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能傳播時代大學生數字媒介素養提升教學實驗研究

2024-04-20 08:03賀琛何靜怡
文教資料 2024年1期
關鍵詞:教學實驗大學生

賀琛 何靜怡

摘 要:在智能傳播時代提升大學生的數字媒介素養,對于改善網絡傳播環境、營造風清氣正的網絡空間具有特殊價值?;诖?,本研究開展了大學生數字媒介素養提升的教學實驗,旨在提升大學生在智能傳播時代的媒介素養水平。實驗共有101名在校大學生參與,為期3個月,通過問卷調查法、對比實驗法、課程知識測試和文本分析法驗證數字媒介素養提升的實驗效果。實驗結果表明,圍繞數字媒介素養接觸、評估、創造、反思、行動的五維框架的教學方式對大學生數字媒介素養的提升有促進作用。

關鍵詞:智能傳播;大學生;數字媒介素養;教學實驗

第52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3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已達10.79億人,互聯網普及率達76.4%。我國網民使用手機上網的比例達 99.8%。移動終端的普及加速了智能傳播的進程,改變了用戶的媒介使用習慣,而大學生作為使用新興傳播媒介最活躍的一個群體,數字媒介素養教育顯得尤為重要。因此,本研究認為媒介素養教育應順應時代發展潮流,積極轉型,將數字媒介素養融入傳統的媒介素養教育中。

數字媒介素養可以簡單理解為數字化時代應該具備的媒介素養,是數字素養和媒介素養的集合體。[1]羅德島大學教授瑞妮·霍布斯(Renee Hobbs)在《數字媒介素養:行動計劃》中提出了數字媒介素養的五種能力,分別是接觸、評估、創造、反思和行動。本研究將圍繞這五種能力設計實驗課程教學內容,通過課程教學提升大學生的數字媒介素養水平。

一、數字媒介素養提升教學實驗評估方法

衡量本次大學生數字媒介素養提升實驗的評估方式有三個。第一,發布問卷開展前測和后測,在學習前和學習結束后分別給實驗參與者填寫數字媒介素養水平問卷,對比課程前后大學生數字媒介素養水平;第二,在全部課程學習完成后組織統一的課程知識測試,對知識點進行考察,驗證學生上課的效果和實驗課程的合理度;第三,在課程開展的過程中分三次布置實踐思考任務,要求學生以文字報告的形式提交,進而以文本分析的方式深入了解大學生在數字媒介素養上遇到的困難和產生的思考。

(一)大學生數字媒介素養水平調查問卷

本次數字媒介素養提升實驗使用的調查問卷是圍繞瑞妮·霍布斯提出的數字媒介素養五種能力設計的。調查問卷由三部分組成,共32題。第一部分為數字媒介使用的基本情況,包括上網年齡、上網時長、常使用的軟件類型以及上網目的等內容,共5題;第二部分為數字媒介素養現狀調查,也是本次問卷的主體部分。這一部分從五個維度出發,分別對數字媒介的接觸、評估、創造、反思以及采取行動方面的狀況進行測量,共21題,問卷采用Likert5計分,1~5表示從“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第三部分為個人基本信息,共6題。

(二)課程知識測試

為了驗證教學實驗效果以及學生的知識吸收情況,本研究根據課程內容設計了一份知識評估試卷,試卷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為10道選擇題,包括7道單選和3道多選;第二部分為5道判斷題;第三部分為3道簡答題;第四部分為1道論述題,共100分??疾閮热莼跀底置浇樗仞B接觸、評估、創造、反思與行動五個維度,進而考查學生對課上知識的吸收狀況。

(三)實踐思考評估

教學過程中布置了三次提升數字媒介素養的實踐思考任務:一是親身體驗信息個性化推送帶來的信息差異,與朋友交換使用30分鐘常用的娛樂軟件,請留意你看到了哪些以前沒了解過的信息,將你的發現與感受寫下來;二是主動控制對數字技術的上癮程度,給自己最上癮的軟件設置使用時長限制,時長設置為平常使用時長的一半,堅持1周提交一份防沉迷感受并分享個人防沉迷小妙招;三是請結合上課內容與自身體驗,從網絡沉迷/泛娛樂化/信息繭房/大數據算法等角度聊一聊你對數字媒介的反思。

二、大學生數字媒介素養提升實驗實施

以湖南工商大學的大一學生為實驗對象,這些對象來自全校的各個專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通過自愿報名的方式,“數字媒介素養提升實驗”共有101名學生參與,其中男性47名,女性54名。

