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霄縣國家儲備林建設發展現狀及對策

2024-04-18 21:01湯潮端
南方農業·下旬 2024年1期

湯潮端

摘 要 近年來,福建省云霄縣為改善漳江流域水質,統籌生態保護和產業發展,精準提升云霄縣森林質量,大力開展國家儲備林建設。為推動云霄縣國家儲備林建設的長期、穩定和可持續發展,簡要介紹云霄縣國家儲備林建設優勢條件,從建設思路、建設目標、建設內容和規模、建設布局、經營措施、驗收情況、建設成效及存在的問題等方面分析國家儲備林建設現狀,并提出國家儲備林建設發展對策。

關鍵詞 國家儲備林;林業條件;福建省云霄縣

中圖分類號:F326.27 文獻標志碼: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4.02.075

國家儲備林建設的實施,生動地闡釋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理念,是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的關鍵措施,也是提高森林質量的重要工程,對于保障國家木材安全、實現鄉村振興具有重要作用[1]。為改善福建省云霄縣漳江流域水質,統籌生態保護和產業發展,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理念,精準提升云霄縣森林質量,推進云霄縣林業現代化建設、生態文明建設,根據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福建省林業局相關規劃,決定在云霄縣建設國家儲備林基地?;诖?,筆者深入剖析云霄縣國家儲備林建設優勢條件,總結云霄縣國家儲備林建設現狀,并提出云霄縣國家儲備林建設發展對策,以期為促進云霄縣國家儲備林建設可持續發展提供參考[2]。

1 優勢條件

1.1 自然條件優越

云霄縣屬典型的南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氣候溫和,四季如春,年平均氣溫21.3 ℃,年平均降水量1 795.5 mm,年平均日照時間2 098 h,日照百分率達48%,是福建省熱量最豐富的縣之一。此外,云霄縣多山,森林資源豐富,林木種類繁多,境內有林地6.88萬hm2,林木蓄積量344.67萬m3,森林覆蓋率67.81%。由此可見,云霄縣在國家儲備林建設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

1.2 各級領導重視

云霄縣主要領導強調“要千方百計提高森林質量、提高生態產品的供給能力;要千軍萬馬保護森林資源,發揮森林的綜合效能;要千言萬語匯報溝通,保障經濟社會發展的用林要素支撐,實現生態美百姓富的有機結合”,縣分管領導定期協調森林質量精準提升遇到的難點、堵點,林業部門發揮主力軍作用,加強宣傳、制訂方案、編制規劃、開展技術指導、調劑苗木、收集信息、擴展產品,讓林農及從業者了解國家儲備林建設的優勢前景。

2 建設現狀

2.1 建設思路

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樹立和踐行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理念,積極探索林業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創新驅動,堅持市場運作、政府引導,堅持穩步推進、風險可控,堅持項目管理、持續經營,建設總量平衡、結構優化、優質高效、功能多樣的國家儲備林,為推進林業現代化和生態文明建設做出貢獻,保障國家用材安全和生態安全;以現代生態林業理論為依據,注重“長短結合,以短養長,以長輔短”,大力營造混交林,增加森林多樣性,提高森林質量,優化森林生態,改善生態環境,保障云霄縣飲用水安全;堅持“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豐富產業業態,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助力3060“雙碳”及鄉村振興戰略[3-4]。

2.2 建設目標

全面貫徹落實《漳州市“十四五”林業發展專項規劃》(漳林綜〔2021〕101號)提出的“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護的要求,以森林為主體,系統配置森林、濕地、野生動植物棲息地等生態空間,著力構建以‘一區、兩帶、多點為主體的林業生態安全格局”。結合云霄縣重要水源地建設,有計劃地逐步改造主要飲用水源地集雨面積范圍內的桉樹林,實現主要飲用水源地集雨面積范圍內林分結構、樹種結構和群落結構更加合理,森林質量和功能更加完善,水源涵養功能不斷提升,漳江流域水質進一步改善,保障云霄縣飲水安全。

以國家儲備林建設為載體,利用銀行貸款等金融資金,加快推進大徑級、高價值、鄉土及珍貴樹種用材林基地建設,增加木材資源儲備,保障木材安全;通過集約經營、林分改造,提高混交林占比,優化林分樹種結構,提高營林水平和林地生產力,推動森林資源培育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實現林業制度改革,豐富多業態經營,加快建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體系;踐行生態文明思想,提升森林生態效益和景觀價值,實現林業生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帶動林農增收致富,為鄉村振興做出貢獻。

