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中文科技期刊文種變更為中英文現象分析與思考

2024-04-20 10:08侯春曉
出版與印刷 2024年1期
關鍵詞:高質量發展國際化

侯春曉

摘要:分析我國中文科技期刊文種變更現象,為我國科技期刊發展提供參考,助力我國科技期刊高質量發展。文章調查分析2017—2023年我國28種科技期刊文種變更的情況及原因。發現大部分期刊存在官方網站國際化程度不高、編委會國際化程度偏低、出版的英文論文占比較低、作者群集中于國內等問題。期刊變更文種的原因主要包括中文科技期刊競爭激烈、吸引更多優質稿源、提高期刊影響力、希望被國際數據庫收錄等。針對上述28種期刊存在的問題,結合我國建設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目標進行思考,提出以下建議:優化科技期刊文種布局;優化學術評價體系;提高中英文科技期刊的國際化水平;加強期刊出版文種規范化。

關鍵詞:中英文科技期刊;變更文種;國際化;期刊影響力;高質量發展

DOI:10.19619/j.issn.1007-1938.2024.00.007

作者單位:浙江省農業科學院《浙江農業學報》編輯部

我國科技期刊按文種主要分為3種,中文科技期刊、英文科技期刊和中英文科技期刊。中英文科技期刊采用中英雙語出版,又分為中英對照出版和中英混合出版,前者指將同一篇論文以中文和英文分別在中文期刊和英文期刊同時發表的行為,后者指一種期刊同時發表中文和英文論文的行為。[1]433關于科技期刊的影響力提升許多學者提出了建議,其中針對中英文科技期刊存在不同的觀點。第一種觀點認為可以在中文論文中增加英文信息,如阮雯等[2]建議中文科技期刊采用英文長摘要,以利于國外讀者閱讀和檢索。第二種觀點認為中文期刊不應該一味提倡英文化,如劉忠范等[3]認為“中文期刊國際化不是多發幾篇英文文章”,將中文期刊變成英文期刊不是中文期刊國際化的走向;計永超[4]認為中文學術期刊英語化是迎合西方的“文化殖民”,將損害漢語文化,對中文學術期刊國際化無益;董策等[5]認為中文科技期刊為了追求國際化而英語化是沒有必要的;鄧建元等[6]認為,中文論文和英文論文合刊缺乏合理性,且合刊效果難以兼顧。第三種觀點認為應該鼓勵學術期刊進行中英雙語出版,如劉雪立等[7]認為,我國優秀科技期刊可以考慮英文版和中文版同步出版;張偉偉等[8]認為,學術期刊國際化出版符合我國國家利益,大力發展雙語出版是中國學術期刊國際化出版的有效路徑之一;黃鋒等[9]認為中英雙語出版對中國科技期刊國際化有重要促進作用;師瑞萍等[10]認為中英混合出版是中文科技期刊與國際接軌的有效路徑之一;張晶[11]以《中華消化雜志》的雙語出版實踐為例,指出中英雙語出版形式是新發展格局形勢下中文科技期刊實現穩定發展的有效路徑。

筆者關注到近年來不少科技期刊將文種從中文變更為中英文,同時變更刊名,在原來的刊名后增加“(中英文)? , 例如《上海航天》《隧道建設》將刊名變更為《上海航天(中英文)》《隧道建設(中英文)》,出版文種變更為中英文。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現象?其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是否應該鼓勵中文科技期刊的文種變更為中英文?為了解答這些疑惑,筆者對相關科技期刊進行了統計,分析其出版情況,并提出建議,以期為我國科技期刊發展提供參考。

