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應用型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點研究生“高級免疫學”課程終結性評價方式的思考

2024-04-19 09:28賈靜
科學咨詢 2024年3期
關鍵詞:基礎醫學期末考試綜述

賈靜

(杭州醫學院,浙江杭州 311399)

一、研究背景

終結性評價在教學實踐中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教育評價體系中是衡量教育目標是否達成的重要方式。它既是促進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工具。終結性評價能夠以相對客觀和公平的方式對學生的學習成果和表現進行考核,了解課程實施程度和達成度,從而反饋教學效果,幫助教師調整教學活動,以更好地進行教學工作,提升教學成效[1]。

期末考試是終結性評價的常見形式之一,通過終結性評價的結果,教師可以反饋學生一個階段的學習效果,評估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并判斷學生是否準備好進入下一學習階段。盡管終結性評價存在諸多挑戰,仍是評價教學效果的有效手段,并被廣泛采用[2]。

應用型醫科大學著重于培養“應用型醫學人才”。學生在掌握扎實的專業技能和素養之外,還需要具備特色的知識和能力。這些特色的知識和能力使得學生畢業后能夠迅速融入工作環境,有效開展實際工作。作為醫藥衛生領域的“前沿戰士”,應用型醫學人才不僅需要具備專業基礎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而且能夠靈活應用這些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此外,這類人才還需具備良好的人際關系協調能力和持續學習的能力,以不斷提高自身能力[3-4]。

針對應用型醫科大學的人才培養特性以及醫學教育的同質化要求,應用型醫科大學需要有針對性地幫助學生建立特色的知識和能力體系,提高他們的思維方式和面向實際應用的實踐能力。從教學大綱設計、教學內容安排到考核方式設立,應用型醫科大學應根據人才培養目標和課程特性進行精心設計,并根據實際教學效果進行適時調整。

醫學院校的研究生是臨床、科研活動的重要參與者,是醫藥科技人才的重要后備力量。尤其是實用型醫科大學基礎醫學方向,旨在為臨床和基礎科學研究的各個領域培養“實用型”研究生。其中,第一學年的課程教學是培養過程中的一個關鍵步驟,為研究生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直接影響著研究生培養的質量[5-8]。

因此,在實用型醫科大學基礎醫學方向的研究生培養過程中,課程教學的達成度顯得尤為重要。選擇合適的終結性評價體系,能夠最大程度地反饋研究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情況和課程教學的質量。這種反饋有助于教師對教學過程進行必要調整,以改善教學效果,培養高質量的“實用型”基礎醫學研究生。

本文以“高級免疫學”課程為例,探討根據學情分析、人才培養目標并基于本?;A醫學的特點來優化課程終結性評價過程中的思考和成果。

二、我?;A醫學一級學科碩士點的學情分析

我?;A醫學研究領域主要為臨床醫學與基礎醫學,具體研究方向包括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應用研究等,涵蓋病原生物學、腫瘤學、神經生物學等多個領域。相應地,基礎醫學領域的研究生在本科階段的專業背景也較為廣泛,包括臨床醫學、護理學、檢驗醫學、生命科學等多個專業方向。研究生階段的研究方向多樣性導致他們在理論學習階段所側重的方向存在差異。

“高級免疫學”課程是基礎醫學點的學科基礎課,也是基礎醫學點所有研究生的必修課。鑒于學生在免疫學知識背景上的差異較大,以及不同研究方向導致的學習需求差異,我們在課程設置時需匹配理論知識的難易程度,在鞏固基本免疫學理論知識的基礎上,盡可能擴大知識覆蓋面。我們旨在培養學生的主動性和自學能力,同時拓寬學生在其研究方向內的免疫學相關知識。

三、“高級免疫學”課程終結性評價方式的構建

基于本校的學生培養目標、基礎醫學領域研究生的學情分析以及本課程的教學目標和內容,我們采取針對性的評價方法。了解學生能力水平的發展,探究整個教學過程,評估教學目標的達成度,對教學活動的質量進行管理。