2.3 建設內容和規模

云霄縣國家儲備林基地建設總規模8 392.4 hm2,其中人工商品林流轉5 029.7 hm2,人工公益林流轉1 575.7 hm2,人工商品經濟林流轉1 787.0 hm2。對8 392.4 hm2林地開展國家儲備林質量精準提升,其中集約人工林栽培6 935.8 hm2(含公益林改造1 575.7 hm2),占基地建設總規模的82.64%;中幼林撫育(商品林撫育)1 456.6 hm2,占基地建設總規模的17.36%。

2.4 建設布局

云霄縣立足當地自然地理特點、社會經濟條件和現有林業資源,基于國家儲備林建設規劃要求和云霄縣實際,主要在峰頭水庫、甘竹水庫、泮坑水庫、車圩溪集雨區以及國道高速兩側一重山范圍內符合條件的桉樹林和經濟林區域開展國家儲備林建設,所選地塊相對集中連片、水熱條件好、排水良好、土層比較深厚,立地質量等級以Ⅱ、Ⅲ級類的林地為主。具體如表1所示。

2.5 經營措施

2.5.1 樹種選擇

在選擇造林樹種時,根據《國家儲備林樹種目錄》《福建省第一批主要栽培珍貴樹種參考名錄》《福建省第二批主要栽培珍貴樹種參考名錄》《福建省第三批主要栽培珍貴樹種參考名錄》以及云霄縣實際,主要選擇桉樹、卷莢相思、殼菜果、沉香、鐵刀木、交趾黃檀及灰木蓮等珍貴樹種。云霄縣國家儲備林建設項目選用的樹種70%以上為卷莢相思、木荷、醉香含笑等鄉土、珍貴闊葉樹,同時項目建設需要考慮還本付息,在樹種選擇上搭配部分的短周期工業原料林,如桉樹。

2.5.2 集約人工林栽培

云霄縣國家儲備林建設基地內需被替換采伐樹木有桉樹純林和荔枝、龍眼等果樹林,現有桉樹栽培需要施用大量復合肥料,長時間種植可能會使土壤板結,桉樹莖葉殘體浸出液富含黑色溶解性有機碳、單寧酸等,單寧酸與金屬離子結合形成的黑色絡合物,以及當水體缺氧時形成的黑色金屬硫化物,對水源有一定的危害。同時,人工林純林結構簡單,生態多樣性單一,易暴發病蟲害,并造成地力的衰退,使水源涵養能力下降。對此,云霄縣國家儲備林建設基地在立地條件較好的采伐跡地上,選擇高價值樹種的壯苗、大苗,按照因地制宜,適地適樹,長中短結合發展的原則,采取集約化經營措施,運用最新林業科技和現有成熟的技術手段積極營造混交林,定向培育珍貴樹種和中大徑級活立木,營造生態穩定、健康持續、結構優良、長中短結合和高效集約的人工林[5]。

2.5.3 中幼林撫育

在幼齡林和中齡林階段根據林分發育、自然稀疏情況確定森林培育目標。在林分中適時采取割灌(草)、擴穴、定株、補植、間伐、修枝、施肥及澆水等人為干預措施,調整樹種組成和林分密度,改善林木生長環境條件,促進林分健康生長。

2.6 驗收情況

在云霄縣國家儲備林基地規劃建設總范圍內,已優先開展峰頭水庫、杜塘水庫、車圩溪上游沿岸、甘竹水庫、下庵水庫及擬建梅林水庫等重要區位一重山范圍內林地儲備林建設,建設林地小班面積共3 262.1 hm2,具體如表2所示。主要種植樹種有紅錐、木荷、交趾黃檀、澳洲梧桐、灰木蓮、卷莢相思等,經營培育目標為大中徑材,成活率在85%以上,合格率100%。

2.7 建設成效

云霄縣通過開展國家儲備林建設,不僅改善了水源地周邊生態環境質量和飲用水源水質,還改變了云霄縣森林樹種單一和林木低齡化現狀。同時,云霄縣通過在部分重要區位一重山開展國家儲備林建設,其中生態保護功能區約占45%,主要發揮庫區及溪流上游水土保持及水源涵養作用,適度發展區約占55%,除發揮生態保護功能外,還可以豐富生物多樣性,改善立地條件,提高林下產品的數量和品質,增強林木抗御自然災害的能力,亦可提升水土保持和水源涵養能力,改善水庫水質,實現儲備一批珍稀大徑級森林資源的目標,取得良好的生態、經濟、社會效益。