一、我國中英文科技期刊發展概況

根據《中國科技期刊發展藍皮書》2017—2023版統計,2016—2022年,我國科技期刊的文種以中文為主,中文科技期刊數量占比88.00%以上;英文科技期刊數量占比為6.02%~8.41%;中英文科技期刊數量最少,占比僅0.92%~3.71%。(見表1)我國中英文科技期刊的數量呈現波動變化,自2017年起,中英文科技期刊數量明顯增加,其中2020年數量最多,共有184種(占比3.71%)。在這些中英文科技期刊的發展過程中,一些中英文科技期刊轉型為英文科技期刊,如《催化學報》《遺傳學報》分別更名為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Journal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 ;還有一些中英文科技期刊轉型為中文科技期刊,比如《色譜》《生物工程學報》等期刊[1]435-436。

二、刊名和文種變更為中英文的科技期刊調查結果

1.期刊基本情況

筆者于2023年12月在國家新聞出版署、中國知網知識發現網絡平臺、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臺搜索刊名包含“中英文”的科技期刊,并通過期刊網站、期刊封面、百度搜索引擎、與編輯部電話溝通等方式進行信息核實發現:2017—2023年,共有28種中文科技期刊向國家新聞出版署申請變更業務范圍,把文種從中文擴展為中英文,并在刊名中增加“(中英文)? , 國內統一連續出版物號也同時變更。以這28種期刊為樣本進行初步調查,結果顯示:2022年變更文種和刊名的期刊數量最多,有7種;這28種期刊的創刊年份分布于1955—2019年,25種期刊于2004年之前創刊,距今20年以上,3種期刊于2012年之后創刊?!吨猩酱髮W學報(自然科學版)》創刊最早,為1955年,2022年啟用新刊名《中山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中英文)》;《智慧農業》創刊最晚,創刊于2019年,2020年啟用新刊名《智慧農業(中英文)》。這28種期刊中,出版地在北京的期刊數量最多,有13種。(見表2)

上述28種期刊按出版文種情況可以分為3類:①刊名和文種變更之前就采用中英混合出版,這類期刊有12種,如《古脊椎動物學報(中英文)》《新型炭材料(中英文)》《電化學(中英文)》《分子催化(中英文)》等;②刊名和文種變更之前只出版中文論文,變更后同時出版中文論文和少量英文論文,這類期刊有15種,如《鋼結構(中英文)》《南水北調與水利科技(中英文)》《建筑節能(中英文)》《地球與行星物理論評(中英文)》《摩擦學學報(中英文)》等;③刊名和文種變更前只出版中文論文,變更后至2023年年底還未出版過英文論文,這類期刊有1種,為《中華新生兒科雜志(中英文)》。

2.期刊影響力

(1)可被引文獻量

2022年,這28種期刊的平均可被引文獻量為160,低于我國科技期刊的平均可被引文獻量(229)。[12]

(2)被引頻次、影響因子、即年指標

由于《智慧農業(中英文)》《地球與行星物理論評》沒有被《中國學術期刊影響因子年報(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簡稱《影響因子年報》)2023版收錄,因此,只分析剩下的26種期刊的影響力。根據《影響因子年報》2023版統計,這26種期刊2022年的平均復合總被引頻次為2823,平均復合影響因子為1.606,平均復合即年指標為0.266,高于我國科技期刊的平均復合總被引頻次(2575)、平均復合影響因子(1.174)和平均復合即年指標(0.170)。(見表3)

(3)重要數據庫和核心期刊目錄收錄情況

這28種期刊中,20種期刊被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Chinese 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 英文縮寫 CSCD)(2023—2024年)收錄,18種期刊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2020年版收錄,22種期刊被《科技期刊世界影響力指數(WJCI)報告》(2023)(簡稱《WJCI》)收錄,24種期刊被《中國科技核心期刊目錄》(2023年版)收錄,16種期刊同時被上述數據庫或核心期刊目錄收錄。22種被《WJCI》收錄的期刊中,1種期刊位于 Q1區,3種期刊位于 Q2區,11種期刊處于 Q3區,7種期刊位于 Q4區。其中,《燃料化學學報(中英文)》入選“2023中國國際影響力優秀學術期刊(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 , 《新型炭材料(中英文)》入選“2023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學術期刊(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

