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揮電子檔案的教學優勢

2024-04-20 09:09張定平
小學科學 2024年11期
關鍵詞:電子檔案教學創新方法

張定平

〔摘? ? 要〕? 隨著科技的發展,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中的應用越發深入,“互聯網+課堂”的教學模式能夠改變以往機械化教學弊端,同時對提高教學成效和實現教學目標也有促進作用。鑒于此,為保證信息技術在數學教學中發揮優勢,教師應更新教育理念、改進教學模式,利用電子檔案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進行記錄和反饋評價,以更加有效促進信息化教學手段在數學課堂上的深入應用。本文主要立足信息化背景,對電子檔案用于小學數學教與學的創新意義以及實踐創新策略展開分析。

〔關鍵詞〕? 電子檔案;教學創新;方法

〔中圖分類號〕? G424?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文章編號〕? 1674-6317? ? (2024)? 11? ? 118-120

一直以來,小學數學課程都是一門極為重要的科目,家長、教師和學生都十分重視該課程,主要原因是數學知識運用領域較為廣泛,小到生活中的價格計算,大到科學層面的復雜算法等,皆是生活中離不開數學的直觀表現。隨著數學教學改革的深入落實,教師需以學生為主體,不斷創新教學模式。與此同時,加強信息技術和課堂教學的有機結合,將電子檔案靈活應用,對學生的課堂表現、錯題資源、反饋評價能起到積極的輔助作用,促使小學數學的教、學方式有多方面創新,為學生帶來不同的學習感受。

一、電子檔案運用于教學的意義

隨著教育信息化建設和落實,小學數學的教、學方式皆有明顯改變,所謂的信息化教育便是將音頻、視頻和圖片等資源充分融合,當數學課堂融合更多元素后,可改善以往枯燥且單調的課堂氛圍,并且也將原本陳舊的教學方式轉變為更多樣化的新型教學模式。例如,通過使用微課、慕課等教學模式和信息技術、多媒體等教學手段能夠將數學知識以更為直觀的形式加以呈現,讓學生能真正感受到數學學習樂趣,而這一學習過程也正是其主觀能動性和學習效果提升的關鍵所在。除此之外,基于信息化背景的電子檔案對于打造智慧課堂極為有利?!盎ヂ摼W+教育”模式下,電子檔案能夠支持線上教學的有效開展,對學生的學習過程、學習效率的記錄和反饋都極為便捷。在課堂教學中,通過電子檔案,將優質的教學資源和評價方式精準地引入數學教學,可協助教師更好地解決傳統授課弊端和實現個性化教學目標。另外,通過結合線上教學方式,師生群體能夠對教與學的效率進行隨時對比,而這也有助于打造全方位數學智慧課堂。

二、電子檔案應用存在的問題

隨著信息化教育的推進,數學課堂中信息技術作用越發突出,尤其是互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對新時代課堂構建產生極大影響。但大部分小學教師在應用信息技術實施教學時仍存在諸多問題,特別是不夠重視電子檔案的利用,而這對教學質量和效率的提升都有嚴重制約。具體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

(一)學生主體地位未能充分體現

雖然信息化背景下,“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這一理念已經深受教師認可,但仍有部分學校存在學生地位弱化這一問題。例如,在引入信息技術時少數教師會盲目強調教學過程中信息技術的各種優勢,而對學生主體對于信息技術條件下教學內容、教學方式的接受程度缺少記憶和對比,具體表現在對單個學生不同階段的信息化教學接受程度,對相同學習基礎層次學生之間對于信息化教學的接受方式和接受程度,沒有依托電子檔案來進行比對和反饋。

(二)教學資源質量有待提升

教學資源是做好信息化教學的關鍵,而數學教師作為課堂的主導者,需具備較高的信息化教學資源整理能力,也只有這樣才能為小學生群體提供更多優質資源。但是,信息化2.0時代下,仍有部分教師信息素養和教學能力未能實現契合教學改革要求,簡單來講就是教學課件的制作和應用效果未能實現數學課程與信息技術深度結合的教學目的。例如,有少數教師在制作課件、錄制微課視頻時欠缺對學生各類學習特征的深入思考,教師沒有很好地依托網絡平臺建立適合學生學習發展的教學資源庫,缺少因材施教的個性化電子檔案,容易使學生陷入單向灌輸的學習環境中,而這必然會直接影響信息化教學成效。

