與息烽縣國有林場合作,規劃種植林下黃背木耳13.33 hm2,打造息烽縣林下黃背木耳種植示范基地。通過多元發展,貴陽市實現了產業得發展、林場得增收、公司得利益、百姓得實惠的利益聯結機制[3]。

2.2 林下中藥材

2.2.1 地塊選擇

林下中藥材種植圖斑的選取與食用菌種植相似,主要考慮林地土層厚度、基巖裸露率、坡度等因素,重點在國有林場或集體林地發展。經篩查,貴陽市適宜發展林下中藥材種植的林地面積約0.47萬hm2。

2.2.2 品種選擇

通過在清鎮市、觀山湖區發展林下天麻種植;在開陽縣、息烽縣發展林下黃精、茯苓、重樓種植;在花溪區發展林下青錢柳種植;在息烽縣發展林下艾草種植,綜合分析藥材適應性、銷售市場、經濟效益等因素,確定貴陽市適宜發展天麻、黃精、茯苓、艾草等中藥材品種。

2.2.3 實施主體

由于林下中藥材生長周期較長,需要持續投資,見效相對較慢,農戶種植積極性不高,因此實施主體以公司為主。在今后的發展中,貴陽市將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引進中藥材種植企業,做大產業規模;培育扶持現有中藥材種植企業,做強產業品牌。

2.2.4 實施模式

1)企業實施模式。企業自主投資,租用國有林地、集體林地發展林下中藥材種植;農戶通過林地租賃、參與務工獲得收入,形成公司得發展、農戶得增收的利益機制。

2)專業合作社實施模式。合作社流轉集體林地,組織農戶務工,發展林下中藥材種植,壯大專業合作社經濟基礎,實現農戶增收的目的。

2.3 林農復合經營

2.3.1 地塊選擇

林農復合經營主要以2015年以來的新一輪退耕還林地塊還未郁閉的林地為主,通過政策宣傳,鼓勵農戶充分利用權屬清楚、立地條件適宜的退耕還林地塊,開展林農復合經營,主要集中在開陽縣、清鎮市、修文縣、息烽縣等地。

2.3.2 品種選擇

根據農戶長期以來的耕作習慣,在不影響主要樹種生長的前提下,自愿選擇適宜發展的品種,以矮稈作物為主,種植品種有竹筍、辣椒、花生、大豆、馬鈴薯、南瓜、白菜及蘿卜等傳統作物。

2.3.3 實施主體

1)企業流轉集體退耕還林地開展林下規?;洲r復合經營;2)村集體經濟組織流轉農戶退耕還林地開展林下復合經營;3)農戶利用自有退耕還林地開展林農復合經營。

2.3.4 實施模式

1)企業發展模式。企業流轉集體退耕還林地,開展林苗、林藥、林菜、林菌、林茶等林農復合經營。企業通過規?;洜I,提高林地利用效率,提升林產品品質,促進企業發展;農戶通過務工、林地租賃增加收入,實現農戶得實惠、企業得發展的利益聯結機制。

2)村集體經濟組織發展模式。村集體經濟組織流轉農戶退耕還林地開展林農復合經營,通過統一經營管理,發揮規模效應,打通銷售渠道。農戶以土地、資金入股加入村集體經濟組織發展,實現土地得收益、務工有收入、投資有回報的利益聯結機制。

3)農戶發展模式。農戶利用自有退耕還林地開展林農復合經營,實現糧食增收,豐富物資種類,確保生活需求,增加經濟收入,盤活林地資源,提高林地綜合利用效益,發揮林地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

3 存在的問題

3.1 實施主體薄弱

林下經濟產業的發展壯大,離不開龍頭企業的帶動。貴陽市林下種植產業雖然取得一定成效,但是由于起步晚,目前發展規模呈現“零、散、小”的特征,企業發展具有一定規模的不多,輻射帶動能力不強;各種植戶基本上都是自行發展,未能形成品牌效應和規模效應。目前,貴陽市發展林下種植的市場經營主體58家,19家省級以上的林業龍頭企業中無從事林下種植產業的企業,林下種植產業市場主體薄弱,亟待加強。

3.2 政策扶持不足

林下種植產業存在投入大、周期長、技術要求高、抗風險能力弱等特性,而貴陽市的產業補助、貸款貼息、林產保險、林木林地抵押貸款等政策保障體系尚未完全建立,企業發展資金缺乏,產業發展規模受限。銀行無支持林下種植發展的專項金融方案,企業貸款受限;相關部門缺乏對林下種植產業的支持政策,企業發展積極性不高;貸款貼息政策尚未建立,撬動資本投入動力不足;林產保險中只有紅托竹蓀制訂了保險方案,其余林產品都未納入保險,企業抗風險能力弱[4]。