綜上可知,這28種期刊的影響力在我國科技期刊中屬于中上水平,它們的平均影響力高于我國中文科技期刊的平均影響力,大部分期刊的國內影響力較高,個別期刊的國際影響力較高。

3.期刊存在的問題

(1)官方網站國際化程度不高

在互聯網時代,期刊的數字化出版對期刊的傳播力和影響力非常重要,期刊官方網站的國際化程度影響著期刊的國際化發展。調查結果顯示,這28種期刊均有自己的網站,均實現了數字化出版。其中,8種期刊有完善的中英文網站和中英文投審稿系統,占比28.57%;14種期刊雖有中英文網站,但英文網站內容不完善,而且缺少英文投審稿系統;6種期刊沒有英文網站和英文投審稿系統,只有中文網站和中文投審稿系統。由此可見,這28種期刊的中文網站建設比較完善,但大部分期刊的英文網站和英文投審稿系統還有待健全。

(2)編委會國際化程度普遍較低

編委會是科技期刊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樹立期刊品牌、擴大期刊影響力方面有重要作用,[13]國際化的編委團隊是提升期刊國際影響力的重要基礎。[14]通過檢索這28種期刊網站發現,18種期刊有國際編委,其中《智慧農業(中英文)》《中國光學(中英文)》《電化學(中英文)》《南水北調與水利科技(中英文)》《新型炭材料(中英文)》的國際編委占比較高,其他期刊的國際編委占比則較低;10種期刊沒有國際編委,其編委全部來自國內。

(3)出版的英文論文占比普遍較低

大部分期刊出版的英文論文數量較少,有的期刊甚至全部為中文論文,沒有英文論文。這28種期刊在2023年共出版3912篇論文,其中英文論文252篇,占比6.44%。9種期刊在2023年沒有出版英文論文;10種期刊在2023年出版的英文論文不超過5篇;4種期刊在2023年出版的英文論文數量為11~16篇;5種期刊在2023年出版英文論文數量超過20篇,分別為《日用化學工業(中英文)》《新型炭材料(中英文)》《中國光學(中英文)》《燃料化學學報(中英文)》《電化學(中英文)》。

(4)作者群集中于國內

這28種期刊的作者群均集中于國內,僅個別期刊有少量作者來自國外,說明文種更改未能有效吸引國外稿源。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文種更改時間較短是其中之一。

三、科技期刊變更文種的原因

基于上述調查結果,結合與科技期刊編輯同行的交流和平時工作的體會,筆者認為科技期刊變更文種主要由于以下幾個因素。

1.中文科技期刊競爭激烈

我國科技期刊絕大多數是中文期刊,英文期刊和雙語期刊數量較少。雖然近年來英文科技期刊和雙語科技期刊的數量逐年增加,但截至2022年年底,英文科技期刊和中英文科技期刊的比例仍分別低于9.00%和4.00%;相比之下,中文科技期刊的數量遠遠超過英文科技期刊和中英文科技期刊,占比超過88.00%。[15]中文科技期刊數量多,學科聚集性強,但同學科的優質中文稿件有限,導致中文科技期刊之間稿源競爭非常激烈。

各類期刊評價機構編制了各種核心期刊目錄,創建了各種數據庫,如《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中國科技核心期刊目錄》,以及 CSCD 等,這些核心期刊目錄或者數據庫本意主要是為圖書情報界、出版界等提供參考,而不是作為評價標準,但實際上在許多單位的學術評價體系中,發表在這些核心期刊上的論文價值更高。期刊一旦被核心期刊目錄淘汰,一部分作者就不會投稿,優質稿源將會大量減少,這對期刊的學術水平影響很大,所以期刊要想盡辦法保持在核心期刊目錄中。但核心期刊的數量有限,僅占中文科技期刊的19.81%~41.66%,而且每1~3年評選一次,這導致中文科技期刊之間競爭非常激烈。一些中文科技期刊為了跳出這個激烈競爭的圈子,另辟蹊徑,希望通過出版英文論文來推動期刊發展。

