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設教學情境,提升高中政治課堂的有效性

2024-04-22 12:27秦煒鑫
求知導刊 2024年2期
關鍵詞:教學有效性教學情境高中政治

摘 要:教師充分了解學生的能力和興趣,創設適合的教學情境,能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政治知識,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提高高中政治課堂的有效性。從多個角度探討了通過創設教學情境來提升高中政治課堂有效性的策略。

關鍵詞:教學情境;高中政治;教學有效性

作者簡介:秦煒鑫(1986—),男,江蘇省靖江市斜橋中學。

高中政治教學對于學生的綜合素質發展和公民意識培養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傳統的政治教學往往缺乏生動性和趣味性,無法激發學生的政治學習興趣,教學效果不夠理想。為了提高高中政治課堂的有效性,教師可以嘗試通過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情境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政治知識。本文主要探討如何通過創設教學情境來提升高中政治課堂的有效性。

一、教學情境應立足于現實生活、貼近學生——增強親和力

(一)將教學情境與學生生活緊密結合,找到共鳴點

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教師將教學情境與學生生活緊密結合,可以激發學生對政治知識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果。例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關注日常生活中的政治事件和熱點問題,讓學生分析相關實例,感受政治與生活的緊密聯系。此外,為了幫助學生理解較抽象的政治概念和理論,教師可以結合生活實際創設具體的教學情境。例如,教師可以組織角色扮演、模擬辯論等活動,讓學生在情境中理解和掌握政治知識。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組織課堂討論活動,引導學生談談其對某些政治問題的看法,這樣不僅能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還能培養其獨立思考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例如,在教學“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一課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了解當前的經濟形勢和熱點問題,通過分析相應的案例,讓學生了解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經濟的特點和作用。教師可以設計角色扮演活動,讓學生扮演不同的經濟主體,模擬經濟合作和競爭的情境,深入探討我國基本經濟制度對經濟發展的意義。

(二)利用實地調研情境,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

實地調研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政治知識,同時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在進行實地調研前,教師要明確調研的目標和內容,確保調研活動與教學內容相關,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政治知識。實地調研地點的選擇對實地調研效果有直接的影響。教師可以選擇一些與政治教學內容相關的地點,如政府機構、社區組織等,讓學生深入了解相關政治現象和問題的實際情況。在明確調研目標和內容后,教師要制訂合理的調研計劃,包括調研時間、行程安排、注意事項等,確保調研活動的順利開展。在調研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觀察、調查、討論等活動,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政治現象和問題,并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1]。

例如,在教學“我國的個人收入分配與社會保障”一課時,教師可以選擇一些與個人收入分配和社會保障相關的機構組織作為實地調研地點,如稅務局、社保局等。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去稅務局做實地調研,讓學生親身感受稅務工作的重要性和復雜性,了解不同居民的納稅情況,進一步了解相關知識。教師也可以組織學生去參觀社保局,了解我國社會保障體系的建設和運行情況。在實地調研中,學生可以與工作人員交流和討論,加深對相關知識的了解,提高實踐操作能力,將課堂知識與實際相結合,為自己將來參與社會實踐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創設具有啟發性的懸念式教學情境——激活學生思維

(一)創設引人入勝的議題情境,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提出有趣的議題能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調動他們學習政治知識的積極性,從而提高他們的課堂參與度,提升高中政治課堂的有效性。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注意議題的針對性和趣味性,根據學生的興趣和認知水平,選擇與政治教學內容相關的、有針對性的議題,以確保議題能夠引起學生的關注。教師在適當的時機提出議題能夠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教師可以在課程進行到某個階段時提出議題,讓學生思考和討論。在提出議題后,教師要引導學生展開討論和探索,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觀點,并且對學生的不同觀點進行點評。

例如,在教學“中國共產黨的先進性”一課時,教師可以引入議題“中國共產黨是如何在重大歷史時期維持先進性的?”這個議題與學生身邊的現實情境有關,能激發學生對中國共產黨的發展歷程和先進性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師可以在課前給學生分發相關材料,并要求學生自行學習和思考,以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在課堂上,教師可以組織小組討論活動,鼓勵學生分享自己的觀點,然后引導學生分析和總結中國共產黨在不同歷史時期維持先進性的方法。通過這樣的討論和思考,學生能更深入地理解中國共產黨的先進性,培養批判思維和表達能力。

(二)運用多元化的教學資源,激發學生主動探究的欲望

在高中政治教學實踐中,教師運用多元化的教學資源,可以激發學生主動探究的欲望,進而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具體來說,教師可以利用圖片、視頻等多媒體教學資源,將政治知識以更生動形象的方式呈現給學生,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應知識。網絡上有很多與政治教學內容相關的資源,如新聞報道、政府公開信息等,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利用這些資源進行自主學習,從而開闊學生的政治視野。此外,政治學科與其他學科之間存在密切聯系,教師可以結合跨學科教學資源,幫助學生建立系統的知識體系,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

例如,在教學“全面依法治國的基本要求”一課時,教師可以播放相關法律案例視頻,讓學生通過真實案例了解法律的具體應用和影響。同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閱讀相關的法律條文,并結合實際案例分析和討論,以此加深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另外,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通過互聯網技術,了解最新的法律法規和政策動態,以此培養他們的法治意識。

