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市飲用水源保護區內防護林的養護管理措施

2024-04-18 21:01張琳琪
南方農業·下旬 2024年1期
關鍵詞:防護林養護管理北京市

張琳琪

摘 要 隨著水污染問題的日益突顯,確保飲用水源的安全問題顯得尤為緊迫;而水源防護林的建設與日常管護直接影響到飲用水源的安全性。為了進一步提升水源保護區內防護林的養護水平,通過科學有效的日常養護管理提升防護林涵養水源、改善水質的能力,概述了飲用水源防護林具有的主要作用,并結合北京市京密引水渠實際,分析了當前水源保護區域防護林的基本情況與存在的問題,闡述了水源保護區內防護林的日常養護措施及不同季節的養護要點。

關鍵詞 飲用水源保護區;防護林;養護管理;北京市

中圖分類號:S727.2 文獻標志碼:A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4.02.069

飲用水源保護區內的防護林在涵養水源、調節氣候、改善生態環境、保護生物多樣性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隨著生態文明建設的不斷推進,如何守住“綠水青山”是林業工作者不斷探討課題。本文以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內防護林的養護為例,介紹一系列日常管護措施,以為相關工作提供參考。

1 飲用水源防護林的作用

飲用水源防護林作為一種意義特殊的水土防護林,實質上是一種較為復雜的森林生態系統。它不僅有常規森林所擁有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更關鍵的是能夠涵養保護水源,避免土壤侵蝕,并具有調洪削峰、凈化水質等生態作用。這類防護林的生態功能與作用機制是一個整體的物理過程,單純植被的水源涵養功能并不明顯,而植被覆蓋與群落間的長時間相互作用與影響,能夠不斷增強土壤系統調蓄水分的能力。另外,水源防護林能夠對降水強度、降水量及降水時間的分配產生影響,從而改變流域的水文過程,進而發揮保持水土、調節洪峰、涵養水源、凈化水質等作用。具體來講,在降水過程中,水源防護林通過自身林冠層、枯枝落葉層及林區土壤的生物物理作用,實現對雨水的截留、吸收,從而使地表徑流量與徑流速度變小,同時增大土壤攔蓄量,把地表徑流轉變為地下徑流,達到滯洪、抑制洪峰流量的目的[1]。水源防護林的土壤猶如海綿,能有效吸收林區內的降水,并且能較好地貯存,從而對水庫水量補給產生有效的調節作用。相關研究證實,林木覆蓋率的提高有助于減少地表徑流,并使地表水與地下水的比例產生變化,增加地下徑流;同時使水庫水量保持相對穩定,以備旱季使用[2]。

2 基本情況與存在問題

2.1 基本情況

北京市的京密引水渠起自密云水庫白河主壩,于懷柔城區北入懷柔水庫,下游至團城湖南閘,全長105 km,是北京市重要的地表飲用水源供水大動脈,承擔著正向輸水與反向輸水的重任。京密引水渠兩岸防護林及懷柔水庫水源涵養林總面積727.91 hm2,有林木92萬余株,一渠清水蜿蜒百里,形成綿延的百里林水走廊。

2.2 存在問題

京密引水渠兩岸的防護林面積421.99 hm2,種植林木19萬余株,以楊樹居多,且多為栽植于20世紀60年代的人工林,樹木過成熟化嚴重。懷柔水庫水源涵養林面積305.92 hm2,林木73萬余株,以天然及次生的油松和側柏為主,數量占涵養林植株總株數的80.8%,樹種單一,沒有混交林,林分的抗逆性較差。

近些年來,隨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深入人心,要求在護好綠的同時,也要治好水。上文介紹的兩片防護林均位于飲用水源保護區內,因此在對林木進行日常管護的時候,需要避免管護措施對水源造成污染。目前并沒有針對飲用水源保護區內林木管護的作業標準以供參考,因此京密引水管理處制定了適合自身情況的管護作業標準,并逐年進行完善,初步形成了生態化養護管理模式。