2.吸引更多優質稿源

除了影響因子,發文量對期刊的影響力也非常重要。2022年,這28種期刊的平均可被引文獻量比我國科技期刊平均可被引文獻量少69篇。在科研評價體系“唯 SCI 論文至上”的大環境下,在某些高?;蚩蒲袡C構,論文發表在中文期刊評職稱時不算成果,一些學者因而選擇用英文寫作論文,甚至花錢請翻譯公司潤色,投到英文期刊,這就導致中文論文數量減少,英文論文數量增加。由于中英文期刊能同時出版中、英文論文,給作者提供更多選擇,因此部分中文科技期刊將文種變更為中英文,出版一些英文論文,以增加優質稿源。

3.提升期刊影響力

王婧等[16]比較了2019—2021年入選“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學術期刊”和“中國國際影響力優秀學術期刊”的中文科技期刊數量,結果表明,入選的中文科技期刊數量和占比均逐年下降,2021年分別下降至24種(占比13.70%)和92種(占比52.60%),與2019年的入選期刊相比分別減少8種和9種,與2018年的入選期刊相比分別減少14種和16種;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入選的英文期刊數量和占比逐年上升。這說明相對于英文科技期刊,中文科技期刊的國際影響力總體較低。

英語作為國際學術交流的主流語言,擔負著國際學術傳播的重擔。大多數國家的學者能熟練運用英文,他們在搜索相關內容時一般是在搜索引擎輸入英文題目或者關鍵詞,所以英文論文相對更容易被檢索到。德國和荷蘭的期刊出版經驗表明,出版英文文章有利于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設。[17?18]我國大部分作者具備較高的英語讀寫能力,部分中文科技期刊的編輯、審稿專家等的英文水平也較高,尤其是青年編委、青年審稿專家和青年編輯,他們有能力和意愿組織、審閱和編輯加工英文論文;另外,各種翻譯軟件翻譯的英文越來越準確、流暢,以上這些均為出版英文論文提供了有利條件。出版英文論文是提升科技期刊影響力的途徑之一,但中文期刊短期內轉變為英文期刊難度較大,變更成中英文期刊,既能留住中文稿源,還能夠增加國際稿源,而且增加的工作量小于直接轉型為英文期刊的工作量,這對于一些中文科技期刊來說是較易實現的。

4.希望被國際數據庫收錄

隨著時代的發展,各學科領域科研成果不斷涌現,國內外的交流也越來越頻繁深入。為了快速傳播最新的科研成果,為國內外學者提供高效的交流平臺,科技期刊需要提高國際化水平。通常情況下,期刊被更多的國際數據庫收錄,可證明其國際化程度更高,或者國際認可度更高。中文科技期刊想實現國際化、建成世界一流期刊,需要努力加入更多的國際知名數據庫。而國際知名數據庫通常對收錄期刊有明確的要求,在文種方面大多要求是英文期刊或者包含英文信息的期刊,如論文有英文標題、英文摘要等,期刊有英文網站、英文投審稿系統、國際編委等。一些中文科技期刊嘗試通過出版英文論文來爭取得到國際數據庫的認可,進而提高其國際化程度。

四、思考與建議

根據上述28種科技期刊的基本情況和影響力統計結果,結合我國不同文種科技期刊的發展水平和建設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目標,提出以下4點建議,旨在為中文科技期刊發展提供參考。

