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應用型本科院校線下一流本科課程建設研究與實踐

2024-04-20 06:55田悅王志博張姝
大學教育 2024年2期
關鍵詞:應用型本科院校

田悅 王志博 張姝

[摘 要]為落實土木工程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方案,強化課程建設,文章從線下一流本科課程建設內容與思路、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課程特點及教學現狀出發,提出了線下一流本科課程建設措施,包括完善OBE課程教學大綱,優化教學內容、開展課程思政,改變課程教學模式、實行課堂革命,改革課程評價模式、優化考核方式,加強課程教師團隊建設、加大對青年教師的培養力度。結果表明,通過實施這些建設措施,課程教學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提高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學習興趣,達到了課程建設目標要求,可為其他課程建設及教學改革提供參考。

[關鍵詞]應用型本科院校;線下一流本科課程;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

[中圖分類號]G642.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3437(2024)02-0020-04

應用型本科院校主要培養滿足生產一線的創新應用型技術技能人才,強調對學生專業實踐能力的培養。沈陽城市建設學院是一所以建筑土木為特色的應用型本科院校,土木工程專業是其優勢特色專業。要想提高專業在社會上的競爭力,人才培養質量是關鍵,而課程建設是專業建設及人才培養的重要組成部分?!陡叩葘W校土木工程本科指導性專業規范》明確指出,學生應該熟悉工程結構的基本原理,能正確設計土木工程基本構件?;炷两Y構是當今土木工程應用最廣泛的結構,基于此,學習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課程顯得至關重要[1]。本文通過對線下一流本科課程建設的分析,針對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課程特點及教學現狀,探討了應用型本科院校線下一流課程建設實現路徑,以期為其他同類課程建設提供參考。

一、線下一流本科課程建設內容與思路

教育部《關于一流本科課程建設的實施意見》指出,要推動高校把教育教學改革成果落實到課程建設上,一流本科課程建設要樹立新理念,以新理念推進課程改革創新,改變傳統單一授課方式;以目標為導向,優化重構教學內容,將素質、能力、知識有機融合;加強基層組織建設,提升教師教學能力;強化課堂設計,讓課堂“活”起來;以成果為導向實行科學課程評價,嚴格課程管理;完善以質量為導向的課程建設激勵機制等[2]。

線下一流本科課程主要指以面授為主的課程,課程建設要注重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優化課程內容,以提升教學效果為目的,創新教學模式,堅持以學生發展為中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煥發課堂生機,較好地發揮課堂教學主陣地、主渠道、主戰場作用,穩步提升課程教學效果。

二、課程特點及教學現狀分析

(一)課程定位分析

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是土木工程專業最重要的學科基礎課程之一,屬于結構設計類課程群中的重要課程,教學內容涉及材料力學、土木工程材料、荷載與結構設計方法等多門前序課程,并對混凝土及砌體結構設計、土木工程施工技術、工程結構試驗與檢測、工程結構抗震設計等后續課程有著重要影響,在土木工程專業課程體系中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3]。

(二)課程特點分析

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課程具有章節內容及知識點較多、公式煩瑣、字母容易混淆、概念及原理多并與實驗現象相結合、理論性與實踐性并重、與現行規范及圖集密切聯系等特點。課程學時雖然較其他課程學時多,但由于專業培養目標的改變,學時由原來的64學時降至48學時。在有限的理論學時內完成全部教學內容并做到面面俱到難度較大,線下課程一般采用傳統教師“滿堂灌”的教學模式,課堂教學效果不佳。

(三)教學現狀分析

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課程的前序課較多,學生想學好課程,需要具備一定的力學、材料及荷載等相關知識,若學生理論基礎薄弱,就會導致自主學習難度較大。由于后續章節中概念原理、計算公式、計算方法步驟煩瑣復雜,部分知識來源于工程實踐,學生難以掌握其規律,授課形式若單一枯燥,學生會對學習越來越不感興趣。如何提高學生對這門課的興趣及學習主動性,在有限的學時內達到教學目標的要求,是本門課需要探討的問題。

三、線下一流本科課程建設措施

基于教育部《關于一流本科課程建設的實施意見》、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課程特點及教學現狀,根據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提出的“成果導向、學生中心和持續改進”[4]對課程教學的指導作用,教學團隊在本課程教學中開展了符合工程教育專業認證要求的教學模式探索,涉及完善基于OBE理念的課程教學大綱,優化教學內容、開展課程思政,改變課程教學模式、實行課堂革命,改變課程評價模式、優化考核方式,加強課程教師團隊建設、加大對青年教師的培養力度。