在第一個教學周期中,我們采用了傳統的期末考試形式進行終結性評價。然而,一份試卷所能覆蓋的知識點有限,無法滿足學生的差異化學習需求及學情差異,評價方式單一,不能全面反映學生的學習狀況和教學質量。因此,統一的期末考試作為終結性評價方式,無法匹配我們的實際情況、教學目標和育人目標。

在第二個教學周期中,我們采用綜述小論文代替期末考試,即要求學生在教學周期結束后,提交一篇關于其研究領域內的免疫學研究綜述小論文。論文的評分涵蓋論文的整體寫作質量、選題的科學意義、研究思路、涉及的免疫學知識理論及應用方向、與研究方向的相關性等多個方面,最終以總分作為學生的考核成績。

四、綜述小論文是更合適的終結性評價方式

從學生提交的綜述小論文的選題、論文質量來看,綜述小論文是比期末考試更合適的評價方式。每位學生提交的綜述小論文的選題,均貼合其自身的研究方向,并緊跟免疫學研究的前沿熱點,如“腸道菌群和免疫在結直腸癌中的作用研究進展”“寄生蟲的抗腫瘤作用”“牙周膜干細胞在免疫調節中的作用”等。這與我們的預期相符合。

為進一步評價終結性評價方式的改革,我們設計了調查問卷。

從學生的調查問卷反饋情況看,以綜述小論文為終結性評價的學生,對考核的滿意度為100%,其中,很滿意(最高分)為76.32%。而參加期末考試的學生,對考核的滿意度為僅為40%,其中,很滿意(最高分)為20%(如圖1)。以綜述小論文為終結性評價的學生中,63.16%的人認為這種考核方式對本門課的學習幫助很大。而參加期末考試的學生中,僅40%的人認為期末考試對本門課程的學習幫助很大(如圖2)。撰寫綜述小論文的學生中,65.79%的人認為這種考核方式對自己即將開展的研究項目幫助很大,余下34.12%的學生認為有一些幫助。而參加期末考試的學生中,60%的人認為這種考核方式對自己即將開展的研究項目有一些幫助,而余下40%的學生認為沒什么幫助(如圖3)。同樣,撰寫綜述小論文的學生中,63.16%的人認為這種考核方式非常調動學習積極性,僅2.63%的人認為對學習積極性完全沒有影響。而僅有20%的參加期末考試的學生認為自己參加的考核方式非常調動學習積極性(如圖4)。從對考核弊端的反饋結果看,大多數參加期末考試的學生認為這種考核方式單一,重筆試輕實踐,而超半數撰寫綜述小論文的學生認為這種考核方式非常好,沒什么弊端,且他們期待的終結性評價方式還是綜述小論文(如圖5)。

圖2 終結性評價方式對本門課程學習幫助程度調查結果

圖3 終結性評價方式對學生即將開展的研究項目幫助程度調查結果

圖4 終結性評價方式對學生學習積極性調動程度調查結果

圖5 學生對終結性評價方式弊端的反饋結果

五、結束語

課程考核評價是對課堂教學方式與質量、學生學習效果的檢驗。一個合理且全面的課程考核評價系統功能是多層次與多維度的。它不僅具有檢測和鑒定“教”與“學”的目標達成度的功能,而且可以用于選拔,能夠根據評價結果反饋指導“教”與“學”過程中方法路徑的改進,并具有激勵學生學習的效果。

針對課程考核的改革,國內外教育工作者已進行了長期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例如,南通大學的嚴奕峰提出,需要高質量的課程評價達成路徑需要與真實生活建立聯系,并以學科實踐為導向[9]。海南醫學院針對臨床檢驗基礎課程的評價體系采用了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考核相結合的方法,而終結性考核仍然是學生學業管理與評價的重要手段[10]。