1.優化科技期刊文種布局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推進文化自信自強,增強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深化文明交流互鑒,推動中華文化更好走向世界。習近平總書記在法國巴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演講中也提到“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文明交流互鑒,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和世界和平發展的重要動力”[19]。雙語科技期刊在本國科技影響力提升、學術影響范圍擴大和世界科技地位確立等方面有重要推動作用;中英文科技期刊可以為世界先進技術走進中國、中國技術推向世界架起一座學術交流與科技合作的橋梁。[20]2021年中共中央宣傳部、教育部、科技部聯合印發的《關于推動學術期刊繁榮發展的意見》提出“支持學術期刊根據學科發展和學術交流需要創辦外文或雙語學術期刊”[21]。堅定文化自信、加強文明交流、提高我國科技成果在國際上的影響力是我國科技期刊義不容辭的責任,文種變更為中英文是我國科技期刊提升影響力和話語權的積極嘗試。

《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明確提出:到2050年把我國建成世界科技創新強國,成為世界主要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22]為此,我們要主動擔當國際責任,培育出更多世界一流的、具有中國特色的科技期刊,為世界提供高水平的發表平臺。在創辦更多高質量英文科技期刊的同時,還要扶持一部分優秀的中文科技期刊轉型為中英文科技期刊;另外,建議期刊管理部門和期刊主管主辦單位加大對中英文科技期刊的重視程度和資助力度,為中英文科技期刊提高影響力提供人才和資金保障。

2.優化學術評價體系

目前我國科技期刊的發展水平總體落后于我國科技創新的發展水平,存在大量論文外流、中文期刊稿源緊張、英文期刊和中英文期刊發文量偏少、國外投稿少等問題。筆者認為,這些問題主要是由目前的學術評價體系與我國科技大國的國際地位之間的不匹配造成的,一些單位在學術評價、職稱評審中重英文論文、輕中文論文,導致部分學者更傾向于將論文投到國外期刊。因此,制定學術評價政策的管理部門要堅定文化自信,優化學術評價體系,堅持中文論文與英文論文同質等效,破除“崇洋媚外”,“鼓勵重大基礎研究成果率先在我國期刊、平臺上發表和開發利用”[23]。

3.提高中英文科技期刊的國際化水平

中英文科技期刊是面向世界的重要的科研成果發表平臺,但期刊變更文種后有的發展得很好,有的卻不理想,這與期刊的定位和辦刊措施有關。雖然變更文種是一種積極嘗試,但這并不代表就一定能提升期刊的影響力,期刊影響力的提升是一項長期工程,需投入大量的、持續的人才、經費和政策等方面的支持。中文科技期刊要明確自身定位和辦刊條件,不可盲目追風,具備國際化辦刊條件的中文科技期刊可以嘗試變更為中英文期刊,但變更文種前需要做好扎實的準備,變更文種后也要堅持長期努力。

針對本文調查的28種中英文科技期刊的問題,筆者建議中英文科技期刊在提高國際化水平方面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改善。①加強網站的國際化建設。借鑒國際知名期刊的出版模式,加強中英文網站建設、完善中英文投審稿系統、優化審稿流程、加快出版周期。②吸納更多國際編委。依托優勢學科,通過參加和舉辦學術會議等途徑吸納國際編委,擴大期刊影響范圍。③提高英文論文出版比例。通過提供多樣化出版服務,如為作者提供英文翻譯、潤色服務,以吸引和培育年輕作者,增加英文稿源。④吸引國外作者。要重視期刊的宣傳工作,充分發揮網站、大型數據庫出版平臺(如中國知網“中文精品科技期刊雙語數字出版工程”)、微信公眾號、視頻號等媒體的宣傳作用,優化宣傳策略,加強國際推廣,增強期刊的曝光度和知名度,以吸引國外作者。⑤爭取經費支持。期刊的發展離不開經費支持,變更為中英文期刊后,需要額外增加英文翻譯或潤色等費用,如果能爭取到政府或者主辦單位的經費資助,將有助于期刊各項提升措施的實施。

