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區分腫瘤的良與惡

2024-04-19 04:15王綏群
家庭生活指南 2024年3期
關鍵詞:癌變鱗狀癌細胞

王綏群

腫瘤的概念

臨床上腫瘤一般指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機體內的一些組織細胞由于增生而形成一種新生物,因其一般表現為占位性塊狀突起,所以臨床上也將這種新生物稱為贅生物。有關研究指出,與正常細胞相比,腫瘤細胞會出現不同的代謝變化。同時,腫瘤細胞可通過氧化磷酸化和糖酵解等生化反應適應不斷變化的代謝環境。

腫瘤的形成

從本質上看,非腫瘤性增生是人體持續生存的需求,增生出來的組織能分化成熟,同時能讓正常組織的功能和結構恢復成原本的狀態,并且增生到一定程度就不會繼續增生。當正常細胞轉變成腫瘤細胞時,其功能、代謝和形態都會出現改變,會在一定程度上喪失自身分化成熟的能力,并且開始快速生長,自主性非常強,即便致瘤因素消失,仍會繼續生長。

腫瘤的分類

根據腫瘤的分化成熟程度和對人體的影響,其在臨床上一般被分為惡性腫瘤和良性腫瘤兩類。惡性腫瘤的生長速度非???,具有轉移性,產生的有害物質會破壞身體的器官結構,從而導致人體的器官與組織發生功能障礙,危及人們的生命。良性腫瘤的生長速度較為緩慢,同時和腫瘤周圍的其他組織保持著較為清晰的界限,不會出現轉移,也不會對人體的健康構成較大的危害。腫瘤主要包括以下三個階段,即癌前病變、非典型性增生以及原位癌。

(一)癌前病變

癌前病變指的是一些存在癌變可能性的病變,若長期未得到有效的治療干預,則會轉變成癌。其中常見的癌前病變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黏膜白斑:一般出現在外陰、口腔等黏膜處。黏膜的鱗狀上皮過度角化、過度增生,并有一定異型性,在長期未得到有效治療且未痊愈的情況下,就會轉變成鱗狀細胞癌。

慢性子宮頸炎伴宮頸糜爛:一種常見的婦科疾病,以慢性宮頸炎為基礎,由于原本在宮頸陰道部的鱗狀上皮被子宮頸管內膜的單層柱狀上皮替代,最終轉變成宮頸鱗狀細胞癌。

直腸、結腸的腺瘤性息肉:無論是單發的還是多發的腺瘤性息肉,都可能發生癌變,有腫瘤家族史的患者更容易發生癌變。

肝硬化:慢性病毒性肝炎不斷發展后形成肝硬化,其中有一部分肝硬化會逐漸發展成肝細胞性肝癌。

皮膚慢性潰瘍:特別是在小腿部位,長期未愈的皮膚潰瘍或者瘺管上的慢性潰瘍,發展為鱗狀上皮增生,從而引發癌變。

慢性潰瘍性結腸炎:潰瘍反復發生,黏膜增生持續不斷,易導致結腸腺癌。

慢性萎縮性胃炎及胃潰瘍:慢性萎縮性胃炎伴腸上皮化生可發生癌變,長期不愈的慢性胃潰瘍,其出現癌變的概率大約為1 %。

乳腺纖維囊性增生:由于內分泌失調導致乳腺導管內乳頭狀增生,長期持續容易引發癌變。

(二)非典型性增生

非典型性增生又叫異型增生,是一種上皮細胞異常狀態的增生情況。異型增生上皮具有細胞和結構異型性,一般不會被診斷為癌癥,常出現在黏膜表面、皮膚表面的鱗狀上皮或腺上皮上。若非典型性增生累及上皮2 /3以上尚未累及全層,則為重度非典型性增生,難以逆轉,會引發癌變。

(三)原位癌

原位癌一詞通常用于上皮的病變,指異型增生的細胞在形態學和生物學特性上與癌細胞相同,常累及上皮的全層,但沒有突破基底膜向下浸潤,有時也稱為上皮內癌。

如何判斷腫瘤是良性還是惡性

在生物學特點上,良性腫瘤與惡性腫瘤有著明顯的區別,其對人體的影響程度也有所不同。在臨床診斷中,有效判斷腫瘤是良性還是惡性,對患者的治療有重要意義??蓮囊韵聨追矫孢M行鑒別。

