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洪洞地名修辭文化探析

2024-04-21 16:32尉鈺瑩
中國民族博覽 2024年1期
關鍵詞:修辭文化內涵

【摘 要】地名是一種特殊的專有名詞,為了使其指代更加具體,在命名過程中我們通常會借助修辭,因此考究地名的命名緣由和結構方式等,有助于我們發現隱匿其中的修辭現象。文章從語音、辭格、語義三方面對洪洞地名進行探析,分析其在命名過程中所用的修辭及其特點,從而進一步了解洪洞地名的命名意圖以及當地的地域文化、歷史文化和社會文化等。

【關鍵詞】洪洞地名;修辭;文化內涵

【中圖分類號】H3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4198(2024)01—225—03

李軍(1996)提到地名是語言中的基本詞匯經過修辭手段形成的,主要體現的是某種社會意義。修辭同語音、詞匯、語法及語用都有著密切的關系,我們從這幾方面去研究地名,可以更正確地理解命名的多重含義,更全面地了解命名過程中所包含的各種信息,如人們的語言習慣、思維方式等,可以加深人們對當地文化的了解,生動地展示該地區的自然風貌和人文特色。

本文參照2005年出版的《洪洞縣志》,以2002年底統計的山西省洪洞縣所轄9個鎮、7個鄉,463個村委會為研究對象,對洪洞鄉鎮地名中的修辭現象進行分析,以探究其特點及作用。

一、地名的語音修辭

(一)地名的音節

中國早期的漢語地名多以單音節詞為主,例如“衢”,音qú,古地名。但時代的進步、語言的演變、人們交際的需要促使漢語詞匯朝著雙音節化方向發展,早在戰國末,荀卿就已指出“單足以喻則單,單不足以喻則兼”。這一雙音化趨勢對地理的命名也有所影響。

經統計,洪洞縣474個村委會中,地名為雙音節的共270個,占比62.4%,如常青、梗壁、安樂、逍洞、沙掌等;三音節的共200個,占比36.7%,如公孫堡、蘭家節、曲樹村等;四音節的占比0.9%,只有四個,北川草凹、南川草凹、西李家莊、二十里鋪等。不難發現,洪洞地名中雙音節地名占比是最多的,且地名中沒有出現單音節形式,這基本符合語言發展的趨勢,以兩個音節為基本形式組成地名,在表義明確的同時,還貫徹了發音省力和語言經濟原則。

(二)地名的平仄

詞語的聲音美要求聲、韻、調的配合,地名也不例外。我們現在所說的地名絕大部分是從歷史上繼承來的,當我們說出一個地名時,最先接觸的就是它的聲音,詞語的聲音配合得好,那這個地名就朗朗上口,易于被人們接受?,F代漢語中聲調“陰、陽”統稱為“平聲”,“上、去”稱為“仄聲”。從普通話的語音角度去分析洪洞地名的平仄現象,因其音節數目的不同,也體現出多樣的特點。

雙音節地名的平仄搭配主要有雙平聲、雙仄聲、平仄相間三種,其中平仄相間又可細分為前仄后平和前平后仄兩種。如雙平聲的有常青、城東、馮張、新營、南王等;雙仄聲的有梗壁、左北、內坦、紫岸、府底等;前仄后平的有左南、澗橋、北營等;前平后仄的有彎里、靳堡、羊獬等。例如圈頭(平平),分為東圈頭和西圈頭,因地形似圈,故名圈頭。

三音節地名的平仄搭配也有平聲相連、仄聲相連、平仄相間三種形式,平仄相間又可以分為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仄平四種。平聲相連的有南官莊、吉家垣、郭家節、蘭家溝等;仄聲相連的有寨子里、上柳樹、虎峪里等。平仄相間的有南羊獬、吉家嶺、宮官后(平平仄)、北官莊、小胡麻、五龍莊、瓦窯頭(仄平平)、宋家堰、上屯里、下辛府(仄平仄)、油耳山、燒瓦窯、石板凹、宜爾泉(平仄平)等。比如楊家掌(平平仄),楊姓始居,地形似掌,故名楊家掌。

據統計,洪洞鄉鎮地名的平仄使用情況,其雙音節中,雙平聲的地名最多,占比高達22%,其次是前平后仄形式,占比13%;三音節中,三仄相連和仄平仄形式各占比2%,比例最低,三平聲占比達到12%;四個四音節的地名平仄各不相同??傊谝艄澙?,平聲字占主要地位,平聲相連的地名占比遠多于其他形式,仄聲字相對要少一些,即使是平仄相間的地名,平聲也多于仄聲。主要是因為仄聲為主的地名比較拗口,所以在地名中使用較少。

二、辭格的運用

“辭格”就是地名命名時為增強語言表現力而形成的刻意求工妙用語言的具體格式。地名命名時,人們經常用一些修辭來凸顯該地的地貌、歷史文化、社會風俗等。另外,從地名的修辭中,我們可以了解人們的一些審美偏好、思想觀念等。