4.加強期刊出版文種規范化

調查中發現,一些科技期刊在期刊年檢中登記的文種、刊名與實際出版時的文種、刊名不一致,比如:《中國微創外科雜志(中英文)》在國家新聞出版署網站登記的刊名包含“(中英文)? , 文種為“中文、英文”,但在期刊官方網站、期刊封面上的刊名均不包含“(中英文)? , 且只出版中文論文;《中國水土保持科學(中英文)》在國家新聞出版署網站登記的文種為中文,但實際上該期刊僅偶爾出版英文論文;《物理化學學報》在國家新聞出版署網站登記的文種為中文,刊名中不包含“(中英文)? , 但實際上該期刊同時出版中文論文和英文論文。上述情況均不利于準確調查我國科技期刊出版文種情況。

關于中文科技期刊出版英文論文是否符合出版相關規定存在爭議,但長期以來,中文科技期刊出版少量英文論文的現象屢見不鮮。2005年12月1 日起施行的《期刊出版管理規定》第十八條規定“期刊變更名稱、主辦單位或主管單位、登記地、業務范圍、刊期的,依照本規定第十條至第十四條的規定辦理審批、登記手續”“本規定所稱期刊業務范圍包括辦刊宗旨、語種”,第三十條規定“期刊使用語言文字須符合國家有關規定”。[24]綜上可知,如果中文期刊在新聞出版署登記的文種是中文,其出版英文論文則超出了業務范圍,不符合期刊出版管理相關規定。建議加強科技期刊出版文種規范化,實際出版文種與期刊年檢中登記不一致的中文科技期刊需要按照相關管理規定辦理期刊變更業務范圍的審批、登記手續,將文種變更為中英文后再出版英文論文,這樣使期刊具備相應的出版資質,出版過程更加合法化、規范化,也便于我國科技期刊管理工作的開展。

五、結語

中文科技期刊文種變更為中英文是對改善期刊出版現狀和響應國家政策的積極嘗試,是堅定文化自信和加強文明交流互鑒的體現,是提升國際影響力和話語權的有力舉措。具有一定國際影響力、具備國際化辦刊條件的中文科技期刊可以嘗試變更為中英文科技期刊,并借鑒國際化期刊的辦刊經驗,向著建設國際一流科技期刊的方向努力,擔負起為世界學術交流提供高水平平臺的使命。

參考文獻

[1] 周平,黨順行,郭茜,等.中國科技期刊中英雙語出版狀況調查與分析[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19,30(4):432-439.

[2] 阮雯,紀煒煒,徐亞巖,等.我國中文科技期刊提升國際傳播能力的“英文長摘要出版”模式路徑探析:以《海洋漁業》為例[M]//劉志強.學報編輯論叢.上海:上海大學出版社,2022:671.

[3] 劉忠范,趙廣立.國內學術期刊國際化不是英文化[N].中國科學報,2022-08-31(1).

[4]計永超.論中文學術期刊國際化中的“六個不等于”[J].江淮論壇,2013(6):10-13.

[5] 董策,陳輝,俞良軍.中國科技期刊國際化之路:從“被國際化”到真正走向“國際化”[J].編輯學報,2017,29(1):76-79.

[6]鄧建元,郭湘玲.中文科技期刊刊載英文文章之我見[J].科技與出版,2004(6):37-38.

[7] 劉雪立,郭佳,申藍.非英文科技期刊國際化的困境與思考:基于10個非英語國家 SCI 收錄期刊的實證研究[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20,31(4):455-461.

[8] 張偉偉,劉佼,趙文義.借力英文化實現中文學術期刊國際化出版[J].科技與出版,2018(7):10-15.

[9] 黃鋒,黃雅意,辛亮.中英文雙語出版對中國科技期刊國際化的啟示[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16,27(11):1128-1132.

[10]師瑞萍,劉燕珍,陳皓侃,等.中英文雙語科技期刊的文章微觀分析及發展提升策略研究[J].傳播與版權,2020(3):69-72.

[11]張晶.中文科技期刊雙語出版模式及其穩定開展和優勢發揮的策略:《中華消化雜志》的實踐與啟示[J].編輯學報,2023,35(2):183-186.