3 飲用水源地防護林的日常養護管理措施

3.1 土壤管理

土壤是樹木生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自然條件之一,其質量直接關乎樹木的生長質量[3]。京密引水渠渠道兩岸林地內樹木郁閉度高,針對樹冠陰影范圍內的土壤,需要定期進行深翻,使土壤內的水分能有效接觸空氣,保證這一區域的土壤水分充足,從而讓土壤變得更肥沃,為樹木營造良好的生長環境。此外,要將樹木行間土壤進行深翻,一般在12月或翌年1月進行,以增強土壤的透氣性,并確保土壤中的營養物質含量能夠滿足林木生長的需要。

3.2 水分管理

土壤中的含水量要合適,不可過高或過低,否則將影響林木的正常生長。水分過多,樹木根部容易腐爛,甚至導致樹木死亡;水分過少,無法滿足樹木正常生長的需求,樹木容易生長遲滯、畸形,失水過多時還可能導致樹木枯死。因此,在林木的日常管護中必須調控好土壤中的水分含量,確保其在一個合適的范圍。具體來說,春季與夏季屬于植物生長的高峰期,可適當增加澆水次數,而冬季可適度減少澆水次數。另外,要選擇清潔的水源進行澆灌,不可使用廢水或污染水,避免對植物與土壤造成污染,進而污染水源。京密引水渠防護林內的幼樹、常綠樹及花灌木,要求每年的澆水次數不少于6次,在雨洪口、輸水涵洞、山洪橋等行洪路徑附近,要提前建好排水系統,方便在汛期時及時排澇,避免樹木生長受到影響。

3.3 肥料管理

施肥是林木養護管理中的重要環節之一,為盡量避免肥料通過土壤下滲污染水源,應結合樹木的具體生長情況,在樹木不同的生長階段合理施用有機肥,同時對林業養護中的園林廢棄物進行資源化利用,以滿足樹木生長的需要。將落葉、枯枝等進行堆肥處理,轉化為天然的有機肥料;對大型枝條進行粉碎化處理,將粉碎后的顆粒鋪撒至林帶內,配合土壤翻耕,增加土壤中的有機質含量;要考慮樹木的生長時機,合理施用有機肥,確保所用肥料的多元化,避免樹木生長期間因為肥料單一出現株型太矮、畸形等問題。以楊樹為例,造林前可每667 m2林地施入土雜肥1.5 t、過磷酸鈣50 kg,將肥料混勻后施入挖好的樹穴內。每年5—6月進行追肥,在楊樹生長旺期追肥2次,可施用尿素3~7 kg/667 m2、碳酸氫銨12~15 kg/667 m2,追肥可結合澆水進行。一般選擇四點穴施法,結合楊樹樹齡情況,在其根系分布區域內,在樹體四周均勻挖出4個穴,將肥料施入后覆蓋,施肥深度一般在15~30 cm。值得注意的是,在施肥之前需要考慮肥料本身的腐熟度及施肥期間的天氣變化,避免在陰雨天前后施肥,以保證肥料不被雨水稀釋[4]。

3.4 有害生物防治

京密引水渠兩岸防護林中過成熟林面積占防護林總面積的47.6%,其中楊樹居多,占總株數的44.5%,林帶老化明顯;而懷柔水庫的水源涵養林中有80.8%的油松和側柏,同樣存在樹種單一、林分結構不合理的問題,使得林帶整體的抗性較差,更易遭到各種病蟲害的侵襲。

楊樹油松、側柏主要受美國白蛾、天牛、小蠹蟲等害蟲,以及潰瘍病、葉銹病的危害。1)美國白蛾以幼蟲取食植株葉片進行危害,具有暴食性,危害嚴重時能將植株葉片全部吃光,削弱樹木的抗逆能力,嚴重影響樹木的生長??赏ㄟ^釋放周氏嚙小蜂防治美國白蛾等鱗翅目害蟲。2)側柏和油松易受到天牛、小蠹蟲等鞘翅目害蟲的危害,害蟲啃食樹干,破壞樹木的養分運輸,從而導致樹木枯死。在防治過程中,主要采取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無公害防控措施,盡量避免對水源造成污染??赏ㄟ^釋放管氏腫腿蜂、蒲螨來防治天牛和小蠹蟲。3)楊樹潰瘍病主要在春季出現,由環境偏干旱、水肥不足導致。為此,可合理選擇優質樹種,并注意水肥管理。4)葉銹病的防治要求冬季清理干凈落葉,將病枝葉清除,然后噴灑75%百菌清500倍液進行防治。