(三)課堂互動效果仍需改善

信息化背景下,數學課堂上各類要素之間想要實現深入溝通和交流會更加復雜,所以為保證授課效果,教師應挖掘各種信息技術的功能優勢和學習需求,從而確保各大教育元素之間能夠真正融合與交流。但實際卻是,當前仍有部分教師會在課堂教學環節更加重視人機交互,也就是利用各類教育軟件為小學生群體布置相關學習任務,而學生只需根據教師要求完成相關的基礎操作即可,對于學生在具體學習過程中即時生成的一些個性化學習資源沒有借助電子檔案進行存儲,導致信息技術教學方式對于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交流有所忽視,所以此類教學中不僅難以保證授課質量,更會對學生個體的情感發展產生不良影響。

(四)課堂拓展實踐效果不佳

信息技術和數學課堂的全面融合,徹底打破了傳統課堂的空間與時間限制,從而形成全新的課堂模式,如翻轉課堂等。但是,對現階段信息化教學實情展開分析即可發現,在對數學教與學方式進行創新優化時,仍有少數教師會將目光局限于傳統課堂之上,對電子學習檔案的利用重視程度不夠,在信息化背景下開展虛擬教學引導存在諸多缺陷。關于該問題,數學教師應明確這種片面性的信息化教學不僅會限制小學生群體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并且對教育和技術的融合效果也會產生極大影響。

三、發揮電子檔案的教學優勢

(一)使用移動終端設備建立電子檔案,促進學生深度學習

以往的數學課堂上教師大多會采用“板書+口述”的方式進行授課,這種教學方式除了會耗費大量時間外,也常有部分小學生會因為無法看清黑板而導致對數學知識理解不夠透徹。鑒于此,利用移動終端設備能夠將該問題妥善解決,簡單來講,借助平板電腦、智能手機等現代工具可對小學生的學習過程建立電子檔案,對其實際學習情況加以掌控,通過抓拍或錄制,能夠將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常見問題利用信息化手段和設備進行收集,隨后即可有針對性地調整教學進度、改進授課方案。目前,希沃白板是部分小學應用較為頻繁的一種現代授課工具,通過借助該工具優勢實施授課能夠打破以往的講臺教學局限,同時也能在移動設備作用下吸引學生注意力,并為其帶來更新穎的學習體驗;而對學生來講,可使用智能設備的拍照功能將整個解題過程上傳至大屏幕進行學習,并且這些解題過程資源可以整理為電子檔案庫,供教師和學生隨時能夠圍繞某一題目深入探討和互動。以“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相關知識教學為例,為將信息化“教與學”優勢充分發揮,并使學生群體能夠對所學知識熟練掌握,教師可利用希沃白板呈現一個能夠旋轉的三維立體長方體模型,接下來小學生即可對該模型多角度觀看,通過該方式,學生對正方體、長方體能夠有更深認知,并且這一過程中其也能充分了解這兩種圖形的主要特征和區別。同樣,對于此類學習內容,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進行歸類整理,以電子檔案的形式發布在班級空間,供學生探究,以拓寬學習視野,強化學習深度。由此即可看出,利用信息化教學工具轉變教學方法對強化學生知識掌握深度有一定促進作用。

(二)借助電子檔案功能,優化數學課堂教學結構

數學課堂時間有限,如果教師想要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全部教學任務,就需要對課堂結構加以調整,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來實施教學,在授課過程中引導小學生群體理清數學學習思路、簡化數學難題、把握解題關鍵、強化數學邏輯思維?;诖?,可以利用信息化的電子檔案功能,設計和開展主題式教學活動,實現優化課堂結構、促進學生多方面數學能力發展的目的。以“圖形運動”教學為例,該知識學習需要小學生有豐富的想象能力作為支撐,所以如果僅是針對理論進行講解,難以確保學生能夠深入理解其中內涵,而電子學習檔案就可以輕松攻克該弊端,教師可在授課前提前制作CAI課件或動畫視頻,建立起圖形平移、圖形旋轉和圖形運動三類動畫視頻資源,在課堂講解中為學生直觀呈現圖形平移、旋轉和運動的實際過程,如此一來,學生便能借助動態圖像更為準確和快速地掌握圖形變化規律,理解知識重點。不僅如此,通過觀看和分析電子教學檔案的內容,小學生也能學會利用信息技術手段來獲取學習資料和儲備數學知識,為其后續學習奠定基礎。