(一)用典

劉勰在《文心雕龍》中說“用典”即為“據事以類義,援古以證今”,就是明引或暗引古代故事或有來歷的言語使表達達到一定的修辭效果,用典可以使地名典雅不淺俗、古樸不浮華,且意味深長。洪洞地名大多是引用歷史故事來命名,引用言語詩詞來命名的比較少。例如餓虎崖下的下魯村,傳言是因為有鳳凰繞餓虎崖飛翔,恰巧魯班路過此地,見狀說道:“鳳凰要落寶地,有吉兆?!闭f完鳳凰和魯班都消失了。當地人感恩魯班指教,故名下魯。此類還有南王、三陽堡等。

(二)比喻

地名命名過程中,根據兩種事物形態的相似,運用比喻修辭手法,可以使地名更加形象,讓人便于接受,印象深刻。例如筆架莊,是村地勢酷似古代擱毛筆的筆架,故名筆架莊。又或者曲樹腰,是地地形彎曲如樹,故名曲樹腰。

依據比喻修辭來命名,依勢就形,將地理實體的形象躍然腦海,讓沒有生命的山川湖海變得形象生動。比如“五龍莊”該村左右有五個高垣,形狀似龍,故名五龍莊。

(三)借代

用與該事物相關的其他事物的名稱來代替該事物,這種方式就是“借代”,借代最主要的兩個特點,即代替和相關性。洪洞地名與地物有著密切的關系,許多地名都源于當地的自然景觀、地標建筑、人文風俗等,于是從這些角度給地理實體命名,便可以達到言其名而知其性的效果。這類有常青、胡麻、碾道灣、金溝子等。比如紫岸,屬曲亭鎮,村莊位于曲亭河右岸,土質呈紫色,故名紫岸。

(四)避諱

避諱是說若所說的話會犯忌諱,就要用別的言語規避或者裝飾美化,避諱修辭和一定的文化傳統和民族心理相聯系,洪洞地名中多裝飾美化原來的地名,使其變得文雅。如珊垣,屬興唐寺鄉,相傳,此地古時人煙稀少,曾發生幾起兇案,人稱“殺垣”。后依村人柵圈牛羊,名柵垣。后改寫珊垣。此類還有里開、鐵溝等。

(五)諧音

諧音就是在命名的過程中用音同或音近的字來表達某種意思,對一些粗俗地名進行改造時,我們往往會采用“諧音”的方法。甘亭,屬甘亭鎮,相傳以前村里有一大坑,下多大雨都不會積水,故命名干坑。清朝平陽府武官薛正太來此,感村名不雅,改為甘亭。

有時候地名的命名中使用的修辭不單單一種,如好義(用典+借代),屬堤村鄉,相傳,南宋岳飛部下一名武將張好義流落此地,此人武藝高強,主持正義,威望極高,為了紀念他,改名為好義村。逍洞(借代+諧音),屬曲亭鎮,董姓兄弟,兄居董莊,弟在此定居,為開莊之祖,故名小董(借姓名代村名),后依音更名逍洞。

三、語義修辭

地名作為一種社會信息的載體,其承載的信息有內隱和外顯之分。①外顯信息是我們可以直觀的從地名中得到的信息,而內隱信息是時代賦予地名的各種文化內涵。一個地名恰當彰顯的信息,反映了當地的地域文化特征、民族文化特征、時代特征、人們的精神文化活動等。洪洞地名的研究為我們了解前人的生活狀況、精神風貌、文化信念等提供了條件,使我們可以清晰的感受到洪洞歷史發展的軌跡和文化積淀。

(一)反映地域文化

1.反映地形地貌

“地名保存了它所代表的土地的形狀”。洪洞縣位于汾河與洪安澗河交匯處,全境東、西、北三面環山,從地貌成因劃分,可分為山地、丘陵、山前傾斜平原、河谷階地四種單元地貌。因此許多地名都與山地、丘陵等有關。通名有凹、溝、莊、嶺、堡、坡、山、河、垣、寨、村等,例如李家垣因其位于山嶺之垣上而得名。

2.反映地理方位

就一般的地名,我們有“專名定位,通名定類”的說法。洪洞地名中用方位來命名的不在少數?;镜姆轿辉~有上、下、前、后、左、右、東、西、南、北等,此類有溝東、南王村、上橋、上王、下紀落、東孔、西孔、上峪、下峪等村名的形成。例如北秦,秦時建村,村中秦姓為多,且該地位于溝北,故名北秦。

3.反映當地自然資源

根據當地特有的動植物或者盛產資源來命名,不僅切合實際,還能充分反應當地的生態文明特色,讓外地人直觀的了解本地特色。此類有大胡麻、小胡麻、常青、下柳樹、杏溝等村名,比如大麥垣,適宜種植小麥,且地域廣,故名大麥垣。