在防治病蟲害的過程中,還可以采取一系列的物理手段。例如,捆綁草把誘殺美國白蛾老熟幼蟲;樹干圍環阻隔早春害蟲春尺蠖和草履蚧;利用昆蟲的趨光性,懸掛頻振式殺蟲燈、黑光燈、太陽能高壓滅蚊燈等來監測誘殺害蟲;還可通過懸掛美國白蛾性信息素誘捕器、在油松集中區域懸掛紅脂大小蠹誘捕器,利用生物信息素對害蟲進行誘導迷惑,從而達到監測和防治的目的。

3.5 雜草處理技術

雜草會與樹木爭奪養分,還會影響其他植株的光合作用,因此必須定期對樹木周邊的雜草進行清理??刹捎萌斯ば藜舻姆绞娇刂齐s草高度,不是連根拔除,而是自然留綠。針對林帶內的雜草,需要定期修剪,將雜草高度控制在20 cm以內;但可不完全清除干凈,以保持林帶內的自然景觀。對于京密引水渠防護林內常見雜草三裂葉豚草,采取每年2次人工普查清除。嚴禁使用除草劑,避免污染水源。

3.6 重視林區防火管理

京密引水渠防護林臨近社會道路、村落;懷柔水庫水源涵養林臨近城區,林區周邊道路是市民通行休閑的重要場所,林區防火壓力較大。為此,必須充分重視林區防火工作,完善林業防火管理制度,配備充足的林業防火設備[5]。除了常規防火工具,還需要購置便攜式的消防水泵,用于應對林帶內的突發火情。每年防火期前,需要針對林木分布特點在重點地段開設防火隔離帶,并安排專職防火巡查人員進行巡視。同時,加強對林區周邊居民的林區防火宣傳教育,增強其防火意識。針對非生產性火源也要注意防范,構建一套完善的應急管理機制,特別是要做好針對夏季雷電、樹木自燃等原因造成的火災的防范工作。另外,組織工作人員定期參加防火演練,學習先進的防火技術,熟練使用防火器材,以強化自身的防火、救火技能。

4 不同季節的養護措施

水源保護區防護林的建設應突顯水源保護這一重要原則。一方面要以保護水資源與水環境為建設要求,將優化水質、調節水量、防止土壤侵蝕作為目標;另一方面在防護林養護過程中要全面考慮水資源的平衡性,栽種耗水少、耐旱的樹種。在修訂飲用水源保護區內林業養護作業標準時,除了按具體養護內容進行分類外,還應根據季節的不同,制定養護日歷,按時間的不同,對養護工作進行重點劃分。

4.1 春季養護措施

春季到來后天氣逐漸變暖,防護林內的樹木也陸續開始抽枝發芽,進入快速生長期。在這一時期要加強對圍堰的修整,并合理進行施肥、澆灌,保證樹木生長有足夠的水分與養分。另外,要及時修整老齡樹木的枯枝,楊樹一般在3—4月修剪,可避免楊樹生長期間水分的流失。一般只給樹體留下主干上部的枝丫,修剪旁側枝丫,剪枝部分需要預留5~10 cm的保護枝丫,保證樹體枝丫的營養供給。還可對幼樹、行道樹進行涂白,涂白高度從根際處往上1.3 m。還需要經常巡視樹木的發芽生長情況,如果發現病蟲害要及時進行防治。