(一)完善基于OBE理念的課程教學大綱

在經過充分論證的基礎上,依據土木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基于OBE理念編制本課程教學大綱,明確課程教學目標與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畢業要求之間的對應關系,確保這些要求在課程中得到體現,并準確反映本課程在支撐畢業要求和培養目標中所起的作用。課程目標要具體可測,并在大綱中提出課程目標實現的途徑與措施。

(二)優化教學內容,開展課程思政

以學?!拔鍖崱苯逃秊橹骶€,圍繞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以學生職業發展為導向合理設置教學內容,有效對接職業標準和崗位要求,本課程具體教學模塊如圖1所示。適時更新教學內容,將學科研究新進展、實踐發展新經驗、社會需求新變化及課程思政及時納入課程教學。合理安排各部分的教學內容和學時,統籌考慮本課程與先導課及后續課之間的銜接,避免出現教學內容脫節或者不必要的重復等。

在教學過程中結合授課內容,讓學生系統掌握知識框架,引入工程案例,開展課程思政,聚焦專業知識背后的思政元素,啟發學生思維,強化學生的家國情懷與使命擔當,強調職業道德,確立思政育人目標[5],讓學生在理論學習中,掌握混凝土結構材料的性能與選用標準、數據的選取、梁板柱等構件截面的設計方法、配筋和構造要求、結構施工圖的繪制與識讀、工程安全的防控等技術知識,為后續的課程學習、畢業設計及就業奠定基礎[6]。

(三)改變課程教學模式,實行課堂革命

以學生為中心,將現代信息技術深度融入教學,改進課堂教學方式方法和手段,倡導探究式、討論式、參與式教學,推行基于問題、基于項目、基于案例的教學。

1.采用BOPPPS教學模式與超星學習通平臺相結合的方式

BOPPPS教學模式強調將教學過程劃分為6個環節:課程導入(Bridge?in)、學習目標(Object)、前測(Pre?assessment)、參與式學習(Participatory Learning)、后測(Post?assessment)、歸納總結(Summary)[7]。相較于傳統的教學模式,BOPPPS教學模式主要強調學生參與和反饋的閉環教學,主要特點包括以學生為中心,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開展主動全方位參與式學習,授課教師僅僅起到引導作用;教師根據及時獲得的學生反饋信息對后續教學進行調整,保證教學目標的達成等。超星學習通平臺是一個專業輔助教學平臺,主要功能包括課程建設、師生互動、作業和考試、學情統計。

本課程以兩學時一次課為教學單元進行教學設計,結合相關混凝土結構工程案例、故事、熱門話題等進行課程導入,引入課程主題,吸引學生注意力。通過口述、PPT明確每次課程的教學目標,包括素質、知識、能力,并對目標達成度進行評測。利用超星學習通,通過提前布置練習、開展討論和問卷調查等進行前測,了解學生課前的課程知識儲備、教學內容掌握情況等;課程進行中采用參與式學習方式,包括分組討論、案例分析、超星學習通選人提問等增加互動,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課堂教學活動。通過測驗、作業、匯報等進行后測,了解學生實際的學習效果。每次課均進行高階性小結,對本次課的重點、難點加以強調,引起學生重視,并引出下次課的學習內容,吸引學生開展預習。將超星學習通貫穿教學過程,開展簽到、投票、搶答、主題討論、隨堂練習、問卷調查等多種形式的互動與交流活動,督促小組完成分組任務并進行評價。

2.改變課堂形式,利用結構計算軟件輔助學習

為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并與工程實際聯系,在梁板柱等鋼筋混凝土構件設計學習完成之后,讓學生到機房上課,利用結構計算軟件學習計算方法,改變計算章節只需要掌握手算技能的要求,讓學生學會利用軟件解決構件設計問題,根據所學知識對計算結果進行校正,并學會繪制與識讀簡單結構施工圖,為課程設計及畢業設計奠定基礎。梁的截面設計與校核如圖2所示。

(四)改變課程評價模式,優化考核方式

根據課程特點選擇恰當的多元化考核方式,注重能力考核、過程考核,做到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客觀公正準確地評價學生的學業水平和課程目標的達成度。采取課前、課中、課后及期末全過程考核的方式[8]。在課前,教學團隊通過超星學習通發布學習資料、布置任務、進行課前測試等,了解學生的預習情況及知識掌握情況,有針對性地在課堂上開展教學;課堂上,通過簽到、討論、課堂測試、提問等方式進行課堂表現的考核;課后,對作業、小組任務、資料查詢、超星學習通任務、課堂筆記等完成情況進行考核。實行教考分離,由命題小組建立試題庫,題型包括單項選擇題、判斷題、名詞解釋題、簡答題、計算題等。根據課程教學大綱及畢業要求,每章題型分為基礎題、綜合題、拔高題等,組建10套試卷,采用隨機抽卷的形式,試題難度比例為易題占60%、較易題占25%~30%、難題占10%~15%,試卷之間重復率不超過20%,優化評價體系。形成綜合性作業,將其作為平時考核的一部分。具體考核方式及比例如表1所示。

