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風箏

2024-04-21 04:01王安憶
小學生優秀作文·趣味閱讀 2024年3期
關鍵詞:馬路兒女風箏

王安憶

天下的母親都愛操心,我媽媽是天下母親中最愛操心的。在她眼里,我們兒女全是還沒孵出蛋殼的雞,她必須永遠孵著我們。

媽媽時常輔導我們功課,尤其是算術,她不希望我們去搞文科,而是要我們搞理工科。她明白理工科的基礎,在小學里便是算術了。有一次,臨近大考,她輔導我“換算”。她一定要問我:“一丈等于多少米?”我說:“老師只要我們知道一米等于多少市尺就行了?!笨墒?,媽媽說:“萬一有一道題目是一丈等于多少米,你怎么辦呢?”她的邏輯是對的,我想不出任何理由來反駁,便只能無奈地接受了。

其實,她輔導我語文恐怕更合適一些,可她并不輔導,只管制我讀書。我第一次看《紅樓夢》是在小學四年級,媽媽把那些不適于我讀的地方全部用膠布貼了起來,反弄得我好奇得難熬,千方百計想要知道那膠布后面寫的是什么。

后來,我和姐姐先后去插隊。終于離開了家,可我們卻像風箏,飛得再高,線還牢牢地牽在媽媽手里,她時刻注意我們的動向。后來,我到了一個地區級文工團拉大提琴,媽媽凡是路過那里,總要下車住幾天。有一次,我告訴她,我們去了一個水利工地演出,那里有一座大理山,有許多大理石等等。媽媽便說:“這是個散文的意念,你可以寫一篇散文?!边@時候,我已年過二十,大局已定,身無所長,半路出家的大提琴終不成器。媽媽在我們身上寄托的理工之夢早已破滅,又見我一人在外,飽食終日,無所事事,反倒生出許多無事煩惱,便這么勸我了。之后,我閑來無事,寫成一篇散文,不料想這成了我第一篇印成鉛字的作品,給了我一個當作家的妄想。

于是,我便開始舞文弄墨,每一篇東西必須媽媽過目,然后根據她的意見修正,才能寄往各編輯部,聆聽編輯的意見,再次修正。她比編輯嚴格得多,意見提得極其具體、細微。我常有不同意之處,可是總不如她合乎邏輯,只好心服口服地按照她說的做了。

然后,我去了北京講習所。風箏的線仍然牽在她手里,我寫的每一篇東西總是先寄給她看。不過,與先前不同的是,媽媽同意讓我聽了編輯部的意見以后,再考慮她的意見。這時,我如同閘門打開,寫得飛快,一篇連一篇,她實在有些應接不暇了。終于有一天,她緊接著一封談意見的信后又來了一封信,表示撤銷前封信,隨我去了。風箏斷了線,沒頭沒腦地飛了起來,抑或能飛上天,抑或會一頭栽下來,不過,風箏自己也無須有什么怨言了。

這后一封信是在我爸爸的勸說下寫的,爸爸勸媽媽不要管我,隨我自己寫去。這是爸爸對我們的一貫政策,他對我們所有的擔心只有一點,就是過馬路。出門必須說一句:“過馬路小心!”其他都不管了。似乎普天下只有過馬路這一危機,只要安全地穿過馬路,人平安無事地在,做什么都行,什么希望都有。

長大以后,說話行事,人家夸,總夸“你爸爸媽媽教養得好”;有所不滿,總說:“被你爸爸媽媽寵壞了”。似乎,對于我們,自己是一點兒功績也沒有的?;蛟S也對。

小時候,我喜歡畫畫,畫的畫也頗說得過去??蔁o奈大人要我學外語,請來老師,一周三次上英語課。我只能應付。到了末了,連敷衍也敷衍不下去了,只得停了課。如今,我每周兩次,心甘情愿地擠半小時汽車,前往文化宮學習英語,苦不堪言地與衰退的記憶力搏斗著。不由想,假如當年,父母對我拳棒相加,也許這會兒早能看懂原版著作了。再一想,假如當年,大人聽順我的志趣,或許現在也能畫幾筆了。倒是這樣似管非管,似不管也非不管,弄出了一個寫小說的夢。想來想去,兒女總是父母的作品。他們管也罷,不管也罷,都是他們的作品。

風箏或許是永遠掙不斷線的。

(選文時有刪改)

名師精讀

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生動地寫出了母親與兒女的關系,表達了母親對兒女的關愛。

母親鼓勵“我”寫作,她的鼓勵給了“我”自信和勇氣。

文中主要寫母親,但在這段加入了關于父親的內容,分析了“似管非管”和“似不管也非不管”,從不同的角度寫父母對孩子的關愛。

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是巨大的,正如后文所說:兒女總是父母的作品。

結尾扣題。把兒女看作“風箏”,父母的管教和關愛則是“風箏線”。父母對兒女的影響或許會永遠伴隨著兒女,就像風箏和線一樣,我們要懂得珍惜這份情感。

猜你喜歡
馬路兒女風箏
天山兒女
人來車往的馬路
江湖兒女
在手賬中為風箏比心
家有兒女歡樂多
學做風箏
過馬路
過馬路
這份愛穿越馬路20年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