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幽門螺桿菌,你真的了解嗎

2024-04-19 03:29張秀蓮關聰聰陳飛旭
家庭生活指南 2024年3期
關鍵詞:呼氣消化性螺桿菌

張秀蓮 關聰聰 陳飛旭

幽門螺桿菌是什么

幽門螺桿菌(H p)是一種微需氧的革蘭氏陰性菌,外表呈螺旋狀,帶有數條鞭毛,末端鈍圓。我們的胃會分泌大量酸性的胃液,p H值0 .9 ~ 1 .5,在如此強酸的環境下,唯獨幽門螺桿菌可以生存。它可分解產生多種酶類,過氧化氫酶能抑制一些殺菌物質的形成。

幽門螺桿菌感染的檢測方法

第一,侵入性方法。通過胃鏡獲取活組織進行檢測,檢測方法包括快速尿素酶試驗、胃黏膜組織切片染色鏡檢、細菌培養、分子生物學等。不過由于幽門螺桿菌在胃內呈灶性分布,尤其是患者在進行殺菌治療后,幽門螺桿菌的分布密度會不均勻,這極易影響到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其中幽門螺桿菌感染培養是幽門螺桿菌對相關抗生素的耐藥檢測的金標準。分子生物學方法主要用于幽門螺桿菌耐藥基因型的檢測。

第二,非侵入性方法。非侵入性方法主要有尿素呼氣試驗、糞便抗原試驗和血清學試驗。

尿素呼氣試驗:碳1 3或碳1 4呼氣試驗,這是目前最好的非侵入性診斷方法,準確度高,易于操作,它可反映全胃幽門螺桿菌感染狀況,克服細菌灶性分布差異、活檢取材的影響。不過此方法存在2 % ~ 3 %的假陰性、假陽性結果。檢查前需要至少2周停用質子泵抑制劑,至少4周停用抗生素、鉍劑及有抗菌作用的中藥,否則可能造成假陰性的結果。上消化道急性出血和胃大部切除手術史也可能導致假陰性的結果。碳1 4是碳的不穩定同位素,不推薦用于兒童及妊娠期/哺乳期婦女,它的優點是一次呼氣完成,而碳1 3需要兩次呼氣。

糞便抗原試驗:單克隆抗體檢測糞便樣本中的幽門螺桿菌抗原。操作安全、簡便、快捷,不需要口服任何試劑,適用于所有患者,臨床上一般用于不能做呼氣試驗的人群。

血清學試驗:通過檢測血清中的幽門螺桿菌抗體來判斷感染情況,陽性提示曾經感染,從未治療者可視為現癥感染。此方法在以下情況下可作為現癥感染的診斷手段:消化性潰瘍出血、胃M A L T淋巴瘤、萎縮性胃炎、近期或正在使用質子泵抑制劑或抗生素。

需要注意的是,需在根除治療4周后進行復查,并且呼氣試驗是常用的復查方法,糞便抗原試驗可作為備選,而不是幽門螺桿菌抗體血清檢查,這是因為即使在幽門螺桿菌感染被根除后,部分患者血液中的抗體可能會持續存在一段時間,會影響判斷是否已成功根除。

幽門螺桿菌的感染途徑和預防方法

幽門螺桿菌主要的傳播方式有口-口傳播、糞-口傳播兩種,如親吻、打噴嚏等均會使幽門螺桿菌傳播,所以幽門螺桿菌的特點之一就是呈家庭性聚集。我們可以通過以下措施減少感染的風險:①勤洗手,注意手衛生;②提倡分餐制,使用公筷、公勺;③盡量避免在外用餐;④保證餐具清潔,定期消毒;⑤避免吃(喝)不干凈的食物或水;⑥避免吃未煮熟的食物、霉變食物、熏制品、腌制品;⑦給孩子準備專用的餐具,喂食前洗干凈手,避免用自己的筷子給孩子喂食;⑧不要口對口喂食,不可將自己嚼過的食物喂給孩子;⑨不要親孩子的嘴巴,尤其是感染了幽門螺桿菌的家長更不能親吻孩子。

幽門螺桿菌感染可導致的疾病

第一,胃炎,包括急性胃炎、慢性活動性及萎縮性胃炎?;颊弑憩F為上腹痛、上腹脹等不適癥狀,內鏡表現為胃黏膜充血、水腫、糜爛、出血等,病理顯微鏡下顯示為胃黏膜的炎癥。幽門螺桿菌感染是胃炎發生最重要的原因,根除幽門螺桿菌可顯著改善胃黏膜炎癥,延緩或阻止胃黏膜萎縮、腸上皮化生的發生和發展,從而降低胃癌發生風險。

第二,消化性潰瘍,包括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幽門螺桿菌是消化性潰瘍主要的病因,尤其十二指腸潰瘍絕大部分因幽門螺桿菌所致,因此無論是否為活動性消化性潰瘍或是否合并有并發癥,均需檢測和根除幽門螺桿菌。長期服用阿司匹林可增加消化性潰瘍發生風險,因此該類人群及有潰瘍病和明顯出血史者建議根除幽門螺桿菌。