數字媒介素養教育實驗課程安排:實驗課程是實驗中最中心的環節,課程內容從數字媒介素養的五項能力出發(見表1)。

大學生數字媒介素養提升實驗共有五個模塊12個課時,上課順序依照安排表依次進行,具體課程內容如下。

(一)接觸數字媒介

本模塊為一個課時,課程主題是“豐富我們的媒介‘食譜”,課程內容包含了定義信息需求實現數字信息快速導航、豐富我們的媒介食譜、多樣的數字資源推薦三個部分。

接觸媒介的第一步是定義信息需求實現數字信息快速導航。明確信息需求是進行信息搜索的關鍵,媒介用戶對所需信息思考得越透徹,就越能幫助其檢索信息。在明確信息需求后,媒介用戶需要選擇合適的搜索路徑。接觸媒介的第二步是豐富我們的媒介食譜。這里的媒介食譜指的是媒介用戶腦中的信息搜索儲備知識,媒介用戶儲備的媒介食譜種類越多,其搜索的可選擇性就更豐富。因此,這一節課程向參與實驗的大學生分享了多種信息平臺,包括商品信息平臺、經驗分享類平臺、本地生活購物信息平臺、新聞資訊平臺、學術信息平臺等。第三步是進一步豐富大學生的媒介食譜,除了總結歸納一些綜合性較強的信息平臺外,還選取了部分對大學生較為實用的專業網址或工具。

(二)評估數字媒介

評估數字媒介的課程模塊圍繞新聞、宣傳與虛假信息三個概念展開,包含了識別新聞與宣傳、甄別和應對虛假信息。

第一,識別信息的目的是評估信息的重要維度之一。識別新聞與宣傳是為了讓大學生區分新聞與宣傳的關系,從而輔助信息接收者評估信息的可信度。課程針對新聞、宣傳的概念、特點以及區別進行了講解。第二,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信息像洪水一般涌向網絡用戶,其中混雜著不少虛假信息,如何甄別和應對虛假信息也成為數字媒介用戶面臨的重要挑戰。在實驗課程中,本研究通過實際案例讓學生現場進行真偽辨析,然后圍繞虛假信息的特點多方面地指出判斷信息不可信的證據,幫助大學生掌握識破虛假信息的實際辦法。

(三)創造數字媒介

創造數字媒介的課程不同于另外四個模塊,創造數字媒介的重點是在數字媒介空間中創作文字、圖片或視頻作品,運營自己的自媒體賬號等數字實踐。因此,課程主題是“圖片拍攝與視頻攝影知識入門”和“新媒體運營”。前者課程內容包括平面圖片拍攝和視頻拍攝兩方面的基礎知識,為新媒體運營打下基礎。后者課程選取了微信公眾號、小紅書、抖音、嗶哩嗶哩站四個自媒體常用平臺,分平臺講解運營方法論。在課程內容設計上,本研究選用“案例分析+對標賬號”的方式串聯一個完整的自媒體運營鏈路,具體包括運營定位、封面、標題、標簽設計等。另外,課程還強調了自媒體的倫理規范和自媒體運營規則,要堅決抵制泛娛樂化,遵守平臺規則。

(四)反思數字媒介

反思數字媒介的課程有兩個主題,分別是“認識與反思智能傳播”和“反思過度娛樂、網絡沉迷、網絡暴力”,旨在讓大學生通過本節課程了解智能傳播技術在現代媒體當中的應用現狀,認識到智能技術帶來的利與弊,對數字媒體形成辯證態度,成為使用數字媒介的主人。

“認識與反思智能傳播”主題分為認識智能傳播的應用現狀和對智能傳播的批判性觀點兩部分。第一部分首先介紹了人工智能領域的應用,包括文字生成AI新華社的“快筆小新”、圖像生成AI“文新一格”等。媒介素養教育旨在教育學生正確使用和有效利用各種媒介,培養學生具有健康的媒介批判能力,同時充分利用媒介完善自我,參與社會發展。[2]第二部分課程介紹了算法黑箱、信息過載、信息繭房、群體極化以及數字隱私等5個智能傳播時代的問題,幫助大學生形成對數字媒體的批判性思維?!胺此歼^度娛樂、網絡沉迷、網絡暴力”主題從反思娛樂、網絡沉迷、網絡暴力三個常見的數字媒介問題展開,提高大學生網絡道德水平。課程分別介紹了娛樂的功能,網絡沉迷在生理、心理和現實生活中造成的影響,講述了網絡暴力的三種主要表現形式、網絡暴力的特性以及網絡暴力的危害和應對辦法。

(五)采取行動

提升大學生數字媒介素養最終是要落實到行動上,做一名負責任的數字公民,需做到以下5點要求:一是倡導數字權利與技術接入平等;二是在網絡上尊重他人,永遠不網絡欺凌,不中傷他人;三是不剽竊或損害他人數字作品、數字身份或數字財產;四是保護個人信息,遠離可能引起傷害的外部因素;五是積極地降低技術可能給身心健康帶來的風險。

三、數字媒介素養培養實驗結果分析

在完成3個月的數字媒介素養提升實驗后,對實驗班101名同學的結果進行數據分析與總結。

(一)實驗前后問卷結果對比

問卷分析采用縱向對比的方法,對學生自身不同階段的成績進行比較。將101名學生在參與實驗前與實驗結束后填寫的問卷結果進行比較,分析此次數字媒介提升實驗的效果。按照規則給問卷第二部分編碼,導出問卷結果后分析問卷的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高于80分人數、低于70分人數,分析實驗前后的數據得到表2。