(三)建立錯題信息電子檔案,促使學生主動學習

小學生學習數學的方式極為多樣,但毫無疑問的是主動學習效果最為突出,也是最佳的學習方式。通過分析小學生群體現階段學習狀態可以發現,有部分學生皆是被動學習,即在課堂上跟隨教師的思路和語言被動聽講,而并未做到圍繞數學知識主動思考和研究,其實導致該問題發生主要是因為學生主體對數學學習欠缺積極性,從而導致學習效率不佳??紤]到數學知識存在一定復雜性,學生常常會做錯題目,且同一道題目會有多種解法,針對該情況教師可依托信息技術設備,為學生建立錯題資源庫,將解題步驟詳細列出,從而引導學生立足不同視角分析問題,切實掌握解題方法和技巧。實踐證明,利用信息技術設備和手段來建設電子化錯題檔案,幫助學生對遇到的錯題進行歸類、收集和訂正,供學生在復習和自學過程中進行自我反饋,是一種效果非常明顯的錯題管理模式,更是一種優秀的數學學習方式。這種學習方式對培養小學生問題分析能力、數學抽象思維和智力發展都十分有利,學生對于數學知識學習的反思能力和創新能力,也正是在持續的錯題資源學習和改進中不斷得到強化。

(四)利用電子檔案,優化教學評價

教學評價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所在,因此信息化背景下教師也應做到利用信息技術改變以往單一化的課堂評價模式,同時也應對信息化載體對教學評價的優勢正確看待。學生想要學好數學知識,在課堂上參與有效的溝通和互動是極為重要的,所以教師作為課堂引導者,應該明確學生主體地位,更要借助多樣化方式開展教學評價。將電子檔案應用在數學教學評價中,通過使用信息化教學評價,能夠很好地落實以學生為中心的數學教學理念。利用電子檔案方式對學生主體的學習表現進行記錄與評價,對小學生群體的學習過程和作業成果直觀記錄,隨后以更加直觀且生動的方式在教學平臺上進行展示,這樣一來可使學生通過觀察自身表現和學習成果來獲取更多數學學習經驗,能夠使整個評價過程和結果更加規范和全面,同時也能使學生更深刻地掌握數學知識和學習要領。還能夠改變教師在課堂上單一化的評價模式,教師通過搭建教學資源交流中心的方式為學生提供更多線上交流和分享渠道,隨時便捷地了解小學生的數學學習實情,從而展開更全面有效的教學評價,以改善師生關系、增強交流深度。

綜上所述,信息化背景下的小學數學教與學的過程中,應充分借助信息技術的強大優勢,從建立數學電子學習檔案入手,通過使用移動終端設備進行教學記錄、建立錯題資源來促進主動學習、利用信息技術優化教學評價等多種策略,促使數學教與學的方式得以創新,讓小學生在面對信息化的學習方式時充分調動自身學習興趣、提高數學知識學習成效,最終形成良好的數學學習品質,養成良好的數學核心素養和數學能力。

參考文獻

[1]趙瑞龍.信息化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方式與學習方式的變革探析[J].讀寫算,2021(26):11-12.

[2]郭奇峰.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小學數學“教與學”方式的創新研究[J].中小學電教(教學),2021(6):69-70.

[3]管西榮.信息化背景下創新小學數學教學模式的策略[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1(5):49-50.

[4]趙其壽.小學數學課堂信息化教學的有效開展研究[J].學周刊,2021(36):89-90.

猜你喜歡
電子檔案教學創新方法
電子檔案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可能是方法不對
新時期電子檔案在檔案管理中的應用
中職美術創新教學實施的方法探究
讀寫結合探尋初中記敘文寫作教學新路徑
中職 《電機與拖動》 課程教學的改革與創新
醫院人事檔案電子化管理淺析
用對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捕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