發生轉移:良性腫瘤一般不會發生轉移,惡性腫瘤會發生轉移。

繼發改變:良性腫瘤一般不會出現出血、壞死等情況,惡性腫瘤常常會出現潰瘍、出血、壞死等情況。

復發情況:在做完手術后,良性腫瘤較少復發,惡性腫瘤即使經過治療,其復發率依舊很高。

生長速度:良性腫瘤的生長較為緩慢,惡性腫瘤的生長速度卻非???。

核分裂象:良性腫瘤沒有或較少核分裂象,不存在病理核分裂象,惡性腫瘤核分裂象比較常見,并可見病理核分裂象。

組織分化程度:良性腫瘤異型性小、分化好,和原有的組織形態較為相似,惡性腫瘤的異型性較大、分化不好,與原有組織的形態有著較大的差異。

生長方式:良性腫瘤一般為外生性、膨脹性生長,有包膜形成,與周圍組織有明顯的界線;惡性腫瘤一般為外生性、浸潤性生長,無包膜形成,與周圍組織的界線并不明顯。

機體影響:良性腫瘤對人體的不良影響較小,一般表現為局部阻塞、壓迫等,但如果出現在重要器官上,則會引發較為嚴重的后果;惡性腫瘤對人體的影響較大,不僅會對局部造成壓迫、阻塞,還會破壞轉移處組織和原發處組織,造成出血、壞死及感染等情況,嚴重時甚至會引發惡病質。

腫瘤與癌癥的關系

從組織學上看,惡性腫瘤可分為兩類:一是上皮細胞發生惡變,如胃上皮細胞惡變形成胃癌、肺上皮細胞惡變形成肺癌等;二是間葉組織發生惡變,如纖維肉瘤、平滑肌肉瘤等。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聽得較多的就是癌,肉瘤一般聽之甚少,主要是與大多數腫瘤患者中患癌癥者居多、肉瘤患者較少有關。

癌其實就是一種惡性腫瘤,它是人體內正常細胞的一種異常病變。當正常細胞變成癌細胞以后,它就像一匹難以束縛的脫韁野馬,在人體的各個部位進行轉移和異常增長。

人體中的細胞大部分是可以增生的,當細胞死亡后,機體會產生新的細胞以維持各器官的功能。然而,這種是有限的增生,而癌細胞則是一種無限制、無休止的增生模式。正是在這種無限制、無休止的增生情況下,人體的營養物質被大量消耗,并且癌細胞增生的同時還會釋放毒素,導致身體器官功能障礙甚至功能喪失。當癌細胞開始增生時,若未能及時發現和治療,癌細胞就會持續不斷地增生,甚至轉移至其他部位。

很多疾病的根源就是人體細胞電子被搶奪?;钚匝跏且环N缺乏電子的物質,其進入人體后會爭奪電子,而細胞蛋白分子中的電子被奪走,就會導致蛋白質出現畸變分子。因為畸變分子本身缺少電子,所以會不斷搶奪周圍分子的電子,當鄰近分子的電子被搶奪,又會產生畸變,從而像上一個畸變分子一樣,開始搶奪其他分子的電子,如此反復循環,會產生大量的畸變蛋白分子。這些畸變蛋白分子的復制和繁殖,導致基因突變產生大量癌細胞,最終使機體罹患癌癥。

而當人體得到足夠多的負離子時,就可以為缺少電子的細胞提供所需要的電子,以阻斷這種惡性的循環,進而抑制癌細胞。

結語

有時惡性腫瘤和良性腫瘤之間并沒有太過明顯的邊界,有的腫瘤在組織形態上往往就介于惡性和良性之間,這類腫瘤被稱為交界性腫瘤,如黏液性囊腺瘤等。除此之外,惡性腫瘤根據惡性程度的不同也有所不同,有些良性腫瘤會出現惡性變化,有些惡性腫瘤也會出現消退、停止生長的情況,如結腸息肉狀腺瘤可惡變為腺癌,惡性黑色素瘤在免疫力增強的影響下可出現消退或者生長停止等。癌癥是2 1世紀全球面臨的重大公共衛生挑戰之一。在我國,癌癥造成的疾病負擔已不容小覷。健康中國行動提出至2 0 3 0年總體癌癥五年生存率需提高到4 6 .6 %的目標,如何進一步提升患者生存質量、落實癌癥預防和關口前移、推進規范化診療高質量發展,成為新的重要議題。

猜你喜歡
癌變鱗狀癌細胞
癌細胞最怕LOVE
假如吃下癌細胞
癌細胞最怕Love
下咽癌的區域癌變現象研究進展及臨床意義
巨大角化棘皮瘤誤診為鱗狀細胞癌1例
正常細胞為何會“叛變”? 一管血可測出早期癌細胞
Polo樣激酶1在宮頸鱗狀細胞癌中的表達及其臨床意義
姜黃素對皮膚鱗狀細胞癌A431細胞侵襲的抑制作用
Eag1 在大鼠口腔舌黏膜癌變過程中的表達
《癌變·畸變·突變》2014年第26卷索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