第三,胃癌。2 0 2 2年,我國胃癌發病率居惡性腫瘤第2位,僅次于肺癌。目前認為幽門螺桿菌是胃癌的Ⅰ類致癌因子,還是最主要的可控危險因素。幽門螺桿菌感染者發生胃癌的風險性顯著增加,感染者中大約有1 %的人最終會演變成胃癌。根除幽門螺桿菌可降低胃癌發生風險,預防胃黏膜癌前病變的發生,在胃黏膜萎縮和(或)腸上皮化生發生前根除幽門螺桿菌獲益更大。因此,胃癌高發區人群及有胃癌家族史者罹患胃癌風險增加,均需篩查并根除幽門螺桿菌。

感染了幽門螺桿菌是否一定要治療

我國在2 0 1 9年出臺的《中國幽門螺桿菌根除與胃癌防控的專家共識意見》中明確:幽門螺桿菌是傳染病,大多數單純H p感染者并無癥狀或癥狀輕微,部分患者可能有口臭、飽脹、上腹痛、噯氣、反酸、燒心、惡心等消化道的癥狀,此外,不明原因缺鐵性貧血者、原發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患者還會伴有面色蒼白、乏力、皮膚黏膜瘀點瘀斑等的癥狀,對患者的身心健康影響較大,因此,必須積極進行治療。根除幽門螺桿菌利大于弊,沒有直接證據表明對某些疾病呈正相關。國家消化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李兆申院士說:“無論什么時候,幽門螺桿菌感染都應該根除,不分年齡、不分時間,只要檢測是陽性,越早根除獲益越大?!?/p>

兒童需要檢測幽門螺桿菌并治療嗎

大多數幽門螺桿菌感染在兒童期獲得,尤其6 ~ 1 5歲,根除幽門螺桿菌可以減少兒童消化性潰瘍的發生和復發,并降低成年期胃癌的發生率。京都共識建議1 2歲以上的人群可以進行幽門螺桿菌根除治療,但我國有學者不建議無癥狀的1 4歲以下兒童檢查和治療幽門螺桿菌,原因如下:一是兒童的癥狀可能更輕,發生疾病的可能性更小,引起消化性潰瘍的發生率很低;二是兒童為幽門螺桿菌易感人群,而且兒童的免疫力較低,此次把幽門螺桿菌殺死,如果兒童飲食不注意、不衛生就可能再感染,再次治療的難度會加大;三是幽門螺桿菌根除治療,可能導致抗菌藥物產生耐藥性,并影響胃腸道菌群;四是1 4歲以下兒童存在幽門螺桿菌的自愈性。不過若是兒童存在如下情況還是需要進行根除治療的:消化性潰瘍,慢性胃炎,胃M A L T淋巴瘤,一級親屬中有胃癌,不明原因或難治性缺鐵性貧血,慢性免疫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計劃長期服用非甾體消炎藥等。

根除幽門螺桿菌的藥物

人是幽門螺桿菌的唯一宿主和傳染源,一旦感染幽門螺桿菌,一般沒有自愈的可能,必須借助藥物的力量才能將其殺滅,在如此高耐藥的情況下,首選治療方案為含鉍劑的四聯療法,即一種質子泵抑制劑、一種鉍劑、兩種抗生素。常見的藥物包括:①質子泵抑制劑,如雷貝拉唑、蘭索拉唑、奧美拉唑等;②鉍劑,如枸櫞酸鉍鉀、膠體果膠鉍等;③抗生素,如阿莫西林、甲硝唑、克拉霉素、四環素、呋喃唑酮、左氧氟沙星,其中甲硝唑、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的耐藥率呈上升趨勢,而阿莫西林、四環素、呋喃唑酮的耐藥率較低。

用藥期間患者可能會出現大便色黑、小便色深黃、口苦甚至是腸胃不適等癥狀,不過這都屬于正?,F象。對于因短期改變了腸道微生物種群的多樣性和結構而導致出現腹瀉癥狀的患者,可通過服用益生菌的方式來改善腹瀉癥狀。

綜上所述,就是關于幽門螺桿菌的全部知識了,現在大家是不是已經真的了解它了呢?

猜你喜歡
呼氣消化性螺桿菌
智能口罩可直接檢測呼氣中的病毒
幽門螺桿菌生物膜的研究進展
消化性潰瘍的中醫辨證施治
你了解消化性潰瘍嗎?
如何掌握歌唱訓練中吸氣與呼氣之技巧
口腔與胃內幽門螺桿菌感染的相關性
13碳-呼氣試驗質控方法的建立及初步應用
呼氣末正壓通氣治療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效果
5種幽門螺桿菌檢測方法的比較
針灸治療消化性潰瘍59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