[12]中國科學文獻計量評價研究中心,清華大學圖書館. 中國學術期刊影響因子年報(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EB/OL].[2024-03-04]. http://eval.cnki.net/userfiles/file/ 20231026/中國學術期刊影響因子年報%20自然科學版%20%202023年.pdf.

[13]張學梅,許軍艦.創新編委會工作模式,提升期刊國際影響力:Science China Chemistry 成立青年工作委員會經驗淺析[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16,27(4):444-448.

[14]李明敏,徐曉,蔡斐.英文科技期刊國際編委的遴選與培養成效[J].科技與出版,2017(11):49-53.

[15]中國科協學會服務中心.中國科技期刊發展藍皮書(2023)[M].北京:科學出版社,2023.

[16]王婧,張芳英,何曉燕,等.著力提升學術引領能力持續推動期刊繁榮發展:2021年我國中文科技期刊發展解析[J].科技與出版,2022(3):84-93.

[17]王英雪,陳月婷.德國科技期刊運行機制和發展環境[J].圖書情報工作,2006,50(3):59-64.

[18]楊文志.看荷蘭人如何辦科技期刊[EB/OL].(2009-08-22)[2023-05-20].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2814-250806.html.

[19]習近平.習近平著作選讀: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228.

[20]俞征鹿,馬崢,田瑞強.布局發展雙語科技期刊助推世界科學中心轉移[J].編輯學報,2019,31(3):237-241.

[21]中共中央宣傳部,教育部,科技部.關于推動學術期刊繁榮發展的意見[EB /OL].[2023-06-25]. https://www.nppa.gov.cn/xxfb/zcfg/gfxwj/202106/t20210623_4514.html.

[22]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EB/OL].(2016-05-19)[2023-12-31]. https://www.gov.cn/zhengce/202203/content_3635217.htm.

[23]習近平.加強基礎研究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J].奮斗,2023(15):4-9.

[24]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總署.期刊出版管理規定[EB/OL].(2005-09-30)[2023-06-24]. https://www.gov.cn/gongbao/content/2006/content_369227.htm.

Analysis and Thoughts on the Phenomenon of Changing the Publication Language of Chinese Sci-Tech Journals to Chinese-English in China

HOU Chunxiao

Abstract: The phenomenon of changing the publication language of Chinese sci-tech journals from Chinese to Chinese-English is analyze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ci-tech journals and assist in the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of sci-tech journals in China. The article surveys and analyzes the situations of 28 Chinese sci- tech journals which changed their publication language during 2017 to 2023 and the reasons for the changes. It finds that most journals face issues such as the insufficient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official websites, the lack of international editorial board teams, the low proportion of English papers published, and the concentration of author groups in China. The main reasons for changing the publication language of these journals include avoiding the intense competition among Chinese sci-tech journals, attracting more high-quality submissions, enhancing the journals' impact, and increasing the possibility of being included in the international databases. To address the issues of the aforementioned 28 journals,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goal of building world-class sci-tech journals in China, the following suggestions are proposed: optimizing the layout of journal publication language; optimizing the academic evaluation system; improving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level of sci-tech journals; enhancing the standardization of journal publication types.

Keywords: Chinese-English sci-tech journal; publication language change; internationalization; journal impact;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Author Affiliation: Editorial Office of Acta AgriculturaeZhejiangensis, Zhej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引文格式:侯春曉.我國中文科技期刊文種變更為中英文現象分析與思考[J].出版與印刷,2024(1):67-75.

猜你喜歡
高質量發展國際化
聚焦港口國際化
人民幣國際化十年紀
從園區化到國際化
2018:中國會展業“高質量發展”之年
高質量發展背景下遼寧省綠色增長水平提升路徑及對策分析
中國經濟改革“高質量發展”是關鍵詞
開啟新時代民航強國建設新征程
我國經濟怎樣實現“高質量發展”
直銷企業國際化并不難
人民幣國際化回顧與新常態初期展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