三、教學情境應具有層次性、遞進性——面向全體學生

(一)根據學生的不同能力和興趣,創設小組合作學習活動情境

教師根據學生的能力和興趣,讓學生分組開展合作學習活動是提升高中政治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重要策略之一。通過分組合作,學生可以更好地發揮自己的優勢和特長,與同學交流和互動,提高學習效果。在分組前,教師要了解學生的能力和興趣,以便將學生合理地分配到不同的小組中。在分組時,教師要保證每個小組的學生能力水平相當,同時要考慮學生的興趣和特長,以便更好地發揮每個學生的優勢。分組完成后,教師要明確每個小組的合作學習任務,確保學生在合作學習中能夠有的放矢。在學生開展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及時了解每個小組的學習進展和情況,引導學生開展有效的合作學習,并且給予學生及時的指導和幫助[2]。

例如,在教學“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從理論到實踐的發展”一課時,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多個小組,并給每個小組設置不同的研究主題。各小組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并擅長的內容進行研究,結合主題進行深入討論。教師要提供相關資源,指導學生搜集資料、獨立思考和合作討論。各小組要在相應時間內完成任務,然后進行交流和展示。通過合作學習,學生不僅可以共同探索社會主義發展的歷程,還能培養團隊合作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產生學習相關知識的興趣。此外,教師要及時了解各小組的學習進展,并給予學生相應的指導與幫助,以確保學生在合作學習中能夠有所收獲。

(二)創設不同難度和深度的任務情境,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

在高中政治教學實踐中,教師要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以讓他們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政治知識,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具體來說,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學內容,設計不同難度的任務,包括基礎性任務、提高性任務和拓展性任務等,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能力和興趣選擇適合自己的任務。此外,教師還要考慮任務的深度。針對同一個知識點或問題,教師可以設計不同深度的任務,如淺層了解任務、深入探究任務和綜合分析任務等,讓學生逐步了解和掌握政治知識。教師在設計任務時,要確保任務具體明確,以便讓學生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探究方向。在學生完成任務后,教師要及時引導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和反思,并且給予學生適當的指導和幫助,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例如,在教學“繼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一課時,教師可以設置如下分層任務?;A性任務: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概念、特點和價值,并掌握相關的核心知識點。學生可以通過閱讀教材、參觀文化遺址或者觀看相關影片等方式來完成任務。提高性任務:深入研究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具體內容,如儒家思想、道家思想等。學生可以選擇一個具體的文化傳統進行深入分析,如中國傳統節日、傳統藝術形式等,以加深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理解。拓展性任務: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現代社會中的傳承與發展。學生可以調查相關社會組織或個人,了解他們在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發展方面做出的貢獻,并就其意義與局限進行探討。教師通過這樣的任務情境設計,不僅可以使學生全面地了解和掌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還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教學情境應針對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具有針對性

(一)針對知識點的教學情境創設

在高中政治教學實踐中,教師在創設教學情境時,要確保情境貼合相關的知識點,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政治知識。教師創設的情境應具有典型性,能夠代表某一知識點或某一類問題的典型特征,以便學生能夠理解相應知識點或問題的本質[3]。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創設的情境還應具有生動性和趣味性,能夠引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同時,教師創設的情境應具有啟發性和探究性,能夠引導學生思考和探究,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此外,教師創設的情境應具有實踐性和可操作性,能夠讓學生通過實踐活動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提升實踐能力??傊?,針對知識點的教學情境創設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政治知識,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課堂參與度,進而提高高中政治課堂的有效性。

(二)結合學生實際問題創設教學情境

新課標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師應以學生為主體,結合學生的實際問題進行教學。具體來說,在上課前,教師要了解學生的實際問題,以便將政治知識與學生實際相結合。在授課過程中,教師要將政治知識與學生實際相結合,創設適宜的教學情境,通過分析、講解、討論等方式,引導學生理解和掌握政治知識,并且幫助學生解決實際問題。同時,教師要及時引導學生聯系實際進行思考,以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和判斷能力。

例如,在教學“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一課時,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實際問題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在教學前,教師可以調查學生對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知程度,并了解學生對于社會主義與中國發展的看法和疑惑。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問題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通過案例分析、歷史事例講解等,引導學生深入理解社會主義的優勢,并解答學生的問題。同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一些現實問題,如怎樣應對當前中國面臨的社會矛盾等。通過這樣的教學,教師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他們的學習效果,培養他們的思考能力與判斷能力。

結語

總之,創設適宜的教學情境對高中政治課堂有效性的提升有重要意義。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問題,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政治知識,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課堂參與度,進而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王基家,胡友.情境式教學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黃岡師范學院學報,2023,43(1):60-64.

王廣偉.情境探究構建高效高中政治課堂[J].科普童話·新課堂(中),2022(6):79-80.

張克寧.新課標下高中思想政治課情境創設優化路徑[J].課堂內外(高中版),2023(11):152-154.

猜你喜歡
教學有效性教學情境高中政治
新課標下初中語文作文教學有效性的策略探討
巧用思維導圖提高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探究
信息技術下的小學語文高效教學探究
初中政治課的“激趣”研究
新課程理念下的物理課堂情境教學模式芻議
高中政治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策略初探
提高物理校本作業有效性的教學探索
高中政治教學中對多媒體手段的有效應用
小議初中英語如何創設教學情境
高中政治教學中的“錯題管理”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