4.2 夏季養護措施

進入夏季后樹木進入生長旺盛階段,這一時期需要重點做好水肥管理。天氣晴朗、溫度較高時應適當增加灌溉次數,確保樹木有充足的水分以供生長。針對不同類型的樹種也宜選用恰當的灌溉方法,防止浪費水資源。同時,可采用葉面噴肥或根灌施肥的方法,為樹木提供養分。盛夏來臨時天氣變得異常炎熱,降水也變得更多,這一時期樹木生長速度會逐漸變緩,尤其是主汛期,此時應注意排水防澇,并及時開展中耕除草,做好病蟲害防控措施。行洪道等位置的樹木容易發生水澇,因此要做好排澇措施,并把倒伏樹木扶正,提前做好支撐加固,確保其健康生長。

4.3 秋季養護措施

秋季到來后林區內樹木大多都會停止生長,也逐漸有殘枝、落葉出現。需要定期清理林帶內的落葉,集中處理有病蟲害的枝葉,消滅潛在的病原體,防止翌年再次出現病蟲害[6]。

待樹木落葉后將樹干與大枝基部涂白,以清除越冬的病蟲害,還可起到防范凍害、日灼的作用。涂白劑的配置方法:生石灰、石硫合劑、水、鹽按10∶1∶25∶1的比例配置即可,加入適量動物油,也可添加少量殺蟲劑與殺菌劑。同時,要做好除草與排水等工作。11月溫度下降明顯,很多樹木都會開始休眠,此時要及時澆水,施夠底肥,確保土壤墑情充足,為樹木越冬提供基本保障。針對部分特殊的樹木,應提前做好防寒保暖措施,幫助其順利越冬。

4.4 冬季養護措施

冬季來臨后樹木基本進入休眠狀態,生長速度變慢,而這一時期正好是修枝整形的最佳時期,科學的修剪能確保樹木在春天正常發芽生長,而且能防控病蟲害;枝條疏剪后能改善樹體的透光性,增加通風。在加強防寒保暖的情況下,雪天后在樹木根部四周堆雪,可以增加土壤的含水量,有利于樹木翌年的生長。由于大部分防護林一邊臨近社會道路,另一邊臨近飲用水源,在堆雪的時候要注意嚴禁將道路上撒過融雪劑的雪堆入林帶中,避免對水源及樹木造成危害。對于特殊樹種還需要用草繩纏繞枝干,防止凍傷。

5 結語

樹木養護管理屬于林業工程建設中的基本任務,對樹木的生長發育及構建和諧生態環境均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在對飲用水源地保護區內的林木做好各種養護措施的同時,要兼顧對水源的保護。因此,及時轉變林木養護理念,積極引入先進的飲用水源保護區樹木養護管理技術,配備先進的設備器材,抓好專業養護隊伍建設,不斷提升樹木養護管理質量,既要護好綠,又要治好水,為推動林業高質量發展打好基礎。

參考文獻:

[1] 馬日明.水源林建設與保護現狀及其發展對策[J].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全文版)農業科學,2022(3):103-105.

[2] 馬翔.水庫水源林(防護林)建設要點[J].大眾科技,2011(9):149-151.

[3] 張維國.論防護林工程中樹木養護管理辦法探討[J].居舍,2020(2):116.

[4] 沈文祺,陳鈺蕾,徐豐驊.淺談城鎮園林綠化養護及農田防護林建設措施[J].農業與技術,2018,38(20):212.

[5] 毛日昕,陳罡,張少強.三北防護林工程建設中若干問題及應對建議[J].防護林科技,2017(10):58-59.

[6] 任廣明.遼寧三北防護林退化林分的現狀、成因及修復措施[J].林業科技情報,2018,50(1):

22-24.

(責任編輯:張春雨)

猜你喜歡
防護林養護管理北京市
北京市:發布《北京市2022年能源工作要點》
北京市豐臺區少年宮
北京市勘察設計研究院
北京市營養源研究所
三北防護林與植樹造林
鄂托克前旗農村牧區公路養護管理對策研究
淺談如何加強公路養護管理
淺談城市園林綠化養護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道路綠帶路緣石在城市道路綠化景觀中的作用
云南防護林工程建設任重道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