2.8 存在的問題

云霄縣國家儲備林建設工程量大,時間跨度長,項目建設尚未有統一的管理程序、建設標準;項目建設資金缺口大;林地收儲難度較大;已建設的森林尚未有森林資源監測手段;專業管理人才嚴重不足,科學經營理念不高。

3 對策

3.1 爭取扶持政策

從近期開展的國家儲備林建設情況來看,云霄縣國家儲備林建設周期長,資金需求量巨大,健全完善造林基地認定、經營、采伐以及融資等方面的扶持政策,如省級貼息政策;在國家森林撫育財政補助等方面爭取更多的傾斜和扶持。例如,峰頭水庫一重山范圍內的生態保護功能區建設林分成林后,根據云霄縣氣候特點和生態小環境的作用,紅錐林下可發展野生珍稀紅菇及金線蘭培育等林下經濟,這些均可申請預算內財政補助又可增加自身項目資金收入。

3.2 加強與金融部門的合作

充足的資金是國家儲備林建設項目成功實施的重要保障,建設單位要積極與金融部門溝通,盡快得到金融部門的大力支持,保證項目實施資金到位[6]。例如,國家儲備林建設可以國有企業作為建設單位,向銀行申請政策性貸款,爭取8年建設期免息,經營期40年低息,亦可同時申請專項債資金參與建設。

3.3 完善林業資源監測體系

在云霄縣國家儲備林建設中,建議提前謀劃林業資源監測體系建設,設置固定對照樣地和增設臨時樣地,建設“天空地”一體化的林業資源綜合監測平臺,逐步完善監測數據庫系統,為之后的智慧林業管理信息系統建設打下堅實基礎。

3.4 林地收儲方式多樣化

從已開展的林地收儲工作來看,林地收儲方式應多樣化。云霄縣國家儲備林建設范圍內的林地大部分在20世紀80年代已分山到戶,小部分為村集體經營管理,為確保如期完成收儲任務,建議采用多樣化的收儲方式。例如,對于林農個人經營的林地,可采取長期租用、入股的形式參與國家儲備林建設;對于村集體經營的林地,可以特色林票、地票或以林地租金評估入股的形式參與國家儲備林建設。

3.5 爭取相關部門支持

在云霄縣國家儲備林建設中,建設單位應爭取財政部門、自然資源部門、水利部門、生態環境部門、林業部門的支持,多部門積極配合,從而如期圓滿完成項目的建設。

3.6 完善科技支撐體系

在云霄縣國家儲備林建設過程中,應加強技術培訓,實施科學經營,推廣良種良法,做到因地制宜、適地適樹;積極引入和應用國際上先進、成熟的森林可持續經營理念與經營技術,切實以科技支撐國家儲備林建設基地發展,實現生產、科研、教學、開發相結合,全面提高建設質量。

3.7 盡快出臺儲備林建設和項目資金管理辦法

為規范云霄縣國家儲備林項目建設,建議縣政府出臺包含項目組織管理、項目計劃與實施、項目林地收儲林權流轉及采伐管理、項目檢查驗收和監督評估、項目幫扶鞏固脫貧成果等方面的國家儲備林建設項目管理辦法,以及出臺包含項目資本金到位和項目貸款資金發放、項目貸款資金支付、項目貸款資金回收等方面的國家儲備林建設項目資金管理辦法。

參考文獻:

[1] 姜喜麟,秦濤.國家儲備林運行管理機制分析與優化建議[J].林業資源管理,2018(5):8-13.

[2] 張菥.國家儲備林建設探討[J].西南林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2017,1(2):27-31.

[3] 孫鵬.國家儲備林:為未來儲備綠色寶藏[J].綠色中國,2019(19):32-35.

[4] 郭紅艷,楊躍軍,王丹,等.我國國家儲備林行業機會研究[J].中國工程咨詢,2021(5):66-70.

[5]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森林撫育規程:GB/T 15781—2015[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15.

[6] 肖君,黃以平,張曉萍,等.福建省“十四·五”林業發展環境、布局與重點研究[J].林業勘察設計,2021,41(3):1-5.

(責任編輯:劉寧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