(五)加強課程教師團隊建設,加大對青年教師的培養力度

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課程兼具理論性和實踐性的特點,其課程教學團隊應具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和豐富的實踐經驗。為此,要積極推進“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鼓勵教師盡可能“走出去”進修、掛職鍛煉,“引進來”的新晉教師兼具高學歷與工程實踐經驗;同時采取多種措施加強對青年教師的培養,促進其快速成長。教學團隊定期開展各類教科研學術交流活動,聘請相關專家學者及企業高級人才開展講座,提高教學團隊理論教學與施工經驗相融合的能力,從而更好地開展課程建設。

四、課程建設效果

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課程采取上述建設措施后取得了顯著的成效,獲批省級一流本科示范課程,教學成果獲得遼寧省本科教學成果獎二等獎。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充分挖掘教學內容蘊含的思政元素,開展課程思政教育,實現了專業知識傳授與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把專業知識與價值引領有效統一,這對樹立工程意識和培養工程師責任擔當、愛國情懷、工匠精神等至關重要;引入與專業知識相關的各類工程案例,使課堂教學變得有趣、生動和鮮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基于“BOPPPS+超星學習通”的教學模式,學生全程參與教學活動。教學團隊錄制教學視頻上傳至超星學習通平臺,并設置任務點、各類測試、主題討論、問卷等。學生可以在課前、課中、課后實現參與式學習,打破傳統課堂時間與空間的限制,充分利用平臺,實現課前引導學習、課中精準教學、課后及時反饋,學生參與度達到95%以上。根據超星學習通后臺數據反映出的學生學習情況,持續改進教學方式方法。同時,利用結構計算軟件進行教學,讓學生提前接觸工程實際應用,改變傳統只會用手算解決工程訓練的情況,進一步拓寬學生的專業視野,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創新能力,充分發揮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作用,增強學生學習的內驅力,提升教學質量。

通過對近兩年教學滿意度問卷調查分析可知,課程建設得到了學生的認可,學生滿意度由94.2%提高到97.6%。通過對比近兩年學生的期末成績發現,學生的成績顯著提升,教學效果良好。

五、結語

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課程是一門理論性強并與工程實踐聯系緊密的專業基礎課程。作為傳統專業的核心課程,課程建設要與當今土建行業及學科發展相適應,以增強學生獲得感、提高教學質量為出發點。實踐表明,本文提出的線下一流本科課程建設措施,有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及對專業的興趣,有助于切實培養理論扎實、實踐能力過硬的應用型專業人才,可為其他工程類課程的教學提供參考。

[ 參 考 文 獻 ]

[1] 朱志剛,吳楓琪.“雙萬計劃”背景下線下一流本科課程建設實踐:以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課程為例[J].西部素質教育,2021,7(22):153-155.

[2]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教育部關于一流本科課程建設的實施意見[EB/OL].(2019-10-31)[2023-06-21].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1910/t20191031_406269.html.

[3] 劉發明,王芳.工程認證背景下課程項目模塊教學改革與實踐:以《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為例[J].許昌學院學報,2020,39(5):69-72 .

[4] 中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協會.工程教育認證標準:2015版[S].北京:中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協會,2015.

[5] 康小方.基于課程思政理念的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教學設計[J].大學教育,2023(8):105-107.

[6] 田悅,閆密,陳苗,等.應用型本科院?!痘炷两Y構》系列課程改革研究與實踐[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22,5(14):57-59.

[7] 張宇,銀朋,張小軍,等.“BOPPPS+學習通”教學模式在Web前端技術課程中的應用[J].河南教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23,32(1):62-68.

[8] 吳鳳波,祁亞運.基于OBE理念的《鋼筋混凝土結構設計》課程考核模式的改革探討[J].科教資訊,2022,20(24):157-160.

[責任編輯:蘇祎穎]

猜你喜歡
應用型本科院校
應用型本科高?!半p師雙能”型教師隊伍建設研究
應用型本科院校電子信息類專業大學生科技創新能力培養
應用型本科院?!盎A寫作”課程實踐教學與改革
應用型本科院校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思考與實踐
微課和慕課在應用型本科院校中的教學模式探討
高職與應用型本科院校協同開展技術應用型本科教育課程銜接的探析
社會參與美國社區學院治理及對中國應用型本科高校治理的啟示
新建應用型本科院校教學管理隊伍建設研究
應用型本科院?;A藥理學教學改革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