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岳獨尊

2024-04-20 15:51
中華瑰寶 2024年4期
關鍵詞:之山五岳封禪

唐玄宗天寶元年(742年)四月,李白登臨泰山,寫下了著名的《游泰山六首》。他沿著帝王封禪的御道拾階而上,觀覽沿途雄遠磅礴之致—峰巒奇崛,急流涌蕩,古木蒼茂。山巔之上,目覽萬象,云海相連,景別遼闊?!帮w流灑絕巘,水急松聲哀”“千峰爭攢聚,萬壑絕凌歷”的勝景,“銀臺出倒景,白浪翻長鯨”“想象鸞鳳舞,飄飖龍虎衣”的想象,伴著詩人“天門一長嘯,萬里清風來”“憑崖覽八極,目盡長空閑”的詠嘆,匯聚成泰山的雄奇軒邃、亦真亦幻的絕美景象。

山水無際,情思綿長。山,之于中國人,有“齊魯青未了”“一覽眾山小”的浩茫巍峨,也有“山之蒙養也以仁”“山之紆徐也以和”的仁厚博容。在人類未能征服天空的時代,山就是最靠近天的地方,其聳立于天地之間,為萬民所瞻仰。而在中國錦繡大地上拔地而起的巍巍群山中,“吞西華,壓南衡,駕中嵩,軼北恒”的泰山無疑是眾山之長。

早在先秦時期,古人就已認識到泰山蒼莽壯闊之特質。中國名山以五岳為盛,五岳之中又以泰山為極。泰山,在中國人心中,不只是一座縱情悠游的自然之山,更是一座暢舒胸臆的精神之山。天高不可及,為靠近神靈、祭祀天地,唯有登高而上,建廟封禪。泰山作為群山之祖,盤臥東方,綿亙數百平方千米,掌管萬物生死,溝通天地人間。歷代帝王攀御道而登極,在泰山之上筑壇祭天,以告天命,祈佑風調雨順、四海升平、國泰民安,泰山的地位因而臻至頂峰,具有了“天地以成,國家以寧”的政治意義。而文人雅士也因泰山“五岳獨尊”之盛名,多登臨于此,覽勝觀景,著文刻石,為泰山裝點了無數壯麗秀雅的人文印記。

“仁者樂山”,以山比德,敦重而雍容的泰山滿足了人們對山之景致與氣度的一切想象。數千年間,人們在雄渾的泰山上不斷鐫刻獨特的中華文明特質,這特質關乎信仰、道德、理想、意趣,由此山超越了山,與情懷相牽,與家國相連,五岳獨尊,亙古不息。

猜你喜歡
之山五岳封禪
“因事立體”的封禪文
一個丑陋的人的孤獨和愛
太行之山何崔嵬 巖幽谷隱藏風雷——第十八屆《中華詩詞》青春詩會側記
漢武帝封禪
泰山封禪
五岳獨尊
節錄《林泉高致》
五岳獨尊
黃公竊刀
《文心雕龍》與《文選》“封禪”文體的比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