3.3 科技支撐不強

1)技術研發不足。林下種植品種繁多,涉及面廣,技術復雜,專項研發不足,在資源保存和開發利用、優良品種選育、豐產栽培技術、有害生物防控、產品加工貯藏等方面的關鍵技術均未取得重大突破。2)技術推廣受限??蒲袡C構與種植企業之間、技術推廣單位與企業之間、種植企業與農戶之間的技術交流不暢,尚未形成有效的技術溝通交流機制,技術推廣難度較大。3)技術人才缺乏。林下種植產業發展技術專家團隊缺乏,無法有效開展技術指導;技術人員缺乏,無法滿足生產、管理工作需要;鄉土人才缺乏,無法有效帶動農戶發展林下種植,發展難度較大。

3.4 配套設施缺乏

基礎設施對林下種植產業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是制約林下種植產業發展的關鍵,由于貴陽市林下種植產業起步晚、基礎差、底子薄,灌溉、電力、道路、通信、貯藏、加工等配套基礎設施缺乏,產業發展受限。貴陽市除國有林場基礎設施相對完備以外,其余發展區域基礎設施缺乏,需要大力投入基礎設施建設,確保產業有序、高效發展。

4 對策

4.1 培育壯大實施主體

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按照建鏈、補鏈、延鏈、強鏈需求,進一步引進一批科技含量高、行業引領性強、市場渠道好的林下種植優強企業;加大對本地經營主體培育和扶持力度,積極申報國家、省級龍頭企業,做大企業規模,做強企業品牌。

4.2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完善貸款政策,對符合條件的林下種植經營主體應貸盡貸,提供貸款貼息補助,開發多元化貸款產品,縮短貸款周期,簡化貸款流程;完善農業保險政策,將林下種植業納入地方特色農業保險范圍,爭取將更多林菌、林藥產業納入特色農業保險;將林下種植業常用機械列入農機購置補貼范圍;積極謀劃林下經濟產業項目,協助實施主體努力爭取上級各項政策補助資金支持[5]。

4.3 強化科技支撐

依托省內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組成林下種植發展專家技術團隊,開展林藥、林菌、林苗、林花等種植資源研究,進行收集、評價、篩選、提純復壯、繁育推廣等工作,推行林下種植良種良法、近野生栽培、病蟲害綠色綜合防治、林機裝備、循環利用、貯藏加工、質量檢測等關鍵技術的集成示范、成果推廣與服務[6]。

4.4 完善基礎設施

充分發揮各級各部門工作職責,有效整合各級資金,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逐步建設完善林下種植基地的道路、灌溉、電力、通信和網絡等基礎設施,夯實產業基礎,提高基地產能,做強林下種植產業。

5 結語

貴陽市林下種植模式還處于探索階段,距離高質量發展尚有一段距離,需要社會經營主體、政府部門相互協作,形成合力,通過不斷加強金融支持、壯大經營主體、完善基礎設施及全產業鏈等措施,因地制宜發展林下種植,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推進林下種植高質量發展。

參考文獻:

[1] 顧玉潔.發展林下種植助力鄉村振興[N].畢節日報,2022-11-18(3).

[2] 李俊,郭利青,王忠平,等.基于能值法對林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分析:以林下種植為例[J].生態經濟,2022,38(9):131-136.

[3] 劉建華.山西?。毫窒路N植產業“種出”致富新路[J].中國林業產業,2023(8):48-49.

[4] 李超.馬尾松間伐強度對林下套種樹種生長的影響研究[J].現代園藝,2023,46(24):3-5.

[5] 羅焓毓,駱金初,馮慧芳,等.不同林齡杉木人工林藥用植物多樣性恢復動態[J/OL].應用與環境生物學報:1-18[2024-01-09].https://doi.org/10.19675/

j.cnki.1006-687x.2023.02010.

[6] 吳偉光,許恒,王鳳婷,等.“兩山”理念的有效載體與實踐:林下經濟的經濟效應、環境效應及其協同邏輯[J].中國農村經濟,2023(10):158-174.

(責任編輯:張春雨)

猜你喜歡
林地模式
淺談明水縣林地資源動態變化狀況
林地年度變更動態變化分析——以燈塔市為例
丹東市林地分類研究
淺談林地保護及恢復措施
高端飯店業產學研模式研究
永續債券探析
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研究述評
中學數學創造性教學的模式與策略研究
林地流轉模式的選擇機理及其政策啟示
小型無人飛行器用于林地監視的嘗試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