終結性考核自身具有局限性,但目前,終結性評價仍然是課堂教學的主要評價方式。閉卷考試作為終結性評價的主要方式,其局限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考核內容的知識性、科學性有限

期末考試試卷通常由教師命題或通過試題庫抽題組成,主要側重于理論知識的考查,以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為核心,開放性問題較少或完全缺失。這難以衡量學生的綜合能力,特別是在培養發散性思維方面存在不足。

(二)學習目標達成度不夠合理

期末考試的不通過會否定學生的整體成績,導致“一考定終身”的局面。這種狀況使得部分學生平時不夠重視課程,傾向于考前臨時抱佛腳,從而影響了課程教學的質量。

(三)評價反饋對單個學生的改進效果較弱

期末考試結束后,學期已經結束,學生往往已離校。任課教師試卷分析來總結本次教學周期,并在下一個教學周期中做出調整和改進。然而,這種反饋幾乎不涉及針對學生個體特征的輔導。這使得教師無法對每位學生的錯誤、學習目標達成度進行針對性分析,也無法為每位學生提出具體的提升和改進建議。

(四)評價缺乏專業特色

在醫學院內,雖然各專業分化明顯,但基礎課程通常采用相同的教材進行同質化教學。如果通過試題庫進行期末考試的出題和組卷,不同專業的考試試卷可能會相似,難以針對專業特色和培養目標進行有效的期末考試評價。

我們采用合理且適當的終結性評價方式,有助于實現教學目標,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積極性。它能發現教學過程中的問題,并通過調整教學活動來提升教學質量。例如,滁州學院外國語學院通過問卷調查和訪談等多種研究方法,提出了多元化的創新終結性評價方式,旨在提高期末考試試卷的質量,增強終結性評價的有效性[11]。徐州醫科大學針對檢驗醫學專業的培養目標,提出了加強終結性評價內涵的建設,通過豐富評價方式和增加考核形式強調對學生理解、分析和綜合應用能力的考核[12]。

我們在本?;A醫學領域研究生的“高級免疫學”課程建設過程中,根據應用型醫科大學的育人目標和學生的基本情況、教學目標與內容,對終結性評價進行了改革。從教學反饋結果看,以撰寫綜述小論文的形式進行終結性評價是一種合適的考核方式,能滿足學生的個性化特點和學習需求,促進育人目標與教學目標的實現,受到了學生的肯定和歡迎。

綜述小論文的考核方式要求知識儲備不足的學生通過主動自學補充自己的免疫學理論知識。學生通過將自己的專業方向與免疫學研究熱點結合,既滿足了學習興趣與學習需求,培養了理論聯系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了科學思維和邏輯思考能力,潛移默化地培養主動學習能力和習慣。這與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相一致[13]。

綜述小論文綜合檢驗了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自學能力、研究能力和寫作能力等,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學生的綜合素質。國外許多大學在研究生教學過程中也經常采用論文方式進行考核評價[14]。與傳統的閉卷考試作為終結性評價相比,綜述小論文更能提升學生的內在綜合素質,符合當代科學技術快速發展的時代要求。

由于其各項優點,綜述小論文的形式已被多所學校采用,并作為教學考核的一種方式。例如,南開大學的“有機化學”課程[15]、哈爾濱工業大學的暖通學科研究生課程[16]、阜陽師范大學的材料化學專業英語課程等,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然而,綜述小論文的考核方式也存在局限性。在撰寫論文的過程中,學生可能會因缺乏足夠的知識和辨析能力,導致綜述僅僅是文獻的堆砌,或者綜述觀點不夠全面,僅限于某一流派的理論。因此,在整個論文撰寫過程中,教師還應該加入討論環節,以增加對學生的指導。

猜你喜歡
基礎醫學期末考試綜述
向著期末考試,沖刺!
期末考試
期末考試
SEBS改性瀝青綜述
NBA新賽季綜述
十年
JOURNAL OF FUNCTIONAL POLYMERS
基礎醫學
基礎醫學
基礎醫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