通過對比可以發現,實驗后的數據表現優于實驗前。從最高分看,兩者沒有差別,但是實驗后的最低分高于實驗前的數據4分;從高分段人數來看,實驗后高于80分的人數比實驗前多出5人;從低分段人數來看,實驗后的低分人數比實驗前少了17人;從平均分看,班級平均分在實驗后提升了3分??梢?,全班的數字媒介素養水平有了整體提升,并且低分段的學生數字媒介素養提升效果尤為明顯。

(二)課程知識評估結果

使用知識評估試卷的形式檢查大學生對課程知識的掌握情況。本研究將實驗班的成績進行分段處理,試卷滿分100分??紤]到試卷考查內容偏于基礎水平,設定總分90分以上為高分段,80分到90分為中分段,80分以下為低分段。參與實驗的學生共101人,其中高分段共有35人,中分段47人,低分段19人,且最低分為70分,平均分為87分。參與實驗的大學生對知識點的吸收情況較好,實驗提升效果較明顯。

(三)實踐思考評估

三次實踐思考任務體現了實驗班學生在智能傳播時代數字媒介素養遇到的問題以及他們對提升數字媒介素養的思考。

第一,信息繭房現象明顯,不利于大學生發展多元興趣。大部分學生在描述自己與朋友交換使用娛樂軟件的感受時,都表示基于算法推薦無法幫助自己探索新的事物。A同學:“在通過與別人交換賬號看到了許多不曾看到的知識?!毕矚g二次元的B同學與喜歡足球的室友交換使用某一社交賬號后表示:“對足球感興趣就會看到越來越多的足球信息,而我這種過去沒關注過的就沒有機會接觸相關信息,這樣的算法推薦會限制我們擴張興趣的機會,陷入信息繭房中?!毙畔⒗O房的產生,首先是由于大眾在接收信息時偏向于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和令自身愉悅的信息;其次是由于智能算法推薦技術的出現,構建了以用戶興趣為中心的個性化信息傳播模式;最后是受到人際交往關系的作用力,每個人實際接收到的新聞資訊大多來自人際交往中親朋好友的分享。[3]在這三重因素的影響之下,信息繭房表現出內容上的片面性、空間上的封閉性、受眾上的分化性以及價值上的偏激性。大學生如果長期處于信息繭房中,很容易導致他們接收到的信息偏向窄化,對世界的認識產生偏差。

第二,泛娛樂化嚴重,弱化了大學生信息選擇能力和文化鑒賞能力。C同學表示:“網絡泛娛樂化弱化了我們的信息選擇能力和文化鑒賞能力,自媒體網絡時代,各類娛樂綜藝節目層出不窮,其中部分娛樂綜藝節目由于缺乏政府部門的有效管控,內容低俗,甚至含有暴力、色情元素,傳遞的低俗文化直接阻礙了大學生群體文化品位的提升?!绷硗?,D同學也表達了對泛娛樂化的危害反思:“泛娛樂化的趨勢,使得人們缺乏探索、思考和發現的精神?!睂嶒灲Y果表明,大學生普遍能夠認識到低俗娛樂對自己造成的負面影響,但是對此他們普遍表示不知道自己能怎么解決。

四、結語

通過3個月12個課時的知識教學與實踐練習,本研究發現圍繞數字媒介素養接觸、評估、創造、反思、行動的教學能有效提升大學生的媒介素養,而在“兩微一紅一抖”等新媒體平臺的實踐鍛煉也充分發揮了學生的創造力,有利于提升大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提升課程效果。但實驗也發現,大學生的數字媒介素養提升過程中存在諸多障礙,要克服這些障礙除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外,還需要教育部門、高校以及互聯網平臺企業等社會各界力量的共同助力。

參考文獻

[1] 李新房,陳烽,李靜,等. 數字媒介素養概念辨析及培養策略研究[J].牡丹江大學學報,2016(11):158-160.

[2] 焦樹民,劉國珍. 論自媒體視閾中的大學生媒介素養教育[J]. 黑龍江高教研究,2009(4):100-103.

[3] 徐俊松,吳家華. 信息繭房效應下主流意識形態傳播的現實困境與突破路徑[J].昆明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3(4):143-150.

猜你喜歡
教學實驗大學生
液膜法在線制備微細工具電極教學實驗系統研制
氣排球與硬式排球技術教學實驗對比研究
帶父求學的大學生
大學生之歌
新大學生之歌
基于PLC的沖壓成型自動化教學實驗系統設計
基于模因論的英語聽說教學實驗研究
英語短語動詞教學實驗研究——基于認知的視角
大學生實習如何落到“實處”
讓大學生夢想成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