(二)反映歷史文化

1.反映歷史事件

地名具有很強的穩定性,可以使用千百年而不變,因此命名之初囊括在地名中的含義一直流傳至今,我們可以說地名是語言中的活化石。洪洞地名中儲存歷史信息的有很多,此類有南營、古縣、古羅、北社、北伏牛、程曲等村名。例北郇,唐王李淵仗敗路過此地,有一位農夫以茶飯相待,農夫姓郇,因此封他為郇官,故叫郇堡。

2.紀念歷史人物

地名中出現的人名大都為當地人所尊崇者,或是當地的創建者,或是對當地有貢獻的人,為了讓后人也記住這些歷史人物,故以此命名。此類有姚莊、上紀落、下紀落、士師、侯建等。例如安樂,據碑文記載,孫思邈給唐王醫病時路過這里住了一晚,人們為了紀念他,故把村名定為安樂。侯建,傳說清代一名叫侯建的老人居此,其人品行端正,處事公道,威望身高,故以其姓名命名該村。

3.反映民間傳說

洪洞縣很大一部分地名都是依靠的口耳相傳的故事來命名的,伏羲、女媧、唐堯、虞舜之類在地名中多有涉及。此類有北杜、天井、羊獬、敬村、師村、敬圣、南卦等。例如茹去,相傳堯王訪賢,曾派人到此,見隱者許由正在此燒火茹食,遂驚而去,故名茹去。還有油耳山,堯王訪賢,在此遇許由,許由不聽,并用泉水洗耳,故名由耳山,后衍為油耳山。西太吉、后河頭、長畛、窯垣等村名的背后都有一段口耳相傳耐人尋味的民間故事。

(三)反映社會文化

弘揚祖德,不忘本源。根祖文化指的是中國人傳統的落葉歸根和認祖歸宗思想。洪洞大槐樹根祖文化是根祖文化的重要部分,每年有很多漂泊他鄉、客居海外的人回到洪洞大槐樹參加尋根祭祖活動,尋根祭祖活動體現出的根祖文化,包含了尋根文化、家譜文化、姓氏文化等。

尋根文化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精華,展現了中國人對祖先的敬仰和紀念。明洪武年間,統治者進行大規模的移民,把移民從大槐樹遷到豫、皖、魯等18個省,這些移民后來遍布世界各地,從此,寄托無數中華兒女思鄉情的東西成了一棵大槐樹,讓億萬華夏人有歸屬感的家成了洪洞。

尋根問祖首先要知道自己的祖宗和先人是誰。有言道“姓氏者,標示家族血緣之符號也”,姓氏的文化內涵讓每個炎黃子孫都能找到自己根,找到精神寄托。洪洞鄉鎮地名中,自然村名中的姓氏涉及王、張、楊、孫、高、師、陳、黃、韓、鄭、溫、周、羅、郭、柴、蘇、薛、侯、馮、曹等。有的是單個姓氏加通名構成,例如師村、樊村、秦堡、郭堡等,有的是幾個姓氏合起來構成地名,例如馮張、程黃、孫張、楊張等。姓氏地名的大量留存力證了中華民族重宗族的心態。

四、結語

綜上,洪洞地名在語音的配置、詞語的選擇、辭格的運用等方面都展現了一定的修辭現象,例如辭格有比喻、借代、用典、諧音、避諱、夸張等;語音方面以雙音節地名為主,不僅與語言發展的雙音化趨勢相吻合,還滿足了發音省力和語言的經濟原則,對于平仄的選取則與發音的響度有關,因仄聲發音較拗口,因此地名中仄聲比較少;地名是文化的一面鏡子,它承載著每一個時代的印記,通過對地名的分析,我們對洪洞的地理地貌、歷史文化、人們的心理偏好等有了更具體的了解,尤其是洪洞大槐樹所折射的根祖文化,讓我們看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強大活力和凝聚力。

參考文獻:

[1]陳望道.修辭學發凡[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76.

[2]洪洞縣志編纂委員會編.洪洞縣志[M].太原:山西春秋電子音像出版社,2005.

[3]李如龍.漢語地名學論稿[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4]李永勃.略論地名的修辭[J].南都學壇(哲學社會科學版),1997(1).

[5]劉澤玲.臨汾地名的語言與文化研究[D].太原:山西師范大學,2013.

[6]羅常培.語言與文化[M].北京:北京出版社,2011.

[7]裴娟.洪洞大槐樹尋根文化的民族情感研究[D].太原:太原理工大學,2012.

[8]王希杰.修辭學通論[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6.

作者簡介:尉鈺瑩(1999—),女,漢族,山西臨汾人,山西大同大學2022級中國語言文學專業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猜你喜歡
修辭文化內涵
淺析設計中的修辭
可口可樂廣告語修辭應用及其漢譯分析
淺談語文寫作教學中如何指導學生運用修辭
李白詩歌修辭與英譯賞析
水滸英雄綽號的修辭藝術
運用關聯理論解讀新聞標題修辭手法
墨江哈尼族扭鼓舞的文化差異性研究
淺談對傳統紫砂的認識
馬克思主義的文化觀及其現實意義
英漢動物詞匯文化內涵的對比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